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金剑  齐思源  彭亚拉 《食品科技》2011,(11):306-309
神经网络法是一种反应快、成本低并且能解决非线性复杂问题的处理方法,在食品安全预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综述了国内外神经网络法在食品安全预警风险评估、信息源系统和预警分析系统构建中的应用情况,具体介绍了神经网络法在环境危害评估、生物化学危害评估、粮食安全风险评估,以及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剂、食品有毒有害物质、假冒伪劣产品信息源检测中的应用进展状况。  相似文献   

2.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及质量控制体系的科学基础和依据,本文在综合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HACCP理论的基础上,从宏观的角度,初步探讨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引入新的风险管理体系,将风险评估的思想整合到HACCP体系中,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构建引入风险评估的质控体系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水产品安全风险来源与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评估是整个风险分析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对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进行风险评估是保障食品安全、促进食品贸易和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手段。本文概述了我国水产品中安全风险来源,对我国在微生物和病毒等生物危害,渔药、甲醛、多聚磷酸盐等养殖、加工与流通过程中的投入品与添加物,重金属及水产品进出口贸易等方面开展的风险评估研究工作进行综述,分析指出我国在水产品风险评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水产品风险评估方面的相关建议,为进一步开展水产品风险评估,以确保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和进出口安全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关注及科学技术的发展,食品杀菌技术不断得到研究与应用。运用杀菌技术可以延长食品的货架期,保持食品安全,减少微生物。并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的一些杀菌新技术,及新技术的原理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众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逐渐提高,尤其是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屡屡曝光的背景下,如何利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加强食品安全保障则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本文从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加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管理给出相关建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指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进行风险评估,其目的是为识  相似文献   

6.
"十三五"时期,北京市拟通过系统开展食品安全"二四六"规划建设,即建设京津冀食品安全生产加工技术集成和京津冀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协同创新两个体系,建设检测装备研发与协同应用、安全检测与防控技术研发、风险评估与预警科技支撑以及食品安全智慧监管信息化四个平台,优先实施农产品安全生产与安全投入品研发科技促进工程、食品生产加工与现代物流技术升级工程、营养健康促进与功能食品研发科技创新工程、食品安全智慧监管科技保障工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应急科技支撑工程和食品安全高通量检测技术研发科技提升工程六项工程,有力推动京津冀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和产业升级,提升北京市风险发现、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7.
国外纳米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外纳米技术在食品及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研究,重点介绍了纳米技术在包装与食品安全上的应用和纳米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对纳米技术在未来食品工业上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近10余年来,我国依照《食品安全法》开展包括微生物风险评估在内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建设,微生物风险评估工作体系和技术体系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成为我国开展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风险评估的重要基础。随着全球后疫情时代食品供应链的变化和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需求的增加,构建基于我国膳食消费行为的评估模型、提高风险评估实施能力和质量以及实现现代技术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将成为我国食品微生物风险评估建设的主要挑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国外纳米技术在食品及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研究,重点介绍了纳米技术在包装与食品安全上的应用和纳米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对纳米技术在未来食品工业上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食品中化学污染物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化学污染物是影响全球食品安全和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对食品中化学污染物进行风险评估是保障食品安全、促进食品贸易和健全食品安全体系的重要手段。本文简要介绍了化学污染物风险评估的内容和基本方法,对国外化学污染物风险评估开展情况进行了概述,重点对国内开展的食品中化学污染物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农药残留、黄曲霉毒素等,并对国内开展食品中化学污染物风险评估的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重金属、农药残留和黄曲霉毒素方面的评估结果均表明:儿童的膳食暴露量偏高,需引起重视。此外提出目前我国食品中化学污染物风险评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为进一步开展化学污染物风险评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风险评估(Microbi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MRA)是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一直是国际食品安全研究的热点。微生物剂量-反应分析是进行食品微生物风险评估中的重要工具,描述了特定人群中特定病原体(或其毒素)暴露引起特定反应的概率。本文综述了食品微生物风险评估中剂量-反应分析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剂量反应分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一步需开展的工作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食品微生物风险评估和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粮食安全不仅是一国重要的基本国策,食品安全问题更是攸关国民的身心健康。随着食品制造与加工技术的进步,世界各国(和地区)都普遍面临着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中又以食用油的安全问题尤为引人关注。因此有必要探讨食用油的管理机制。本文以文献分析结合评估研究的方法,以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模式,做为审查日本近年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并以评估对比的方式归纳整理,就食用油的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探究日本食用油安全管理制度队我国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3.
加工过程对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加工过程不仅能改变食品的品质特性,而且还会对食品的安全性产生影响,如农药残留的变化。大部分加工过程可降低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如清洗、去皮、榨汁、杀菌、发酵等;但也有一些如浓缩、干燥以及油脂提炼等过程,可能会导致农药残留水平升高;另外,加工过程还可能使某些农药成分发生改变。了解加工过程对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影响,不仅可为优化产品加工工艺提供依据,更重要的是为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本文以食品加工过程为出发点,综述常用食品加工方式对农药残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食品安全法》确立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但食品安全事件依然发生。所谓徒法不足以自行,可见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的设置是否健全,影响着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效用的发挥。国外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确立较早,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的运作也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相对成熟、完善。通过比较分析,指出了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设置的不足,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并提出具体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食品中丙烯酰胺风险评估及其形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丙烯酰胺是一种神经毒素及对人可能的致癌物质。研究发现,高温加热的多种食品中含有高剂量的丙烯酰胺。本文重点介绍了国际上关于丙烯酰胺毒理学,风险评估,以及食品加工过程中形成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旨在为我国食品中丙烯酰胺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参考,进一步控制或减少食品加工中丙烯酰胺的形成,降低我国人群丙烯酰胺的膳食暴露水平,促进食品安全发展,保护消费者健康。  相似文献   

16.
食品加工业是用水型工业之一,水质的优劣对食品安全至关重要,对加工用水进行安全卫生控制是生产过程控制的重要环节。微生物污染是食品加工用水最主要的安全隐患之一,我国食品加工用水微生物污染风险高、概率大,每年因食品加工用水微生物污染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不在少数,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食品加工企业对加工用水的质量控制必不可少,尤其是加工用水的微生物检测能力会影响最终产品的安全性。企业应打破只重视原料、过程产品和最终产品微生物检测的老思路,注意监控加工用水的微生物污染情况。参加水质微生物能力验证能够加强企业实验室对生产加工用水的自我检测能力,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认可性,对提高产品质量和品质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中,风险点精确定位能从源头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具有关键意义。近年来,食品行业信息化的发展使得原料生产、加工、仓储运输、抽检等环节积累了大量数据,并亟待开发利用。而现存的风险预警方法存在风险细粒度难以衡量、数据利用率低、人工成本高等问题。因此,本研究首先对食品安全相关数据进行归纳分类并描述数据特征,作为后续处理的基础。为了充分利用食品安全数据海量、高维的特点,本研究使用先验风险概率与模糊层级划分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类型的属性计算模糊综合风险值,作为预测模型标签值。由LightGBM和专家干预策略结合产生的预测模型可对风险值进行预测和校正。基于此,依托肉制品和水产品数据的实验详细阐述了方法的使用流程,并进一步验证了方法优越性和规律合理性。研究中产出的风险分析结果,包括风险值和属性重要程度分布等可以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食品的风险-受益评估(risk-benefit assessment, RBA)是通过综合描述某种食物或食物成分的风险和效益特征,评估在一定的暴露水平下,摄入该食物对人体健康的总影响是有益还是有害,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建立和完善的应用方法体系。食品安全领域开展风险-受益评估研究是制定食品安全政策和决策以及引导合理膳食的重要依据。本综述系统介绍食品安全中风险-受益评估的评估框架构建,以及不同层级食品(食品组分或膳食)的风险-受益评估方法与评估过程等技术内容,并进一步提出该研究领域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相似文献   

19.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及监管模式建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卢剑  孙勇  耿宁  徐春祥  张晓强 《食品科学》2010,31(5):319-324
分析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及存在的问题,建立农业投入品、食品初级农产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食品加工、食品流通监管体系;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食品安全信息收集分析、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分析、评估、预警以及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等基础性与应用性研究体系;食品添加剂备案制度和食品配料备案制度。从而完善和建立新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切实有效地保障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