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海南岛万宁小海的障壁海岸沉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万宁小海障壁海岸进行了野外考察和室内研究.从沉积物的成分、结构、沉积构造等方面阐述了障壁沙坝、泻湖和潮坪、潮道及潮汐三角洲的沉积特征,认为小海障壁海岸具海退型沉积层序,潮道侧向迁移是入潮口附近重要的动力学机制,障壁沙坝、潮道、潮汐三角洲砂体通过潮道侧向迁移在时空上共生、连片分布.小海障壁海岸发育主要取决于海平面的相对下降和中低潮差,并与海岸地形、风浪作用、沉积物供给有关.  相似文献   

2.
河口湾由一套变化明显的复杂的亚环境组成。对其相模式研究标明 ,河口湾沉积特征及岩相分布受波浪、潮汐和河流三种水动力所控制 ,据此可将河口湾分成潮控河口湾和浪控河口湾 .在典型的浪控河口湾中 ,潮汐影响小 ,河口处波浪作用相对较高 .波浪作用促使河口处形成水上障壁或水下砂坝 .这种障壁阻止了大部分波能进入河口湾 ,形成了三分性明显的岩相分带 ;而在潮控河口湾处潮汐能量超过波浪能量 ,主要发育长形潮汐砂坝 .由于潮汐伸入湾头方向比波浪远 ,因此 ,潮控河口湾的岩相三分性不明显 .  相似文献   

3.
河口湾由一套变化明显的复杂的亚环境组成.对其相模式研究标明,河口湾沉积特征及岩相分布受波浪、潮汐和河流三种水动力所控制,据此可将河口湾分成潮控河口湾和浪控河口湾.在典型的浪控河口湾中,潮汐影响小,河口处波浪作用相对较高.波浪作用促使河口处形成水上障壁或水下砂坝.这种障壁阻止了大部分波能进入河口湾,形成了三分性明显的岩相分带;而在潮控河口湾处潮汐能量超过波浪能量,主要发育长形潮汐砂坝.由于潮汐伸入湾头方向比波浪远,因此,潮控河口湾的岩相三分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过去曾将拉萨盆地白垩纪地层划分出海陆过渡相及河流相,经研究认为主要是一套障壁海岸环境,局部出现滨岸、及滨岸沼泽和三角洲环境,并没有河流冲积相沉积,根据该地层中岩石组合、沉积构造、古生物特征划分出5种不同的环境类型,在此基础上对该地区白垩纪地层沉积环境的构造背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临清探区石炭二叠系沉积演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岩心、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相标志的分析研究,识别出了碳酸盐台地相、泻湖相、潮坪相、障壁岛相、三角洲相和河流相6种沉积相类型.采用单因素分析综合作图法,编制出了临清探区石炭二叠纪各期的岩相古地理图,对石炭二叠系的沉积相纵向演化和横向展布有了系统的认识.研究结果表明.临清探区石炭二叠系自下而上发育了台地-泻湖、障壁-泻湖-潮坪、浅水三角洲和曲流河四大沉积体系.沉积演化经历了早期的陆表海海陆过渡沉积和晚期的陆相浅水三角洲及曲流河沉积.  相似文献   

6.
以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为例,应用Google Earth软件等信息技术将密西西比河三角洲解析数字化,提取三角洲的地貌、海拔深度值等参数,结合地质沉积背景及测井曲线资料,详细解剖三角洲各沉积亚相及微相单元特征。研究发现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各沉积微相及亚相均比较发育,横向与纵向上连续性较好;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是典型的鸟足状三角洲,受河流主控因素影响,三角洲前缘发育特有的支流间湾沉积,河口沙坝发育数量多,席状沙在河口沙坝前端呈舌状凸起。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分析与探讨海陆交互相页岩的资源潜力,选取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临兴地区太原组地层为研究对象,根据大量的岩芯、测井及地化资料,结合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的理论知识,对海陆交互相泥页岩的沉积环境和发育特征进行研究.通过野外露头、岩心观察和测井等资料,总结临兴地区太原组的沉积环境,并结合有机碳、镜质体反射率和岩石矿物含量的实验数据进行泥岩发育特征的分析,认为太原组地层主体发育障壁型海岸相沉积,泥页岩发育特征良好,且不同沉积环境下的泥岩有机碳含量存在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临兴地区太原组整体经历一个完整的长期旋回,并据此可划分为太1段(p_1t~1)和太2段(p_1t~2);太1段(p_1t~1)主体发育潮坪相沉积体系,太2段(p_1t~2)主体发育障壁岛—潟湖—潮坪的障壁型海岸沉积体系;泥页岩发育特征良好表现为太原组地层虽泥页岩发育的整体厚度变化较大,但累计厚度大于30 m的区域较为可观;太原组TOC均值为3.69%,太2段(p_1t~2)的有机质含量略高于太1段(p_1t~1);热演化程度较高,镜质体反射率(R_0)均值1.39%;干酪根类型为Ⅲ型,以产气为主;岩石矿物组分中脆性矿物百分比较高,脆性指数普遍大于50%,可压性良好;根据不同的沉积环境将泥页岩划分为4种类型,其中沼泽相碳质泥岩的有机碳含量最高.综合评价认为,该地区太原组整体展示较好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潜力,且不完全氧化的沉积环境更有利于有机质的发育.  相似文献   

8.
针对杭锦旗地区山西组勘探中对于沉积相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岩芯资料的精细分析为基础,结合杭锦旗地区山西组区域地质特征及测井、录井、粒度等资料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表明,其沉积物组分由北向南稳定组分含量及成熟度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粒度累计概率曲线表现为双向水流的特点;楔状交错层理、波状层理、砂纹交错层理及泥岩撕裂屑等反映了稳定-动荡的水体环境的沉积构造均较发育,泥岩颜色变化呈现出水下沉积到陆上沉积过渡带。综合研究认为:研究区山西组沉积相类型为辫状河三角洲,研究区从山1段到山2段经历了湖岸线南移、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到平原亚相的沉积演化,使得山西组沉积形成以"陆进水退"为特征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分流河口砂坝发育较差,水下分流河道在沉积砂体中占主导性地位。超补偿型辫状河三角洲的厚层砂体作为优质储层在研究区广泛发育,可以成为油气储层及运移通道。支流间湾沉积的碳质泥岩为煤层及煤成气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通过Google Earth软件将尼罗河三角洲沉积数字化,编制尼罗河现代三角洲地貌图,解剖三角洲各沉积亚相及微相单元特征。尼罗河三角洲沉积受近海地形、河流、波浪等因素控制,平面上呈朵状,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发育有水下漫滩、席状砂,前缘河口砂坝未发育。  相似文献   

10.
沁水盆地晚古生代含煤地层主要为晚石炭世太原组和早二叠世山西组,可采煤层有太原组第15号煤层和山西组第3号煤层,两者均为高煤阶无烟煤。对含煤地层内部各成因相及其组合的综合分析表明,太原组为陆表海多堡岛与碳酸盐台地复合沉积体系。第15号煤层形成于海退持续时间较长的潮汐三角洲环境,其中三角洲平原沼泽相中煤层较厚,滞留泻湖相中煤层较薄,障壁沙坝一带煤层厚度较稳定。山西组为河控三角洲沉积体系。三角洲平原沼泽环境中均衡补偿沉积持续时间较长,形成的第3号煤层厚度较大,结构简单。三角洲前缘沙坝中煤层厚度稍薄,分流河道中煤层不稳定。煤层气勘探实践表明,在同一口试气井中,盆地内大部分地方第3号煤层比第15号煤层厚度大,生气能力强,煤层气保存条件优越,气体质量浓度、含气饱和度、煤层气资源量高。因此,第3号煤层应是沁水盆地煤层气试采和商业化开发的首选目标层。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上游支流——十大孔兑的高含沙洪水在入黄交汇区形成沙坝、淤堵干流的过程是一种典型的干支流交汇现象,对交汇区河床演变、防洪和工农业生产有重大影响,因此研究减轻高含沙交汇区沙坝淤堵的治理措施是一项十分必要和迫切的工作。本文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干支流不同交汇角度对孔兑与黄河高含沙交汇区沙坝淤堵规模的影响。模型试验以产生的高含沙洪水淤堵黄河干流次数最多、危害最大的孔兑之一——西柳沟与黄河交汇的干支流河段为模拟对象,采用黄河高含沙水流动床模型相似律进行模型设计,选取90°、60°、30°和15°作为试验交汇角度,分别开展了清水和浑水交汇试验,获取交汇区水流分区特性和沙坝淤堵规模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交汇角增大,支流对干流的顶托作用增强,交汇口上游壅水区流速逐渐减小,水深增大;交汇角较小时交汇口下游形不成回流区,交汇角增大到30°以后回流区形成并随交汇角增大而增大,伴随着高流速带向对岸移动;壅水区和回流区沙坝尺度随交汇角增大而增大,交汇角较小时形不成壅水区淤积体和回流区淤积体,但易形成交汇口对岸淤积体,其尺度随交汇角增大而减小,与回流区淤积体互为消长。交汇口以上主槽的淤堵由壅水区淤积体构成,交汇口下游主槽淤堵由回流区淤积体和对岸淤积体共同构成,当交汇角为30°时交汇口上下游主槽总体淤堵规模最小。从河道淤堵规模和河岸稳定方面综合分析认为,在现状河道和水沙条件下,30°是有利于减轻孔兑与黄河高含沙交汇区淤堵的较优交汇角,这对交汇口河道整治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浅水三角洲现代沉积考察分析,结合探地雷达(GPR)资料,对浅水三角洲分类方案和对应的沉积模式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根据分流河道弯曲指数和分叉参数,将浅水三角洲分为分叉平直河三角洲、分叉曲流河三角洲、分汇曲流河三角洲和分汇辫状河三角洲4种类型,并建立了各类型的沉积模式; 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的控制因素是分流河道下蚀作用和侧蚀作用的强度。将该沉积模式应用于渤海南部海域BZ25-1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砂体内部构型的研究认为:明化镇组下段4油层组2小层(NmⅣ2)时期是低位体系域早期,发育分汇曲流河三角洲,河道间为侧积隔夹层; 明化镇组下段4油层组1小层(NmⅣ1)时期湖平面上升,发育分汇辫状河三角洲,河道间为垂积隔夹层。这为下一步的开发方案设计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3.
为寻找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高产、高丰度天然气聚集区,本文采用沉积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利用野外露头、岩心、测井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本溪组障壁岛的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本溪组整体自西向东发育为泻湖亚相-障壁岛亚相-陆棚亚相沉积,障壁岛亚相储层分布面积不广,但部分井试气效果较好。试验区骨架砂体厚8~12m,总体呈北东—南西向展布。  相似文献   

14.
以北纬 40°为界 ,塔克拉玛干沙漠可分为两大沉积区 ,即北部为东西向塔里木河干流形成的古老和近现代的冲洪积泛滥平原 ,南部为发源于昆仑山北坡的诸多水系形成的古老或近现代冲 (湖 )积细土平原。查明两大沉积区的水文地质特征 ,为开展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地理环境变迁和地下水系统的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在沿塔中公路勘查塔克拉玛干沙漠水文地质特征中 ,电性特征很好地反映出两个不同沉积区及与之对应的水文地质单元 ,同时根据电性分布特征 ,绘制了塔中公路沿线的地下水水质分布规律 ,并对塔里木河的早、中、晚期古河道的演化进行了推测 ,为开展塔里木盆地地下水形成演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南祁连盆地西段中上侏罗统沉积相特征及其演化过程,在对向阳煤矿、新沟煤矿以及瓦乌斯多索卡等剖面详细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了研究区中上侏罗统岩石学特征、古生物特征以及岩性组合分析,划分了沉积相,并探讨了研究区中晚侏罗世的沉积演化过程。研究表明:研究区中上侏罗统主要发育河漫、堤岸、河床沉积、扇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以及滨浅湖亚相沉积。侏罗纪,南祁连盆地西段新沟—向阳煤矿与瓦乌斯多索卡分属不同的沉积盆地,沉积相差异明显,呈现不同的沉积演化过程。中侏罗世,向阳煤矿一带主要为曲流河沉积,新沟煤矿一带主要为扇三角洲平原沉积,瓦乌斯多索卡一带为浅湖沉积;晚侏罗世,向阳煤矿一带隆起不接受沉积,新沟煤矿主要为滨浅湖沉积,瓦乌斯多索卡一带为滨湖沉积。  相似文献   

16.
在北海市台浦洞尾村的海湾出露有潮坪、海岸沙堤(丘)、海岸泻湖沉积。在潮坪上生长着大量的红树林。涠洲岛有各种各样的地质作用,例如海洋侵蚀和沉积以及火山喷发。火山碎屑岩和海滩岩,不但用偏光显微镜进行鉴定,而且也用费氏台进行了鉴定。北海、合浦、涠洲岛以它的优美风景而著名,她们是一个较好的科研和教学基地。  相似文献   

17.
在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综合利用地面露头、钻井取心、测井相、区域沉积背景、气候条件及构造特征等资料,识别出研究区古近系-新近系发育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湖泊4种沉积相类型。分析研究了各种沉积相的岩性特征、沉积构造和沉积相的垂向演化序列。并以安5井紫一段为例,阐述了研究区主要的沉积相类型,即以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和滨浅湖沉积为主,说明了在地层沉积演化过程中各种沉积相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基于3个华南海滩案例分析结果,采用Boussinesq相位解析水动力数值模型,模拟裂流环流,检验裂流对多沟槽浅滩沙坝和不同浪高、浪向的敏感性,计算、分析时均流速、涡量和水位的空间分布. 结果表明,裂流强度与入射波高、裂流槽宽度成正比. 在多沟槽裂流系统中,当大部分水流集中从邻近的较宽通道流出时,较窄的沟槽可能不产生裂流. 模拟结果表明:当入射角达到11° 时,沿岸流会逐渐取代离岸流而占主导地位,不利于沟槽沙坝的持续存在. 由于突变地形导致的波浪不均匀破碎,沙坝边缘附近有强涡旋现象,水流旋度随着波向偏转而明显增强,并且沿沙坝阵列拉伸. 沙坝促进了岸边的波浪增水,且堆积水量随着波角的变大而增加. 随着入射波波向的偏转,裂流槽内没有出现水面凹陷,这从机理上解释了当入射波角略微倾斜时裂流现象不能持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江汉盆地白垩系沉积相与沉积演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在对江汉盆地露头剖面野外实测、钻井及分析化验资料综合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和测井地质学原理,识别了白垩系层序及沉积相类型、沉积特征.研究表明,受燕山期幕式构造运动的影响,白垩系可划分为两个构造层序,主要发育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和氧化型湖泊四种主要沉积相类型;早白垩世,由于拉张断陷强度较弱,仅在盆地边缘断裂前缘的局部地区发育一套粒度较粗的冲积扇-辫状河砂砾岩沉积;至晚白垩世,在区域引张力的作用下盆地整体拉伸断陷,从盆缘往盆内方向依次发育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氧化型湖泊沉积,构成一个自下而上粒度由粗变细的沉积序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