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了加快我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促进国际合作,我国将积极推进该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据介绍,由科技部与国家发改委联合制定的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是我国为加快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产业发展而采取的一项全局性战略。这项计划旨在推动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的  相似文献   

2.
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孟曙光2008年7月24日在昆明召开的“应对气候变化:中泰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研讨会”上表示,中国科技部将重点支持太阳能发电与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生物质燃料与生物质发电、风力发电、氢能及燃料电池、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等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领域的基础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的国际科技合作,并合作培养从事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研究开发的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3.
近日,在成都举行的“中国-东盟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应用研讨会”上,中国和东盟的有关专家表示,中国和东盟在能源消费上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上具有巨大的合作空间。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国际能源合作重点正经历从传统能源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逐步过渡,与各地区及国家间的能源战略合作也各具特点:与中东各国的合作重点一直是油气领域,合作规模保持较高水平;中俄则主要集中在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等领域;中亚五国中,与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3个富油气国的合作有较深传统,项目较多;中非集中与煤炭、油气等传统能源;与亚太地区合作发展较慢,摩擦竞争与合作并存;中欧之间的传统能源合作集中在煤炭行业转型及油气稳定供应上,油气领域正由贸易转向能源治理,新能源逐渐成为合作重点;中美则以新能源为主。国际能源战略合作正朝着“能源技术与能源网络共享、绿色发展”方向前进:与欧美地区深化能源技术合作;全球能源互联网在亚太地区率先取得突破;我国将发挥绿色技术优势、成本优势,努力推动构建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5.
行业动态     
国家能源局发布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 国家能源局组织制定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和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四个专题规划8月6日正式发布,我国可再生能源将进入更大规模发展的新阶段。《规划》确定的基本原则是:市场机制与政策扶持相结合、集中开发与分散利用相结合、规模开发与产业升级相结合、国内发展与国际合作相结合。“十二五”时期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达到4.78亿吨标准煤,其中商品化年利用量达到4亿吨标准煤,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9.豫以上。据介绍,“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组织100个新能源示范城市、200个绿色能源县、30个新能源微网示范工程建设,创建可再生能源利用综合示范区。同时,还将积极推进地热能、海洋能等新的可再生能源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21世纪可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当前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可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开发,中国也具有丰富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开发力度,将逐步改善我国能源供应与消费结构,实现能源、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总结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对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海流能、盐差能)、天然气水合物、沼气资源、水能、乙醇汽油、氢能和核能共10种能源资源进行了概述,分析其资源量、开发状况及其未来发展潜力等,并建议中国石油公司积极开展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开发,向国际一流的能源公司发展。  相似文献   

7.
资讯     
《中国石油石化》2013,(3):12-15
加入中国计划今年正式加入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中国代表团1月13日在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宣布,中国计划今年正式加入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中国希望通过加入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切实推进全球可再生能源技术合作,消除贸易壁垒,降低能源利用成本,促进国内能源结构调整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正>"中德新能源示范城市能源规划编制"成果发布会暨研讨会于2017年7月26日在北京举行。此次研讨会是在"中德气候伙伴关系与可再生能源合作"项目框架下举办的。该项目受德国环境、自然保护、建筑及核安全部委托,由德国国际机构负责实施,中方合作伙伴为国家能源局和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旨在支持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在减排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项目。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上,各个国家一致同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并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2℃以内。国际承诺以及国家政  相似文献   

9.
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不仅是上中下游产业链完整齐全,也不仅是要走出国门跨国经营,还要具有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项目.而且,新能源资源拥有的先与后、多与少,将成为衡量跨国石油公司经营实力的重要砝码.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新能源是跨国石油公司未来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0.
德国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政策较为系统和成熟,尽管与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不同,但以节能降耗和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能源管理核心的宗旨一致。  相似文献   

11.
能源是“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的一个重要内容.“十一五“时期,能源要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既积极做好开源工作,又优先做好节约工作.具体思路:进一步加大国内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力度,积极开发水电,加快发展核电,鼓励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积极稳妥地开展国际能源资源合作,积极利用国际能源市场增加和保障供应,以保障“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沈阳能源集团和美国可再生能源集团及美国天空风能有限公司10月29日签署了总额达15亿美元的风能合作投资协议,这是迄今为止中美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签署的金额最大的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13.
正8月23-24日,"2018年国际能源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全球油气、新能源、金融等行业的众多知名专家、企业家,共同展望能源发展与国际合作前景。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国际能源研究所所长王进指出,能源发展呈现出从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变、从高碳向低碳转变、从集中向分散分布转变三大趋势。这种变化促进了能源体制改革加快步伐,促进了更多企业开展对外能源合作。  相似文献   

14.
该文分析了目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国内外发展的技术和市场现状,各大石油公司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及在中国国内的活动。中国石油作为国内最大的石油公司,具有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诸多优势,同时又面临挑战;对中国石油涉足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给出了积极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信息硬盘     
要闻月报MONTHLY REVIEW 胡锦涛给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致辞2005北京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11月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家主席胡锦涛向大会发来书面致辞,强调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是应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国际社会应该在研究开发、技术转让、资金援助等方面加强合作,使可再生能源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造福各国人民。  相似文献   

16.
国际社会正面临三大挑战:为将来经济发展供应足够的能源;履行保护环境的责任;促进未来数十年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助于应对这些挑战。  相似文献   

17.
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替代能源,具有资源潜力犬、环境污染低、可永续利用等特点。加快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增强能源供给、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200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正式施行,为可再生能源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确定了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宏伟蓝图。记者采访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毛如柏时,他刚从外地调研回来,调研的一个重点就是如何加快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在继续研究开发各单元新能源技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基础上,发展各种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复合新能源体系  相似文献   

19.
媒体之声     
第一财经日报发展新能源关键在于决心2009年2月5日新能源的发展正经历着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但很多配套的政策还不完善,产业链还不完整,市场规模比较小,造成了新能源电力发展过程中的许多障碍。新能源发展缺乏市场竞争力,需要政府支持,因此,实现新能源发展的关键在于政府的决心和态度。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法》确立了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发展的基本法律制度体系。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对可再生能源投资投入和可再生能源制造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国际社会正面临三大挑战:为将采经济发展供应足够的能源;履行保护环境的责任;促进未来数十年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助于应对这些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