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ARL-8480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自1994年9月安装投入生产以来,每年夏季均出现各种不同的故障,造成仪器不能正常开机运行,影响了生产及配矿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论述了通过优化分析条件,降低仪器的故障率,确保仪器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
陈宁  沈昌义 《无损检测》1994,16(3):64-65
介绍组合式X、γ射线剂量报警仪的工作原理、能量补偿及系统结构。该仪器具有使用简单、实用、安全、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介绍恒频气绝缘携带式X射线探伤机与变频气绝缘携带式X射线探伤机比较,整机工作原理和特点等。  相似文献   

4.
X射线评片仪与探伤机同为锅炉管道等压力容器行业检测金属容器壁内部物理缺陷的无损检测仪器,在保障生产安全的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针对当前工业检测中广泛使用的X射线评片仪的不足,结合国外同类产品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APFC(Alivepowerfactorcorrection)功率因数预调整/电子镇流器控制器KA7531[1]+EEPOT非易失性数字电位器X9312[2]的智能化X射线工业胶片评片仪的设计方案。实验证明,基于该方案设计的评片仪具有操作方便简单、性能稳定可靠以及绿色环保节能等优点,完全可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媲美。1 X射线评片仪的电路结…  相似文献   

5.
对国产工业X射线探伤仪器改进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文钰 《无损检测》1997,19(7):201-203,205
工业X射线探伤仪器的诞生与发展主要是20世纪中的事情,它主要用于检测材料内部的缺陷以及检测元件或器材的内部结构或构造中的缺陷或不连续,辐射的测量以及材料或生物的辐照,运动物体内外的高速摄影等等。近期背散射方法已被应用于近表面及浅表面缺陷的检测。 在工业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有携带式工业X射线探伤机,移动式或固定式大功率的工业X射线探伤机,各种X射线实时成象系统。其它如应用于辐照的、高速摄影的、金属分析的都与检测缺陷有区别,本文不作讨论。  相似文献   

6.
鉴于我国焊接气瓶、焊接钢管、汽车铝合金轮毂等行业越来越多地应用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技术,从事工业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的无损检测人员迫切需要进行资格鉴定认证,以适应WTO的需要和ISO认证的需要,同时也是工业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技术规范化、标准化的需要,建议尽快将工业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纳入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专业项目。  相似文献   

7.
短波长X射线体应力无损分析仪是某单位自行研制的无损测量材料内部信息的重要仪器。基于该仪器的系统结构和测控需求,详细论述其自动控制系统模块:主机与数据采集、X射线控制、样品台运动控制、测角仪高精度控制、远程连接与安全防护模块的设计思路,尤其是测角仪系统的设计,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运行结果证实:该测控系统在经济实惠基础上实现了整机的高精度、高机械稳定性和模块化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8.
倪培君  荣吉萍 《无损检测》2005,27(10):513-513
2005年全国射线检测及加速器设备和应用技术交流会于8月15-17日在辽宁省丹东市召开。会议由全国无损检测学会射线检测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物理学会粒子加速器分会共同主办,丹东市射线仪器行业商会承办。来自全国各地30余所高校、40余家科研院所及几十家中外企业共18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是历届会议代表人数最多的一次。今年是伦琴发现X射线110周年,也是我国第一台射线探伤机在丹东诞生40周年,为此丹东市委、市政府对此次会议非常重视,学会总干事徐永昌高工也专程出席了会议并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9.
X射线实时成像技术在焊缝探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X射线实时成像是一项新兴的无损检测技术,它具有快速、准确、直观、成本低廉等优点,可以代替常规的X射线胶片照相探伤方法。本文概述了X射线实时成像技术的要点和焊缝探伤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菅杰丽  于志军 《无损探伤》2004,28(2):25-25,28
丹东地区是我国X射线仪器的研制生产基地,1987年开展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以来,先后对213位工业X射探伤机生产人员进行了长达15年的跟踪监测,其中年剂量当量低于2mSv的有2641人次,占全部监测结果的98%以上,这反映了:现有从业人员的外照射年有效剂量当量低于国家标准限值的10%。  相似文献   

11.
从X射线检测原理出发,论述了用X射线检测普通碳钢和铝镁合金LF2的区别,并设计了实际试验,总结了在没有软X射线机的情况下如何采用检测普通碳钢的硬X射线机对铝镁合金LF2进行检测工作,并证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提供了采用检测普通碳钢的硬X射线检测其他材料时制定检测工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验对比给出了计算机射线成像技术在船舶行业达到传统X射线成像技术要求的数据区间,同时对比了两者的优缺点,分析出计算机射线成像技术在船厂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铸造技术》2017,(5):1241-1243
介绍了钛合金铸件中常见的缺陷种类和形成原因,根据钛合金的物理特性和钛合金铸件的特点,论述了钛合金铸件无损检测采用X射线检测的必要性。通过试验数据和参考资料分析,提出X射线检测时应采取的工艺规范和注意事项,为进一步提高铸件制造质量提供了可行的检测依据和方法。对国内外各种铸件检测时采用的检测标准作了分析,发现我国目前钛合金铸件无损检测尚不完善,应尽快编制钛合金铸件专用X射线检测方法标准和验收标准,以满足我国各行业钛合金铸件质量评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胡智  刘伟成  张路根 《无损探伤》2001,25(5):20-20,22
介绍一种由电脑控制的X射线胶片特性曲线测试仪,系统采用MCS-51系列单片机,通过BCD拨码盘输入需要的曝光量,单片机控制电机带动胶片运动和射线机的开关,自动完成对胶片进行不同曝光量的分段曝光,本仪器具有操作安全可靠,简单,曝光精度高等特点,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复式碳化物是一种硬质合金行业和其他新材料行业广泛使用的原料,常用的复式碳化物由TiC、WC、TaC等固溶生成。本方法以m(Li2B4O7)∶m(LiBO2)=67∶33为熔剂制备复式碳化物的熔融玻璃片,采用Bruker公司的S8 Tiger型顺序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Spectra plus基体效应校正等软件,在熔融条件、标样的设置、转换系数的计算、仪器条件等方面进行探讨,建立了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复式碳化物中W、Ti、Ta、Fe的含量方法,方法分析测定范围(氧化物)W 25.55%~52.41%、Ti 8.89%~31.48%、Ta 15.O3%~28.54%、Fe 0.032%~1.07%,结果表明,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较好。  相似文献   

16.
张毅 《无损检测》2004,26(11):580-581,584
介绍采用射线方法检测功率管芯片与基座之间的焊接质量。试验证明,选用合适的透照参数可使X射线照相和X射线实时成像对焊接部位的检测均得到较高的对比灵敏度,但X射线照相法成本低廉,一次可透照多个工件,效率高,为该功率管焊接质量的理想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曾祥照 《无损检测》2011,(10):43-47
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是无损检测新技术,GB1792519996《气瓶对接焊缝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在气瓶行业已有十多年的成功应用。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GB17925--1999标准进行修订时,该标准被更名为GB/T17925—2011《气瓶对接焊缝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并增加不少新内容。本次修订以系统控制理论指导数字成像检测图像的评定、存储和传输。新标准理论基础深厚,具有较强条理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JJG40-2001《X射线探伤机》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郑世才 《无损检测》2004,26(11):593-597
JJG40-2001《X射线探伤机》检定规程将X射线探伤机与X射线检测技术相互混淆,将X射线探伤机的某些技术性能,编造成所谓的X射线探伤机的“计量性能”,不仅违反计量学基本理论,而且也不符合射线检测技术实际,这是一个根本性错误。JJG40的检定结论,不符合射线检测技术现行的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对实际工作无意义。JJG40的检定方法,修改了JB/T9402关于X射线探伤机技术性能试验的一些限定性规定,导致其主要规定缺少必要的限制,变得不能操作。由于JJG40是一个存在根本性错误的规程,已在少数地区引发了混乱,建议立即暂停执行,并尽快经法定程序予以废止,以免造成更大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9.
X射线在炸药柱中衰减规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成英  王玉玲  陈树越  翟晓颖 《无损检测》2003,25(9):465-467,471
为了对武器进行X射线无损检测,必需掌握X射线在炸药中的衰减规律。通过试验测定,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对不同情况下测得的X射线在某炸药中的穿透率进行拟合,分析拟合结果得出X射线在某炸药中的衰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X射线在某炸药中的衰减是比较明显的,其衰减规律符合三次方程形式。  相似文献   

20.
李宏雷 《无损检测》2006,28(6):299-301
介绍了射线实时成像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特点。通过对实时成像系统与传统射线照相方法进行可靠性对比试验以及对试验的过程和结果的分析,得出了在锅炉制造行业中射线实时成像系统与传统照相技术相比较所具有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