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油层近井地带易堵塞而影响油井生产的问题,利用声波技术对油井堵塞层段进行处理,以达到解除油井堵塞,改善地层渗透状况,提高油井产量的目的.低频声波解堵技术是声波解堵技术的一种,本文介绍了低频声波发生器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分析该技术的选井条件和施工工艺,并结合曙光油田13口油井的应用情况分析了该技术的解堵效果.实践表明,低频声波解堵技术对于近井地带的堵塞解堵效果明显,处理后油井增油增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水平井开采技术在吐哈油田得到了迅猛发展,但由于在开发过程中,油层因各种原因会受到损害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堵塞,造成部分油井产量降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大港油田在吐哈油田进行了水平井封隔器分段洗并解堵工艺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解除了水平井管外堵塞,提高了油井产量,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水平井解堵工艺.  相似文献   

3.
冲击波解堵技术的作用机理及技术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射孔通道作用油层,使油层产生多条辐射状微裂缝,油层发生剪切错动,破碎的岩石颗粒充填裂缝,适合低渗透油藏作业过程中造成的油层堵塞解堵,能有效地解除近井地带的油层污染,改善油层渗透性,增加油层出油剖面,提高油井产能。  相似文献   

4.
随着注水开发时间的延长和油水井多次作业过程中压井液、注入液等对油井附近油层的侵害,在低渗透、非均质、裂缝性砂岩油藏中各种污染堵塞相继发生。为解除此类油田油层的污染堵塞,提高油井产能,降低水井注入压力,寻求该类油田特点的增产增注技术,本文通过对油田现场原油、地层水、注入水及垢样的分析,探讨了地层堵塞的原因,并进行了解堵剂的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5.
大庆油田注聚井解堵增注技术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三次采油过程中,随着聚合物注入体积的增加,注聚井堵塞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是:注入压力高、达不到配注、间歇注入等,严重影响聚驱效果。注聚井解堵增注技术分析了聚驱注入井注入压力上升的主要原因及注聚井堵塞规律,并根据注聚井近井地带堵塞物的成分分析,研制出新型注聚井解堵剂配方;为减少注聚井解堵后因聚合物的再吸附而重新堵塞,研究了注聚井油层保护技术,形成了既能防止聚合物在油层孔隙表面的再吸附,又能通过竞争吸附将吸附在油层孔隙表面的聚合物驱替掉的油层保护剂配方。该技术现场试验22口井,从解堵施工到油层保护等方面技术完善配套,现场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河南油田采油一厂疑难井的特点及堵塞原因,介绍了rhx油井复合解堵、jhw系列解堵等技术在疑难井油层改造方面的应用情况。不同的解堵技术在现场应用48口井,有效率87.5%。应用表明,rhx油井解堵等技术对因次生原因造成渗透性变差的油层改造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坪北油田属特低渗透油田,地层压力低、地层温度低,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出现了因地层近井地带堵塞引起的油井产能下降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油井稳产.通过对可能导致油层堵塞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大量室内试验的基础上研究出了适合特低渗透油田的解堵液配方.现场应用表明,本解堵技术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有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吐哈温米油田属低孔、低渗、低产能油藏,原油含蜡量、沥青质较高。油田开采10余年,进入了中高含水采油期,注入水及各种作业工作液进入油层,以及温度、压力的变化,使得油井的近井地带结垢严重。针对近井油层污染,开展了驱排剂解堵工艺技术研究和现场应用,对提高油井的产液能力产生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功率超声波解堵工艺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功率超声波解堵工艺技术是检泵作业时将超声波作用于油层,使堵塞物松动、分解,离开孔隙通道,随液体排出油井,迭到油层解堵增加油井产量目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工艺技术简单合理,投资风险小,对地层、井下设备及井筒管柱无损害,技术适应性强、见效快,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曙光油田超稠油的特点,在原有解堵工艺基础上改进油层解堵剂体系。通过室内实验确定了超稠油油层解堵处理剂的最佳配方:酸液为5%HF+10%HCI,添加5%的粘土稳定剂以及三元表面活性剂、助排剂、乳化剂、互溶剂和渗透剂,并对其进行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配方体系能够较好地解除油井的无机物堵塞、有机物堵塞以及稳定粘土矿物。现场应用表明,与未实施同类井对比,注汽压力平均降低1.4MPa,油汽比提高0.09,有效改善了油井的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11.
陕北小油田的油层解堵工艺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国 《试采技术》2000,21(4):53-54
文章根据陕北油田油层具有的物性差、压力低,且具不均质性及油井结构、结垢严重的特点,分析了导致油层堵塞的原因,提出了几种有效的油层解堵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2.
疑难井解堵技术在河南油田采油一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河南油田采油一厂疑难井的特点及堵塞原因,介绍了rhx油井复合解堵、jhw系列解堵等技术在疑难井油层改造方面的应用情况。不同的解堵技术在现场应用48口井,有效率87.5%。应用表明,rhx油井解堵等技术对因次生原因造成渗透性变差的油层改造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高压旋转水射流解堵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疏通油层,延长油井防砂有效期,降低采油成本,研制了一种高压旋转水射流解堵工具.将工具下入防砂管内进行冲砂作业,既能冲出井筒内的细砂,又能排出充填砂中的堵塞细砂,从而达到疏通油层恢复产能的目的.通过室内试验及现场试验表明,该装置可有效解除绕丝管及割缝管防砂井的油层堵塞问题,对延长油井寿命,提高油井产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曙光油田针对传统的复合解堵技术(如高能气体压裂)存在作用时间短、峰值压力低的缺点,采用气动力深穿透增油增注技术,即热气压造缝技术与油层深部低伤害热气酸解堵技术相结合,对传统的复合解堵技术进行了改进,提高了油层的渗透率.经现场施工证明,该技术能够有效地解除近井地带及油层较深部的无机颗粒及有机物引起的堵塞,对于具有一定产能,产量快速下降的油井.增产增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针对胜利油田低渗透油藏地层能量低和近井地带堵塞等问题,引进应用了美国汉诺威 公司生产的HNW777—ES自振解堵增油装置。装置主要由胶质密封器、单向止回阀、主筛管、振 动片组、延时激励阀和辅助筛管组成。在辛37-斜4井和永1-8井的现场应用表明,对于低渗透 油藏油井,这种装置具有增大油层渗流的能力,可作为低产能区块的一种辅助增产手段;对于污 染堵塞的油井,装置可长期在井下随抽油机自动工作,无须维护,随时解除油井堵塞,显著提高 单井产量。  相似文献   

16.
酸化是解除油井地层污染的有效手段;作用机理以化学溶蚀为主。在油田开发早期,采用在酸液中加入助排剂的方式,依靠地层自身的能量和人工举升方式将残酸返排出地面;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油层压力逐渐降低,油井酸化后形成的残酸很难依靠地层压力排出;残酸中的酸渣在孔喉中析出,对油流通道造成二次堵塞,对地层形成二次伤害;而且,二次伤害在后面的施工中很难以解除。为了强化酸化解堵效果,提高油井措施产量,今年9月,我厂在酸化施工当中,推广应用了热酸助排技术和氮气助排技术,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提高原油采收率及提高采油速度是石油开采的基本问题之一。油层的开发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油井和注水井连续高效生产及近井地带油层状况。工艺因素造成岩层中原油绝对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的降低,油井的实际产量通常低于潜在的产油能力。因此有必要对近井地带油层采取各种措施,以恢复油井的产量。  相似文献   

18.
1 综合解堵技术原理综合解堵技术是运用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结合起来处理油层的技术。集多效解堵、负压排液解堵 ,实时监测于一体。在经过多效解堵剂对堵塞物和地层矿物溶解反应后 ,由井下负压发生器实现对油层可控制的、周期性大压差 ,使近井地带产生疲劳裂缝网 ,利用地层流体的往复移动疏通油层孔道和强排等物理作用 ,对油层实现二次解堵的目的 ,缩短了堵塞反应物排出时间 ,减小对地层的伤害 ,提高地层孔隙度和渗透率 ,从而增加了措施有效率。1.1 解堵剂堵剂有以下 3种类型 :一是酸性解堵剂 ,主要应用于油井近井地带的解堵 ;二是潜在酸 ,主要应用于油层的深部解堵 ;三是碱性解堵剂 ,主要应用于稠油井近井地带和深部解堵。针对不同油藏存在的不同程度的堵塞 ,选择相应的解堵剂解除堵塞物 ,对不能解除的起到松动、剥落作用。1.2 负压强排、实现二次解堵通过地面泵组 ,周期性地使动力液经泵组增压后 ,由油管进入井下负压发生器 ,实现对油层建立可控制的 ,周期性大压差 ,使堵塞反应物随油层液经下部油管及井下负压发生器到油套环空返出井口。由于实现多次降压—升压循环 ,对不溶堵塞物形成疲劳损坏和剥落 ,利于下次被抽出油层。使油层得到彻底...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不同堵塞原因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油层堵塞类型,应用振荡解堵技术解决注汽高压井堵塞,应用化学解堵技术治理注聚高压井的深部堵塞,应用液力割缝技术解决注聚井的浅部堵塞,应用脉冲解堵技术解决绕丝堵塞。这些技术在现场应用中解堵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濮城油田开发过程中面临近井地带的污染和堵塞的一些现象,通过电脉冲油层解堵的新技术,解决了现场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效清除了油气通道的污染和堵塞,对实现油田稳定改善了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