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 编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自我管理量表,并进行信效度检验,为评价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自我管理提供有效工具。方法 在文献分析及半结构式访谈的基础上,通过德尔菲法专家评审和预调查形成预试量表,选取128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对预试量表进行项目分析,选取396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对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形成正式量表。结果 正式量表包括3个维度29个条目。总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725,2周后的重测信度为0.790。总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00,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出7个公因子,3个维度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分别为62.004%、62.366%、67.142%,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模型拟合良好。结论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自我管理量表信效度良好,可作为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评价自我管理水平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现有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评估与管理相关指南进行整合,从而形成本土化证据资源。方法 以ADAPTE方法为依据,形成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评估与管理的临床护理实践草案,通过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与相关专家的相继论证,对推荐意见进行评价并整合,最终修订形成正式版指南。结果 最终纳入5篇循证指南,整合形成的指南内容包括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分类、病史采集、相关检查、导尿建议及辅助膀胱管理措施共5个主题,共20条推荐意见。结论 本研究整合形成了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评估与管理领域高质量的循证资源,为临床中的循证护理实践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脊髓损伤病人神经源性膀胱功能评估及分类方法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护理人员根据检查结果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功能进行分类,才能对脊髓损伤病人膀胱功能进行针对性个性化的康复护理。  相似文献   

4.
神经源性膀胱及其可能导致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合适的评估工具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临床护理措施的制订和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生活质量评估的重要性和7种特异性评估工具进行综述,阐述各评估工具的测评内容、评分方式、信效度、应用现状及优缺点等,旨在为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关研究和临床评估工具的选择及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广东地区护士对神经源性膀胱和间歇导尿相关知识的认知及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采用自行设计问卷量表,对广东地区的241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对神经源性膀胱和间歇导尿相关护理知识知晓自我评价得分较低。护士对神经源性膀胱的并发症及风险管理答题正确率较低。临床上虽然排尿障碍患者较多,但67.2%的人回答仍采用留置尿管,仅24.1%使用间歇导尿。仅9.9%护士认为医生对排尿障碍患者采取积极的措施。大部分护士愿意参加神经源性膀胱及间歇导尿相关培训及护理联盟,也愿意对出院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管理。结论 护士对神经源性膀胱和间歇导尿相关指南的知识认知不足,未将知识应用于临床,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进一步措施提高护士的认知,提升神经源性膀胱的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6.
孙红 《当代护士》2016,(2):37-38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40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首先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对膀胱容量和压力进行评估,明确神经源性膀胱类型和安全性,根据患者残余尿量制定饮水计划、间歇导尿、膀胱再训练、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治疗时间为30~45 d,如仍不能排尿,则只能执行饮水计划和间歇导尿。结果 40例患者中痊愈1例(2.5%),显效8例(20%),有效31例(77.5%)。结论有效改善神经源性膀胱的排尿能力。  相似文献   

7.
总结1例脊髓圆锥部髓内肿瘤术后放疗期并发神经源性直肠、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康复护理。护理重点为及时评估神经源性直肠和神经源性膀胱的症状及处理效果,做好心理护理,与患者及家属建立共同参与型护患关系,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预防压力性损伤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止肢体废用性萎缩。患者经治疗、护理,神经源性直肠及神经源性膀胱临床症状缓解,完成放射治疗后出院,住院时间56d。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神经源性膀胱的分类评估及个体化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将164例神经源性膀胱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膀胱功能分类评估结果,针对协调性痉挛性膀胱、失协调性痉挛性膀胱、协调性驰缓性膀胱、失协调性弛缓性膀胱、近似生理性膀胱采取个体化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儿尿动力学指标改善,尿路感染阳性率降低,生命质量评分降低(P0.01),且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神经源性膀胱患儿,根据膀胱功能分类评估结果,采取个体化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改善患儿尿动力学指标,减少尿路感染发生率,提高患儿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9.
多种神经系统病变或损伤均可引起神经源性膀胱,神经源性膀胱病理生理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可引起尿路感染、肾积水等多种并发症,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方法依据其不同的病理机制和分类而制订,近年来骶神经电刺激成为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热点。本文就神经源性膀胱近几年的诊治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提高我国对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及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神经源性膀胱与膀胱颈以下的下泌尿道梗阻性病变的影像表现,分析引起膀胱形态、容量变化的原因.方法 收集经过临床证实的4例神经源性膀胱、6例膀胱颈以下的下泌尿道梗阻性病变患者X线、静脉尿路造影及CT表现,将两类病例的影像表现进行对比.结果 神经源性膀胱与器质性病变的膀胱影像表现相似,两者的X线片、静脉尿路造影、CT检查均可以表现为膀胱容量增大、形态改变、憩室形成及肾盂、输尿管积水等.结论 神经源性膀胱是一种功能性病变,必须除外各种器质性病变才能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膀胱形态变化与上尿路功能损害的关系,提出-膀胱变形指数作为评估的简单指标。方法回顾我院资料完整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111例:脊髓损伤者56人,脊髓栓系等疾病者55例。按发现肾盂输尿管积水扩张和/或伴有膀胱输尿管返流作为上尿路功能损害诊断指标进行分组分析。结果上尿路损害组膀胱变形指数50%发生率显著高于无上尿路损害组。结论膀胱变形指数可作为神经源性膀胱上尿路功能损害的进展监测、术前评估和术后疗效评定的较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骶神经电刺激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骶神经电刺激技术治疗1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通过排尿日记和症状改善程度随访并评估疗效。结果患者测试刺激前后症状改善了50%以上。植入永久性电极和骶神经调节器,随访3年半,疗效满意,无不良反应。结论骶神经电刺激治疗部分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清洁间歇性导尿技术在神经源性膀胱等膀胱排空障碍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神经源性膀胱等膀胱排空障碍疾病患者实施间歇性导尿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34例患者中,15例(42.8%)恢复自主排尿;尿失禁症状改善4例(11.7%);肾积水、血肌酐改善8例(23.52%)。结论清洁间歇性导尿技术应用于神经源性膀胱等膀胱排空障碍疾病患者,治疗操作可行、安全,短期疗效肯定,但仍需更多的病例以及更长的随访时间,以进一步评价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管理的真实体验,为开展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EBSCO、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BM、WanFang Data、CNKI、VIP等数据库,纳入所有描述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膀胱管理时的心理活动的文献,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运用Nvivo 11.0软件整合研究结果。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提炼出49个研究结果,形成14个新类别,得到3个整合结果,包括疾病改变生活、学习共存、创伤后成长。结论护士应关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患病后的改变,发挥医联体的作用,指导患者与导尿管共存,做好正确的膀胱管理,引导患者反思生命的意义,加快患者创伤后成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求运用运动想象疗法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影响因素。方法将入组92例应用运动想象疗法进行膀胱功能训练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根据其训练效果是否明显分为两组,分别观察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康复介入时机、脊髓损伤类型等在内的11项可能影响训练效果的因素,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患者的文化程度、抑郁状态、神经源性膀胱类型、介入时间及坚持疗程不同会影响患者进行膀胱训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851,6.903,6.901,30.597,4.211;P<0.05)。大专以下文化程度、HAMD≥17分、介入时间≥60 d、坚持疗程<8周及神经源性膀胱类型为尿失禁是应用运动想象疗法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膀胱训练时的不利影响因素。结论文化程度、抑郁状态、康复介入时机、坚持疗程、神经源性膀胱类型是应用运动想象疗法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膀胱训练时的影响因素,在进行运动想象疗法训练时应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加强宣教指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集束化康复护理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9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常规组各4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传统护理,康复组给予集束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康复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后残余尿量、膀胱容量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量表(QL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残余尿量、膀胱容量及SAS、SDS、QL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康复护理可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膀胱功能,缓解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张秀  华文洁  李素 《中国康复》2021,36(4):208-212
目的:明确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本院康复科收治的67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采集患者的性别、年龄、脊髓损伤原因及损伤平面、神经源性膀胱病程、排尿方式、膀胱容量与压力等。结果: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为64.2%。单因素卡方检验分析结果表明患者年龄、性别、脊髓损伤原因、ASIA分级、损伤平面与是否发生尿路感染无关,而神经源性膀胱病程、排尿方式、膀胱压力及膀胱容量是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的结果显示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发生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留置导尿管、膀胱容量<200ml、膀胱压力增高(P<0.05)。结论: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留置导尿管、膀胱容量<200ml以及膀胱压力增高。对上述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情绪、膀胱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 按照两组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 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情绪、膀胱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实施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干预后, 实验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膀胱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应用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护理中, 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促进其膀胱功能恢复, 提升其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以自我间歇导尿和饮水控制为核心内容的社区护理干预对女性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2012年3~7月,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收集吉首市5个社区53例女性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用高校护理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联合,实施以定时自我间歇导尿和饮水计划为核心内容的社区护理干预模式,以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评分为基础,增补神经源性膀胱常见并发症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导尿相关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 干预后本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总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典型并发症,如膀胱过度膨胀、尿失禁、尿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后尿路感染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校护理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联合实施的以定时自我间歇导尿和饮水计划为核心的社区护理干预模式,有助于提高社区女性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应用TAPES模式对降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路感染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96例神经源性膀胱行间歇导尿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医生管理,护士督导的模式进行管理;将2015年3-12月收治的112例神经源性膀胱行间歇导尿的患者为观察组,采用TAPES模式,即团队合作(T)、综合评估(A)、简化流程(P)、健康宣教(E)和目标监测(S)进行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尿路感染率。结果对照组尿路感染率为58.33%,观察组尿路感染率降为2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TAPES模式对预防和控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具有良好的效果,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