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镇江是长江的重要港口,也是京杭大运河沿线重要城市.古运河,承载着镇江从古到今的财富与文明,也记录了镇江历史变迁,是孕育镇江文明的母亲河.运河与镇江地域文化的发展密切相联.对今天运河镇江段的功能变迁进行客观全面地分析,充分发挥运河文化功能,在发展旅游经济,重塑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竞争力方面意义很大,是镇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2.
嘉陵江是长江的重要支流,嘉陵江流域是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干流沿岸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业发展相对落后,综合齐发该区域旅游资源,对于流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嘉陵江干流沿岸旅游资源特点和优势,以及该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该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3.
民风属于地方化范畴,它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影响;民风既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因素;摈弃镇江民风中的消极因素,培育、倡导镇江民风中的积极因素,可以增强地区发展的活力,推进镇江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南京汤山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汤山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开发优势,指出了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指出了合理开发旅游的原则和途径,作者认为,应发挥汤山旅游资源的群体优势,通过科学的开发,把汤山建成以度假疗养与文化旅游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旅游区。  相似文献   

5.
城市河道生态修复是国内外关注的重要问题.修复河道近自然程度综合定量评价,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以镇江古运河京口闸—迎江桥段生态河道建设为例,以多自然河道理念为指导,建立反映河道生态系统特征、生态系统功能、社会环境效应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流域内与古运河结构、功能相似的自然河流为基准,建立评价标准集.以生态化改造后的古运河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GEM-AHP综合算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价自然贴近度.采用的研究方法,对于生态修复、重建后的城市河道评价,具有普遍适用意义.  相似文献   

6.
西津渡历史文化的探索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津渡历史街区是名城镇江的重要化遗产之一,但过去对它的认识还存在若干缺憾和误区。本通过考古与史料的双重发掘,着重揭示西津渡玉山大码头、昭关小码头、千年古街、蒜山人遗迹等化内涵和历史面貌,进而对西津渡景区的保护、建设及旅游开发提出新的规划意见。  相似文献   

7.
镇江历史文化具有优秀特点。弘扬镇江历史文化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城市建设,园林建设和发展旅游经济服务。在继承优秀历史文化的同时,更要勇于创新,努力将镇江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名城。  相似文献   

8.
城市文化是城市旅游发展的吸引源,是城市文化建设和旅游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加强对地域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整合山水旅游资源,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实现地域文化资源和创意产业的融合,可以推动镇江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宗教旅游具有吸引功能强大、客源市场稳定、生命周期长、重游率高等特点和规律。镇江地区宗教旅游资源多样性和独特性兼备,开发镇江宗教旅游的思路应以注重设计独具特色的宗教旅游产品、营造浓郁宗教旅游氛围、完善宗教旅游的配套设施等为主。  相似文献   

10.
论明清家具文化旅游功能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清家具是我国重要的历史化遗产,在旅游越来越关注旅游产品的化含量的背景下,开发明清家具的化旅游功能既有可能也有必要。本从旅游业发展趋势出发,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综合考量了明清家具所具备的化旅游功能以及开发其旅游功能的主体、开发利用的具体思路。同时,也揭示了开发利用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镇江作为一座拥有丰富历史遗存的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城市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镇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明显落后于苏南其他各市。现代化理论为镇江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借鉴与启发。  相似文献   

12.
镇江六朝时期琴文化源流谈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琴是最具中国人文内涵的古老乐器。镇江的琴文化具有深厚的底蕴。六朝时期,卓越的琴人、著名的琴事与镇江有关,在中国琴史上开一代风气。主要表现为:礼乐教化思想与隐逸之风并存,共同促进琴文化的发展;琴学成就卓著,为六朝文学增添了优雅的光彩;对后世琴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镇江城池自古以来就是"缘江为境,因山为垒",在全国历代地方城池中由于其不规则性,有着一定的代表性。多年以来,镇江唐宋罗城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唐代罗城和宋代罗城既有传承性,又有区别,表现了镇江独特的建城特点,在古代筑城史上有着较高的地位。依据文献,结合城市考古新材料,可以对唐宋罗城诸如修筑时间、城门设置、城垣规模以及二者关系与建筑特色等问题进行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古民居保护和开发的策略——以镇江西津渡古民居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镇江西津渡古民居在风水格局、规划布局、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资源价值,应当从科学规划、原真保护、和谐拆迁、创新利用、协调开发和把握“文脉”等方面保护和开发西津渡古民居。  相似文献   

15.
影响镇江地域文化的四部重要典籍:《文选》、《丁卯集》、《三礼图》和文宗阁《四库全书》,值得深入挖掘和宣传,作为提升镇江文化魅力和塑造城市形象的名片。这也是增强城市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攀措。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广东始兴县境内浈江、墨江等河流两岸山峦上发现的古代烽火台遗址概况、特点和设置的历史背景进行了叙述和探索.  相似文献   

17.
镇江建“江河交汇处”标志性碑亭选址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镇江位于长江与大运河的交汇处,历史上江南运河有多个入江口,现存谏壁口、丹徒口和小京口,在小京口(京口闸)平政桥旁建“江河交汇处”碑亭,可提高镇江的知名度,促进镇江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1860年太平天国东征苏南战役期间,太清双方在镇江的战斗是整个东征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太平军因为以苏南为主攻方向,以及在水师方面明显的战术劣势,对镇江的进攻便只能停留在战术牵制的水平。太平军虽然无法摧毁镇江清军的防御体系,但是仍然实现了他们的战术牵制任务。比较镇江在杨秀清时期,处于天京、镇江、扬州防御三角体系的焦点位置,此时镇江在太平天国战争中战略地位和战术价值之下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