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舍通风换气通常以通风换气量作为标准,并根据通风换气参数来确定猪舍的通风换气量.氨气和硫化氢对猪的生产性能和健康影响最大.通风换气能够调控圈舍温度符合养猪生产要求,使相对湿度在合理范围,显著改善舍内空气质量.可通过布局合理的养猪区域、 良好的场内绿化、 选择与圈舍相适应的通风方式以及完善通风设施,有效提高圈舍通风换气质量.  相似文献   

2.
针对宁夏农村目前广泛采用的塑料棚式猪舍热及卫生环境存在的舍内冬季温度低、湿度大、水汽凝结严重,粪尿处理不当,环境质量差等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推荐了几种适合于本地区气候特点的经济适用的猪舍外围护构造方案,通风换气系统和粪尿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3.
宁夏川区农村养猪生产的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阎宏  张卫兵 《家畜生态》1999,20(2):25-29
针对宁夏农村目前广泛采用的塑料棚式猪舍热及卫生环境存在的舍内冬季温度低、湿度大、水汽凝结严重,粪尿处理不当,环境质量差等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推荐了几种适合于本地区气候特点的经济适用的猪舍外围护构造方案,通风换气系统和粪尿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4.
针对重庆某猪场设计的负压纵向通风、负压小窗通风加纵向通风和负压屋顶弥散性通风3种通风模式,在外界10℃和35℃环境温度下,对于满负荷饲养25~30日龄的保育猪猪舍,监测舍内实际环境温度、屋顶进风口(小窗或弥散性小孔)风速和猪只趟卧处风速,监测结果显示:10℃环境温度、目标温度设置为28℃情况下,圈舍实测温度与目标温度相比,弥散性通风优于另外两种通风模式(P<0.05),仔猪趟卧处风速均非常小,差异不显著(P>0.05);35℃环境温度、目标温度设置为28℃情况下,圈舍实测温度与目标温度相比,纵向通风优于另外两种通风模式(P<0.05),仔猪趟卧处风速差异大(P<0.05)。效果评价结果表明,保育舍炎热季节湿帘隧道通风环境效果较好,寒冷季节屋顶弥散性通风环境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正>1合理的猪发酵床圈舍结构合理的发酵床圈舍结构必须有良好的通风条件,要设天窗、地窗。根据天气情况使用风机。栏舍之间使用铁栅栏式隔栏,猪舍屋檐高度为2.6~3.5m,圈舍跨度以9~13 m为宜。  相似文献   

6.
1基本要求现代化封闭式猪舍无论是风扇通风,还是自然通风,都需要保温性好,能控制通风。根据猪的生产周期分成不同的猪舍,重要的是根据每个生产周期预计的猪头数规划出猪舍和圈舍的大小。繁殖周期。在断奶时,通常将母猪移入配种妊娠猪舍的群组圈栏中,他们在这里通常于断奶5~7天  相似文献   

7.
发酵床养猪法的几个关键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显峰 《畜牧兽医杂志》2013,32(2):96-96,99
发酵床技术在武功县示范推广以来得到广泛的关注和进行推广。在推广应注意以下关键环节。1圈舍建设采用发酵床饲养方式对圈舍结构有其特殊的要求。采用发酵床方式圈舍建设设计要求为:1.1确保猪舍有良好的通风性能,以确保夏季发酵床产生的热量散发到圈舍外,避免圈舍内夏季闷热潮湿。有的采用上下两层窗设计,下层面要有地窗,  相似文献   

8.
猪场防暑降温工艺与设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业科学》2006,23(6):34-35
1 通风 通风措施有多种,有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自然通风利用空气自然流动,一般存猪舍顶棚开多个天窗,有些猪舍为加强通风效果在猪舍背面墙下方开地窗,但地窗不利于冬季保温,因此猪场多在天窗上做文章,一些猪场将天窗做的很高,达2m,原理同烟囱,一些猪场采用无动力旋转式风帽,即将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原理结合起来,增强通风效果。南方的全开放式猪舍主要利用自然通风降温。  相似文献   

9.
1场地选择地势较高、开阔、背风向阳。地势高,则场地干燥,排水畅通;地势开阔,通风换气好,不会造成舍内温度过大,而且空气新鲜;背风向阳,在冬季可减少西北风的侵袭,可利用太阳能量取暖,利于圈舍保温。修建猪舍要考虑到居民生活和畜牧养殖都能互相有和谐的优良环境。猪舍应与住户有一定距离,有  相似文献   

10.
封闭式猪舍便于构建生物安全体系,但对猪舍通风、温控、空气质量等影响生产要素和猪只福利提出了新要求。本文概述了国内外猪舍两种代表性通风系统类型、通风工作原理以及通风系统对生物安全的影响,为规模化生猪通风系统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冬季猪舍通风、保温、消毒是一个比较难处理的工作环节,一定要解决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如猪舍的通风和清粪是消除猪舍臭气的主要方法,而清粪时会散发有害气体,如果在早上进行这项工作,这时舍内外温差较大,开窗通风会加速空气的对流,使舍内温度突然降低或有冷风,容易引起猪感冒和引发猪风湿性关节炎等。1做好圈舍的通风保温通风换气是环境控制的主要部分,通风换气还能起到改善空气温度和湿度的作用。但一定要把通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农村养殖致富的事情时有发生。农村养猪的关键在于注意种猪的引进,卫生防疫和疾病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1存在的问题猪舍建设不规范。农村大部分养猪户的猪舍仍然采用传统的坑式圈舍,这种圈舍的缺点是潮湿,通风不良,猪容易感染病菌,不利于母猪生长及所产仔  相似文献   

13.
<正>1增加圈舍面积对于小面积的圈舍,建议扩建猪舍;大面积分割成小面积的猪舍,建议将水泥隔墙打通,垫料可以相通。可采用移动栅栏来隔开,这样既可随时增减单位圈舍发酵床的面积,有效缓解发酵空间不足、发酵超负荷的危机,又便于操作且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4.
庞进友 《猪业科学》2021,38(7):46-48
文章分析了目前在猪场设计中常用的几种通风模式的优缺点,指出了猪舍通风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方法。并提出了靶向通风系统在猪舍特别是楼房猪舍通风中的应用。提出靶向通风可以很好地解决目前楼房猪舍中存在的空气过滤和除臭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1搞好圈舍的选址与修建 猪舍要修建在地势平坦、向阳、干燥、避风的地方,圈舍建筑应遵循"冬暖夏凉,饲管方便,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的原则.有的养殖户在庭院里修圈养猪,栏舍布局结构不合理、不科学,造成猪舍阴暗潮湿,采光通风条件差,夏天挡风不遮阳,冬天遮阳不挡风,舍内地面坡度小,不平坦,积粪积尿,臭气熏天,这些都会影响猪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畜牧与兽医》2017,(1):34-35
为了评价地道通风猪舍、自然通风类型猪舍和机械通风类型猪舍对冬季育肥猪舍环境和育肥猪生长的情况,选取36头40 kg生长猪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试验期为24 d。结果表明:地道组猪舍内温度都较自然组和机械组高,而且,地道组日增重分别比自然组和机械组多93.91 g和56.5 g(P0.001)。结果提示地道通风类型的猪舍提高了冬季猪舍环境温度,有利于猪生长。  相似文献   

17.
湖南丘陵区的气候特点,决定了猪舍建筑的要求.调查表明,目前该地区猪舍建设存在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猪舍的隔热、通风和防潮方面.本文提出了在选址、猪舍式样、顶部隔热、通风、排水等方面的改进措施,对本省养猪生产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氨气(NH_3)是一种无色、强刺激性的有毒气体,是猪舍内公认的应激源。当其浓度长期超过一定限度时,可引起畜禽咳嗽、呼吸困难、肺炎、贫血等,严重时可引起畜禽死亡,猪舍中氨气浓度应不高于20mg/m~3。猪舍内的氨气主要来自粪尿、饲料等含氨有机物的分解,如果不及时清除粪尿和地面蓄积的污物,加之通风不良等其他因素,会造成圈舍内氨气浓度超标。在春冬两季,养殖户为了猪舍保温,将圈舍门窗关闭或加施其他保温措施,造成猪舍通风不  相似文献   

19.
2010年,我镇某猪场引进生物发酵床技术养猪,经过两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要点总结如下:1发酵床的建设1.1朝向和墙高:圈舍结构宜坐北朝南,猪舍屋檐高度为2.6~3.5m为宜。1.2单圈面积:最好控制在30m2左右。圈舍之间直接用栅栏隔开,利于圈舍内通风。1.3窗户和保温隔热:修建天窗、普通窗户2种窗户。屋顶要设置保温隔热材料,防止夏天过热、冬天过冷。  相似文献   

20.
我们于1985年起在通化县二密镇推广肉猪直线育肥,目前全镇已有385个农户(占养猪户52.2%)采用直线育肥方法。现将试点推广情况报告如下。一、试材与方法试点选择选两个养猪专业户和镇兽医站为直线育肥试点组,另选1个传统“吊架子”养猪户为对照组。猪舍建筑试点猪饲养在砖瓦水泥结构圈舍内。圈舍前高1.7米,后高1.5米,脊高2.5米,内宽2米,跨度3米,圈前留1.2米过道修围墙,墙高80厘米,墙上立杆安窗,高80厘米,冬季阳坡盖塑料棚(春季撤去),每圈养4—5头猪。对照组为传统简易猪舍,冬季不盖塑料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