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悦  叶红齐  刘辉 《硅酸盐学报》2007,35(11):1448-1452
介绍了一种制备片状TiO2粉末的简便方法.先在玻璃基片上涂覆一层α-氰基丙烯酸乙酯为主体的"502胶"作为脱模层,再以溶胶-凝胶涂膜法在其表面涂覆TiO2薄膜,经丙酮浸泡溶解脱模层后得到片状粉末.考察了影响溶胶形成及最后片状粉末形貌的一些因素.X射线衍射及电镜扫描分析结果表明,400 ℃煅烧3h后TiO2粉末为锐钛矿型,具有明显片状结构,粒径为10~60μm,厚度约为1μm,径厚比为10~60.  相似文献   

2.
以钛酸四丁酯(Ti(OC4H9)4)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活性炭(AC)负载(TiO2。XRD分析其晶型组成。实验研究了不同TiO2负载量、不同煅烧时间、不同煅烧温度以及不同使用次数等情况下TiO2/AC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当负载量为28.2%、煅烧时间为4h、煅烧温度为400℃时催化剂活性最高,甲基橙溶液的降解率到达了98.09%。同时研究表明了多次使用后的TiO2/AC光催化剂仍具有很好的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3.
本论文采用溶胶-凝胶技术。以钛酸四丁酯Ti(OC4H9)4为前驱体,加入聚乙二醇(polyethyleneglycol,PEG)作为模板剂。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了纳米TiO2多孔薄膜。通过SEM观察了多孔薄膜的表面形貌,通过XRD的测试分析表征了材料的结构。探讨了样品在溶胶-凝胶及烧结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测定了氧化钛的晶相。利用甲基橙溶液来测定纳米TiO2薄膜的催化降解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调整H2O/Ti(OC4H9)4摩尔比及PEG的添加量可得到孔径范围在50—500nm且孔径可调的多孔氧化钛纳米薄膜。且铜成的薄膜具有很好的催化效果。  相似文献   

4.
采用钛酸丁酯-水-无水乙醇-盐酸[Ti(OC4H9)4-H2O-C2H5OH-HCl]摩尔比为1:185:10:0.1的体系,以溶胶-凝胶工艺,在溶胶中制备出原位生长的锐钛矿晶体.利用核磁共振仪、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分析、透射电镜对溶胶中的锐钛矿晶体进行深入分析,并考察了锐钛矿晶体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前驱体Ti(OC4H9)4完全水解成无机产物.液相中的锐钛矿晶体呈正方体形状,边长约150~200nm.具有与锐钛矿型氧化钛(TiO2)粉体标样相似的Ti原子K边边前三峰结构,但中心Ti原子与邻近氧原子的配位距离(0.1921nm)比锐钛矿粉体标样(0.1946nm)的短,Ti原子的配位数(4.18)比锐钛矿粉体标样(6.0)的小.在紫外光照下,所得含有锐钛矿晶体的溶胶可催化降解有机染料罗丹明B(Rbodamine B),15min时对Rhodamine B的降解率达55%;30min时达96%.  相似文献   

5.
以PVP作为络合剂与Ti(C4H9O)4反应制得前驱体,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得PVP/TiO2纳米复合纤维后在马弗炉中煅烧,并采用SEM、TG—DTA、XRD等对纳米纤维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适当增加Ti(C4H9O)4浓度、增加静电电压、减小喷射速度和升高煅烧温度,电纺丝纤维直径变细;PVP/TiO2复合纤维煅烧至550℃时得到的为纯TiO2;经400℃、600℃、700%、900%煅烧后分别得到开始出现锐钛矿型的TiO2、以锐钛矿型的TiO2为主、以金红石型的TiO2为主和完全金红石晶型的TiO2纳米纤维。  相似文献   

6.
李灵芝  李建渠 《广东化工》2007,34(11):23-25,29
以TiOSO4为原料,采取Sol—gel自蔓燃工艺制备了纳米TiO2,并用XRD、TEM测试技术对TiO2粉体进行了表征;以硝基苯为模拟污染物,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溶胶pH、煅烧温度、煅烧时间、Ti4 与柠檬酸的摩尔比四个因素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四个因素对硝基苯降解率的影响顺序为:温度>摩尔比>pH>时间,并确立了最优制备方案为pH=7、煅烧温度为600℃、煅烧时间为1.5h、摩尔比为1:2,可使硝基苯3h的降解率为61.5%。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钛酸丁酯[Ti(OC4H9)4]、去离子水、盐酸和聚乙二醇(PEG)1000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旋转涂膜工艺,在玻璃基底上制备纳米TiO2薄膜和TiO2多孔薄膜.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仪(XRD)和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对薄膜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实验制备的TiO2粉体为锐钛矿晶型,纳米TiO2薄膜的平均粗糙度为17.2nm,TiO2多孔薄膜平均粗糙度为1.55 nm.TiO2多孔薄膜有较高的透射性和光催化活性,可直接用于光催化降解有机物等领域.  相似文献   

8.
长孙笑笑  张文杰 《当代化工》2021,50(5):1078-1081
以石墨球为模板,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团聚空心球,在400~600℃煅烧制备的材料中生成锐钛矿相TiO2,在750℃煅烧则以金红石相TiO2为主.包围在石墨球外围的TiO2凝胶在煅烧过程中生成晶体,同时形成球形空心结构.适当温度的煅烧可以完全去除石墨球模板,并在材料中生成Ti—O—Ti键.当煅烧温度从400℃升高到750℃时,材料的比表面积从7.6 m2·g-1降低到4.0 m2·g-1,而平均孔径和总孔容出现较大的增加.煅烧温度低于600℃样品的光催化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快速增强.  相似文献   

9.
纳米TiO_2薄膜的结构及紫外可见光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以钛酸丁酯[Ti(OC4H9)4]、盐酸和去离子水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旋转涂膜工艺,在玻璃基片上制备透明的TiO2纳米薄膜。通过XRD测试表明:经500°C退火得到的薄膜上TiO2为锐钛矿晶相而粉末为锐钛矿、金红石和板钛矿的混合晶相。通过对膜进行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探讨了影响TiO2纳米膜厚度和禁带宽度的各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溶胶的陈化时间、膜的热处理温度、涂膜层数等都将直接影响二氧化钛薄膜的紫外可见光谱和禁带宽。  相似文献   

10.
Ce掺杂TiO2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钛酸丁酯[Ti(C4H9O)4]为钛源、硝酸铈[Ce(NO3)3·6H2O]为改性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掺Ce的TiO2催化剂,最佳掺Ce量为1.5%(mol),煅烧温度为500℃.采用X射线衍射、差热、紫外-可见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500℃时煅烧的掺Ce 1.5%的TiO2催化剂晶粒平均粒径为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