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8年,为研究乳腺导管内疾病,Teboul等 [1]首先使用一种当时用于关节腔检查的硬管内镜(外径1.7mm)成功地观察了乳腺导管腔,从而开创了乳腺导管内镜检查的先例。Makita等[2]在Teboul的基础上给内镜配以一个直径更小(1.25mm)的透镜,并用其检查乳头溢液的患者;并对以往非直视下的导管内组织活检技术(简称IDBB)[3]进行了改进,成为内镜引导下的导管内活检术[2]。由此,一种专门用于诊断乳腺导管内病变的新技术发展了起来。近年,随着内镜设备不断更新,推出了一种外径更小(直径0.4mm,接近泌乳孔直径)、可弯曲的纤维乳腺导管内镜(fib…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及其他民族的妇女乳腺乳头溢液与乳腺导管内病变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4-2010年3154例经病理组织证实,纤维乳管镜检查、手术治疗的导管内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154例导管内病变包括导管内上皮普通型增生(usual ductal hyperplasia,UDH) 335例(10.62%),导管上皮非典型增生(atypical ductal hyperplasia,ADH)312例(9.89%),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57例(1.81%)、导管内乳头状瘤(intraductal papilloma,IDP) 2223例(70.48%)、浸润性导管癌(infiltrating ductal carcinoma,IDC) 227例(7.20%).发病年龄在30 ~50岁占71.99%,各民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内病变ADH汉族多见(11.42%),UDH维吾尔族多见(19.73%),IDC哈萨克族多见(15.74%)(均P <0.05);IDP和DCIS的发病率在各民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溢液性质与导管内病变关系比较结果:UDH、ADH、DCIS及IDP以浆液性溢液为主,分别为64.78%(217/335),59.94%(187/312),45.61% (26/57),46.92% (1043/2223),血性溢液主要见于IDC、DCIS,分别为84.14%(191/227)、42.11%(24/57)(均P<0.05).结论 乳头溢液可能是导管内病变的早期表现,不同民族导管内不同病变构成比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管镜治疗乳腺导管内渗出性疾病的效果。方法应用乳腺纤维导管内视镜对72例80侧伴乳头溢液的乳腺导管性疾病进行诊治,在镜下确诊后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至絮状物消失,退镜时做管内置药(地塞米松5mg和庆大霉素4万U)治疗。结果镜下诊断导管炎57侧,导管扩张症23侧。65侧痊愈(溢液完全消失,半年未复发),随访1~2年,无复发;15侧好转(溢液显著减少,半年内虽有少量溢液,但呈进行性减少,或偶见内衣湿渍,但未见液体溢出)。结论乳管镜对乳管内渗出性病变进行局部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发生于乳腺导管上皮的良性肿瘤,是乳头溢液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本文报告1982~1991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10例,其中单发性管内乳头状瘤90例,多管性管内孔头状瘤病20例,文中时其症状、诊断、治疗进行分析讨论.指出本病虽属良性肿瘤但有一定癌变率,一般认为多发性管内乳头状瘤病生物学特性倾向于癌变,是癌前期病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管镜在乳腺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应用乳腺纤维导管内视镜对100例伴乳头溢液的乳腺导管性疾病进行诊断或介入治疗.结果:13例导管内占位性疾病得到了正确诊断,87例渗出性导管病经治疗后治愈.结论:乳管镜对乳管内病变的正确诊断及手术方式可提供依据,并可对渗出性病变进行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溢液乳腺疾病的乳腺导管造影表现,并分析其病理基础,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临床表现为乳头溢液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溢液乳腺疾病105例,包括乳腺癌1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38例、乳腺导管扩张症43例及12例乳腺囊性增生病,回顾性分析其乳腺导管造影的影像表现及病理特征。结果本组乳腺导管造影正确诊断乳腺癌1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35例,乳腺导管扩张症41例,乳腺囊性增生病12例。乳腺癌主要造影表现:导管内充盈缺损,管壁浸润;"潭湖征";导管结构紊乱;管壁不规则伴微钙化灶;乳头状瘤病伴导管壁毛糙破坏,提示恶变。单发导管内乳头状瘤造影表现为大导管内边缘光滑的充盈缺损,导管边缘光整;多发者表现为小分支导管内多发边缘光滑之充盈缺损。乳腺导管扩张症造影表现:大、中、小导管同时不同程度地扩张,或伴有管壁毛糙,分支导管萎缩变形等炎症表现。乳腺囊性增生病中囊肿表现为小导管高度扩张形成囊袋状改变,盲管腺病表现为小导管或末梢导管呈多发小囊袋状改变。结论乳腺导管造影对溢液性乳腺疾病是一项安全而有效的检查方法,对乳腺导管内占位性病变的定性、定位诊断具有高度价值,对导管扩张症、乳腺囊性增生病等疾病亦能作出较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8.
乳腺MRI对病理性乳头溢液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BI-RADS(Breast Imaging-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乳房图像和资料系统)MRI征象描述评估MRI在诊断病理性乳头溢液中的价值及其与病理诊断的关系。方法:应用3.0TMRI检查35例病理性乳头溢液病人,并结合其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根据BI-RADSMRI征象描述分析乳头溢液病人的MRI图像特征,探讨MRI征象与病理诊断的关系。结果:MRI对于病理性乳头溢液的总体诊断准确率达87.8%,恶性病灶的MRI征象中最常见的强化分布是沿导管分布(60.0%)、最常见的强化形态是不均匀强化(60.0%),最常见的时间-信号曲线是平台型(60.0%)。结论:乳腺MRI为临床诊断病理性乳头溢液提供了非常有用的信息,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诊断乳头溢液病因4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对乳头溢液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1]。现将我们所行乳腺导管造影40例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本组40例,均为女性。年龄22~67岁,平均42岁。发病时间15天至5年,平均96个月。溢液为淡黄色、乳白色18例(45%);血性溢液...  相似文献   

10.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的乳管内视镜检查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Shen K  Lu J  Yuan J  Wu G  Zhang J  Han Q  Shen Z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4):275-277,I018
目的 探讨乳管内乳头状病变行乳管内视镜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乳头溢液患者行这内视镜检查,对其中乳管内乳头状病变患者在乳管内视镜下的特点予以分析。结果 92例乳管内乳头状病变的患者中,单发性乳头状瘤68例,多发性乳头状瘤21例,乳头状瘤病3例。药发现114个病灶,其中29.8%的病灶位于总这,43.9%位于乳管的1级分支,17.5%位于2级分支,位于3组和4级分支的病灶仅占7.9%和0.9%,病灶距  相似文献   

11.
乳腺导管镜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评价乳腺导管镜在乳头溢液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FV—3000型MS—611E乳腺导管镜对31例乳头溢液病人进行检查,并对检查情况加以分析。结果 乳腺导管镜诊断为乳腺增生及导管扩张13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7例,乳腺癌1例。乳腺导管镜检查与术后病理的诊断符合率为91.6%(22/24)。结论 乳腺导管镜可以对乳头溢液病人作出明确的诊断和定位,是乳腺疾病诊治中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P)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20年6月间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学诊断的1 679例IP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乳头溢液是IP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IP患者分为单发组和多发组进行比较,乳头溢液在单发组多见,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相似文献   

13.
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术对乳头溢液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姜军  詹新恩 《普外临床》1992,7(2):73-76
  相似文献   

14.
乳管镜检查在乳头溢液中的地位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中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 ,约 10 %的妇女在常规体格检查时可以被发现有乳头溢液 ,其中 35 %~ 4 8%的患者病因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或乳头状瘤病 ,约 10 %的患者为恶性肿瘤[1、5] 。本病的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 ,自乳腺导管内窥镜成功应用于临床检查后 ,使我们能在电视屏幕上直接观察乳头溢液患者乳腺导管上皮及导管腔内的情况 ,并追踪其变化 ,做出诊断。使乳头溢液的病因诊断得到了很大发展。一、乳头溢液的病因女性的乳腺中都有 15~ 2 0条主乳管 ,分别开口于乳头 ,再呈树枝样分支进入乳腺组织。当这些主乳管、分支及其周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扩张症的外科治疗。方法收集我院1991年9月~2006年5月乳头溢液或乳房肿块就诊病例,经手术后证实为乳腺导管扩张症者58例,行病变导管切除或乳房区段切除术。结果经手术治疗,病人乳房无变形,随访观察无复发。结论手术治疗乳腺导管扩张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乳头血性溢液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乳头血性溢液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2002年住院治疗的以乳头血性溢液为首发症状的74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在乳头血性溢液病人中乳管内乳头状瘤或乳头状瘤病63.5%,乳腺癌24.3%,乳腺导管扩张症8.1%,乳腺囊性增生症4.1%,其中乳腺癌年龄大于45岁者占乳腺癌病人的88.9%,乳腺癌伴有肿块者占乳腺癌病人的77.8%。结论对于乳头血性溢液应积极给予外科治疗,年龄45岁以上或伴有乳腺肿块的乳头血性溢液病人乳腺癌的可能性明显增加,对于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乳腺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例1:患者女性,54岁.右乳头血性溢液伴肿块1月.查体:右乳腺内上象限近乳头处触及1.0 cm×0.8 cm大小结节,边界尚清,质地硬,活动不明显,表面皮肤正常,乳头无内陷,钼靶导管造影检查:右乳内侧上方距乳头2.3 cm处有一直径为1.3 cm大小的充盈缺损,边界清,其下导管扩张,直径约为0.7 cm,考虑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导管扩张症.术中见肿块形状不规则,质较硬,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术中冰冻快速诊断考虑导管内乳头状瘤伴重度异形增生,给予右侧单纯乳腺切除术,术后石蜡病理诊断:右乳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变.随访5年无复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纤维乳管内视镜在乳头溢液疾病诊断及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2003年10月-2009年11月3280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了纤维乳管内视镜检查.对其中1018例乳管镜发现的占位病变患者及2例非占位病变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余2260例非占位病变患者进行乳管镜下介入冲洗治疗.结果 血性溢液、单孔溢液、单乳溢液以及病变主要位于总乳管及Ⅰ~Ⅱ级乳管多提示是占位性病变;非血性溢液、多孔溢液、双乳溢液以及病变呈乳管内弥漫性分布多提示是非占位性病变.2260例介入冲洗治疗患者中,总治愈率为59.73%(1350/2260),总有效率为88.72%(2005/2260).结论对血性溢液、单孔溢液、单乳溢液以及病变主要位于总乳管及Ⅰ~Ⅱ级乳管者要考虑到占位性病变可能,利用纤维乳管镜对于非占位病变直接进行局部介入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管镜治疗乳头溢液的疗效。方法:126例乳头溢液患者中积乳症、乳管扩张并乳管炎者进行乳管药物灌洗,对发现肿瘤者手术治疗。结果:126例乳头溢液患者诊断为乳腺导管扩张症伴乳管炎78例,行乳管药物灌洗后乳管溢液均得到根治或明显好转。诊断乳管乳腺癌15例,乳头状瘤33例,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99.2%。结论:乳管镜检查是一种有效的辅助诊断方法,提高了乳腺癌的诊断率,具有直接、安全、有效、准确性较高的特点,术前定位准确,避免了手术的盲目性或过大的切除范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一种既保留乳头功能又缩小肥大乳头的高度和直径的乳头缩小术式.方法 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对21例乳头肥大患者行保留乳头头部皮肤和大部分乳腺导管并缩小乳头的手术.通过切除肥大乳头侧面一个"W"形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形成基底部和颈部各3个三角形皮瓣,保留中央乳腺导管的方法来缩小乳头的直径和高度.结果 术后随访21例患者3~18个月,其中仅1例患者双侧乳头不对称,再次手术矫正后满意;余20例患者其术后乳头的直径和高度均明显减小,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且瘢痕不明显,乳头感觉和勃起功能正常,效果均满意.结论 该术式在保留大部分乳腺导管的同时缩小了乳头的直径和高度,手术过程操作简单,术后效果可靠,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