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保证斜连轧机正常工作,应考虑其在动载荷下的受力情况和动态特性.分别对斜连轧穿孔机和轧管机机架进行有限元分析,确定其应力集中区.对斜连轧总机架进行有限元模态分析,得到前六阶固有频率和相应振型,分析得知可能发生共振的频率点,对影响机架轧制精度的位置进行了谐响应分析,确定可能发生共振的频率,使机架在轧制过程中远离共振频率.  相似文献   

2.
基于Deform-3D有限元软件建立了AZ31B镁合金管材纵连轧有限元模型,模拟分析了压下率对轧制力及轧制力矩的影响规律,同时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可靠性。结果表明:镁合金管材在稳定区的纵连轧轧制力、轧制力矩均与压下率呈正相关;第二机架所受轧制力在管材被抛出第一机架时明显增大,当压下率为20%及30%时,第三机架所受轧制力矩较第二机架大。  相似文献   

3.
武莹  吴泽波  朱殿瑞  杨刚 《钢管》2014,43(6):61-63
介绍了Φ273 mm三辊连轧管机轧制机架的制造和检验情况,重点对轧制机架的不合格原因进行了查找及分析,并确定主要原因为摆动架(轧制机架的三大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加工缺陷.从加工方法和加工工艺两方面对摆动架进行了改进,使轧制机架的合格率由原来的50%提高到92.3%.  相似文献   

4.
柳林  覃宣  陈碧楠  王建辉 《钢管》2014,43(6):38-42
介绍了针对Φ76 mm小直径少机架三辊连轧管机设计的机架校准装置.通过分别对轧制机架和零位机架进行受力分析以及对校准站对中头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校准站测量液压缸的压力值.经过在制造厂的集成测试以及现场的实际应用,验证了校准站的设计以及测量液压缸的压力选择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无缝钢管连轧过程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MINI-MPM少机架连轧管机组,应用有限元模拟软件MARC模拟实现了3种工艺条件下三机架限动芯棒轧管过程,分析了轧制过程中不同工艺对金属流动、各机架变形区内摩擦分布规律以及轧制力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钢管热连轧过程横断面壁厚变化的三维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20号钢Φ119.0mm×9.25mm规格全浮动芯棒无缝钢管8机架连轧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仿真分析,得到了热连轧管各机架出口等效塑性应变以及荒管壁厚变化情况,分析了轧制力和芯棒力的变化特点。研究表明,连轧管减壁量和外直径变化主要集中于开始第1~第6个机架,在第7、第8机架减壁作用很小,最终荒管壁厚均匀,且形状圆整。稳定连轧阶段的轧制力依轧制顺序呈递减趋势,第7、第8机架轧制力很小;同时芯棒力大于各机架轧制力,钢管内壁承受的作用力和塑性应变较大,应对芯棒表面进行合理润滑。模拟得到的壁厚、外径及轧制压力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陈勇  李道刚  孙玉成 《钢管》2011,40(3):50-52
介绍了构成连轧管机轧制中心线的主要设备,机架中心检测装置--孔型站的功能和PQF连轧管机轧制中心线的检测步骤;对PQF连轧管机轧制中心线的校正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建议在已建和拟建的连轧管机组上配置孔型站,以此保证轧制中心线精度,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8.
少机架限动芯棒连轧管机孔型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少机架限动芯棒连轧管机孔型设计是连轧管工艺的核心 ,对轧制过程的建立和产品质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介绍了少机架限动芯棒连轧管机组的独特优点 ,并对其孔型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王鹏飞  连毓平 《钢管》2000,29(1):18-21
少机架限动芯棒连轧管机孔型设计是连轧管工艺的核心 ,对轧制过程的建立和产品质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介绍了少机架限动芯棒连轧管机组的独特优点 ,并对其孔型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欧阳建  王锐  覃宣  穆东  陈敏 《钢管》2016,(5):52-55
利用ABAQUS有限元仿真软件,模拟分析了多辊(二辊、三辊和四辊)连轧工艺应用于Φ340 mm连轧管机组的轧后荒管壁厚精度;并对比各机架峰值轧制力的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结果表明:与二辊和三辊相比,采用四辊连轧工艺轧制低碳钢、高合金钢品种,产品壁厚均匀性更好。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斜齿轮设计的效率,提高其工作的可靠性,避免斜齿轮在传动系统中产生共振。采用了三维造型软件Pro/E实现斜齿轮的参数化建模,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斜齿轮进行有限元模态分析,研究斜齿轮的固有振动特性,得到了斜齿轮的低阶固有振动频率和主振型。所得的结论:斜齿轮的参数化建模,提高了斜齿轮设计的效率;模态分析得到的斜齿轮的低阶固有振动频率和主振型,反映了斜齿轮的动力学性能,在齿轮系统的设计中使工作频率远离齿轮的固有频率,避免发生共振,同时也为斜齿轮系统的动态响应计算和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全浮动芯棒连轧管机组轧制力测试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赵志毅  董凯  余勇  潘峰  赵佳  周晓岚 《钢管》2006,35(4):1-5
通过对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全浮动芯棒连轧管机组轧制力的测试,了解了机组的工作状况,并分析了轧制过程中力的变化趋势;采用合适的理论计算公式对各机架的理论轧制力进行了计算,并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尝试建立连轧管过程轧制力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13.
应用MSC.SuperForm有限元仿真软件,基于现场生产工艺,模拟了Φ140 mm全浮动芯棒连轧管机Φ195 mm孔型的钢管连轧过程,研究了连轧过程中C22和超级13Cr两种钢的金属流动、轧制力等规律性.结果表明:与C22相比较,超级13Cr更易产生宽展,金属横向流动倾向性更大,所以在高合金管轧制用孔型设计时,需特别注意金属过充倾向;超级13Cr的轧制力较C22增大60%以上,机架、轧辊的弹性变形量更大,在轧辊辊缝预调时,应加大超级13Cr的预压靠量,在孔型设计时,也需考虑其弹性变形量,以补偿高合金钢轧制时大轧制力引起的机架、轧辊的弹性变形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针对快速锻造液压机的有限元建模,本文将以往研究中的活动横梁与机架整体建模,改进为活动横梁与机架采用节点耦合和弹簧连接的方式建模,较好地模拟了液压机的工作连接情况。通过对80MN快速锻造液压机进行有限元模态分析计算,获得了有限元模态频率和模态振型,模态频率分析表明本液压机的最小固有频率为3.8486Hz,大于其工作频率1.25Hz,液压机不会发生共振。模态振型分析表明第三阶振型的振幅相对其它阶大出21.9%以上,下横梁振动对液压机工作精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张朝生 《钢管》2004,33(6):48-50
日本住友金属工业公司综合材料研究所开发出在二辊式连轧管机第5机架后配制四辊式机架(1机架)的高精度轧制方法,改善了连轧管机成品机架造成的钢管壁厚不均。介绍了该所为验证壁厚矫正效果,用实验轧机(实际轧机的1/6)进行的模拟试验,试验方法及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四辊式机架可矫正连轧管机轧制钢管壁厚不均的80%。  相似文献   

16.
主要研究连轧机振动耦合.通过对轧机振动产生的原因分析,建立了一种轧制过程模型和轧机结构模型耦合的单机架颤振系统,并构建了连轧振动系统.对两个模型进行仿真,比较分析得出引起轧机振动耦合的主要原因是轧辊的振动导致出口板带缺陷和机架间张力的变化,通过现场轧制实验验证了模型和仿真结果的正确性.此外,轧制速度及合理布置轧机问的距离对整个连轧系统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400 MN模锻液压机机架进行模态分析,提取前十阶固有频率和振型,分析了各阶振型产生原因及其形式对液压机性能的影响,研究了机架在不同预紧系数下固有频率变化规律以及剖分坎合结构对液压机的动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预紧系数在0~0. 05之间变化时,机架固有频率随其增大而增大,大于0. 05之后,固有频率基本保持恒定,钢丝预紧作用使机架的固有频率提高了7%~35%,该模锻液压机机架的最小固有频率为5. 49 Hz远大于其工作时频率,设备工作时不会发生共振现象,而剖分坎合结构不改变液压机机架的固有频率和振幅,对其动态性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赵志毅  董凯  余勇  赵佳  潘峰  周晓岚 《钢管》2007,36(1):16-20
对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全浮动芯棒连轧管机组各机架轧制压力、芯棒运动速度等一系列参数进行了综合测试,获得了轧件速度曲线,并探讨了轧件与芯棒速度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轧件与芯棒间的摩擦状态,并推算出两者间在各机架处的摩擦系数(为0.033~0.074),该系数沿轧制方向呈增大的趋势。以上结果为清楚认识连轧管过程中金属变形规律和芯棒摩擦作用机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赵志毅  董凯  余勇  赵佳  潘峰  周晓岚 《钢管》2006,35(6):17-21
对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全浮动芯棒连轧管机组各机架轧制压力、芯棒运动速度等一系列参数进行了综合测试,获得了轧件速度曲线,并探讨了轧件与芯棒速度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轧件与芯棒间的摩擦状态,并推算出两者间在各机架处的摩擦系数(为0.033~0.074),该系数沿轧制方向呈增大的趋势。以上结果为清楚认识连轧管过程中金属变形规律和芯棒摩擦作用机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H型钢X-H三机架往复连轧过程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H型钢X-H方法生产过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建立仿真模型,完成了H型钢三机架往复连轧过程。详细描述了计算模型的建立、边界加载以及材料的定义。在模拟结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稳定轧制阶段轧件断面金属的流动情况、变形规律以及轧制力的特点,得到了金属沿着H型钢轧槽表面往内流动、出现冲击载荷等结论。可为H型钢的多机架往复的连轧仿真分析,以及X-H轧制工艺研究提供数值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