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全身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骨转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对骨转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32例恶性肿瘤患者行全身磁共振弥散成像检查。使用反转恢复平面回波弥散序列分5段进行全身扫描。结果反转恢复平面回波弥散序列成功进行了全身磁共振弥散成像。重建出的最大密度投影像图像均一,清晰。32例恶性肿瘤患者中19例患者检出了多发骨转移灶;7例患者为单发转移灶;2例淋巴瘤表现为骨髓信号增高;1例为多发骨髓瘤;3例假阴性。结论全身磁共振弥散成像对骨转移性病变是一种有效的检出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对恶性肿瘤检测价值.材料与方法:60位经临床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身弥散成像,结合病变部位常规MRI扫描.统计检出率.结果:全身弥散成像,对弥散受限(≥)2.0cm的病灶具有诊断意义.恶性肿瘤及其转移灶在弥散像上均表现为高信号.全身弥散成像结合MRI常规扫描检出恶性肿瘤54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成像在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90例,术前行磁共振成像检查。比较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在子宫内膜癌分期、肌层浸润程度的诊断差异。结果: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分期诊断准确率高于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浅肌层和深肌层浸润准确率、灵敏度以及阳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子宫内膜癌分期和肌层浸润程度等方面的诊断准确率高于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7月-2019年11月,本院一共收治51例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患者均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均给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手术病理学诊断,比较其诊断价值。结果: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出的宫颈癌转移淋巴结数量与手术病理学比较无差异(P>0.05)。宫颈癌的转移淋巴结与非转移淋巴ADC值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出情况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有利于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可辅助临床有效鉴别转移淋巴结与非转移淋巴结。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3.0 T全身磁共振成像的技术对于胃肠道恶性肿瘤性疾病的术后随访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9例术后随访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行WBMRI(DWI+T2WI),后处理平台为GE ADW4.6工作站。Functool工具拼接横断面弥散图像,得到HD-MIP图像、黑白反转图像(类"PET"图像)及伪彩色图像;Pasting工具拼接冠状面T2加权图像,得到全身冠状面T2加权图像,再经图像融合得到类"PET-MR"图像。结果 19例患者(其中胃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例,胃癌8例,结肠癌7例,直肠癌2例)均获得图像质量良好的全身磁共振图像。发现恶性转移性病例6例,阳性率约32%。结论使用头颈联合线圈及体线圈接收方法可以改善中心频率漂移现象,得到符合诊断需要的全身弥散图像。3.0T MR全身弥散成像可清晰显示胃肠道恶性肿瘤的转移灶,对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术后随访和辅助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及灌注加权成像(PWI)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金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按照抽签法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序列检查,予以研究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灌注加权成像检查,比较两组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以兔腘窝淋巴结动物模型,利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评价三种不同的半自动方法分析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分布的临床价值.方法 21只兔被随机分为炎症和肿瘤转移两组,在动物模型建立以后,行磁共振扫描,采用多b值进行弥散加权成像,扫描后取出淋巴结行病理检查.利用...  相似文献   

8.
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一种无创性检查,能够从分子水平显示病变的特点,已经在诸多领域尤其是神经系统成像中广泛应用。磁共振的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基于水分子自由运动,可作为一种功能学检查用于监测肿瘤发生及发展。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hole-body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WB-DWI)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磁体内置BODY线圈与全脊柱相控阵线圈获取的背景抑制磁共振弥散图像对中轴骨转移瘤显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探讨磁共振全身弥散技术( WB - DWI)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本院有明确恶性肿瘤病史并辅助检查(包括X光平片及常规CT、MRI)诊断中轴骨转移患者39例,其中采用磁体内置BODY线圈行磁共振全身弥散扫描患者16例(实验A组),采用全脊柱相控阵线圈行背景抑制磁共振弥散成像扫描患者23例(实验B组);所有患者在3个月之后至少一次全脊柱MRI随访扫描(包括STIR序列扫描).比较实验A组和B组背景抑制磁共振弥散图像的阳性率、病灶数目及所能现实的骨转移灶的最小直径,并进一步分析两组图像对病灶显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实验A组和B组显示骨转移灶阳性率均为100%;实验A组显示病灶的数目、最小直径不如实验B组;实验A组和B组对骨转移灶显示的敏感性分别为87.14%和91.31%,特异性分别为90.36%和89.07%.结论:体部正交线圈获取的WB - DWI图像虽然空间分辨率和信号分辨率较局部体表相控阵线圈低,但对骨转移灶显示能力的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而且具有大范围全身扫描的优势,值得在临床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诊断中推广使用;但临床应用该序列诊断时对可疑区域应采用局部线圈,如全脊柱相控阵线圈,加扫背景抑制磁共振弥散成像,以提高病变诊断的敏感性和小病灶的显示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6例胃部病变患者,其中胃癌分化好组11例,胃癌分化差组19例,良性病变组6例,同期健康成人志愿者10名为对照组,4组均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采用自旋回波/平面回波序列,测量胃壁在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上的ADC值,并进行比较。结果4组胃壁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76,P<0.05);根据ROC曲线,以ADC值<1.36×10-3 mm2/s为标准,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胃癌的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90.0%。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进展期胃癌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ADC值有助于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R背景抑制全身扩散加权成像(WB.DWI)在全身肿瘤原发灶及远处转移灶显示、疗效评估以及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使用美国GEOptimal360型1.5T光纤MR扫描仪,信号采集使用磁体内置BODY线圈,采用反转恢复同波平面扩散序列(STIR—DWI—EPI),对7名健康志愿者及70例临床确诊为恶性肿瘤或临床疑似肿瘤患者行WB—DWI检查,同时采集全身轴面DWI和与其同层对应的ADC图,应用AW4.5FunctoolDWI后处理软件,经j维最大密度投影重建及黑白反转后形成全身“类.PET-MRI”图像。对所有WB.DWI影像与常规MRI影像表现比较分析。结果7名健康志愿者及70例患者均获得高质量的WB—DWI图像,原发灶及转移灶在DWI图像上均呈高信号,ADC图为低信号,健康志愿者均未发现恶性病变。70例患者中,30例为新辅助治疗前或术前行WB.DWI检查明确原发灶或评价远处转移情况,其中12例检出转移灶;11例为评价新辅助治疗后局部病灶及远处转移灶疗效情况,病灶或转移灶较前缩小、增大、无明显变化例数分别为6例、3例、2例,1例甚至达到临床缓解,即在常规MRI检查及WB—DWI影像上未见异常强化灶及异常高信号影;28例为手术综合治疗后随访,其中16例未见局部复发及其他脏器转移,5例肿瘤局部复发,7例检出远处其他脏器转移;1例大量腹水查因患者经检查后发现右侧大腿肌群间异常高信号,病理证实为血管瘤。结论类.PET-MRI技术对发现全身恶性肿瘤患者的原发灶及远处转移灶非常敏感,能更早、更准确地对肿瘤的诊断、分期、预后和综合疗效评估提供指导意义。与PET-CT相比,类.PET-MRI技术无辐射、无需注射对比剂、检查方便快捷、经济,更适合于肿瘤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评估和随访,同时也适合健康人群肿瘤筛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全身磁共振成像(WB-MRI)包括全身弥散成像(WB-DWI)与全身CT在恶性黑色素瘤分级能力的差异,并进一步评价WB-DWI在病变检出方面与WB-MRI比较的差异。【方法】wB_DwI用于23例病患的胸、腹、盆扫描,并全部进行包括CT、WB-MRI检查,全部病例均经过组织学确诊恶性黑色素瘤。在MRI检查之前及随访中均采用CT作为参照。【结果]WB-MRI及wB_Dwl分别检查到345和302个病灶。CT检查出397个病灶,在不同部位WB-MRI和WB-DWI检查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肺部转移灶WB-MRI的检出率为38(个)灶/17例,WB-DWI为28(个)灶/14例,CT为60(个)灶/21例;骨的检出率wBMRI和wB_DWI均为56(个)灶/12例,而cT为42(个)灶/8例。【结论】w昏MRI尚不能取代CT来进行恶性黑色素瘤分级,特别是胸部;对于骨转移病灶而言,wB、MRI具有优势,在进行MRI检查时必须同时使用wB-DwI和w&MRI序列才能够达到病灶检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b值情况下扩散加权成像ADC值对肝脏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76例肝占位性病变、11例肝硬化病人行CT及MRI平扫加增强,DWI扫描,选取3种b值(300,500,700s/mm2)各扫描1次,测量正常肝脏及肝硬化肝脏的ADC值。同时测量病灶及相同层面的肝右叶无病灶肝实质ADC值,比较正常肝脏及肝硬化肝脏在3种b值时ADC值有无显著性差异,良恶性病变的ADC值及病灶与周围肝组织ADC值比值有无显著性差异。正常对照组30例,CT或MRI检查肝脏未见异常改变,肝功能化验各项指标均正常,CT和MR、DWI扫描方法同上。应用2个独立样本的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良、恶性病变的ADC值是否有显著性差异。结果 76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恶性肿瘤25例,其中肝细胞肝癌13例,转移瘤10例,胆管细胞癌2例;良性病变51例,其中海绵状血管瘤23例,肝囊肿18例,肝脓肿7例,局灶性结节增生(FNH)3例。3种b值下正常肝脏的ADC值无显著性差异;正常肝脏与肝硬化的ADC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恶性肿瘤ADC值明显低于良性病变,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5),b=300时,以1.6×10-3mm2/s为阈值,鉴别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1.4%、80.6%和76.9%;b=500时,以1.65×10-3mm2/s为阈值,分别为95.0%、78.1%和73.1%;b=700时,以1.41×10-3mm2/s为阈值,分别为90%、77.5%和77.5%;恶性、良性病变病灶ADC/肝脏ADC比值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病灶与肝脏ADC的比值小于1.0为阈值,b=300时,诊断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60.0%、81.8%和73.6%;b=500时,分别为65.0%、86.1%和78.6%;b=700时,分别为75.0%、94.9%和88.1%。肝脓肿的ADC值变化较大,波动范围0.98~2.61×10-3mm2/s。结论肝脏恶性肿瘤的ADC值显著低于良性病变,恶性病灶与周围肝实质ADC值比值低于良性病变比值,取b=500,以ADC值1.65×10-3mm2/s为阈值,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但良恶性病变的ADC值仍有部分重叠,肝脓肿的ADC值变化差异较大,需结合常规MRI检查及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多b值DWI序列ADC值测量作为生物学标志物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经综合影像学检查及经穿刺病理证实的52例肝脏肿瘤患者(肝癌7例、肝转移瘤16例、肝血管瘤18例、肝囊肿11例)行多b值DWI扫描及常规MRI检查,分别计算ADClow、ADChigh、ADCperf、ADC3b及ADC10b值,分析肝脏良恶性肿瘤各ADC值之间的差异.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结果:肝脏良恶性病变的ADChigh值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肝癌与肝转移瘤之间以及肝血管瘤与肝囊肿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良恶性病变之间的ADCper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囊肿与肝血管瘤之间的ADCper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各组病变的ADC3b及ADC10b值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肝脏不同肿瘤的ADClow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C10b组以0.102×10-3 s/mm2为分界值鉴别良恶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6.6%、87%,ADC3b组以0.285×10-3 s/mm2为分界值则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3.1%、82.6%.结论:多b值DWI序列可通过多个定量参数从细胞代谢及血流灌注方面为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提供诊断依据,其中ADC10b、ADC3b、ADChigh、ADCperf值对肝脏肿瘤定性诊断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MRI在下腔静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证实的80例下腔静脉病变的16层螺旋CT及0.35T MRI资料,CT以多期增强检查为主,MRI以平扫为主。重点分析下腔静脉病变部位、范围及性质。结果检出下腔静脉先天畸形9例(其中CT诊断5例,MRI诊断4例),下腔静脉栓子形成36例(其中血栓5例,癌栓31例;CT诊断32例,MRI诊断4例),布加综合征16例(其中CT诊断15例,MRI诊断1例),外压性狭窄12例(其中CT诊断8例,MRI诊断4例),支架置入3例(均为CT诊断)。结论多层螺旋CT及MRI能够快速、无创较为准确显示下腔静脉及其病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乳腺专用磁共振成像(DBMRI)诊断为BI-RADS4类病灶中的良恶性比例,并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收集我院经DBMRI诊断为BI-RADS4类的781例患者的资料,参照美国放射学BI-RADS分类标准.结合我院临床经验,认为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两项指标,一项表现为非良性.则将病灶归为BI-RADS4类。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诊断为BI-RADS4类病灶中的良恶性比例及“误诊”原因。结果:DBMRI诊断的781例患者的781个BI-RADS4类病灶(BI-RADS4A类301个,BI-RADS4B类226个,BI-RADS4C类254个),病理结果均提示异常.检测灵敏度达100%。其中,病理证实为良性的病灶共457个,恶性病灶共324个。DBMRI考虑为良性fBI-RADS4A类),而病理结果为恶性的病灶(27个)主要为浸润性导管癌(37.04%)和导管原位癌(33.33%);DBMRI考虑为恶性(BI-RADS4B、4C类),而病理结果为良性的病灶(457个)主要为纤维腺瘤(32.24%)、乳腺腺病(27.87%)及导管内乳头状瘤(25.68%)。结论:DBMRI因其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及高对比度.能为临床BI-RADS4类亚分类病灶的不同处理提供依据。然而DBMRI仍存在其局限性,对于非肿块样病灶性质的判定仍较困难。建议非肿块样强化病灶.一定要结合乳嚎Y线髓韶亩榆杏棍高苴诊断准确室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MRI表现与病理学的对照研究,寻找良恶性骨肿瘤的MRI鉴别诊断征象。材料与方法回顾手术病理证实典型的良恶性骨肿瘤156例,其中良恶性骨肿瘤各78例,(已剔除良恶性交界性肿瘤或侵袭性肿瘤,如韧带样纤维瘤、骨巨细胞瘤等),进行MRI征象及病理学对照,找出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点。全部病例平扫采用包括T1WI、T2WI、T2WI脂肪抑制序列、扩散成像(DWI)。81例行增强扫描采用T1WI。对各种征象在良恶性骨肿瘤中的出现率做统计学分析。结果骨骼为中心的软组织肿块98.5%(64/65)为恶性,1.5%(1/65)为良性,两者有显著性差别(u=2.98,P〈0.01)。肿瘤边界清楚者47.6%(39/82)为恶性,52.4%(43/82)为良性,两者无显著性差别(u=1.45,P〉0.05)。DWI高信号者,51.6%(65/126)出现于恶性骨肿瘤,48.4%(61/126)出现于良性骨肿瘤,两者无显著性差别(u=1.27,P〉0.05)。有肿瘤周围水肿者66.7%(60/90)为恶性,33.3%(30/90)为良性,两者有显著性差异(u=2.65,P〈0.05)。出现放射状骨膜反应与骨膜三角者93.8%(45/48)为恶性,6.2%(3/48)为良性,两者有显著性差异(u=2.83,P〈0.01)。病变区域明显强化者,71.0%(49/69)出现于恶性骨肿瘤,29.0%(20/69)出现于良性骨肿瘤,两者有显著性差别(u=2.33,P〈0.05)。结论骨内病变周围软组织肿块是恶性骨肿瘤的可靠征象。放射状骨膜反应与骨膜三角强烈提示恶性骨肿瘤,少数情况下也可见于良性肿瘤。异常信号边界清楚与否、病变周围水肿、DWI高信号对骨肿瘤良恶性鉴别意义不大。病变区域明显强化者,以恶性骨肿瘤居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腮腺良恶性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8例52个腮腺占位性病变首先行二维超声检查,观察病灶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后方回声等,然后切换到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模式进行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将弹性图像分为0~Ⅳ级,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良性病变组81.8%(36/44)占位性病变弹性分级为0~Ⅱ级,而恶性病变组87.5%(7/8)占位性病变弹性分级为Ⅲ~Ⅳ级,两组病变的弹性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以弹性分级Ⅲ~Ⅳ级为恶性预测指标,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5%(7/8)、81.8%(36/44)、82.7%(43/52)、46.7%(7/15)、97.3%(36/37).结论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提供了组织软硬度的信息,有助于腮腺良恶性占位性病变的鉴别.但部分多形性腺瘤和恶性病变在弹性图上存在一定重叠,需结合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等常规超声及临床资料进行综合评价,帮助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腮腺Warthin瘤的CT、MRI征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腮腺Warthin瘤的CT、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病理证实的腮腺Warthin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37例腮腺Warthin瘤患者中,男33例,女4例,年龄45~82岁(平均55.5岁),55岁以上29例(78.4%);有20年以上吸烟史27例(73%)。37例共53个瘤灶,25例为单发,8例为单侧多发,4例为双侧多发。肿瘤多位于腮腺浅叶后下方(79.2%),呈圆形、椭圆形软组织肿块,边缘光整;平均长径约2.8cm。CT平扫(21灶)肿瘤呈实性(11灶)或囊实性(10灶),实性部分呈稍高密度;MRI检查(32灶)T1WI瘤灶均呈低信号,压脂T2WI呈稍高混杂信号(27灶),内可见裂隙状或圆形长T1、长T2信号,16灶T1WI瘤内见斑片状高信号。增强扫描(17例27灶)动脉期呈中等度强化,延迟期强化程度下降,18灶见包膜强化。结论:腮腺Warthin瘤有一定的临床和影像特点,认识这些特点有助于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超声光散射乳腺成像技术对常规超声诊断中疑似恶性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价值及系统提供的量化指标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将2011年4—5月来武汉协和医院行常规超声检查疑似恶性乳腺肿块(常规超声能诊断的典型囊肿、纤维腺瘤不纳入)的52名患者进行超声光散射成像技术检查,将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并对系统提供的量化指标与病理结果行相关性分析,分析该技术的诊断准确性。结果:至2011年11月底,共45名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根据评分结果,该45名患者中,评分在1~3级的23名,4~5级22名。手术病理结果:良性26名,恶性19名,灵敏度89.5%(17/19),特异度80.8%(21/26),阳性预测值77.3%(17/22),阴性预测值91.3%(21/23)。综合诊断指标(P=0.000)、血红蛋白总量(P=0.025)、肿物方向(P=0.009)、形态因子(P=0.001)在良恶性两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分项指标中,血红蛋白总量及肿物方向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血红蛋白总量(标准回归系数2.817)比肿物方向(标准回归系数1.180)相关性更大。结论:超声光散射成像技术对乳腺疾病的良恶性有较好的鉴别能力,其提供的血红蛋白总量与肿块的良恶性有直接相关性,其他部分指标与肿块良恶性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了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