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新华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1):111-111
肺结核与肺癌在临床症状、X线、CT影像表现上有相似之处,尤其是菌阴肺结核诊断尤为复杂,难以确诊,在临床上易发生误诊现象,需要结合临床表现,特别是影像学检查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加以鉴别。本文结合肺结核误诊为肺癌3例病人,对两病进行鉴别性诊断分析,以减少误诊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临床上中心型肺癌误诊为肺结核进行分析。方法笔者对收治的2例中心性肺癌患者误诊为肺结核患者进行分析,找出误诊原因。结果细胞学、x线、CT检查利于鉴别诊断肺癌和肺结核。结论肺癌患者动态结合临床变化全面综合分析进一步做出正确诊断或鉴别诊断,有利于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CT与普通平片在诊断肺结核及肺部其它疾病的差异,以探讨CT对肺部疾病的诊断价值,为明确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55例肺部疾病同时通过普通平片、CT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 本组19例普通平片未发现肺部病灶,经CT检查发现并明确诊断为肺结核;17例普通平片误诊为肺部其它疾病,后经CT确诊为肺结核;5例普通平片误诊为肺结核,后经CT证实为肺其它疾病;其它病例14例.结论 CT在肺部疾病,包括肺结核的诊断、鉴别、早期发现及指导临床用药、决定手术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有条件最好做CT检查.  相似文献   

4.
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不典型者容易误诊,或将其它肺部疾病误诊为肺结核,进行抗结核治疗。为了提高鉴别诊断能力,吸取教训,现将我院内科1989年5月~1991年5月误诊为肺结核的53例其它肺部疾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原发型肺结核患者在诊断中误诊肺癌的具体原因,从而为临床中降低误诊率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到2010年12月之间16例原发型肺结核患者误诊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均误诊为肺癌,其中,CT检查误诊6例,误诊率为37.5%;胸片检查误诊10例,误诊率为62.5%。结论:原发型肺结核在临床中很容易误诊为肺癌,在平时的临床检查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疑似的患者应加强诊断,从而减少临床诊断误诊率的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6.
曾红 《吉林医学》2013,34(15):2995
目的:对不典型肺结核的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以期增加对疾病的认识,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方法:对36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临床症状、X线胸片检查特点并将之与其他肺部疾病相鉴别。结果:患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仍为咳嗽、咯痰(63.89%),余为反复发热、盗汗、乏力、消瘦、胸痛等症状,5例患者无明显症状;对比左右肺叶病变例数无差别,双侧肺下叶背段病变数量最多(69.44%);患者X线胸片显示,肺部阴影或不典型空洞者及结节或肿块样病灶最多,余为弥漫粟粒样结节影等。结论:临床对具有不典型肺结核特征的患者应引起足够重视,结合病史、实验室检查等多种方法进行确诊,才能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28例肺部疾病(肺癌、肺结核、肺炎)CT误诊回顾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高鉴诊认识。方法:28例患者均行CT扫描,其中21例被病理证实,其余的经临床随访证实。结果:肺癌与肺结核误诊10例。肺结核并发肺癌9例,肺结核误诊为肺炎6例,肺炎与肺癌误诊3例。结论:肺癌、肺结核、肺炎CT鉴别困难,要细致研究CT表现,综合分析,才能尽量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8.
肺部疾病种类繁多,鉴别不易,特别是儿童原发型肺结核,在X线胸片上判断肺门阴影正常与否有时较为困难,容易造成误诊。Halina Z.K 1955年统计,在初步诊断为小儿肺结核的205例中,经进一步检查后确定为结核病者仅10.7%。本文拟通过221例误诊病例的分析来探讨误诊原因,提出避免误诊的意见,进一步提高诊断质量,更好为人民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9.
成人肺结核和肺癌是肺部最常见的2种疾病,而且2种病可具有相同的呼吸系统症状,如咳嗽、胸痛、咯血或血丝痰以及呼吸困难等,由于肺癌早期无论在影像学表现或临床症状方面都缺乏特异性,故易误诊为肺结核。本文对2004年4月至2006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33例被误诊为肺结核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此2种疾病的诊断与鉴别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调查和分析女性肺癌的延误诊断,以减少误诊。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女性肺癌患者中延误诊断在3个月以上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64例依次误诊为肺炎、结核、慢性支气管炎、骨关节炎和肌痛等,54例肺部阴影者延迟诊断。延误诊断时间在3-5月者89例,6-8月者45例,9-11月者26例,其余58例为12个月及以上。患者的常见症状是咳嗽、咳痰、胸痛和胸闷气短。结论加强肺癌的鉴别诊断,对于肺炎、肺结核以及肺部阴影者需要间断定期复查胸片或肺部CT。  相似文献   

11.
赵善良  徐慧敏 《河北医学》2004,10(2):132-134
目的:分析肺结核误诊为肺部其他疾病的原因及确诊方法。方法:收集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肺结核误诊为肺部其他疾病的病例64例,其中男41例,女23例,年龄16~67岁,平均年龄为43.9岁,对上述病例的误诊原因及确诊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误诊为肺炎22例,误诊为肺癌26例,误诊为支气管扩张6例,误诊为败血症2例,误诊为伤寒1例,误诊为急性病毒性肝炎1例,误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1例,误诊为慢性肺脓疡5例。上述病例的确诊方法:痰内或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液中找到抗酸杆菌20例,PPD强阳性、抗结核治疗获得疗效确诊5例.试验性抗结核治疗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确诊9例,手术病理证实14例,经皮肺穿刺确诊9例,经动态观察确诊7例.结论:肺结核的临床诊断要结合临床病史、X线检查、痰抗酸杆菌的检查及PPD试验、结核抗体、经皮肺穿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必要时可手术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非典型结节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非典型结节病患者20例,采用螺旋CT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就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胸内淋巴结肿大15例,占75%,其中无肺部病灶仅胸内淋巴结肿大者7例,为仅有纵隔淋巴结肿大但肺门淋巴结无肿大者3例,以淋巴瘤误诊;单侧肺门淋巴结肿大伴纵隔淋巴结2例,以纵隔淋巴结和肺门淋巴结转移误诊.出现蛋壳样钙化,主要在肺门及前中纵隔分布,肿大淋巴结均<2.5cm2例,肿大淋巴结在增强后重度强化.有肺部病变14例,占70%,误诊12例,为60%误诊率,分别误诊断转移性肺癌和亚急性血型播散型肺结核、浸润型肺结核伴胸腔积液.另外肺部病变和胸内淋巴结肿大者8例,纵隔淋巴结及单侧肺门淋巴结肿大者3例,其中误诊为纵隔及肺转移1例.本组20例患者中,诊断为结节病5例,占25%.肺活检诊断8例,经纵隔淋巴结活检诊断5例,经实验室及临床诊断2例,在给予激素治疗后病情均缓解.结论 结节病常被误诊为其它疾病,影像学表现多不典型,需在对胸部结节病的典型影像学进行掌握的同时,也应了解不典型影像学表现,与其它疾病作鉴别诊断,并结合实验室检查、病史行综合分析,以最大限度的降低误诊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CT表现,探究其病情被误诊的原因。方法:对2008年8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53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由2名或2名以上具有丰富胸部影像诊断经验的医生共同对这些患者的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究其病情被误诊的原因。结果:在53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的CT检查结果为肺部出现结节或肿块,其中有2例患者的病情被误诊;有21例患者的CT检查结果为肺段或肺叶发生实变,其中有6例患者的病情被误诊;有13例患者的CT检查结果为发生气管支气管结核,其中有4例患者的病情被误诊;有9例患者的CT检查结果为发生纵隔淋巴结结核,其中有3例患者的病情被误诊;有2例患者的CT检查结果为肺部出现磨玻璃密度阴影,其病情均被误诊。结论: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CT检查结果复杂多样,其病情易被误诊。临床医生在对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时需结合其临床资料认真进行分析,若无法确诊,应尽早对其病变组织进行活检。  相似文献   

14.
曲丹华  李波  信瑞 《吉林医学》2013,34(18):3623-3623
目的:分析老年肺结核的CT表现,为早期发现和治疗老年肺结核提供影像学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已经确诊的3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影像学特点,以及临床特征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与观察。结果:老年肺结核以Ⅲ期为主,并发症多,肺部CT扫描显示肺部广泛分布,并且不易鉴别。结论:早期结合临床,早期检查肺部CT扫描可作为诊断老年肺结核的主要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肺结核与肺癌在临床症状、X线、CT影像表现上有相似之处,尤其是菌阴肺结核诊断尤为复杂,难以确诊,本文结合本院纵隔淋巴结结核误诊为肺癌2例病人,回顾性分析确诊前后影像学检查信息,以期在临床表现、其他实验室检查未能提供足够鉴别诊断的资料以前,对两病进行鉴别性诊断分析,以减少误诊发生率.结论 纵隔淋巴结结核肿块增强后,内坏死灶呈斑片样,或环形强化结节中低密度灶,病灶周围间质纹理细软、模糊,可与癌症肿块鉴别.  相似文献   

16.
曾婷婷  陈小龙  曹国强 《重庆医学》2021,50(11):1896-1898,1904
目的 提高临床医生对组织胞浆菌病的认识,减少该病漏诊、误诊.方法 通过分析该院1例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的诊疗经过,回顾性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该疾病的临床症状、病理组织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等特点.结果 患者以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肝功能异常,血细胞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先后被误诊为肺部感染、肺结核、淋巴瘤,行组织病理活检及骨髓细胞学检查,均未识别出特殊病原体感染,抗生素及抗结核治疗无效,诊断不明确出院.患者于外院再次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确诊为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予以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后好转,随访半年未复发.结论 组织胞浆菌病在临床罕见,容易误诊,必要时应多次行组织病理学活检或骨髓穿刺活检检查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误诊为肺结核的胸肺型并殖吸虫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特点,分析胸肺型并殖吸虫病误诊为肺结核的原因,有助于临床医师进行鉴别诊断。方法收集并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在2016年2月-2018年7月收治确诊的12例误诊为肺结核的胸肺型并殖吸虫病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12例胸肺型并殖吸虫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咳嗽、咳痰和胸腔积液,此外,3例患者出现腹痛,2例患者出现皮下结节,12例患者均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10例患者肺吸虫IgG抗体呈阳性;10例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11例患者出现胸腔积液,其中左侧胸腔积液2例,右侧胸腔积液3例,双侧胸腔积液6例,胸水均呈渗出液;胸部CT见8例患者表现为索条、实变及磨玻璃密度灶,4例出现肺部多发结节,2例出现胸膜肥厚。12例患者使用吡喹酮治疗后均达到临床治愈标准。结论系统总结12例误诊为肺结核的胸肺型并殖吸虫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为临床医师对该病的鉴别诊断,减少误诊、误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王振华 《求医问药》2014,(15):39-39
目的:探讨用X线技术诊断继发性肺结核的特征性表现,并对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治此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将2010年0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33例肺结核患者进行X线检查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检查结果及病情诊断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根据在X线下的特征性表现,这33例患者的病情被诊断为空洞型肺结核、纤维增殖型肺结核及肺炎型肺结核。在本研究的33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在进行检查时有分叶结节的表现,疑似患有肺癌,经相关治疗没有取得任何疗效,遂改行抗结核治疗,在两个月后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病情明显好转。结论:在诊断继发性肺结核时不仅要对患者进行X线常规检查并要掌握不典型继发性肺结核的X线特点,还要结合进行胸部CT检查与实验室检查的结果进行相关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分析20例以肺部症状为首发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误诊为肺部疾病的临床资料,旨在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t993年1月1日--2012年12月1日杭州市中医院收治的20例误诊为肺部疾病的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等。结果男性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8±12)岁,既往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4例;患糖尿病3例;慢性肾炎7例。咳嗽20例,咳痰12例,咯血5例,气促5例,胸痛3例,发热8例,皮疹和红斑3例,关节疼痛5例,两下肢浮肿3例。肺部湿哕音7例。5例患者低氧血症,11例患者肺功能异常。胸部CT表现肺内弥漫性磨玻璃影4例,弥漫粟粒影2例,间质性改变4例,多发斑片及片状影10例,伴充气支气管征5例、伴多发结节3例、形成空洞2例、胸腔积液7例、心包积液2例。误诊为间质性肺炎4例、细菌性肺炎10例、粟粒型肺结核、浸润型肺结核、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各1例及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3例。20例患者实验室检查(ANCA)阳性率为100%。结论以肺部症状为首发的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易误诊为肺部疾病,结合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可作出正确诊断。ANCA检查能显著减少漏诊误诊,及时诊断和早期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有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减少漏诊或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2年1月我院诊断的肺结核合并肺癌及单纯性肺结核患者各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病例间的临床表现相似,早期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痰液或胸腔积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及支气管镜检查。结论肺结核合并肺癌临床上易漏诊或误诊,及时进行影像学及支气管镜检查、痰液或胸腔积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及肺活检病理学检查将有助于减少漏诊或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