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艾灸至阴穴加膝胸卧位矫正臀位妊娠6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比艾灸至阴穴加膝胸卧位与单纯膝胸卧位法矫正臀位妊娠的疗效。方法 :对观察组 6 3例臀位妊娠给予艾灸至阴穴加膝胸卧位法治疗 ,并与对照组 5 9例臀位妊娠行单纯膝胸卧位治疗对比。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 92 1% ,对照组有效率 5 2 5 %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χ2 =2 4 12 ,P <0 0 1)。结论 :艾灸至阴穴加膝胸卧位法矫正臀位妊娠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膝胸卧位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至阴穴艾灸加膝胸卧位与单纯膝胸卧位法治疗臀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对观察组78例臀位妊娠给予至阴穴艾灸加膝胸卧位法治疗,并与对照组76例臀位妊娠行单纯膝胸卧位治疗对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3.59%,对照组有效率68.4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X2=15.953,P(X2≥10.828)≈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至阴穴艾灸加膝胸卧位法治疗臀位妊娠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膝胸卧位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艾灸至阴穴结合胸膝卧位矫正臀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将210例臀位妊娠孕妇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105例,治疗组采用艾灸至阴穴结合胸膝卧位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膝胸卧位法治疗,观察周期为14天。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6.67%,两组有效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至阴穴结合胸膝卧位矫正臀位妊娠有效率高于单纯膝胸卧位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艾灸至阴穴配合胸膝卧位对矫正国产期臀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取穴:双侧足小趾外侧足趾甲角旁约0.1寸,艾卷悬灸,配合胸膝卧位,每次各30min,每日2次,先灸后卧。结果:300例中,3至15天以内转成头位分娩者达93.66%。结论:艾灸至阴穴配合胸膝卧位矫正国产期臀位方法简便、安全可靠,孕妇家属可自行操作,矫正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艾灸配合膝胸卧位纠正胎位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9例。对照组采用膝胸卧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艾灸至阴穴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5.5%。对照组有效率为41.6%,治疗后比较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艾灸至阴穴结合胸膝卧位矫正胎位异常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艾灸至阴穴配合膝胸卧位纠正妊娠臀位80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位不正是指妊娠30周后胎儿在宫内不在正常位置。笔者自2004年至2008年,对80例胎位不正臀位的孕妇采用艾灸至阴穴配合膝胸卧位进行纠正,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艾灸至阴穴联合胸膝卧位矫正胎位不正的疗效。方法:将180例胎位不正孕妇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胸膝卧位法,每次15 min,每天早晚各1次;观察1组在每天15-17时采用艾灸至阴穴15 min;观察2组采用艾灸至阴穴联合胸膝卧位治疗,疗程均为7 d。所得数据用SAS 9. 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3. 33%;观察1组治疗有效率为85. 00%;观察2组治疗有效率为91. 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艾灸至阴穴联合胸膝卧位矫正胎位不正见效快,成功率高,对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且操作方便,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胸膝卧位和艾灸至阴穴纠正臀先露的效果及对胎儿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门诊查为臀先露者随机分为 2组 ,以 2种不同方法纠正胎方位 ,对其疗效及对胎儿的影响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胸膝卧位与艾灸至阴穴纠正臀先露的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胸膝卧位组脐带缠绕、胎死宫内的情况明显高于艾灸至阴穴组(P <0 .0 5 )。结论 艾灸至阴穴法优于胸膝卧位法。  相似文献   

9.
臀位是异常胎位中最常见的一种,我科于1994年1月一1996年12月在门诊孕期检查的2862例孕妇中发现臀位256例(发生率约8.9/).给予艾灸至阴穴加胸膝卧位法矫正,疗效满啻.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级孕妇256例.其中初产妇21O例,经产妇46例。妊娠28一34周间骨盆无明显异常.孕妇无严重的并发症。2方法孕妇取坐位或平卧位,排空膀联。用文条负两侧至阴穴,距离以局部不灼痛为宜,每次15ruin。负后立即行胸膝卧位,即先在床上作下跪姿式,然后将胸部尽量贴在床的表面,大腿则与床平面保持垂直。每次跪15。in,早晚各1次,川后复查。3疗效…  相似文献   

10.
艾灸至阴穴与膝胸卧位法纠正胎位不正30例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分别用艾灸至阴穴与妇产科膝胸卧位法纠正妊娠后期胎位不正各30例,两周后进行B超观察对照,结果前者有效率为96.7%,后者为53%,经统计学处理,艾灸组明显高于膝胸卧位组。两组病例均经手术或分娩后证实。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膝胸卧位联合艾灸纠正胎位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胎位异常的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膝胸卧位纠正胎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艾灸纠正胎位,比较两组孕妇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胸卧位联合艾灸纠正胎位异常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艾灸至阴穴与膝胸卧位法矫正胎位不正的疗效。方法:观察组120例给予艾灸至阴穴治疗,对照组116例行膝胸卧位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4.2%、对照组5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艾灸至阴穴矫正胎位不正有效率明显高于膝胸卧位法。  相似文献   

13.
郑彩茹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8):112-113
孕妇在复查中往往有很多人的胎位还是不能纠正。究其原因,多为孕妇在做胸膝卧位时姿势不正确,使臀位难以纠正。在实践中我根据多年的临床观察,现在就胸膝卧位加标示尺矫正胎儿臀位为头胎的方法,并与单用胸膝卧位法进行对比,不难发现前者对矫正胎儿臀住的作用非常明显,且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臀位是产科中最常见的异常胎位,有关资料报道,其发生率为总分娩数的3.5%,占分娩期难产发生率的17%以上,围产儿死亡率较头位产者高3~明倍,因而对臀位作及时的矫正是降低难产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了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矫正臀位的方法,笔者在产科门诊采用内服黄苏汤结合胸膝卧位矫正臀位,与单纯运用胸膝卧位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应用黄苏汤结合购膝卧位组矫正成功率及矫正时间明显优于单纯的胸膝卧位组。因此认为黄苏汤结合胸膝卧位是一种矫正臀位较安全有效的方法。亚病例资料本组89例均系1996~1998年接受过产科检查…  相似文献   

15.
笔者采用艾条灸至阴穴加膝胸卧位,促进臀位转胎,取得较好的效果。兹小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均经B超证实为单胎、臀位,骨盆大小正常,子宫无畸形,无剖宫产史及产前阴道流血,无严重合并症及并发症。2 方法与结果连续产前检查为臀位或横位,单纯膝胸卧位转胎失败者,采用统一型号的艾条灸至阴穴。孕妇取平卧或坐位,排空膀胱,松解裤带,同时悬灸双侧至阴穴。1次/d,15min/次。3次为1个疗程。胎动增加时,辅以膝胸卧位方法转胎,一般选择孕30~34周开始,34周以上选择试验灸。结果:除少数腹壁较紧,胎儿过大,羊水过少者外,成功27例。其中孕30~3…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膝胸位联合艾灸纠正胎位异常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68例胎位异常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有34例孕妇,对照组应用膝胸位进行胎位纠正,研究组的孕妇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艾灸纠正胎位,对比分析两组孕妇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1.18%、73.53%,研究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膝胸位、艾灸治疗胎位异常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臀位是异常胎位中最常见的一种,通常用艾灸两侧至阴穴及膝胸卧位来纠正,但成功率为80%,以下为一失败病例。1病例报告患者,女,本次月经为1996年10月26日,怀孕后自觉无异常,胎动自如,于1997年5月27日孕29 周时到某产科医院行产前检查,经B超提示为宫内活胎、臀位,医生遂告之用文灸至阴穴加膝胸卧位治疗。患者回家后,于当晚9时30分行以上治疗,5月28日零晨4时许开始觉得不规则下腹疼痛,当时未予重视,后腹痛加剧,呈阵发性,早上7时阴道流出大量清液,稍后自觉有物自阴道排出,急呼120急救中心,现场检查见胎儿以臀位方式产出,但…  相似文献   

18.
目前,矫正胎位的常用方法有艾灸、膝胸卧位、外倒转术,激光照射穴位等。激光需特殊设备、外倒转术技术要求较高,且有并发症故未将该两法列入研究,仅将方法安全简便的艾灸与膝胸卧位进行比较研究。兹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胎位异常在妇产科临床中较为常见,亦是形成难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临床上一般可分臀位、横位、斜位,治疗多采用膝胸卧位法、艾灸至阴穴法等,但亦有用此法治疗无效者。笔者用祖传自拟转胎方治疗17例,疗效尚好,特介绍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年龄22~26岁者12例,27~32岁者5例;妊娠时间最长者42周,最短36周;经妇科检查,臀位10例,横位4例,斜位3例。17例均为经膝胸卧位法治疗未见效果者。  相似文献   

20.
艾灸至阴穴治疗胎位不正8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英 《陕西中医》2007,28(3):334-335
目的:探讨艾灸至阴穴治疗胎位不正的效果;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80例采用纯艾条灸至阴穴,对照组70例采用胸膝卧位。结果:治疗组治疗15次后治愈73例,总有效率为91.25%.对照组治疗15次后治愈50例,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在同样治愈的病例中,治疗组施治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艾灸至阴穴治疗胎位不正有补气血,调阴阳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