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70例儿童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经抗毒药物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本院儿科2011年4月10日-2012年12月10日接收70例儿童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抗毒中药组(A)和抗病毒西药组(B),每组各35例。A组服用午时茶颗粒,B组服用利巴韦林颗粒。观察两组服用抗毒药物后的临床疗效,评价两组服用药物后的安全性。结果 A组的临床疗效B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A组的临床疗效高于B组。两组的安全性评价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抗病毒药物治疗儿童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方法,疗效好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尤其适用于儿童,是儿童患者值得选择的优良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儿童用药的分布情况,为单独制定我国儿童基本药物目录提供建议。方法统计《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口服化学药物涉及儿童用药的说明,查阅《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0版)单个药品说明书中与儿童用药有关的内容,列表分析;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网站数据查询窗口,以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纳入的儿童用药为检索词检索相关信息,对药品的剂型、规格、生产企业等信息列表统计。结果化学药物部分有288种口服药物,其中儿童专用药物1种,儿童可用药物207种(71.88%),含新生儿用药说明药物19种(6.60%)。中成药部分9种儿童用药,剂型以颗粒剂为主,共20种规格,其中9种为独家品种。结论现版目录仍不能满足儿童用药需求,建议增加对儿童药物研发等环节的经济补偿;制定符合我国儿童疾病需求的儿童基本药物目录,完善儿童用药信息。  相似文献   

3.
陈冬裕 《海峡药学》2011,23(9):236-238
依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关于印发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说明书规范细则的通知》(国食药监注〔2006〕202号),比较某院36种抗菌药物说明书与《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05年版)、《实用抗感染治疗学》、《新编药物学》(16版)、《药物临床信息参考》(2009年版)四种专业参考书关于儿童用法用量、禁忌症及注意事项的不同之处加以讨论。抗菌药物说明书关于儿童用药存在问题,如:儿童用法用量标示不完整,同一通用名药品剂型不同则"儿童用药"内容也不同;抗菌药物说明书与四种专业参考书在"儿童禁用"及注意事项不统一、在儿童用法用量的相关内容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引起儿童药源性血尿的药物分布及一般规律。方法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对1999~2009年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药源性肾损害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5例儿童药源性血尿不良反应涉及23种药物,其中以抗微生物药物(204例)、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90例)为主。结论临床工作者应掌握引起儿童药源性血尿的药物分布特点及一般规律,确保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在抗感染药物治疗中,为达到增强药物疗效并减少其不良反应、防止病原菌产生耐药性等目的,常采用联合用药。当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使用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药物间的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广义地讲,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在体外所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配伍禁忌),以及在体内由变化造成的药理作用与效应的改变。近年来对于药物与食物、烟、酒和饮料、临床检验试剂以及与中草药中的植物药成分等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列入了药物相互作用讨论的范畴。专业地讲,药物相互作用是指在体内药物间所产生的药物动力学(简称药动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家长培训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100名ADHD儿童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联合治疗组采用药物治疗合并家长培训,药物治疗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后,两组儿童的冲动-多动、焦虑、多动指数等得分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治疗组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焦虑、多动指数等得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ADHD儿童家长进行健康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儿童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国内儿童非处方药(OTC)–中成药说明书范本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方法 采用调研法对国内OTC–中成药说明书中具有儿童用法用量的品种进行梳理,并纳入儿童OTC–中成药目录。对目录中药品的功效及属性进行分类、归纳含毒性成分的药品,并对说明书范本标注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OTC–中成药的药品说明书中具体儿童用法用量的品种数共186种,被纳入儿童OTC–中成药药品目录,其中以消导剂(51种,27.42%)、扶正剂(44种,23.66%)、清热剂(25种,13.44%)居多;甲类药品(183种,98.39%)的品种数及占比明显高于乙类药品(3种,1.61%);“双跨药品”共46种(24.73%);儿童专用药共175种(94.09%);医保药物共45种(24.19%)。目录中无含有“大毒”成分的药品,4种药品(2.15%)含有“有毒”成分,30种药品(16.13%)含有“小毒”成分。说明书范本中除儿童用药注意事项(100.00%)、药物相互作用(99.46%)标注率较高外,儿童用药最大剂量(0.00%)、儿童用药疗程(9.68%)、儿童用药不良反应(12.37%)、儿童用药禁忌(32.80%)的标注率均较低。结论 说明书范本主要存在儿童用药最大剂量、儿童用药疗程、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儿童用药禁忌等项目标注率较低,研究性内容较为匮乏,安全及提示性标注更新滞后,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等问题。建议从用法用量、服药时间、不良反应、禁忌证、药物相互作用、专业术语的说明指导、相关部门加强监管等方面进行改进,以促进OTC说明书从源头更具规范性、严谨性、指导性,从而进一步保障儿童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分析我院儿童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集的108份儿童药物ADR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08例儿童ADR中,男62例(57.4%),女46例(42.6%);静脉给药者居多(94例,占87.04%);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居首位,涉及19种抗感染药物共79例(73.14%),中成药4种共11例(10.18%);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是ADR最主要的表现,共82例(75.93%)。结论:增强对药物不良反应的防范意识,加强不良反应监测,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法国药物管理局AFSSAPS更新了他们对治疗成人及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建议治疗标准,推荐包括一种质子泵抑制剂(PPI)和两种抗生素的三重疗法治疗7天或14天。  相似文献   

10.
常见药物相互作用与临床合理用药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综述两种药物作用于人体时发生相互作用的机制及分类.以及与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关系。方法:分析评述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结果:两种药物可以在药剂学.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方面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药效加强或减弱.或(和)不良反应减弱或增强。结论:医生和药师应熟知药物相互作用,以增加药物疗效.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