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卡拉胶固定化产氨短杆菌细胞由延胡索酸转化生成 L-苹果酸.固定化细胞经胆酸处理,延胡索酸酶活力比未处理前提高10倍,机械强度增大.比较了固定化细胞和游离细胞延胡索酸酶的性质:两者的最适温度为60℃;最适 pH 为7.0;固定化细胞反应的活化能为675J/mol;其表现米氏常数是游离细胞的4.5倍;固定化细胞比游离细胞更稳定.间歇反应20批,L-苹果酸转化率为88%.用柱式反应器连续转化,控制底物流速12mL/h,37℃稳定工作30天,L-苹果酸转化率为85%.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在木屑载体固定化下生物膜反应器的曝气性能、嗜酸氧化硫硫杆菌(At.t)在木屑填料下固定化效果,以及接种量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木屑作为固定化材料,能够提供稳定的生存环境,嗜酸氧化硫硫杆菌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2)木屑固定化At.t产酸能力强,缩短了培养周期;3)At.t接种量12.5%、硫磺粉用量1%(w/v)、培养(8 d)、生物膜反应器中溶解氧维持6 mg/L以上时,反应系统pH=0.964,H+浓度0.108 7 mol/L,电导率为45.2 ms/cm。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拓展酵母在有机反应中的应用领域,考察了多种酵母在水相及有机相中对苯甲醛加氢
生成苯甲醇的催化活性,通过海藻酸钙固定化面包酵母,进一步研究了有机溶剂种类、底物初始浓度、
酵母量、酵母活化处理等因素对酵母催化苯甲醛加氢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假丝酵母1#和面包酵母催化
苯甲醛加氢能力较强,活化处理的酵母、较大lg P值的溶剂对催化苯甲醛加氢有较好的反应活性.本研究
为开发酵母在有机反应中的应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采用减压化学气相沉积方法,依靠纯N2稀释的SiH4气体的热分解反应,在玻璃表面生长了纳米硅
镶嵌的复合薄膜.实验研究了退火前后薄膜样品的结晶状态和光致发光特性.结果表明,未退火样品的光致
发光特性随沉积温度升高反而减弱.当退火温度>600℃时,晶化趋势明显;当退火温度<600℃时,对晶
化的影响不显著,但提高退火温度或延长退火时间可以增加光致发光谱(PL)强度.通过HRTEM分析证实了薄
膜为纳米硅镶嵌复合的特殊结构.并通过Raman、PL、HRTEM的比较分析,认为在退火前后分别有两种不同
的发光机制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谷氨酸产生菌钝齿棒杆菌T~(s-Li)(Leu~-Ile~-Str~rRif~r)与北京棒杆菌7338(野生型Str~sRif~s)融合子(A组)及谷氨酸产生菌钝齿棒杆菌T_(6-13)。(野生型Str~sEry~s)与赖氨酸产生菌黄色短杆菌2—1(Met~-Thr~-Str~rEry~r)融合子(B组)在谷氨酸产量分布上明显地向正变与负变方向移动,分别形成两个峰值,保持原株产酸量的融合子只占总数的4%和2%。A组正变频率为72.7%,远高于B组的27.5%,谷氨酸最大增加幅度为64.3%。B组的赖氨酸产量分布与谷氯酸产量分布不同,负变率达到93.1%。这可能与融合过程中营养互补有关。  相似文献   

6.
酸性、碱性催化剂对生物质焦油催化裂解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催化剂的反应机理和对生物质焦油裂解的影响,在固定床反应器上,对硅铝催化剂、白
云石催化剂和碳化硅惰性材料进行生物质焦油催化裂解和热裂解试验.根据三种材料作用机理的不同,研
究探讨催化剂活性中心对热解气中焦油裂解率、催化裂解气体成分及反应速度(活化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酸性和碱性催化剂由于活性中心的存在,加快了反应速度和降低了反应活化能.当温度高于800 ℃时,
其焦油裂解率达到90%以上,明显高于单纯热裂解.其中硅铝催化剂对温度的要求最低,且反应后气体成分
中碳三(C3)碳四(C4)体积分数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7.
以黄色短杆菌ISW330(Met-+Ethr+α ABr+AECr)和谷氨酸棒杆菌AS1 495(Leu-)为出发菌株,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定向选育出一株L 异亮氨酸高产菌SW182(Met-+Leu-+Ethr+α ABr+AECr),该菌株能在发酵液中积累L 异亮氨酸,浓度可达23 8g/L.  相似文献   

8.
固定化肠膜状明串珠菌生产右旋糖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聚乙烯醇(PVA)为载体固定化肠膜状明串珠菌Lm(Leuconostcmesentercides)1226,对固定化Lm 1226菌的产右旋糖酐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固定化Lm 1226菌较传统Lm 1226菌发酵生产右旋糖酐具有发酵周期短、产酐率高、可连续生产的特点.为降低右旋糖酐生产成本,实现右旋糖酐原料药的连续化生产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9.
L-异亮氨酸高产菌的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色短杆菌ISW330(Met^- Eth^r α-AB^r AEC^r)和谷氨酸棒杆菌AS1.495(Leu^-)为出发菌株,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定向选育出一株L-异亮氨酸高产菌SW182(Met^- Leu^- Eth^r α-AB^r AEC^r),该菌株能在发酵液中积累L-异亮氨酸,浓度可达23.8g/L。  相似文献   

10.
对L-亮氨酸产生菌黄色短杆菌TK0303(Met- 2-TAг α-ABг β-HLг SGг Rifг800μg/mL)的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经种子培养条件及培养基、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后,采用该最佳条件,L-亮氨酸产量由19.2g/L提高至25.2 g/L.  相似文献   

11.
齿轮—五杆机构的轨迹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计算机机构动画仿真的方法,对齿轮五杆机构的轨迹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该机构双曲柄存在的条件,两连杆铰接点C的轨迹曲线可到达的区域及该轨迹曲线形状随机构结构参数的不同而变化的规律,从而为齿轮五杆机构的轨迹综合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数学优化方法在新安江模型参数率定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种数学优化方法及新安江(三水源)模型的理论为依据,介绍了优化方法在新安江三水源模型参数率定中的应用.将率定成果与API模型进行了对比,说明这3种优化方法在大宁河流域参数率定中应用效果良好,具有很好的参考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变截面梁变形计算的初参数法,运用该方法求密炼机转子的变形,并得到了精确的解。  相似文献   

14.
高等学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改革,高等学校的经济成分越来越复杂,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针对现行高校固定资产计价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设想,研究了高校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及会计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5.
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少计负债或费用,从而避免虚增企业利润。但在实务中,一些企业却利用会计法规准则中的原则性,通过资产减值准备达到操纵会计利润的目的,本文即是从企业滥用资产减值入手,以实例来揭示企业计提秘密准备的意图,以引起业内人士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自相交易是指董事代表公司的利益与自己或者与自己有利益关系的其他公司或者企业进行的交易,是忠实义务的核心问题。因此,董事的自相交易是董事信义义务所要规制的主要方面。比较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交易互相规则;结合自我交易的具体内容,分析了我国公司法关于自相交易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7.
扬声器的自滤波特性与D类功放失真的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动圈式扬声器的电—力—声类比等效线路对动圈式扬声器的频率特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提出了利用扬声器的自滤波性能改善因D类功放移相网络引起信号相位失真的方法。同时,采用比较、反馈的方法对音频信号的谐波加以抑制,使得数字功放的总体失真指数下降。  相似文献   

18.
红土颗粒粒度的分维变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借助分形几何理论,探讨红土在不同处理方法下其颗粒粒度的分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红土的颗粒粒度具有线性分形结构的特点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其分维值的大小反映了土中颗粒粒度的分布情况,并与土的物理力学性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分维是描述土的颗粒粒度的一个新的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不同浓度的纤维索酶和果胶酶混合液对红豆杉种子的胚进行了处理,采用3% 0.5%(m/v)的纤维索酶 果胶酶混合液效果好.得到了红豆杉胚原生质体;同时采用了B5、V-KM、MS3种培养基对所得到的原生质体进行了初步培养;实验结果表明.采用V-KM附加椰子汁(含天然植物激素)培养基培养胚性原生质体效果较好,并研究了植物激素的浓度和光照强度等对愈伤组织的诱导的影响,表明采用IAA和NAA对愈伤组织生长效果较好,光照强度在1000lx生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旅游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旅游业的资源型特点,当前旅游业发展对旅游地环境的影响程度,以及不断强化旅游地环境保护的重意义作了精辟地分析.提出了以人为本、突出特色、塑造形象、科学规划和管理的旅游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