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家庭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老年神经科出院后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家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均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干预后血糖各项指标比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血糖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家庭护理干预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具有积极意义,是临床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吴国玉 《吉林医学》2014,(6):1335-133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0月糖尿病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包括心理护理、运动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指导等在内的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指标。结果: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保持糖尿病患者血糖平稳,延缓病情发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临床验证2型糖尿病中西结合诊疗方案,评价中医证候的诊断价值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西结合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观察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积分的前后变化。评价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下降明显(P〈0.05);治疗组血脂、证候积分下降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脂、证候积分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证候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疾病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证候诊断方案统一和规范了2型糖尿病辨证分型;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对门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生活方式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60例在该院门诊接受正规降糖药物治疗的老年T2DM患者,按自愿的原则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生活方式干预(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药物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复查患者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结果 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的各项指标无明显改善.治疗前两组间比较,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对照组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通过饮食控制、长期规律的量化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老年T2DM患者的血脂、血糖,使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下降,患者血糖水平获得较长时间的平稳控制,有利于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7月在民权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0例,分为常规对照组50例,护理干预组50例,常规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组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出院后追踪随访3个月。观察护理干预前及出院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两组出院后12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有助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校教职工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对80例糖尿病患者在给予降糖药物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和用药护理的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糖尿病患者体质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发现干预后患者在体质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方面的表现均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糖尿病患者体质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均有明显的改善,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社区护理对糖尿病血糖控制疗效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病人给予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不做特殊护理,观察两组入院时及干预后1、2、4周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糖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糖,在干预前差异均没有显著性(P>0.05);经过社区护理干预后上述相关指标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通过社区护理提高了病人的自控饮食能力,可以起到血糖控制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饮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来我院诊治的204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2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饮食护理干预.分析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2周、4周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的变化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所下降,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护理干预及饮食护理干预均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状况,但饮食护理干预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107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基础治疗上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52例,予格列吡嗪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55例,予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后均有改善,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上述指标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比格列吡嗪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的关系,判定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内分泌科收治的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126例作为试验组(均按WHO糖尿病诊断标准诊断为糖尿病),同期收集健康体检者12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集静脉血,分别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试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有不同程度的正向相关性,糖化血红蛋白与餐后2 h血糖相关性明显优于空腹血糖。结论: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在糖尿病的筛查、了解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解放军153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测试优良率及同期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数据。结果:对照组患者糖尿病知识测试优良率为45.0%,进行系统健康教育的干预组患者为82.5%,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知识水平和血糖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2.
肖展宏 《广西医学》2013,(9):1165-1167
目的探讨规范的综合康复治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90例2型糖尿病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按糖尿病常规药物治疗、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康复师指导下完成规范的综合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临床疗效、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有较好疗效,可降低患者血糖,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合并抑郁的患者70例,分为干预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心理行为干预。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治疗后)的HAMD量表评分、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DSQL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各项数值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缓解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情绪,有效地控制血糖,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营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中医辨证治疗的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到我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共130例,将患者抽签随机分为两组各65例,两组患者均在西医分期的基础上运用中医辩证分型论治,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行营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血脂、肾功能等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TC、TG及24h尿蛋白分别为(4.13±0.86)mmol/L、(1.46±0.32)mmo/L与(0.54±0.11)g/24h,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下降,各项指标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空腹血糖为(4.52±0.42)mmol/L,餐后2h血糖为(6.42±1.02)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5.51±0.27)%,空腹胰岛素为(16.3±5.2)m U/L;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5.41±1.32)mmol/L,餐后2h血糖(7.42±1.41)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5.83±0.52%,空腹胰岛素为(18.93±6.62m U/L。结论:营养护理干预联合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肾病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诊治的糖尿病患者2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134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为对照组,134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相关指标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情况.结果:实旅护理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均显著降低,而规律用药率、饮食控制率、坚持运动率、自我监测率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规律用药率、饮食控制率、坚持运动率、自我监测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控制患者的血糖与血脂,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青钱柳茶剂治疗糖尿病前期湿热蕴脾证临床疗效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前瞻性纳入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糖尿病前期湿热蕴脾证患者共66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给予基础生活干预治疗,试验组33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青钱柳茶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胰高血糖素水平及安全性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胰高血糖素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胰高血糖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钱柳茶剂治疗糖尿病前期湿热蕴脾证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且安全性良好;而该方案对于血糖水平更佳控制作用可能与其能够有效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和高血压对大血管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育生  朱志军  陈永辉 《中外医疗》2010,29(14):107-108
目的探讨糖尿病和高血压对大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8年3月至2009年10月门诊及住院患者97例,其中糖尿病31例,高血压31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35例,测定患者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检测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糖尿病组患者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高于对照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患者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大血管发病率依次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糖尿病组〉高血压组。结论糖尿病和高血压均是大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及时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和血压,可预防、检测大血管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8.
刘芳 《吉林医学》2013,34(10):1959-196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将3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延续性的护理干预,对保持血糖平稳、延缓病情发展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结果 3个月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值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能保持血糖稳定、有效控制糖尿病的发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Anycheck健康管理平台在老年难治性糖尿病患者的应用与价值。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老年2型难治性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随机对照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一般临床护理,包括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等,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Anycheck健康管理平台对患者相关情况进行监控,两组患者均干预治疗半年。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干预前均降低(P0.05),试验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ycheck健康管理平台结合社交软件能够降低老年难治性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提高其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改善其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