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硬膜外麻醉用于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的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患者应用硬膜外麻醉一点法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和麻醉管理方法。方法 观察 5 0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麻醉前 (T1)、肾动静脉血流开放前 (T2 )、血流开放后 10min(T3 )和手术结束时 (T4)各时点平均动脉压 (MAP)、中心静脉压 (CVP)和心率 (HR)的变化。结果 T2 、T3 和T1相比 ,MAP有显著降低 (P <0 .0 5 ) ,经扩容及小剂量多巴胺 (2~ 5 μg·kg-1·min-1)持续泵入 ,MAP波动小于麻醉前的 2 0 %。T3 与T1相比 ,CVP、HR显著升高 (P <0 .0 5 ) ;T2 、T4与T1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连续硬膜外麻醉用于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的过程中 ,阻滞平面易于调控 ,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小 ,是肾移植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皮名芳  陈春  胡敬祖  林雷 《西部医学》2015,27(2):232-234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双导管Cyberwand碎石术更合适的麻醉方法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择期行经皮肾镜双导管Cyberwand碎石术68例肾结石患者的麻醉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硬膜外组和气管插管全麻组,各34例。观察两组麻醉前、麻醉后15分钟、俯卧位后、灌注碎石30min、灌注碎石60min、术毕几个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中心静脉压(CVP)的变化及不良反应与处理。结果全麻组MAP、HR显得相对稳定,而硬膜外组俯卧位后MAP明显下降(P<0.05),灌注碎石30min、60min时HR明显增快,与麻醉前和全麻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毕时CVP较麻醉前明显上升(P<0.05);不良反应硬膜外组高于全麻组(P<0.05)。结论经皮肾镜Cyberwand碎石术患者选择气管插管全麻比硬膜外麻更为稳定、安全、舒适,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剂量持续输注特利加压素(TP)联合去甲肾上腺素(NE)对高龄感染性休克患者血乳酸清除率和肾灌注的影响。方法高龄感染性休克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试验组(26例),分别给予NE和NE+TP治疗,观察用药前(T_0),用药后6 h(T_6)、12 h(T_(12))、24 h(T_(24))、48 h(T_(48))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血乳酸清除率、每小时尿量(UV)和肌酐清除率(CCr)、滤过水排泄分数(FEH_2O)、滤过钠排泄分数(FENa)变化。结果 (1)血流动力学及血乳酸清除率:与T_0比较,T_6~T_(48)时2组患者MAP、乳酸清除率明显升高,HR明显下降(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T_6~T_(48)时试验组HR明显降低(P<0.05),MAP、乳酸清除率明显增高(P<0.05),2组CV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肾灌注情况:与T_0比较,T_6~T_(48)时2组UV、CCr、FEH_2O升高,FENa下降(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UV、CCr、FEH_2O升高(P<0.05),FENa降低(P<0.05)。结论小剂量持续输注TP联合NE,能有效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降低血乳酸水平,改善肾灌注,且未发现明显与TP相关的不良反应,因此可以用于高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降压对脑膜瘤手术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脑膜瘤择期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麻醉诱导后输入6%羟乙基淀粉(万汶25 ml/min,15 ml/kg),B组仅常规输入平衡液.两组患者在切皮后均采用异氟醚控制性降压并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在4.0 kPa.从颈内静脉逆行置管至球部备采血样行血气分析,行足背动脉和股静脉穿刺置管,连续监测动脉压(MAP)和中心静脉压(CVP),蛛网膜下隙置管测颅内压(ICP).结果:AHH前后及行控制性降压后,两组MAP、HR、颅内压(ICP)、乳酸(Lac)和pH值均无显著变化(P>0.05),A组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O2)和氧分压(PO2)较AHH前和B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AHH联合控制性降压可改善脑膜瘤患者术中脑氧供需平衡,维持脑灌注和循环稳定,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脑膜瘤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应用FloTrac/Vigileo系统观察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联合腰-硬麻醉对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1-12月孕足月、单胎剖宫产产妇随机选取50例分为两组,腰麻用药对照组采用布比卡因,研究组采用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后3 min(a)、10 min(b)、15 min(c),30 min(d)、手术结束时间(e)和麻醉前的心输出量、MAP、HR的变化,观察两组麻醉的效果、不良反应、新生儿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结果 a~e时段,对照组患者的心输出量、MAP明显低于麻醉前和研究组患者(P<0.05)。研究组发生低血压和寒颤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联合腰麻行剖宫产术能够有效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的稳定,FloTrac/Vigileo系统能够有效检测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6.
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对病人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兴文 《河北医学》2011,17(8):1079-1081
目的:应用全身麻醉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对患者进行手术并分析其应激反应作用.方法: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应用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全身麻醉,两组患者分别于麻醉前、插管后1min、插管后10min、拔管后即刻四个时间段测指尖血检测血糖;桡动脉穿刺置管连续监测患者血压(MAP)、心率(HR...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Flotrac监测在心功能不全患者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心功能不全预备手术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信封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2组均进行常规麻醉处理,对照组予MAP、CVP监测,观察组予Flotrac监测,观察2组LVEF变化和内皮功能,不同时间点HR、MAP、CVP水平,心功能水平.结果 术后2 h观察组LV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2 h 2组FMD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2组经麻醉诱导后时CVP、MAP及HR水平显著下降,观察组CVP及MAP水平较对照组恢复较快,至手术开始时CVP、MAP、HR水平接近正常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Flotrac监测在心功能不全患者麻醉中具有理想的应用价值,可显著提高患者LVEF水平及心功能指标,保证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获得稳定的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在麻醉前静脉推注小剂量的麻黄素预防剖腹产腰麻后引起的低血压.方法 选择在腰麻下行剖宫产的产妇6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Ⅰ组)30例,对照组(Ⅱ组)30例.Ⅰ组麻醉前开放静脉通道,直接推注麻黄素0.1mg/kg;Ⅱ组麻醉前开放静脉通道,常规静滴平衡液.记录麻醉前(T1),麻醉后5分钟(T2),麻醉后10分钟(T3),各时点的SBp和HR的变化以及头昏、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T1比较,Ⅰ组T2~T3时点SBp下降(P<0.05),Ⅱ组T2~T3时点SBp明显下降(P<0.01),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P<0.05);两组心率均有所增快,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两组并发症相比较有显著性(P<0.05).结论 麻醉前预先推注小剂量麻黄素能预防剖腹产后低血压的发生,减少恶心、呕吐和心动过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肾移植病人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生化血气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以及电解质、血生化的改变.方法:分析92例肾移植患者麻醉前(T1)、肾动脉血流开放前(T2)、血流开放后15分钟(T3)、手术结束时(T4)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电解质、血生化参数的变化.结果:T3和T1比较MAP、CVP、pH、HCO3-、BE有显著降低(P<0.01),K 和GLU明显增加(P<0.01).T3和T2比较CVP、GLU、PH、HCO3-、BE明显降低而HR明显增高(P<0.05).结论:肾移植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电解质和血生化变化随手术步骤而不同,供肾恢复血供后变化最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颈外静脉压(EJVP)监测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URS)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35例行TUR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颈外静脉留置针测压监测组(EJVP组),右侧颈内静脉穿刺测压监测组〔中心静脉压(CVP)组〕和不监测静脉压力即对照组,每组45例。对EJVP组和CVP组穿刺置管成功率和穿刺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静脉压升高情况进行观察比较,同时对3组患者的TURS发生率及手术前后血钠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3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静脉给液量及灌洗液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JVP组与CVP组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与穿刺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EJVP组和CVP组静脉压升高分别有9例和10例;对照组TURS发生率较CVP组和EJVP组高(P<0.05);术后对照组血钠明显低于CVP组和EJVP组(P<0.05)。结论 EJVP和CVP监测结果均可有效预防TURS的发生,但EJVP操作简便,对患者创伤小,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异丙酚在颅脑外伤手术中对脑脊液压力(CSFP)、脑灌注压(CPP)、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影响。方法:30例ASAⅡ-Ⅳ级的颅脑外伤病人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足背动脉穿刺测MAP,L3-4蛛网膜下腔穿刺置管测CSFP。持续监测并记录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芬太尼和咪畦安定后、静脉注射异丙酚后2分钟与5分钟时的MAP、HR、SpO2、PERCO2、CSFP、CPP。结果:CSPP在静脉注射异丙酚后2分钟较麻醉诱导前显著下降(P<0.05),5分钟时下降更为显著(P<0.01),10分钟时仍有显著下降。CPP在静注异丙酚后也有显著下降(P<0.01和P<0.05)。MAP在静脉注射异丙酚后2分钟、5分钟较麻醉诱导前显著下降(P<0.01)。HR较麻醉前仅有轻度降低。结论:异丙酚能降低CSFP、CPP和MAP,抑制插管反应,是颅脑手术麻醉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2.
全麻复合颈丛神经阻滞在舌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单纯全麻与全麻复合颈丛神经阻滞在舌癌根治术中对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麻醉药异丙酚、芬太尼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舌癌择期手术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分为Ⅰ组(单纯全麻组)、Ⅱ组(全麻复合颈丛神经阻滞组),每组10例.所有病人均监测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O2),无创测量血压、体温,足背动脉穿刺置管接换能器测平均动脉压(MAP);经外周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监测中心静脉压(CVP),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呼出气麻醉药(异氟醚)浓度;分别记录麻醉前(To)、手术前(Ti)、切皮即刻(T2)、手术后2 h(T3),手术结束时(T4)的Bp、MAP、HR及手术结束时异丙酚、芬太尼的总用量;同时计算各时点的心率和收缩压的乘积(RPP).结果:在T2、T3时点,Ⅱ组的血压、MAP、HR、RPP值及异丙酚、芬太尼的总用量、平均剂量均明显小于Ⅰ组(P<0.05).结论:全麻复合颈丛神经阻滞可以有效的减少手术刺激,抑制应激反应,维持循环功能稳定,是舌癌根治术中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胺微量泵预注与麻黄碱间断静注对剖宫产腰麻低血压的防治效果。方法:ASAI或II级产妇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微量泵预注多巴胺1~3μg(/kg·min),B组输注乳酸林格氏液,在SBP低于90mmHg或低于基础血压30%时,A组将多巴胺剂量增加至4~6μg(/kg·min);B组静注麻黄碱10~15mg,观察记录记腰麻注射后即刻到切开子宫时间,麻醉手术时间以及麻醉前(T1),麻醉后3min(T2)、5min(T3)、10min(T4)、胎儿取出后1min(T5)、胎儿取出后3min(T6)及术毕(T7)各时间点MAP及HR的数值,统计记录麻醉手术过程中产妇发生恶心呕吐、胸闷气短、心慌、头晕头疼情况。结果:A组产妇的MAP在T2、T3、T6时点上比B组高(P<0.05),HR在T3、T4、T6时点上A组变化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心慌胸闷等不良反应率B组均高于A组(P<0.01)。结论:小剂量多巴胺微量泵预注比麻黄碱间断静注更能使腰麻下剖宫产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维持稳定,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处理及血管活性药的适量运用预防背驮式肝移植术中再灌注后综合征。方法:对8例接受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患者采用扩容、纠酸、保温、补钙等综合处理以及小剂量多巴胺和适量应用血管活性药。观察围术期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压(PAP)及温度、尿量、血气分析,电解质、血糖。结果: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基本稳定;无肝早期(门静脉阻断5min内)、新肝早期(门静脉开放后5min内)MAP、CVP、PAP较无肝前期、麻醉前轻度降低,HR轻度增快;新肝期MAP、HR恢复到无肝前期水平;生化、血气分析在正常范围,血钙偏低;围术期血糖有渐升高趋势,无再灌注综合征发生。结论:肝移植术中门静脉开放前经综合处理(补充血容量、补碱、补钙、保温)以及血管活性药物的适量应用可预防再灌注后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复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8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9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6)。对照组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复合腰硬外麻醉,观察组行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复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手术不同时间段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情况。结果 T1、T2、T3、T4时段,观察组MAP及H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经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复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更有利于稳定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鼻内镜术中小剂量肾上腺素浸润注射可引起短暂明显的低血压,文中观察可乐定对低血压的预防效果。方法 40例在全身麻醉下行鼻内镜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可乐定组和对照组,分别在全身麻醉诱导前30 min缓慢静脉注射可乐定2μg/kg或等容等渗盐水。手术前鼻腔局部浸润注射含20μg(5μg/ml)肾上腺素的1%利多卡因4 ml。采用阻抗心动图记录浸润注射前和浸润注射后1.5、3.0、4.5、6.0min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和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SVRI)。结果与基础值比较,2组在浸润注射后1.5 min均出现MAP、SVRI下降和HR、CI升高(P<0.05),可乐定组于3.0 min后MAP、SVRI、HR和CI均恢复至基础值水平,而对照组在4.5和6.0min时除HR外,其余3个指标仍未恢复(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可乐定可缓解小剂量肾上腺素浸润注射所致低血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联合丙泊酚在宫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广饶县人民医院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的40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联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采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联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疼痛程度、镇静评分、清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麻醉15 min后,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低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P、H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镇静评分低于对照组,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联合丙泊酚应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中,能够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缩短清醒时间,减轻对患者MAP、HR的影响,促进患者术后意识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刘湘杰  王远胜  阳兴 《广东医学》2005,26(7):921-922
目的观察持续输注小剂量多巴胺和腔静脉阻断前、开放前血管活性药的预先输注对原位肝移植术(OLT)围手术期循环的影响。方法将16例晚期肝病患者,ASAⅢ~Ⅳ级,择期行OLT手术。随机分为两组(n=8),即多巴胺组(D组):麻醉后即多巴胺2μg/(kg·min)持续微泵输注,必要时加大多巴胺剂量。腔静脉阻断前、开放前推注去甲肾上腺素0.2~0.4μg/(kg·次)或肾上腺素0.2~0.4μg/(kg·次)。对照组(C组)根据血压酌情使用血管活性药。记录患者在无肝前期、腔静脉阻断时、腔静脉开放时、新肝期5min、新肝期30min、术毕的HR、SP、DP、CVP、PAWP和血管活性药的用量。结果C组与D组比较各观察指标在腔静脉阻断时、开放时、开放后5min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D组:与术前值比较,SP,DP在腔静脉阻断时无明显变化(P>0.05)开放后立刻下降(P<0.05),CVP在腔静脉阻断时降低(P<0.05),开放后增高(P<0.01)PAWP在新肝期增高(P<0.01)。HR在腔静脉阻断时、开放后增快(P<0.05)。C组血管活性药用量大于D组(P<0.05)。结论在非静脉转流原位肝移植手术中血管活性药的预先输注能很好的维持手术期间循环系统的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维持老年麻醉血流动力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老年麻醉患者120例,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采取相同全身麻醉诱导药物及诱导方式,观察两组患者在全麻诱导前、诱导后、诱导插管后麻醉结束拔管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平均动脉压(meanartery pressure,MAP)。结果:两组患者诱导前SBP、DBP、MAP和HR无差异,麻醉诱导后的SBP、MAP和HR差异有显著性(P<0.05),诱导插管后的MAP和HR差异有显著性(P<0.05),拔管前的SBP、MAP和HR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瑞芬太尼在老年麻醉中能够更好的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能够减少麻醉诱导及插管拔管期间的血流动力学波动。  相似文献   

20.
《陕西医学杂志》2017,(1):105-108
目的:探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给予两组患者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硝普钠治疗,观察组加用多巴胺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以及肾功能的变化。结果:随着治疗的进行,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MAP、PaO2/FiO2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PVP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EVLWI(血管外肺水指数)、CVP(中心静脉压)组间、多时间点比较差异明显(P<0.05);随着治疗的进行,两组PVPI、EVLWI、CVP均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PVPI、EVLWI、CVP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肌酐以及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组间、多时间点比较差异明显(P<0.05),患者血清肌酐以及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1例头痛、2例低血压,观察组患者出现2例头痛,1例低血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急性心衰较单纯使用硝普钠进行治疗更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以及肾功能,且两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