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康乐抗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12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水飞蓟素阳性对照组及肝康乐高、中、低剂量组,采用DMN腹腔注射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给药6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肝组织病理学、肝组织脂质过氧化水平及肝纤维化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肝组织呈现典型的肝纤维化改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TBil、HA、LN、PCⅢ、CollagenⅣ水平及肝组织Hyp、MDA含量显著升高,血清Alb水平及肝组织SOD、GSH-Px活性显著降低,肝组织α-SMA、CollagenⅠ、MMP2和TGF-β_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肝康乐高、中剂量组肝纤维化病理学改变明显减轻,血清ALT、AST、TBil、HA、LN、PCⅢ、CollagenⅣ水平及肝组织Hyp、MDA含量显著降低,肝组织SOD、GSH-Px活性显著升高,肝组织α-SMA、CollagenⅠ、MMP2和TGF-β_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肝康乐能显著减轻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和TGF-β_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中药材》2016,(10)
目的:探讨肝康乐抗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12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水飞蓟素阳性对照组及肝康乐高、中、低剂量组,采用DMN腹腔注射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给药6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肝组织病理学、肝组织脂质过氧化水平及肝纤维化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肝组织呈现典型的肝纤维化改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TBil、HA、LN、PCⅢ、CollagenⅣ水平及肝组织Hyp、MDA含量显著升高,血清Alb水平及肝组织SOD、GSH-Px活性显著降低,肝组织α-SMA、CollagenⅠ、MMP2和TGF-β_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肝康乐高、中剂量组肝纤维化病理学改变明显减轻,血清ALT、AST、TBil、HA、LN、PCⅢ、CollagenⅣ水平及肝组织Hyp、MDA含量显著降低,肝组织SOD、GSH-Px活性显著升高,肝组织α-SMA、CollagenⅠ、MMP2和TGF-β_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肝康乐能显著减轻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和TGF-β_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肾病Ⅰ号方对肾纤维化大鼠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Ⅳ型胶原(COL-Ⅳ)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UUO模型组、洛丁新组和肾病Ⅰ号方组,每组6只。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的方法制备大鼠肾纤维化模型。假手术组和UUO模型组每日予2 m L生理盐水灌胃,洛丁新组按洛丁新片1.67 mg·kg~(-1)·d~(-1)给药,肾病Ⅰ号方组按18.75 g·kg~(-1)·d~(-1)给药。灌胃14 d后处死大鼠,采集血清检测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和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取肾组织行HE染色评价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损伤程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α-SMA、COL-Ⅳ、TGF-β1在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α-SMA相对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洛丁新组、肾病Ⅰ号方组大鼠的SCr,BUN明显下降(P<0.05),肾组织α-SMA、COL-Ⅳ、TGF-β1表达量下降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病Ⅰ号方对肾纤维化具有一定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α-SMA、COL-Ⅳ、TGF-β1的表达,从而达到肾脏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韦淇元  欧灿纯  粟莲玉  诸葛芳  唐秀能  黄仁彬 《辽宁中医杂志》2020,47(9):176-179,后插6-后插7
目的观察相思藤总黄酮对CCl_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秋水仙碱,0.2 mg/kg)、相思藤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200,400,800 mg/kg),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灌胃给予50%CCl_4花生油混合液制造肝纤维化模型,第8周后,连续4周每日给予大鼠灌胃秋水仙碱和相思藤总黄酮各剂量,正常组和模型对照组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末次给药24 h后,取血,收集肝脏组织。检测血清中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层黏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OL-Ⅳ)水平,同时取大鼠肝组织,分别用于苏木素-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AST,ALT活性及HA,LN,PC-Ⅲ、Col-Ⅳ水平均显著升高,肝组织TGF-β1,α-SMA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 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相思藤总黄酮能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LT,AST活性及HA,LN,PC-Ⅲ、COL-Ⅳ(P 0.05)水平,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相思藤总黄酮各剂量组大鼠肝组织结构明显改善,肝纤维化程度减轻,相思藤总黄酮高、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肝组织TGF-β1,α-SMA蛋白表达水平(P 0.05)。结论相思藤总黄酮对CCl_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肝组织TGF-β1,α-SMA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膈下逐瘀汤抗猪血清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猪血清腹腔注射诱导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VG染色法检测肝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检测肝组织TGF-β1含量,定量RT-PCR检测肝组织TGF-β1和α-SMA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大鼠比较,膈下逐瘀汤可显著降低猪血清诱导的肝纤维化程度,减少肝组织TGF-β1蛋白和mRNA表达,降低肝组织α-SMA mRNA表达。结论:膈下逐瘀汤可有效地逆转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为模型,探讨叶下珠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0. 12 mg/kg)组和叶下珠(16 g/kg、8 g/kg、4 g/kg,生药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腹腔注射40%CCl4花生油溶液(1 ml/kg),每周2次,连续8周,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从第一次注射CCl4花生油溶液开始,各治疗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8周,8周末摘除眼球取血,收集肝脏。生化法检测血清中谷氨酸转氨酶(ALT)和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中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及Ⅳ型胶原(Ⅳ-C)表达水平;生化法检测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 ELISA法检测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β(IL-1β)含量;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肝组织中α-SMA、TGF-β1相对表达量;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Masson染色,显微镜下观察比较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叶下珠各剂量组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中ALT、AST、LN、HA、PCⅢ和Ⅳ-C含量;并显著降低肝组织中MDA、TNF-α、IL-6及IL-1β水平,升高GSH-Px和SOD活性;下调肝组织纤维化相关蛋白TGF-β1、α-SMA表达;病理切片显示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和肝纤维化病变程度明显改善。结论:叶下珠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调控α-SMA、TGF-β1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藏药郎庆阿塔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TGF-β1、α-SMA和瘦素受体的影响。方法:以复合因素造成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模型大鼠经郎庆阿塔干预后,以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TGF-β1和α-SMA的表达水平,以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肝组织瘦素受体mRNA的水平。结果:由免疫组化实验结果发现郎庆阿塔能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TGF-β1和α-SMA的表达水平(P0.01),Q-PCR结果表明郎庆阿塔能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瘦素受体mRNA的表达。结论:藏药郎庆阿塔具有明显减少肝纤维化大鼠肝脏TGF-β1、α-SMA和瘦素受体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消癥活络方对肝纤维化大鼠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_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Cl_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通过肝脏病理学HE染色和Masson染色,判断肝脏纤维化程度以及肝组织结构改变;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和Wes 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α-SMA和TGF-β_1蛋白的表达。结果消癥活络方中、高剂量组与秋水仙碱阳性对照组均能明显改善模型大鼠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抑制大鼠肝脏中α-SMA和TGF-β_1蛋白的表达。结论消癥活络方能够明显改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TGF-β_1的表达,从而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降低ECM的合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解毒化痰方对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胶原合成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DMN诱导大鼠肝纤维化,预防及治疗性灌服益气活血解毒化痰方,以重组人干扰素α2b肌肉注射对照.90天后消化法测肝组织匀浆羟脯氨酸(Hyp)含量;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含量;同时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偏振光镜下观察胶原纤维增生程度;原位杂交法观察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预防性给药能明显减少肝纤维化大鼠LN含量(P<0.05),明显降低纤维化计分(P<0.05),明显降低TGF-β1 mRNA阳性染色的面积百分比(P<0.05);治疗性给药明显降低Ⅳ-C、HA含量(P<0.05);预防及治疗给药均明显降低肝组织Hyp含量(P<0.05),改善胶原纤维增生程度,抑制TGF-β1 mRNA的表达.结论:预防性及治疗性服用益气活血解毒化痰方均能抑制DMN诱导的大鼠胶原增生及TGFβ1 mRNA的表达,而预防性给药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水蛭桃仁煎剂抗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水蛭桃仁煎剂对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HSC)的活化、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mRNA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对肝纤维化是否具有防治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二甲基亚硝胺(DMN)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给予水蛭桃仁煎剂灌胃治疗,另设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的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和TGF-β1,RT-PCR检测肝内TIMP-1的mRNA含量。结果:经图像分析,药物防治组α-SMA和TGF-β1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1);TIMP-1mRNA表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水蛭桃仁煎剂抗肝纤维化的机制可能为抑制HSC的激活、减少TGF-β1的生成和降低TIMP-1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