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患者,男,45岁,因"阵发性心悸、胸闷6年"入院,入院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心内电生理检查示心室S1S1500~600 ms刺激时显示室房分离,当心室起搏间期减至400~310 ms时,室房传导恢复为1∶1,当进一步减小心室起搏间期至300 ms时,室房偏心性传导呈2∶1形式,提示左侧隐匿性房室旁道伴3相、4相阻滞。采用激动标测行射频消融成功,分级递增心室刺激室房分离。  相似文献   

2.
心房分离为一种较少见的心律失常现象,而由房颤节律控制心室与孤立性异位心房律所形成的特殊房性分离则更为罕见,现将所遇一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及心电图分析 患者女性,79岁。风心病史10余年,长期服用地高辛0.125mg Bid,近来已停药一周,因夜间心慌,呼吸困难加重入院。临床诊断:风心病,心力衰竭。附图为Ⅱ导联连续记录,其特征:(1)细颤波振幅微小不易辩  相似文献   

3.
同源性心室分离是一种临床少见、具有特征性心电图表现的室内阻滞。一定程度的心室除极分离化是其主要产生机制。现报告一例29岁先心病室间隔缺损的同源性心室分离心电图,并简要阐述其病因、心电图特征以及平台波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中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05~2016-05收治的60例发生心肌梗死的中老年患者,入院24 h内并发心室率120次/mim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的中老年患者,年龄48~78岁,给予胺碘酮静脉加口服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60例患者中51例(85%)在48 h转复为窦性心律,4例死亡,5例未转复,疗效显著,心室率下降明显(P0.01),血压无明显变化(P0.05)。不良反应:窦性心动过缓1例,长R-R间歇3例,血压下降1例,静脉炎1例,予停药或对症处理后均好转。56例患者出院后随访30 d内无一例死亡,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患者,应用胺碘酮静脉加口服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张磊  贾雄燕  程媛媛  苑媛  易甫 《心脏杂志》2018,30(5):621-622
正1临床资料患者一,女,64岁。因阵发性心悸、胸闷3年收治。查体未见明显异常体征。心电图(ECG)见图1。心脏彩超未见异常,左室射血分数(LVEF) 56%。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入院行心脏电生理检查,心室及冠状窦程序刺激未见旁道及房室结双径路证据,予异丙肾上腺素激发后冠状窦近端S1S2刺激诱发心动过速,腔内心电图(EGMs)示AA间期350 ms,AV 1∶1下传,心室起搏见室房分离,心室拖带后停止为V-A-A-V表现,支持房速。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指导下送入盐水大头行右房建模并激动标  相似文献   

6.
心室刺激诱发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室刺激诱发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规律 ,以助于射频消融的进行。方法 统计AVNRT中经心室期前刺激和分级递增刺激诱发的例数、比例以及相关的电生理参数。结果  90例AVNRT中 85例经心房刺激诱发 ,仅 13例经心室刺激诱发 (90例中心室刺激为室房分离者有 7例 ) ,其中 5例仅能为心室分级递增刺激诱发 ,而不能为常规心室期前刺激 (S1 S2 刺激 )及心房刺激诱发 ;3例可经心室S1 S2 刺激诱发 ,并同时可经心室分级递增刺激及常规心房刺激诱发 ;4例经心室分级递增刺激诱发 ,并同时可经常规心房刺激诱发 ,…  相似文献   

7.
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征,提高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的临床诊治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首诊及外院转诊入院治疗的21例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幄床特征以及诊疗手段。结果21倒患者中入院时诊断为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4例,疑诊4例。因有冠心病史及心电图异常诊断急性心肌梗死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4例,因有胸憋、气短夜间不能平卧诊断左心衰竭1例,因意识障碍诊断为脑梗死1例。因心脏杂音诊断瓣膜病1例,因咯血、胸痛诊断肺梗死1例,因腹痛、血液检验异常诊断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或结石各1例。结论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 ,国外双心室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已取得初步疗效 ,国内也开始用于临床。最近 ,我们应用双心室、右房起搏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 (简称心衰 ) 1例获成功 ,报道如下。患者男性 ,6 2岁 ,因反复发作心慌、气促、胸闷、呼吸困难、全身浮肿 10年 ,再发加重 10天于 2 0 0 0年 11月 12日第13次入院。前 12次均因心衰入院 ,最严重时 1年住院 4次。超声心动图检查全心扩大、二尖瓣中度返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阻滞、QRS波宽度 0 .16ms。入院诊断扩张性心肌病。经药物治疗控制心衰后 ,于 2 0 0 0年 12月 2 1日行双心室、右心…  相似文献   

9.
双束支传导阻滞是指左右束支或其分支出现的传导阻滞 ,严重时可发展成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易发生心室停搏 ,临床表现为晕厥或阿 -斯综合征 ,病情凶险 ,预后不良。笔者遇见 3例 ,现报道如下。例 1 男性 ,5 3岁。因胸闷、气短 4月 ,加重 1W入院。临床诊断 :扩张型心肌病。入院时心电图 (图略 )诊断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ICRBBB)并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LAH)。入院次日反复发生阿 -斯综合征 ,期间心电监护发现心室停搏最长R -R间期为 2 8s。选取心电监护描记的其中 2段心电图 (图略 )进行分析。上行示P波规则出现 ,波幅低…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66岁,因"反复咳嗽、咳痰、气喘3年,加重5天"入院。入院行心电图检查示两种形态的P波,一种窦性P波,另一种P′波窄小,自成节律,不下传心室,也未侵犯窦房结节律,排除伪差干扰,拟诊为心房分离。入院第2天复查心电图仍存在此现象。该例患者心房分离可能与患者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造成的心肌缺氧和缺血有关。  相似文献   

11.
心房分离又称完全性房内传导阻滞,临床少见,现报道1例。 患者女性,66岁,因急性前壁心肌梗塞合并心源性休克于1985年3月11日入院。入院时连续描记心电图的Ⅱ导联(附图)可见三种P波:①窦性P波,其P规律出现,P-P为0.60秒,P-R为0.14秒,每个窦性P波均下传心室产生QRS波群;②倒P’,提早出现,P’-R为0.12秒,QRS波呈室上性,可能由于起源于心房下部的房性早搏或房室交接区性早搏伴有Ⅰ度前向传导阻滞所致,如第1行R_(13)(梯形图以房早表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63岁。因胸闷、心悸3天入院。体检:BP130/80mmHg。心界不大,心率49次/min,心律匀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临床诊断:冠心病。入院时心电图(图1A)示:窦性心律,P-P间期为0.60s,P波呈2:1下传心室,P-R间期恒定为0.24s,QRS波群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型。入院治疗后6h复查心电图(图1B)示P-P间期为0.54s,P波呈3:2下传心室。第1个下传心室的P-R间期为0.22s,QRS波群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型。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 ,2 4岁。因头痛、发热、呕吐、咳嗽 5d ,伴短暂意识丧失半天 ,由外院转入我院内科。临床初步诊断 :①中毒性菌痢 ;②中毒性肺炎 ;③感染性休克 ;④中毒性心肌炎。入院后第 1d痰培养 :腐生葡萄球菌。B超示 :少量腹水 ,双侧胸腔积液 ,心包少量积液。入院当天急查心电图 (ECG)示 :窦性P波 ,频率 140次 min ,P与QRS无固定关系 ,心室律均齐 ,频率 75次 min。QRS分别呈LBBB型与RBBB型伴左前分支阻滞。入院后第 3d房室传导阻滞消失 ,P波正常下传 ,QRS呈RBBB型 ,图 1是入院次日描记示 :房室分离 ,心室…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81岁,入院前半年以来反复胸闷、气促,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入院心电图提示三度房室阻滞,心室波为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图形(QRS172InS),心室率70次/min(图1)。2010年4月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33,临床评价心功能Ⅲ级(NYHA分级),  相似文献   

15.
临床普遍将普罗帕酮静脉注射作为治疗宽QRS波心动过速的首选药物。关于普罗帕酮的心血管副反应已有陆续报道。最近我们遇到3例宽QRS波心动过速患者,在缓慢静推普罗帕酮时引起室速、室扑、心室停搏。现报道如下。图1 说明见文内例1,患者男性,50岁,患风心病30年,脑梗塞1年。曾在我科多次住院治疗,以往ECG(图略)为A型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纤颤。此次以上腹部持续性疼痛3h入院,考虑为胃动脉栓塞,入院后10h发生左心衰。急查ECG(图1)示:宽QRS心动过速,心室率平均为180次/分。根据以往ECG考虑为A型预激合并心房纤颤。在常规ECG导联监护下,…  相似文献   

16.
心内膜心肌纤维化的主要特点为心内膜以及较小程度上心肌的纤维组织形成,使心室部分闭塞,减少心室的扩张能力,阻碍心室充盈。纤维化通常位于心尖,向流入道延伸,腱索常受累而产生二尖瓣及/或三尖瓣返流。本文报道心内膜心肌纤维化患者的手术前后所见。患者女性6例,男性1例,平均35岁(19~52岁)。4例因严重右心衰竭,2例因严重的二尖瓣返流,1例因双心室心力衰竭而入院。心功能5例为Ⅲ级,2例为Ⅳ级。7例中有4例用手术治疗,其中3例主要为左室纤维化伴中至重度二尖瓣返流者,  相似文献   

17.
1 临床资料 例1男性,52岁.因晕厥住院.心电图显示:P波与QRS波群无关,心房率85次/分.心室率缓慢匀齐,心室率46次/分,其ORS波时限形态正常.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交界区逸搏心律.于入院当日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SD303).  相似文献   

18.
同源性心室分离见报道病例有冠心病急性期及超急性期心肌梗死后、扩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本文报道两例同源性心室分离病例,其中一例为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另一例为三尖瓣下移畸形(Ebstein畸形)并卵圆孔未闭,均可见心电图改变。  相似文献   

19.
例 1 女 ,4 8岁。风心二狭已 2 0余年 ,因心衰而入院。入院时心电图为快速型房颤 ,右心室肥大 (图略 ) ,当即用西地兰 0 .4mg加入 5 %葡萄糖 4 0ml ,静脉慢注后改用狄戈辛0 .2 5mg 2次 d ,4d后发现脉搏匀齐 ,约 10 0次 min ,患者自觉症状未缓解 ,急查心电图 (图 1) ,示房颤伴加速性交接区心律(心室率约 115次 min) ,右心室肥大。立即停用狄戈辛 ,并作相应处理 ,症状缓解后 10d出院。例 2 女 ,2 5岁 ,临床诊断风心以二狭为主 ,心功能Ⅲ~Ⅳ级。入院时心电图示房颤 ,心室率不齐 ,平均约 75~ 80次 min(图略 ) ,为控制心…  相似文献   

20.
起搏─心室传导阻滞一例四川省成都市核工业416医院心内科陈厚骧起搏─心室传导阻滞为较少见的起搏并发症,现报告1例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5岁。因反复胸痛发作8个月,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及水肿4天,于1993年4月21日入院。X线胸片:双肺淤血,心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