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英 《中外健康文摘》2012,(40):145-146
目的探讨无症状心肌缺血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SMI患者80例,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对其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的80例患者,无典型胸痛的状态下出现ST段持续时间不等的水平或下斜型压低表现,持续时间在1min及以上,幅度在1mm及以上,均有反复发作的表现.结论无症状心肌缺血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可显著提高心肌缺血的阳性检出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12导动态心电图检测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是指有客观证据的心肌缺血,而不伴随有各种类型心绞痛症状。随着12导动态心电图(Holter)的出现,先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检出率明显增加,这对于冠心病的诊治有着突破性的进展。本文是笔者近3年来,通过12导动态心电图检测27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情况,记录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182例,对其发作情况及规律进行了分析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发生机制及十二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DCG)诊断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入选的163例患者行DCG检查,根据诊断标准并结合患者日常生活记录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89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共出现心肌缺血发作506阵次,大多数在6:00~10:00发作.结论 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生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应用DCG监测无症状心肌缺血,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监测与无症状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对906例住院及门诊病人的动态心电图分析,从中检出具有心肌缺血的95例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共检出808次心肌缺血,其中72.6%为无症状心肌缺血,10.5%为典型心绞痛,57.8%为快频率依赖者,8.4%为慢频率依赖者。结论动态心电图对临床评估无症状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383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以观察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有关资料,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方法:使用美国DELMAR263型动态心电仪,每位患者均连续监测24小时,记录采取为CM1、CM3、CM5,监测前均作常规心电图对照;结果:383例患者中共检出2536阵次缺血发作,其中69%(1749阵次)为无症状心肌缺血型ST段下降,31%(787阵次)为有症状缺血发作,ST段下降幅度为1.0mm-3.5mm;结论:从防治方面考虑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应该和有症状心肌缺血发作同样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发生的可能机理及与冠心病预后的关系。方法 分析60例冠心病患动态心电图检查的资料。结果 发生缺血性ST段改变193次,SMI有43例,占72%。SMI发作有昼夜规律,受检中81%有心律失常,其中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占56%。结论 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颇高,因它无症状易被忽略,预后不乐观,应定期监测,以免延误诊治。  相似文献   

7.
当心肌供血不足,而病人又无症状,称为无痛性无症状心肌缺血(SMI)。近几年,SMI引起临床上的高度重视,采用动态心电图(DCG)是最简便易行、阳性率最高、明确诊治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12导动态心电图检测冠心病SMI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作情况及规律。方法 采用12导动态心电图连续监测270例冠心病患者24小时内生活活动情况,记录SMI发作情况。结果 182例病人中SMI发作143例,(78.6%)。早上6~12时发作最多,发作时ST段压低越严重,持续时间越长,合并早搏越多,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对动态心电图在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中的阳性率及准确性进行分析,证实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2年4月间诊治的72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36例。一组根据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为对照组;一组适使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为观察组。并以心肌灌注显像联合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标准,对2组研究对象诊断的准确性进行评价。对检查的阳性率及准确性进行组间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中阳性33例,阳性率为91.7%高于对照组72.2%的阳性率,且具有显著差异性( P<0.05);察组诊断准确34例,漏诊1例,误诊1例,准确率为94.4%,均高于对照组83.3%的诊断准确率,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在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中动态心电图具有灵敏、准确、无创、操作简单等优势,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对检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DCG监测103例冠心病患者。结果:缺血性ST段改变793阵,SMI 556阵(70.11%),有症状者237阵(29.89%),SMI发作高峰在6:00~12:00。结论:DCG是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有效检查方法,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无症状心肌缺血是冠心病不良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我们对 117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动态心电图监测 ,以探讨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 117例 ,诊断标准按照WHO制定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 71例、女性 4 6例 ,年龄 5 0~ 82a ,平均 5 7 5a。采用美国IBM动态心电图仪 ,选择CMV1、CMV5导联全信息 2 4h连继记录心电图 ,用目前DCG诊断心肌缺血的标准判断 :“三个一”即J点后 80ms、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 1mm ,持继时间≥ 1min ,与上次缺血发作间隔≥ 1min ,即呈…  相似文献   

14.
动态心电图由美国物理学家Holter于1957年发明,自60年代至今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且在不断发展.动态心电图长时间连续纪录24 h以上的体表心电图,并能对患者在日常活动时,身体和精神状况不断变化条件下进行动态检测,它在24 h内可观察多达10万个以上的心动周期,所得的心电信息量大,有更多机会捕捉瞬间的心电变化,能明确地显示心率﹑心律失常﹑心肌供血等与时间﹑活动﹑睡眠的关系及多项指标,为临床医生检测冠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症﹑肺心病﹑心律失常以及对心脏起搏器功能的检测等研究提供可靠地依据.无症状的心肌缺血日常生活中易忽视,而因其发生率高﹑发作隐匿,以及与心脏骤停密切相关又受到临床高度重视,随着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深入认识,对冠心病的治疗目的已不仅在于控制心绞痛,还要积极预防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作,识别与及早治疗是减少心脏事件的重要手段.笔者对2004~2008年间治疗检测到的156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分析,以期得到较多客观的结果,对临床提供比较确切的诊断﹑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价值。方法:采用动态心电监测系统对患者进行检测并分析数据。结果:ST段缺血性改变共363次,其中SMI309阵次(85.1%),有症状54阵次(14.9%)。时间集中于6:00~20:00,其中6:00~12:00发作147次(51.6%),12:00~17:00发作100次(32.4%),17:00~20:00发作62次(20%)。结论:动态心电图能连续监测心脏电生理情况,对心肌缺血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24h动态心电图(DCG)检测冠心病患者129例,旨在探讨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发作规律。  相似文献   

17.
老年无症状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华  沈虹  林建关 《浙江医学》2001,23(3):172-173
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的治疗 ,在控制心绞痛的同时 ,应消除无症状心肌缺血 (SMI)以改善预后。为了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SMI的发生规律及其机制 ,笔者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测有心肌缺血 (MIS)改变的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 ,并与100例老年前期冠心病患者进行对比分析 ,报道如下。1.对象老年组来自两院1994年1月~1999年12月住院和门诊冠心病患者 ,其中男性69例 ,女性31例 ,年龄60~84岁 ,平均(65.74±9.33)岁。慢性稳定型心绞痛86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14例。同期100例老年前期(4…  相似文献   

18.
报告154例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动态心电图(DCG)监测分析。其中无冠心病史组22例,均有2项以上冠心病高危因素,SMI发作平均每例3.72次;132例冠心病患者中,心肌梗塞组36例,心绞痛组96例,SMI发作次 有症状发作次数的7.1倍和7.7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测中老年人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作用。方法采用12导动态心电图记录系统,对健康中老年人体检者共1860例连续监测24h,并详细记录其检测时间内活动情况。结果86例有SMI的发生;SMI发作的次数,ST下移最大、最长时间均以上午6~12点为多;ST段下移越严重,下移时间越长,合并心律失常越多。ST段下移多发生于休息及日常轻度活动时。结论SMI与心绞痛发作有同等的预后意义,可以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应加强其监测及治疗。  相似文献   

20.
徐尚银 《当代医学》2014,(12):55-55
目的:探讨无症状心肌缺血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芜湖市弋矶山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48例确诊为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对ST段压低阵数以及当时有无自觉症状和持续时间进行比较。结果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出14例患者没有心肌缺血表现;有26例有心肌缺血的临床表现,共有239阵次心肌缺血;其中有19例无症状心肌缺血,占73.08%,共有175阵次心肌缺血,持续时间为(9.84±1.23)min;有7例有症状心肌缺血,共有93阵次心肌缺血,持续时间为(7.65±0.26)min。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与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在心肌缺血阵次以及持续时间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 h动态心电图能够提高冠心病的检出率,在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