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石油石化》2003,(7):40-43
今年的5月26目,对于中国的石油工业来说.是一个特殊而有纪念意义的日子。 就在这一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会议.听取了中国工程院有关中国油气战略的报告,亲自揭开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战略研究工作的序幕。 温总理亲自点题,圈定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战略的七大重点:资源和供需状况.国内油气资源开发.油气资源进口和参与国际油气资源开发.石油安全和储备.石化工业发展.油气资源节约和替代.油气资源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油气管理体制改革中,要明晰对油气资源管理与油气产业管理的划分,在健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矿业权改革,加强油气资源管理,推进油气产业管理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油气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但经过几十年的油气勘探.剩余油气资源的质量进一步变差,低品位资源所占比例增大,剩余资源的隐蔽性增强,勘探难度增大。近日,我就近年来我国油气资源评价结果采访了我国著名石油勘探家赵文智等专家,重点对我国剩余油气资源潜力、分布以及质量进行评价,并对未来我国油气勘探的领域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随着油气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勘探难度日益加大、勘探对象和资源赋存条件更加复杂,更加亟需明确油气勘探现状与挑战,评价国内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明确剩余油气资源分布特点,评价落实重点勘探领域与有利勘探区带,夯实油气资源家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提出五大举措强力推进油气勘探,取得了10项战略发现和10项重大突破,中西部地区集中勘探落实了15个规模储量区,油气探明储量持续保持高位增长。梳理了中国石油近十年来油气油气勘探形势、挑战及重要举措,分析了中国石油剩余油气资源潜力及分布状况,论述了中国石油探区未来油气勘探重点领域、方向和区带,明确提出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岩性地层、前陆冲断带下组合以及页岩油等四大领域是未来油气勘探突破发现和规模增储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油气资源是石油工业发展的基础,而勘探则是获取资源的必由之路。油气资源不足将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复杂的国际形势,高油价的强烈冲击以及油气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对油气资源勘探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国内油气产量要想明显增长,必须依靠勘探突破。解决中国的石油问题仍要立足国内。而“油气资源悲观论”、勘探理论不适应勘探发展需要.油气勘探滞后于开采、勘探技术进步迟缓、油气储量新增能力不足等现状和问题,则程度不同地阻碍了油气勘探的持续高效进展。因而,盯住国内不放松,实施油气资源战略,转变勘探思路,致力勘探攻坚,加快勘探步伐,提高勘探效率,尽快在国内找到更多更优质的油气资源,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健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我国低渗透油气资源勘探和开发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低渗透油气资源至少占油气资源的50%左右,能否有效地对低渗透油气资源进行工业性开发利用,是我国21世纪能源接替的重要问题之一。低渗透油气资源开发中最大的问题是产层存在着严重的储层伤害,这种伤害贯穿于钻井、完井、增产改造,采气采油的整个过程。低渗透油气资源开发的第二个问题是经济效益问题,高投入和低产出严重地限制了低渗透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在系统分析低渗透油气资源的储层特征、伤害机理、流动规律的前  相似文献   

7.
李晓兰 《海洋石油》2006,26(1):91-91
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称,我国油气资源战略调查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发现了一大批新的找油气资源线索和新的找油气资源远景区,提交了一批具有进一步勘查价值的新发现油气资源区,成果喜人。  相似文献   

8.
世界深水油气勘探进展与南海深水油气勘探前景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世界深水油气资源丰富,近年来深水油气勘探已成为当今世界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和油气增储上产新亮点,也是当今海洋油气勘探必然发展趋势和油气资源接替的重要战略选区。南海陆坡深水区属我国油气勘探与研究的新区,处于准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位置,从烃源岩、含油气储盖组合、圈闭及油气运聚条件等综合考量,具备形成大中型油气田的基本地质条件,颇具油气资源潜力,其应是我国油气资源接替的重要战略选区和增储上产的现实区域。在以往研究和所获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围绕南海深水油气勘探的关键问题,以期促进和加快南海深水油气的勘探进程。  相似文献   

9.
关于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近年来,石油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全球经济发展的共同难题,世界各国都掀起了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热潮,开发非常规油气及油气替代品已成为各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研究的主要课题。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油气供需矛盾也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为此,对全球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发展趋势、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新领域以及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结论认为: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非常规油气业务的发展;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非常丰富,但在勘探开发上急需新技术、新方法的突破;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开发应形成配套方法。应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①创新地质理论,找到优质资源;②发展特色技术,开发难采资源;③ 优化改进现有工艺技术,取得新效果;④发展综合利用技术,缓解环境压力;⑤转变理念,加速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10.
石油地质理论与勘探技术进步在资源评价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第三次油气资源评价中,对我国陆上主要含油气盆地油气资源潜力不断扩大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发现,石油地质理论与勘探技术的进步对地下油气资源的评价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有效烃源岩下限新认识,前陆盆地油气富集理论,岩性地层油气成藏理论,叠合盆地中下部组合油气富集成藏理论,前陆盆地复杂构造的地震勘探技术,低渗透储层的酸化压裂改造技术,高分辨率地震储层反演与预测技术。这些理论和技术还为拓展油气勘探领域、实现油气资源向储量的快速转化和客观评价油气资源潜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保障,促进了对我国陆上几大含油气盆地资源潜力认识的深化和提高。  相似文献   

11.
油气资源经济评价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油气资源经济性的分析方法和估算油气经济资源规模的技术路线。提出了油气资源经济系数的计算模型,并用图表数据列举了经济系数的求取方法。对松辽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确定了油气资源经济系数与资源丰度之间存在的正比关系。通过对刻度区的经济系数、资源丰度的计算,建立了油气资源经济系数图版,并解释了该图版的使用方法和适用范围。用实例介绍了运用该图版估算油气经济资源规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管理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资源储量管理是我国国土资源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储量是管理工作的对象和核心,它贯穿于油气勘查的各个阶段和开采、生产的全部过程。通过对资源的勘查、估算、开采、消耗、关闭等各个阶段资源储量状况的监管、登记统计、资料汇交,建立客观、准确的油气资源账户,一方面为社会提供便利和实用的油气资源储量信息和地质资料信息的社会化服务,吸引多元化的社会资金投入油气资源的勘查开发,指导企业对油气资源的合理利用;另一方面为国家制定宏观资源政策和规划提供可靠依据。同时,规范矿业市场行为,维护国家和公众利益。油气资源储量管理流程详见图1。  相似文献   

13.
第二轮油气资源评价成果表明:江汉盆地下第三系具有较丰富的油气资源,从勘探层系分析,新沟咀组至沙市组油气资源所占比例大于潜江组目的层,应作为今后油气勘探的重点层系;潜江凹陷潜江组勘探程度高,探明储量多,但剩余资源仍较多,应继续作为增储上产的重要勘探领域之一。综合分析成油气地质条件及油气资源潜力,指出江陵凹陷荆沙构造带,潜江凹陷马王庙地区,周返断裂带及沔阳凹陷彭场构造带等油气勘探重点区带;同时指出潜北断裂带、拖谢、老新等地区勘探程度虽高,但仍有相当的剩余资源,应继续坚持老区挖潜;潜江凹陷潜江组盐间碳酸盐岩储层油气资源丰富,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勘探新领域。  相似文献   

14.
油气资源经济评价刍议张昊民(江汉石油学院)油气资源评价是编制油气工业远景发展计划的基础,但现有定量评价未能充分地考虑不同区域,不同地质条件下的资源质量水平方面的区别,故很难达到油气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客观要求。对油气资源评价不能从经济角度进行优选,将无疑...  相似文献   

15.
陆上主要含油气盆地油气资源与勘探潜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油是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质,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资源。石油的供需保障程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危。我国油气资源比较丰富.尽管陆上主要含油气盆地勘探程度较高,但剩余油气资源的总量不少。经过几十年的油气勘探,剩余油气资源的赋存条件变差,低品位资源所占比例增大,剩余资源的隐蔽性增强,勘探难度增大。因此.未来油气勘探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并注意降低成本,才能实现油气勘探增储、增效。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石油》2012,(24):16-16
郭海涛: 近年来,深海油气和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结果表明,世界范围内油气资源相当丰富,主要需求大国之间相互合作反而更能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从分析现行油气资源管理体制入手,提出了深化石油企业内部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具体措施,即:改革现行油气资源管理体制,实行“四权分开”,构建国有资源管理新体制;实行油气储重资产化经营,建立健全产权交易市场体系;组建国家石油公司,强化国有资源资产的经营主体地位,实施石油企业的战略性重组,走油气企业集团化、专业化、国际化的经营道路。  相似文献   

18.
非常规油气资源包括煤层气(瓦斯)、油砂矿、油页岩、可燃冰、页岩气等。全球非常规油气资源丰富,目前非常规油产量超过7500万吨,非常规天然气产量超过1800亿立方米,非常规油气资源已经在全球能源结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产业化前景广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中国工程院完成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对中国油气供需态势作出的基本估计是,我国石油、天然气供求矛盾将长期存在,仅靠常规油气供应将很难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需求缺口越来越大。陆上能源的开采趋于饱和,于是海洋油气能源的探索成为人类寻求新能源发展的必然选择。专家建议,海洋储藏了全球超过70%的油气资源,加快海洋油气资源特别是储量极为丰富的南海油气资源开发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根据板块构造旋回和生物成因与非生物成因的多套油气源叠合、富集理论,对中国含油气盆地进行了分类和油气资源经济效益评价:第一类为渤海湾型含油气盆地,其特点是生物成因与非生物成因的多套油气源长期叠合、富集,其油气资源经济效益评价最好;第二类为准噶尔型含油气盆地,其特点是盆地早期有生物成因与非生物成因的多套油气源叠台、富集,后期仅叠合有陆相生物成因的油气源,其油气资源经济效益较次;第三类为沁水型含油气盆地,其特点是盆地早期有生物成因与非生物成因的多套油气源的叠加、富集,后期则处于长期的隆升构造环境中,其油气资源效益最低。在新疆三大盆地中,塔里木盆地的中-东部、西部、西南缘,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东北绿、陆梁地区、中部裂谷扩张区和吐哈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前区、南部的觉罗塔格山前区是有利的油气勘探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