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律失常是各种心脏病常见的并发症,临床多将其分为缓慢性心律失常和过速性心律失常两大类。近年来,我们用中药心律康胶囊对缓慢性心律失常进行了治疗观察,获效满意。现将临床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总数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72例,对照组30例。两组病例中男性66例,女性36例,年龄最大的73岁,最小的32岁,病程最长的19年,最短的3d。导致心律失常的原发心脏病主要有冠心病、高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等。缓慢性心律失常主要有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I…  相似文献   

2.
参附汤为主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62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参附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参附汤为主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62例,疗程4周。结果:近期治愈35例,治愈率为56%;好转21例,好转率为33.8%;无效6例,无效率为9.2%;总有效率为90.2%。结论:参附汤具有强心,加快心率抗心律失常,促进心肌供血等作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升脉丸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130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1医院内科孟威宏,王力军,李玲,赵超,李野平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杨丽华,王以庆[关键词]缓慢性心律失常,中医药治疗,升脉丸缓慢性心律失常按中医辨证以心阳不振、心脾两虚者居多,临床治疗较困难.我院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制升率复脉冲剂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口服升率复脉冲剂治疗,每次1袋,3次/日,冲服,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60例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91.67%,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升率复脉冲剂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自拟方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82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缓慢性心律失常内科常见病之一,笔者于2000~2002年用自拟中药方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82例,疗效较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温心胶囊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服阿托品,治疗组加用温心胶囊。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情况及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温心胶囊能提高心率,改善窦房结功能,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双槐参附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用双槐参附汤随症加减治疗,连续服药4~5周。结果:显效40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双槐参附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参附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64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沛根 《陕西中医》2005,26(7):624-625
目的:探讨参附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参附汤为主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64例。结果:总有效率90.6%。结论:参附汤具有强心,加快心率,抗心律失常,促进心肌供血等作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卓加玉 《四川中医》2013,(12):88-89
目的:探讨参仙升脉口服液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治疗效果。方法:54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率变化。结果: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总有效率达90.7%。结论: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金匮肾气丸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60例临床观察──附生脉饮、心痛定治疗各30例对照310006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傅华洲,童燕玲322002浙江省义乌市佛堂卫生院朱祥俊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一类临床常见的难治疾患,主要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房和房室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1.
南方地区心律失常病证特点与中医药防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我国南方地区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病证特点是痰、热、瘀、虚并见,而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病证特点是虚、瘀、痰相兼,据此分别制定清热祛瘀化痰和温阳散瘀的治疗原则。方法:分别以中药复方定心汤与宁心汤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261例、缓慢性心律失常22例,并与相应对照组比较。结果:以定心汤加味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261例,总有效率96.55%,与对照组78.46%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以宁心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22例,总有效率81.82%,与对照组47.6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定心汤与宁心汤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并能较好地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范立荣 《河北中医》1998,20(5):267-267
观察自制纯中药制剂升率调搏灵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采用升率调搏灵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100例,随机与西药阿托品治疗60例对照。服药2个疗程,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0%,x^2检验P〈0.05;停药1月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7.9%、31.3%,X^2检验P〈0.01。结束表明升率调搏灵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笔者近年采用中药参七散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43例,收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符合现代医学缓慢性心律失常诊断标准之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男性26例,女性17例;年龄21~80岁,平均(57.4~14.2)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病因、诊断分析。方法:对临床上以缓慢性心律失常为首发症状的病历进行分析,寻找病因以确立正确的诊断。结果:70例以缓慢性心律失常就诊患者,冠心病:23例(其中不稳定心绞痛10例,急性心肌粳塞13例)占32%;病窦综合症22例占30%;睡眠呼吸暂停10例占14%;用药导致缓慢性心律失常8例占11%;病毒性心肌炎6例占8%;;电解质紊乱导致1例占1%。结论:缓慢性心律失常除病窦综合症外应高度重视冠心病以它为首发表现,同时随着倍他乐克、胺碘酮等骁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导致缓慢性心律失常病例日趋增加,另外随着对睡眠呼吸暂停的研究进展发现,呼吸暂停时时常出现过缓性心律失常,此外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低下等注意排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参松养心胶囊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8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律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对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观察增率汤对缓慢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应用增率汤治疗30例缓慢心律失常患者,与2:1自身随机抽样经心宝治疗的缓慢心律失常患者15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增率汤组治疗缓慢心律失常的总有效率达97.67%,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增率汤治疗缓慢心律失常能迅速改善症状,提高心率,适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缓慢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7.
温,通,补三法并治缓慢性心律失常48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梅 《河北中医》2000,22(5):356-356
1994~1998年,笔者采用温、通、补三法并治缓慢性心律失常4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 48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均符合文献[1]中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其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23~66岁,平均48.2岁;病程1个月~6年。原发病为冠心病23例,心肌炎16例,心肌病4例,甲状腺功能减低2例,原因不明3例;其中窦性心动过缓19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15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14例; 24 h心电监护最低心率为 39次/min,最高为58次/min,平均低于50.2次/min。…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92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采用参附注射液静滴,对照组给予阿托品口服,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参附注射液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较阿托品有明显优势,且不良反应较少,症状较轻,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益气通阳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分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及室内传导阻滞。西药治疗仅暂时可以提高心率,除必要时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外,目前尚无好的疗法。为探索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有效药物,笔者自拟益气通阳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4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刘江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3):32-33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律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