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学生主体作用的确立 (一)以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励自身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 学生是学习的承担者。是保障其主体地位的决定者。学生为了能使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把自己置于主体地位,应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2.
"对话式"教学中,师生关系是互为主体的关系,这也是对话教学实现的保障。由于传统教学方式影响的根深蒂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基本没有得到发挥,使学生仍处于被动、次要的地位。通过努力建立平等、民主与秩序的对话氛围,并充分发挥学生自己主体地位的决定者作用和教师的引导者作用,使学生在"对话式"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以保障。  相似文献   

3.
一、以激趣为手段,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1.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承担者,是保障其主体地位的决定者.为了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把自己置于主体地位,教师应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在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只有主动积极地学,才能学得快、学得好、学得轻松愉快.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理念下的学生观,是以人为本,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充分表现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教师要营造一种适合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思辩氛围,使课堂活起  相似文献   

5.
在学生、教师、教材、教学环境与教学技术所构成的教学系统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如何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形成一个使学生真正处于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氛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新课标顺利实施的保证.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上下功夫,下面笔者浅谈一下自己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提出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要从学生实情出发,精心选择和设计好讲解点,使自己的精讲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和说。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是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育面向二十一世纪人才素质培养的需要。怎样才能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呢?本文结合个人的实践谈点粗浅的认识,以求教于同行。一、重视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想学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开发人的智力潜能,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形成学生的精神力量,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1利用学生的“成功体验”,强化学生潜在动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霍姆林斯基语…  相似文献   

8.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的学习,是主体教育思想在教学领域的反映,以弘扬学生主体性为宗旨,以构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学结构为核心,主体性是自主学习的灵魂。在教学中要通过各种教学设计,使每位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培养了能力,发展了智力。  相似文献   

9.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老师们广泛探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几年来的工作实践谈以下几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0.
新课改理念下的学生观.是以人为本,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充分表现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教师要营造一种适合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思辩氛围。使课堂活起来.实现师生间和谐的双边活动。这是落实新课改理念,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学校教育必须使学生人人要求进步,人人能取得进步,人人自己学会进步,这种思想是基于对现代教育的认识。现代教育十分注重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作为一个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生活和交往中,能主动,积极地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主动适应,表现出学生个体的极大能动性,这就是学生的主体精神。是这种主体精神与主体地位,决定着学生人人有要求进步的强烈欲望。 现代教育完全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尊重人的主体精神还表现在,教育十分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作为学校教育主渠道的课堂教学而言,必须建立在…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发展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几年的课堂教学改革,我深切感觉到要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应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自主发展.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主人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所以,教师首先应加强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要走向社会成为生活的主人,工作的主人.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积极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重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怎样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舞者是目前需要迫切研究的一项课题。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怎样让学生成为初中数学课堂的舞者:转变教学观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运用自主学习方式,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己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叶圣陶先生的话,道出了阅读教学在语文学科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最终成为学习的主人。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学实践中,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使之想说、敢说、善说,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这样,学生才能在开放、民主、自立、喜悦的气氛中积极思维,各抒己见,感悟知识,共同探究。一旦学生感到自己是被老师重视的、关注的,就容易产生情感的迁移,从而“亲其师、信其道…  相似文献   

15.
张文 《甘肃教育》2008,(16):36-36
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学会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应确定学生为阅读主体,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阅读。  相似文献   

16.
英语课堂中要有思维的存在,思维体现在整体课堂当中。学生主体思维是学生在全面参与英语课堂活动的过程中发挥着自己主体地位,在参与过程中学生挖掘自己的思维点,主动、自觉地发展自己。  相似文献   

17.
开启学生的创新意识--谈交互式讨论教学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交互式讨论教学法的主旨是: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不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互动活动,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信息传递、转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是新课程提倡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力求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地体现,帮助学生构建“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这里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新教改突出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求知求证欲来引导学生进入主体地位,通过课堂互动、求同求异、鼓励说议以及变换教学手段来巩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通过反馈课堂效果进一步维护自己的主体权。  相似文献   

20.
本主要讨论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主体地住的涵义;学生如何把握自己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三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