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树 2 6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和 1型糖尿病组。小量、多次链脲佐菌素注射可诱导树产生 1型糖尿病 ,其 β细胞损伤与胰岛中细胞凋亡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2.
牛磺酸对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链脲佐菌素诱导的Wistar糖尿病大鼠观察牛磺酸对其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①正常大鼠口服牛磺酸(8g·kg-1/d)对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浓度无明显影响;②糖尿病大鼠服用牛磺酸后可明显抑制其高血糖效应(P<0.05,0.01,0.001);③对链脲佐菌素诱致的大鼠血清胰岛素浓度的降低,牛磺酸具有明显的反转作用(P<0.05,0.01,0.001);④免疫组化结果表明,经牛磺酸防治的糖尿病大鼠表达胰岛素的胰岛数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多(P<0.05)。提示牛磺酸具有对抗和修复链脲佐菌素所引起的大鼠胰岛β细胞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胰岛B细胞凋亡与1型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B细胞凋亡与死亡受体Fas及其配体(FasL)系统、Bcl-2家族、胱氨酸门冬氨酸蛋白裂解酶(caspase)家族及线粒体的功能密切相关,同时受胰岛素、葡萄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浸润细胞可通过FasL、穿孔素/颗粒酶B,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γ、白介素-1β以及一氧化氮等多效应分子导致胰岛B细胞凋亡,而通过去除和(或)抑制促凋亡因素如诱导免疫耐受、免疫豁免,阻断凋亡效应分子作用以及直接干预细胞凋亡过程等均可阻止或延缓胰岛B细胞的凋亡,将为临床1型糖尿病的防治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胰岛β细胞凋亡病因学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凋亡”一词的原意是“falling off”,指在一定的生理和病理条件下 ,细胞遵循自身的规律按部就班地走向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以一种与细胞有丝分裂完全相反的方式来调节细胞群体相对恒定的重要机制。胰岛β细胞凋亡参与了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一、1型尿糖病 β细胞凋亡的病因学机制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导致了胰岛β细胞选择性破坏。1型糖尿病早期以胰岛内巨噬细胞和 T细胞浸润为特征。巨噬细胞是最早出现的炎性细胞 ,几乎可以完全吞噬胰岛β细胞。巨噬细胞和 T细胞均能分泌促炎性细胞因子 ;白介素 (IL- 1β)足以抑制 β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通络方药(TLR)对链脲佐菌素(STZ)所致大鼠胰岛β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前8天开始给予TLR直至实验结束。实验结束时测血糖、体重;取胰腺测定胰腺匀浆中丙二醛(MDA)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透射电镜检测胰岛口细胞。结果与正常组相比,STZ组胰腺内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GSH—Px活性明显降低(P〈0.05),血糖明显升高。TLR预处理明显降低STZ组大鼠的血糖水平,同时降低大鼠胰腺匀浆内MDA含量(P〈0.05),升高GSH—Px活性(P〈0.05)。透射电镜显示TLR预处理使胰岛β细胞的损伤明显减轻。结论TLR通过减轻胰腺内氧化应激水平保护胰岛β细胞完整并有效防止STZ诱导的糖尿病发生。  相似文献   

6.
胰岛B细胞凋亡与1型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B细胞凋亡与死亡受体Fas及其配体 (FasL)系统、Bcl 2家族、胱氨酸门冬氨酸蛋白裂解酶 (caspase)家族及线粒体的功能密切相关 ,同时受胰岛素、葡萄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浸润细胞可通过FasL、穿孔素 /颗粒酶B ,肿瘤坏死因子 α、干扰素 γ、白介素 1 β以及一氧化氮等多效应分子导致胰岛B细胞凋亡 ,而通过去除和 (或 )抑制促凋亡因素如诱导免疫耐受、免疫豁免 ,阻断凋亡效应分子作用以及直接干预细胞凋亡过程等均可阻止或延缓胰岛B细胞的凋亡 ,将为临床 1型糖尿病的防治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针灸对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针灸对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造模成功的大鼠按随机化原则分为针刺组、用药组、安慰剂组,同时将普食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每组各10只.针刺组大鼠取"后三里"(相当于足三里)、内庭和胰俞穴给予针刺治疗,用药组用罗格列酮(0.2 mg/kg体重)灌胃,安慰剂组用生理盐水(2 ml/kg体重)灌胃,均1次/d,连续4 w.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变化;实验结束时,HE染色观察大鼠胰腺组织学改变,免疫组化标记胰岛β细胞,末端脱氧核糖核酸缺口标记法(TUNEL)+免疫组化法标记凋亡的胰岛β细胞.结果 针刺组、用药组胰岛β细胞凋亡率均明显低于安慰剂组(P<0.01),针刺组胰岛β细胞凋亡率有低于用药组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刺可有效抑制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健康大鼠分为模型组及对照组各10只。模型组采用一次性注射STZ60mg/kg制作1型糖尿病模型,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成模后3d两组各处死5只大鼠,提取胰腺组织做MHC-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HE染色;成模14d天处死剩余5只大鼠,同上处理。光镜下观察成模后3d及14d胰腺组织MHC-1表达,计数每张切片胰岛细胞表达MHC-1阳性细胞数。结果两组成模后3d及14d胰岛细胞MHC-1表达均为阳性,无异常表达;MHC-1阳性细胞数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大剂量STZ诱导1犁糖尿病模型过程中对MHC—I表达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建立链脲佐菌素联合高脂喂养诱导的2型糖尿病(DM)大鼠模型并进行腹腔内葡萄糖耐量试验,评价β细胞功能,lit-PCR和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2型DM模型大鼠胰岛11β-类固醇脱氢酶1型(11β-HSD1)表达明显升高,与空腹血糖水平呈正相关;与空腹胰岛素、胰岛素和血糖曲线下面积比值呈负相关;且11β-HSD1表达与Pdxl表达负相关。提示2型DM模型大鼠11β-HSD1在胰岛表达增加,扩大局部组织糖皮质激素效应,使β细胞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0.
胰岛β细胞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岛β细胞上存在着胰岛素受体(IR)及胰岛素受体底物(IRS),这些蛋白及其下游信号蛋白构成了复杂的信号转导通路,调控胰岛素的分泌,维持β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存活。其主要途径是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转导途径和钙通道及其相关途径。β细胞IR、IRS基因敲除鼠表现出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症状。对这一信号通路的深入研究有利于进一步阐明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并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 1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是否对胰岛 β细胞起破坏作用 ,随机选择新发 1型糖尿病患者 16例 ,分离其外周血淋巴细胞 ,与胎儿胰岛β细胞于体外混合培养 ,同时设单纯淋巴细胞及β细胞培养组、正常对照组。培养过程中观察细胞形态及其生长情况 ,培养后第 2 4、72小时分别留取培养液测胰岛素、IL- 2含量 ,电镜下观察培养细胞形态。结果显示 ,1型糖尿病患者血淋巴细胞与胰岛β细胞混合培养组胰岛细胞生长不良 ,IL- 2产生增多 ,胰岛素分泌减少。第 2 4小时 IL- 2为 12 72 .4± 95 9.7pg/ ml,显著高于单纯淋巴细胞组及正常对照组 (P<0 .0 5 ) ,第 72小时为 892 .9± 917.2 pg/ ml,高于单纯淋巴细胞组 (P<0 .0 5 ) ;第 2 4小时胰岛素为 5 0 8.4±185 .0μU/ m l,低于单纯胰岛β细胞组及正常对照组 (P<0 .0 5 ) ,第 72小时为 483.2± 199.1μU / ml,低于正常对照组 (P<0 .0 5 )。电镜观察见混合培养组 β细胞有变性和破坏。表明 1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致敏淋巴细胞对胰岛β细胞有破坏作用 ,可使β细胞形态及功能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2.
Toll样受体(TLRs)能够识别多种类型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其介导的信号转导在炎症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1型糖尿病(T1DM)由胰岛β细胞的自身免疫破坏引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观察到T1DM中TLRs的变化,异常的TLRs信号转导途径改变免疫稳态及胰腺病理损伤,导致自身免疫反应.该文就TLRs的结构、信号转导途径及其与T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方法将6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二甲双胍,140 mg·kg~(-1)·d~(-1))、利拉鲁肽低剂量组(0. 12 mg·kg~(-1)·d~(-1))和利拉鲁肽高剂量组(6. 30 mg·kg~(-1)·d~(-1)),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高脂、高糖饲养,同时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建立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成功建模7 d后,利拉鲁肽高、低剂量组皮下注射利拉鲁肽;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二甲双胍(140 mg·kg~(-1)·d~(-1));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均灌胃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10 ml·kg~(-1)·d~(-1)),1次/d。治疗8 w后,检测各组空腹血糖浓度、胰岛素和抵抗素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胰岛β细胞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测定各组胰岛β细胞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空腹血糖浓度、胰岛素和抵抗素水平、Bax蛋白和Caspases-3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 05),Bcl-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 05);与模型组比较,利拉鲁肽组和阳性对照组空腹血糖浓度、胰岛素和抵抗素水平、Bax蛋白和Caspases-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 05),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 05)。结论利拉鲁肽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抑制胰岛β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提高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进而降低Caspase-3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内质网(ER)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折叠的重要场所,对应激极为敏感.多种因素均可导致ER功能发生改变,统称为内质网应激(ERS).ERS可以启动细胞内一系列适应性反应,即未折叠蛋白反应(UPR),以恢复细胞内环境的稳态.但持久和(或)剧烈的ERS将启动细胞凋亡程序.胰岛β细胞具有高度发达的ER,使其对2型糖尿病长期高血糖和游离脂肪酸所致的应激更为敏感.大量的研究表明,作为ERS组成部分之一的UPR在β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现综述UPR导致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凋亡的具体机制.  相似文献   

15.
细胞凋亡的过程是受基因调控的主动过程,与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中,C-myc基因可诱导细胞凋亡;抑癌基因P53,其野生型能诱导细胞凋亡,而突变型却抑制细胞凋亡;bcl-2基因是人体细胞长寿基因,该基因产物通过抵抗多种形式的细胞凋亡来延长细胞寿命。糖尿病的发生与胰岛β细胞凋亡密切相关。胰岛淀粉样多肽能诱导β细胞凋亡,这与Ⅱ型糖尿病的发生有关。细胞因子在Ⅰ型糖尿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IL-1β,INF-α、IFN-γ是通过诱导β细胞凋亡而起到破坏胰岛β细胞的作用,其作用途径可通过NO途径也可通过非NO途径。细胞因子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的过程还与磷脂酶A2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1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是否对胰岛β细胞起破坏作用,随机选择新发1型糖尿病患者16例,分离其外周血淋巴细胞,与胎儿胰岛β细胞于体外混合培养,同时设单纯淋巴细胞及β细胞培养组、正常对照组.培养过程中观察细胞形态及其生长情况,培养后第24、72小时分别留取培养液测胰岛素、IL-2含量,电镜下观察培养细胞形态.结果显示,1型糖尿病患者血淋巴细胞与胰岛β细胞混合培养组胰岛细胞生长不良,IL-2产生增多,胰岛素分泌减少.第24小时IL-2为1272.4±959.7pg/ml,显著高于单纯淋巴细胞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第72小时为892.9±917.2pg/ml,高于单纯淋巴细胞组(P<0.05);第24小时胰岛素为508.4±185.0μU/ml,低于单纯胰岛β细胞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第72小时为483.2±199.1μU/ml,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电镜观察见混合培养组β细胞有变性和破坏.表明1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致敏淋巴细胞对胰岛β细胞有破坏作用,可使β细胞形态及功能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7.
以高糖高脂饲料及链脲佐菌素诱导SD大鼠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结果发现叉头转录因子(Fox01)[细胞核内(15.00+1.15 vs 6.45±0.62)%,P<0.05]、半胱天冬蛋白酶3(caspase-3)[(23.73±1.48vs 6.30±2.20)%,P<0.01]在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的表达和β细胞凋亡率[(22.29±1.84 vs 6.25±2.42)%,P<0.01]均高于正常大鼠;并且Fox01(核内)与caspase-3高表达的胰岛细胞正是发生凋亡的胰岛细胞.因此,Fox01可能参与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凋亡的调控.  相似文献   

18.
不论1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皆存有β细胞的破坏,凋亡是早期β细胞死亡的主要形式,因此减少凋亡对保持β细胞数量和功能至关重要。近年发现,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具有促进β细胞增殖和减少细胞凋亡的作用。本研究以MIN6β细胞为对象,首先研究GLP-1对软脂酸诱导的细胞凋亡的影响,0.5mmol/L软脂酸作用于细胞36h,诱导39.4%细胞凋亡,10nmol/L GLP-1可使软脂酸诱导的细胞凋亡减少至32.8%,细胞活力增加13.9%,同时,GLP-1还可使细胞在低糖浓度下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增加,对高糖刺激的敏感性增加。  相似文献   

19.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是真核细胞转导细胞外信号到细胞内的四大信号系统之一,包括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c-Jun氨基末端激酶、p38MAPK和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5通路,参与了细胞增殖、分化、转化及凋亡.胰岛β细胞凋亡在糖尿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多种细胞因子及应激刺激都可通过一条或多条MAP...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青钱柳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大鼠胰岛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60只大鼠,随机选取10只为正常组,其余1次性腹腔注射STZ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青钱柳低、中、高剂量组和罗格列酮药物组。持续给药4 w,测定空腹血糖值、流式细胞仪测定胰岛细胞凋亡情况、荧光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的含量及Western印迹法测定B细胞淋巴瘤(Bcl)-2相关X蛋白(Bax)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 青钱柳可显著改善STZ诱导的大鼠糖尿病症状,抑制胰岛细胞的凋亡及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促进Bcl-2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 青钱柳具有抗STZ诱导的大鼠胰岛细胞凋亡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与抑制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