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遗传算法用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定量解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本文利用遗传算法对混叠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图进行了定量的解析。文中分析了最多包含了十个组分的大气有毒有机物(苯,四氯化碳,氯苯,硝基苯,苯酚,甲苯,甲醇,邻甲酚,间甲酚和对甲酚)的混合谱图,建立了适当目标函数,使用了自适应变异技术,讨论了交叉和变异概率对结果的影响。结果证明遗传算法有着极好的非线性特征。在适当的条件下,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1%。  相似文献   

2.
《光谱实验室》2007,24(1):27
他曾在瑞士的苏黎世和德国的柏林受教育,并于1934年在柏林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布劳恩少年时期博览了科幻小说,从而对火箭产生了兴趣。1930年,他参加了德国科学爱好者小组,他们进行了各种火箭的试验。1932年,德国军队接管了火箭试验计划。次年,希特勒上台,并于1936年着手建造火箭研究中心。1940年,布劳恩参加了纳粹党。  相似文献   

3.
本文广泛地收集了有关内耗,力学谱,超声衰减方面的专著及会议文集。反映了20世纪在此领域的英文,俄文出版的书籍。也列出了历次国际会议及前苏联,乌克兰,中国的国内会议。文中包括了点缺陷,电,声子,位错,晶界,电畴等诸方面在内的内耗与力学谱工作。  相似文献   

4.
《光谱实验室》2007,24(1):62-62
伽罗华在读中学时,就对数学很有兴趣,阅读了拉格朗日比、高斯G6等人的原著,19岁发表了第一篇论文。伽罗华思想上倾向共和主义,以至两次被捕入狱。出狱不久即死于一场决斗,年仅21。决斗前夜,整理了他的数学手稿,概述了他的主要成果。随着数学的发展,他的成果的意义愈来愈为人们所认识。他主要提出了群的概念,用群论彻底解决了根式求解代数方面的问题,而且由此发展了一整套关于群和域的理论。  相似文献   

5.
采用内标-脉冲才化进样法,建立了微量何不认的ICP-AES分析方法。对内标的选择,分析信号与增样量的关系和分析标准曲线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微量体液样品中的Ca,Mg,Fe,Zn,P,Mn,Cu,Pb,Sr等元素的含量,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一种高效光纤喇曼探针,与常规采样方法相比,简化了操作,改善了测量的信噪比,同时,光纤采样实现了远距离测量,使恶劣环境下的现场检测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
 天文学是古老而又生机勃勃的科学。在历史上,从人类有文字记录开始,天文学就诞生了,各个古老文明都为之做出了贡献。在400多年前的第一次天文学革命中,伽利略用望远镜代替人眼来观测天空,这场革命直接导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并建立力学理论,由此诞生了现代天文学,并且促进了整个现代科学体系的建立。在170年前的第二次天文学革命中,用照相底片和光谱仪这样的探测器代替了人眼来记录观测现象,使得人类第一次能够认识天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由此诞生了天体物理学,并发展成为当代天文学的主流。在70年前的第三次天文学革命中,诞生了射电天文学和空间天文学,为人类打开了认识宇宙的"新窗口",天文学从地面发展到了空间,从光学波段发展到了射电、红外、紫外、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全部电磁波段。  相似文献   

8.
《光谱实验室》2007,24(1):98
林白是州议员的儿子,1920年进入威斯康星大学,但是两年后,为了进入飞行学校,他中断了学业。自己购买了一架飞机,于1925年成了一名空邮飞行员。当时,凡第一个不中断地直接从纽约飞越大西洋到巴黎的任何人,将授予25,000美元的奖金。林白得到了几个圣路易斯商人的资助,买了一架单翼飞机,取名为“圣路易斯精神号”,于1927年5月20-21日,以33.5小时完成了这次飞行。在美国,人们对他的事迹顶礼膜拜而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林白倾刻间成了英雄中的英雄。  相似文献   

9.
对熔铸炸药生产中工艺部分的内容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自行设计制造了预制药球模具,并制备了合格的预制药球,较好的解决了目前预制药球装填过程中易产生的搭桥现象,提高了液态炸药的充填能力,改善了装药工艺,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但预制药球制备较为复杂,且装填后的产品质量与装填预制药柱的产品相比,质量提高不是特别明显。  相似文献   

10.
吕惠志  苑立波 《光学学报》1995,15(11):491-1497
引入了正切函数作为非线性光-电流关系函数,借地速率方程,建立了光学双稳半导体激光器的理论模型。对器件本身进行了理论分析,讨论了器件的主要特性,给出了数值分析结果,提出了器件性能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刘德森 《物理》1994,23(6):321-328
叙述了微小光学的新进展,对微小光学基本原理给出了简单概括,并对发展动态进行了评论,在微小光学理方面,讨论了“阵列光学”理论,研究了光学阵列的物与共轭象间的关系;在微小光学器件方面,讨论了变折射率透镜,平面微透镜列阵,衍射光学元件和三维集成光学系统;在应用方面,讨论了和并行光通信,光计算有关的一些新应用。  相似文献   

12.
田兆斌  夏道莲 《物理》1994,23(6):345-349
激光器的出现,为光压的实际提供了可能。从理论原理,实验方法和价值三方面,对光钳技术作了概要评述,介绍了光钳技术在细胞,线粒体和染色体等三个不同的生物学层次的研究中的应用。并提出了新的实验构思,建议开发“光钳仪”,总结光钳方法,以开拓生物学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等教育目标,全方位提升学生科研素质。面向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笔者介绍了一套基于科研实践能力培养的结构光学非互易实验方案。本实验将理论与实验结合,深入浅出地介绍原理。通过实验,学生不仅熟悉了光学仪器的功能与使用,也锻炼了数据处理能力。将理论结合实验,既巩固了课堂的知识点,又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实践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4.
彭世谬  余少志 《计算物理》1993,10(4):507-512
本文给出了一种改进的λ算法。该算法可以用于计算二维流动和轴对称流动。在导出了以广义黎曼变量表示的欧拉方程组后,本文用两步两点迎风格式对方程组离散求解。由于采用了广义黎曼变量表示的方程组,离散求解时充分考虑了变量的信息依赖域,所以算法稳定性好;由于仅用到待算点单侧一点的构造格式,所以算法简单,编程容易,同时也节省了计算时间。作为算例,我们对钝体超音绕流进行了广泛计算,结果表明,本算法速度快,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相对论磁控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9,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分析了相3对论磁控管的主要特点与问题,编制了谐振系统数值计算程序,通过数值计算与冷测,对不同阴极尺寸与输出结构的磁控管进行了研究,清晰地描述了磁控管的振荡模式与简并现象。制作了A6型相对论磁控管并进行了热测实验,研究了输出功率与工作磁场的关系,经过大量优化工作,在S波段获得了380MW的微波辐射。  相似文献   

16.
刘战存 《物理实验》1998,18(6):49-50,53
简介了物理学家阿贝的生平,回顾了阿贝对成像原理的研究,对显微镜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他提出了正弦条件,进行了复消色差的设计,介绍了他研制一些其他光学仪器装置,以及了为物理学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7.
应用多光子非线性Compton散射和实验探测的方法,对超强激光瞬态等离子体的频率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将入射超强激光和Compton散射光作为形成等离子体碰撞频率的新机制,给出了电子碰撞频率的时空演化方程和实验结果。结果表明:与散射前相比,4.17 kHz以下的功率谱线较平滑,不同时刻抖动幅度不大,且抖动的频率降低了1.63 kHz。当频率达到6.12 kHz时,功率谱线出现了35mW幅度抖动,且大幅抖动的频率降低了0.88 kHz,幅度增大了5mW。当频率达到9.7 kHz时,功率谱线的峰值近似于全谱峰值,且该谱线峰值的频率降低了1.3kHz。由4.17~9.7kHz低频谱产生的功率谱线缩小了0.21 kHz。超过9.1 kHz后,功率谱线抖动对功率谱线峰值的贡献是次要的。这主要是由于散射使等离子体的高频非线性成分增大,低频成分缩小,且4.17~9.7 kHz中亦包含有散射贡献的缘故。  相似文献   

18.
《光谱实验室》2007,24(1):145-145
束特是英国光学仪器制造家,曾制作了用于望远镜的抛物镜面反射境和椭圆镜面反射镜,成功地用于建造格雷戈里望远镜,并于1759年发现了彗星。束特为当牧师考入了爱丁堡大学,但受到了数学家马克劳林讲课的影响而改学光学和数学并得到赏识,以至为他配置了一个光学车间。1738年定居伦敦,在此,他给一千多台反射望远镜配制了当时最好的金属反射镜。  相似文献   

19.
 1665年,一场可怕的瘟疫在英国伦敦流行,剑桥大学被迫停课,学生们都回家躲避。当时只有23岁的艾萨克·牛顿(Issac Newton)也在其中,回到了位于伍尔索普村的一个庄园里,在这里待了18个月。这段时期被晚年的牛顿称为"是我发明创造时期的顶峰",正是在这段时期里,牛顿潜心自由的钻研开普勒、笛卡尔、阿基米德、伽利略等前辈科学家的主要论著,并发明了微积分,发现了牛顿运动的定律、万有引力定律以及光色散定律等一生中最伟大的几个成就。牛顿将力学体系化后,当时处于萌芽阶段的机械制造有了理论基础,快速发展起来。后来蒸汽机被发明,且不断的被改进提升效率,由蒸汽机带来的"动力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促使了纺织、船舶、铁路等产业飞速发展,这场"动力革命"也被称之为第一次工业革命。1873年,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出版了《论电和磁》,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将电学、磁学、光学统一起来,并预言了电磁波。对于麦克斯韦来说,他是站在法拉和W.汤姆逊这两位巨人的肩上。他面对众说纷纭的电磁理论,以深邃的洞察力完成了电、磁、光的统一。有了电磁理论的支撑,发电机和电动机相继问世,电器开始用于代替机器,进入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强电能够提供绝大部分生产和生活的能源,而弱电能够提供主要的通信手段(电报、电话等),从此电力开始成为补充和取代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新能源。另一方面,在1862年,法国人德罗夏提出了四冲程理论,成为内燃机发明的科学基础。19世纪70~80年代,以煤气、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问世,此后不久,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也研制成功。内燃机的工作效率远远高于蒸汽机,大大提高了工业部门的生产力,特别是迅速推动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如果使用蒸汽机来发动汽车的话,恐怕需要数十平方米的空间才能容纳动力部分。而如果利用油气为原料的内燃机,动力部分可以缩小放置于仅四平米的汽车当中。这场"电气革命"也被称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末期,经典力学与电动力学的理论框架已建立完善,并完成了机械革命和电气革命。当时的物理学家普遍很自满的认为,所有的物理系统都可以被经典力学与电动力学的基本方程描述,尽管还存在"两朵乌云",其中一朵便是黑体辐射中的紫外发散问题。然而正是这一朵乌云,逐渐发酵导  相似文献   

20.
1917年,爱因斯坦发表了他的关于整个宇宙时空结构的理论——广义相对论。同时,他猜想宇宙是静止的,但是他的广义相对论方程的解却是时间的函数,也就是说,从广义相对论方程来看,宇宙是运动的,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爱因斯坦在方程中增加了新的一项——宇宙常数项,修改了他的方程。可是后来的天文学研究发现宇宙其实不是静止的,而是向外膨胀的,爱因斯坦很后悔在方程中增加了宇宙常数项,他也因此非常遗憾地错过了预言宇宙的膨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