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双酚A、苯胺、多聚甲醛为原料,合成了双酚A-双苯并(口恶)嗪(DBOZ),再用其与DOPO(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反应,合成了含DOPO的双酚A-单苯并(口恶)嗪(DBDO)。采用红外、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和碳谱核磁共振)等分析手段对DBOZ和DBDO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DBOZ和DBDO的固化特性进行研究,使用热重分析分析了所得聚苯并(口恶)嗪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在N2气氛中,DBOZ在205℃左右开环聚合,热分解温度为312℃,在373℃分解速度达到最快,在800℃时的残碳率为37.19%;在N2气氛中,DBDO的热分解温度为353℃,在443℃分解速度达到最快,在800℃时的残碳率为39.60%。  相似文献   

2.
刘建华  史铁钧 《化工学报》2014,65(11):4607-4613
以双酚A-双苯并(口恶)嗪(DBOZ)和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 (DOPO)为原料,合成了双酚A-双DOPO(2DO),再用其与苯胺、多聚甲醛反应,合成了含双DOPO的双酚A-双苯并(口恶)嗪(2DD).采用红外、核磁共振等分析手段对2DO和2DD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DBOZ和2DD的固化特性进行研究,使用热重分析仪分析了所得聚苯并(口恶)嗪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在N2气氛中,含双DOPO的双酚A-双苯并(口恶)嗪热分解温度为353℃,在442℃分解速率达到最快,800℃时的残碳率为40.40%,300℃的质量变化为3.97%.与未引入DOPO的双酚A-双苯并(口恶)嗪树脂相比,其热分解温度提高了将近41℃,最大分解速率提高了将近70℃,残碳率提高了将近3.21%.  相似文献   

3.
以含双DOPO-双酚A、苯胺和多聚甲醛为原料,合成了含双DOPO的双酚A-单苯并(口恶)嗪(1DD)。采用红外、核磁(氢谱核磁和碳谱核磁)等分析手段对1DD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DSC对1DD的固化特性进行研究,使用TG分析了所得聚苯并(口恶)嗪的热稳定性。再将1DD与环氧树脂以0.5/1的质量比进行共混,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升温固化,得到共聚物P1DD-ER。采用UL94垂直燃烧实验、极限氧指数仪(LOI)测试了共聚物的阻燃性能。结果表明:含双DOPO的双酚A-单苯并(口恶)嗪树脂的起始熔点约为185℃,在222℃处有一个很明显的放热峰。固化后的树脂从348℃开始分解,在463℃分解速率达到最快,在800℃时的残碳率为35.78%。制备的苯并(口恶)嗪可以用作环氧树脂的固化剂,且其共聚物具有很好的阻燃性能,LOI可以达到37,UL94等级为V-0。  相似文献   

4.
以含磷中间体(BPPP)、苯胺和甲醛溶液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含苯磷苯并噁嗪单体,通过H谱(1H-NMR)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热重分析仪分别研究了其热固化行为及聚合物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含苯磷苯并噁嗪的固化过程从135℃开始放热,到261℃放热结束,固化峰值温度为226.5℃;含苯磷苯并噁嗪在不添加任何催化剂的情况下能完全聚合,而且该聚合物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李娜  李玲  董风云  张扬 《粘接》2005,26(4):20-22
双酚A为基础合成了双苯并口恶嗪中间体(BPAALF),并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了探讨。利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BPAALF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利用差热扫描量热(DSC)对树脂的反应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BPAALF合成的最佳反应温度为75℃,最佳反应时间为4h,pH值在8~10内变化对产率基本上没有影响;固化后树脂的弯曲强度为54.3MPa,冲击强度为375J·m-1。  相似文献   

6.
以双酚、甲醛和二胺为主要原料,以甲苯为溶剂,合成了苯并嗪(BOZ)中间体。采用红外光谱(FT-IR)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法和热重分析(TGA)法对其固化过程及热稳定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双酚二胺类BOZ体系具有较宽的固化峰,其在200℃左右开始开环固化,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700℃时的残炭率均超过40%(其中AFMDA体系为65%),耐温指数为185℃,说明该双酚二胺类BOZ体系是一种良好的耐高温材料,可以用于耐高温胶粘剂的制备。  相似文献   

7.
烯丙基苯并噁嗪的合成及其固化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3,3,4,4—四氢—3—苯基—1,3—(1′—烯丙基—2′,3′—)苯并噁嗪(简称烯丙基苯并噁嗪)的合成方法及其固化行为进行了研究,利用^1H—NMR、FT—IR、NR、DSC等对其组成、结构和固化行为进行了表征和推断。结果表明,以甲苯为溶剂,采用溶液法合成烯丙基苯并噁嗪成环率最高,说明溶液法是一种有效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8.
院采用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甲醛和烯丙基胺为原料合成了含双键的苯并噁嗪(BZ),并与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反应,最终合成含磷的苯并噁嗪(DOPO-BZ)。通过红外光谱,液质联用,核磁共振等技术对BZ、DOPO-BZ进行了结构表征确定了目标产物;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技术对产物的固化过程及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BZ在高温下为两步固化,即先发生噁嗪环开环反应,而后发生双键聚合反应;DOPO-BZ则为一步噁嗪环开环固化反应;热失重结果表明PBZ分子链中引入含磷的DOPO刚性基团后,其耐热性显著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
以含磷中间体(BPPP),烯丙基胺,甲醛溶液为原料合成了—种含磷烯丙基胺型苯并噁嗪,并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差示量热扫描仪(DSC)和热失重分析仪(TGA)对其化学结构、固化行为及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含磷烯丙基胺型苯并噁嗪的固化温度为216℃.固化产物的5%和10%热失重温度分别为269和315℃.800℃时的残炭高达51%,表明聚苯并噁嗪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含双马来酰亚胺的新型双苯并噁嗪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伟  史铁钧  徐国梅  李明  刘建华 《化工学报》2016,67(5):2131-2137
首先用马来酸酐、对氨基苯酚为原料合成N-对羟基苯基马来酰亚胺(HPM),然后用合成的HPM、4,4-二氨基二苯醚(ODA)和多聚甲醛为原料进行曼尼希反应合成出含双马来酰亚胺的苯并噁嗪(HPM-BOZ),经高温固化后形成热固性树脂。用FTIR、1H NMR、13C NMR分析了HPM和HPM-BOZ的化学结构,证实了所得的为目标产物;用DSC对HPM-BOZ的固化特性进行研究,用TGA分析了HPM-BOZ的固化物的热稳定性;用SEM分析了树脂的断裂面。结果表明:HPM-BOZ在235℃和266℃出现了两个固化峰;在氮气条件下,热分解温度为410℃,失重5%的温度为438℃,在800℃的残碳率为60.2%。  相似文献   

11.
采用溶液法和无溶剂法两种不同的工艺制备苯并嗯嗪预聚体,利用红外光谱(FT-IR)法和核磁共振(1HNMR)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使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研究其固化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苯并嗯嗪预聚体具有较高的成环率;其近似凝胶温度为182℃,固化温度为198℃,后处理温度为246℃。  相似文献   

12.
采用溶液法和无溶剂法两种不同的工艺制备苯并噁嗪预聚体,利用红外光谱(FT-IR)法和核磁共振(1H NMR)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使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研究其固化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苯并噁嗪预聚体具有较高的成环率;其近似凝胶温度为182℃,固化温度为198℃,后处理温度为246℃。  相似文献   

13.
双酚A为基础的双苯并噁嗪中间体(BPAALF)是以双酚A、苯胺和甲醛为原料合成的六元杂环化合物.是聚苯并噁嗪树脂的一类单体。聚苯并噁嗪树脂在固化过程没有小分子放出,成型收率缩小,尤其适用于制造低孔隙率高性能、低成本的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目前,苯并噁嗪中间体的合成方法主要是溶剂法和以水反应介质的悬浮法,  相似文献   

14.
以苯胺、苯酚和多聚甲醛为原料,采用无溶剂法合成了BZ(苯并噁嗪)预聚体;然后将BZ预聚体进行一般固化和定向固化,并着重探讨了不同固化方式对固化产物[即PBZ(聚苯并噁嗪)]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固化温度和固化方式对PBZ的热稳定性影响较大。180℃一般固化的聚合物之热稳定性相对最高,其热失重5%时的对应温度为291℃;160℃定向固化的聚合物之热稳定性相对最高,其热失重5%时的对应温度为341℃;对同样的BZ预聚体而言,160℃定向固化的聚合物之热稳定性优于180℃一般固化的聚合物。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对氨基酚、苯酚和甲醛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苯并 噁嗪中间体。运用FTIR和1H -NMR对中间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1H -NMR方法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中间体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 70~ 90℃下反应 1~ 2h有利于形成 噁嗪环。同时 ,对该中间体的固化反应进行了研究 ,表明该中间体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 ,并能够促进苯并 噁嗪树脂的固化反应进行。  相似文献   

16.
同分异构双酚F型苯并噁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同分异构体混合型双酚F和对位双酚F为原料,通过溶液法制备出双酚F型苯并噁嗪。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凝胶渗透色谱法(GPC)、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动态热力学分析(DMA)和热重分析(TGA)对2种双酚F型苯并噁嗪中间体的结构、固化行为及其固化物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双酚F中的同分异构体对苯并噁嗪的性能存在影响。对位双酚F型苯并噁嗪的成环率、固化物耐热性和热稳定性均高于同分异构混合双酚F型苯并噁嗪。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型苯半恶嗪中间体的合成及其固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纪凤龙  顾宜等 《塑料工业》2001,29(2):28-29,40
本文采用对氨基酚、苯酚和甲醛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苯 并恶嗪中间体。运用FTIR和^1H-NMR对中间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1H-NMR方法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中间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0-90℃下反应1-2h有利于形成恶嗪环。同时,对该中间体的固化反应进行了研究,表明该中间体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并能够促进苯并恶嗪树脂的固化反应进行。  相似文献   

18.
通过非等温示差扫描量热法对双酚A-苯胺型苯并恶嗪(BA-a)/十二烯基丁二酸酐(DDSA)体系及BA-a的固化反应进行了研究。采用Kissinger和Ozawa法计算了BA-a与BA-a/DDSA两体系的表观反应活化能,并测试了BA-a/DDSA体系的冲击性能结果表明,DDSA的引入可明显降低BA-a的固化反应温度及反应活化能,改善苯并恶嗪的韧性。采用Málek法对两体系进行模型拟合及动力学分析发现SB(m,n)模型拟合曲线可与实验曲线较好地吻合,并以此确定出了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参数和方程,为工艺参数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FT-IR)、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等研究了重结晶双酚A/苯胺型苯并噁嗪热固化过程中的质量损失及其与固化机理之间的关系。通过收集苯并噁嗪固化过程中的小分子挥发物,结合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尝试解释了苯并噁嗪在固化过程中小分子的释放机理。结果表明,苯并噁嗪热固化过程中的质量损失和挥发物的产生均主要来自于噁嗪环开环后所形成中间体的裂解。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苯并恶嗪树脂基础研究与应用领域内的最新进展情况;介绍了苯并恶嗪树脂的合成及其改性方法,并对苯并恶嗪树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