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岩质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有限元计算软件ADINA建立边坡二维平面应变模型,分析了岩质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粘聚力C、内摩擦角φ,岩石重度γ、弹性模量E、岩石抗拉强度σt和边坡高度h等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粘聚力C、岩石重度γ和边坡高度h等对一般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较为敏感;内摩擦角φ较粘聚力C对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不太敏感。对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引入有限元强度折减系数法对辽宁某中小河流整治工程均质土体边坡进行稳定性计算,并采用双因素试验方差分析内摩擦角以及粘聚力两个参数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有限元强度折减系数可解决均质土坡的危险滑动面稳定性计算问题,计算的稳定性系数合理安全;内摩擦角对均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度为0.072,高于粘聚力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度。  相似文献   

3.
边坡工程中,潜在滑动面位置与边坡支护、治理措施密切相关。为确定二元结构边坡潜在滑动面位置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基于强度折减法重点研究了二元结构边坡底面与土层交界面相对位置、土层黏聚力c和内摩擦角φ的相对大小对边坡滑动面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二元结构土体黏聚力c1、c2一定时,两层土体内摩擦角比值φ2/φ1存在临界值k,即当内摩擦角比值逐渐增大且超过该临界值时,二元结构边坡滑动面将由同时通过上下两层土体转变为仅通过上层土体;同时,内摩擦角临界值k随土体黏聚力比值c2/c1的增大而减小,说明二元地基两层土体抗剪强度比值大小能够改变潜在滑动面位置,对边坡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4.
《人民黄河》2013,(11):115-117
采用均匀设计试验方法可以用较少的试验点获得最多的信息。以三峡库区生基包滑坡为例,采用均匀设计方法研究了滑带土体重度γ、黏聚力C和内摩擦角φ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采用MATLAB软件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黏聚力C和内摩擦角φ对边坡的影响是显著的,且内摩擦角φ是主要影响因素,在滑坡治理中要主要控制黏聚力C和内摩擦角φ的值;土体重度γ对滑坡稳定性影响不显著,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5.
基于均匀设计的边坡敏感性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敏感性分析方法试验次数多,不能够反映边坡破坏的非线性规律。采用均匀设计对边坡稳定性进行数值试验,用灰色关联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可以减少试验次数,并能用非线性的数据评价模型来分析试验数据。以一均质土坡为例,选取容重、内摩擦角、粘聚力、坡角、地震加速度等5个因素进行数值试验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以下的均质土坡或松散堆积体岩土质边坡中,各因素对稳定性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粘聚力、内摩擦角、地震加速度、重度以及坡角。  相似文献   

6.
黄河下游堤防边坡多因素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多因素正交直观敏感性分析方法,对影响黄河下游堤防边坡稳定性的基本因素及其交互作用(黏聚力与内摩擦角的交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体黏聚力和内摩擦角之间呈现负相关性,黏聚力和水位对堤防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高度显著,内摩擦角的影响显著,容重的影响较小,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可以忽略黏聚力与内摩擦角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西部某库岸公路工程边坡,低强度泥岩分布广泛,尤其是高海拔且地震频发的的地区,滑坡现象尤为严重。为探究涉水泥岩层边坡安全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文中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在考虑泥岩边坡的开挖坡角、物理力学参数和地震作用等因素下,开展边坡安全稳定性系数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岩土体材料容重的增加,涉水边坡的安全稳定性系数逐渐降低;而随着岩土体材料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增加,安全稳定性系数也随之增加;且边坡安全稳定性系数对岩土体材料参数中的粘聚力最为敏感。岩土体材料的粘聚力是涉水边坡安全稳定性是边坡稳定分析过程中的重点考虑因素;在考虑地震因素的情况下,涉水边坡相比于在静态条件更加容易失稳;随着边坡坡角的增加以及边坡材料粘聚力的减小,涉水边坡的稳定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8.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黄土边坡稳定性因素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敏感性分析是黄土边坡稳定性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理论,以兰州地区的黄土边坡为工程实例,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坡高、坡率、重度、黏聚力、内摩擦角和地震作用6个不相关因素对黄土边坡安全系数敏感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变化对黄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最敏感,其次是重度和地震作用,而坡高和坡率对其影响则相对较小。灰色关联度法可较精确直观地表示各参数对稳定性系数的影响程度,能将分析结果定量化,并能清楚地显示出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是一种既简单又实用的分析方法。研究成果为兰州地区类似黄土边坡的防护治理和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利用正交设计试验和方差分析方法,对影响陡边坡稳定性土体的内摩擦角、黏聚力和重度3个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利用基于强度折减法的有限差分软件对各种水平下的边坡安全系数进行了分析求解,并对模拟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土体内摩擦角对边坡安全系数影响最为显著,土体黏聚力对安全系数影响较小,土体重度对安全系数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0.
黄土地区的滑坡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为了减少滑坡灾害的损失,有必要进一步加强边坡稳定的分析预测研究工作.由于滑坡的形成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为了预测边坡的稳定性,必须确定出各影响因子对边坡的影响程度.以关中地区为例,利用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范数灰关联分析,定量分析了影响黄土边坡稳定性的因子,并获取各影响因子的权重系数.结果表明:黄土边坡的重度、粘聚力、内摩擦角是黄土边坡稳定性影响因子中最主要的因子.其次为坡比、坡高,孔隙压力比和地震烈度也对黄土边坡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权重系数的排序为边坡的治理和监测提供了重要依据,只要合理地估算黄土边坡的重度、粘聚力、内摩擦角抵?就可以比较快速、准确地确定边坡的稳定状态,这对于快速预测边坡稳定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刚果(金)SICOMINES铜钴矿矿区边坡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敏感性分析在露采矿山边坡角优化和矿山滑坡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以刚果(金)SICOMINES露天矿2一2'边坡为例,考虑重度、粘聚力、内摩擦角、地下水等敏感因子,通过敏感性分析,明确了矿区滑坡治理的主要对象;通过坡角敏感性分析,为矿区提供了最合理边坡角.就本例而言,原设计边坡角处于稳定,可进行边坡角加陡,提高边坡角...  相似文献   

12.
采用Mohr-Coulomb和Ubiquitous-Joint本构模型,运用强度折减法,研究节理面倾向与倾角、土层与岩层的厚度比例对上覆土层节理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节理面顺倾角度大小与岩体中岩石的内摩擦角接近时,坡体稳定性较差,破坏区域较大;节理面反倾角度与坡体潜在破坏裂隙近似正交时,坡体稳定性较好; 随着坡角的增大,节理面倾角变化对坡体稳定性的影响逐渐减弱;当节理面倾角大于坡角时,边坡角度是影响坡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上覆土层厚度小于4m时,安全系数随土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土层厚度大于4m时,安全系数随土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小;上层土体的厚度较小时,应重点对坡脚处进行支护;上层土体厚度接近或超过坡高一半时,应重点对上层土体临空侧进行支护。  相似文献   

13.
由于边坡稳定性受内外多因素的影响,为了更全面分析各因素的变异性对边坡稳定的影响,采用多因素正交设计方法,对影响某堤防边坡稳定性的多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并首次尝试选择是否有含砂层作为敏感因素之一。用极差法和方差法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各因素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程度由高到低顺序为黏聚力、内摩擦角、水位、含砂层、重度。坡脚的含砂层对边坡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影响程度低于水位。  相似文献   

14.
基于均匀设计的边坡稳定性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高峰  程圣国  卢应发  陈灯红 《水利学报》2007,38(11):1397-1401
在边坡敏感性分析中,试验方法的选择对试验次数和试验效果起决定作用。均匀设计能使试验点在试验范围内均匀分布,将此试验方法引入到边坡敏感性分析中,可以大大减少试验次数,获得较好的试验效果。以一均质土坡为例,选取容重、内摩擦角、黏聚力、坡角、地震加速度等5个因素来设计数值试验,对边坡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常见的均质土坡或松散堆积体岩土质边坡中,黏聚力、坡角和内摩擦角为最敏感因素;在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以下的一般岩土体地区,土的重度和地震加速度为不敏感因素。该结论对边坡的综合治理、安全监测和灾害预报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赵杰  邵龙潭 《水利学报》2006,37(6):668-673
本文引入有限元稳定分析法来求解土体结构的极限承载力。在有限元应力应变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搜索临界滑动面并增大外荷载使临界滑动面安全系数为1.0来确定极限承载力,并指出由此得到的极限承载力是土体结构沿临界滑动面整体达到极限平衡时的真正承载力。算例表明此法可行,同时将该方法推广到求解边坡极限承载力和地基承载力。文中还研究了边坡极限承载力同自重和坡角的关系。与各传统地基承载力公式比较发现,在土体内摩擦角比较大时,经验公式均低估了地基承载力。最后分析了计算参数变化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前反倾岩质边坡弯曲倾倒破坏分析方法仍以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悬臂梁模型为主,但大多未考虑坡脚岩层的剪切破坏。为准确评价该类边坡的稳定性,建立考虑坡脚岩层剪切破坏的分析计算方法。首先,根据岩层变形破坏特征,将边坡分为后缘稳定区、中部弯曲倾倒区和前缘剪切区3个区域;其次,建立弯曲倾倒-剪切滑移破坏模式的稳定性分析方法;最后,通过工程实例验证,并进行参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分析方法与工程实际符合性较好;边坡在倾角较陡、坡角较大时稳定性最差,坡角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大于岩层倾角的影响;岩层厚度及层面内摩擦角增加有利于边坡稳定性,且会扩大坡脚剪切区范围。研究成果对反倾岩质边坡破坏的防治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错综复杂,正确认识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不利因素,一直是边坡稳定性分析的重点。基于边坡临界破坏状态判别方法及强度折减法和排中律思想,自编快速搜索边坡安全系数的计算程序,建立二折线边坡数值模型,分析了边坡几何形态及结构面物理力学参数对边坡稳定性的敏感性,并应用于某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研究结果表明:岩体内结构面的内摩擦角、凝聚力、边坡高度、坡角均对二折线边坡稳定性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即使同一边坡工程,在不同的施工阶段,影响因素也会不同。  相似文献   

18.
采用FLAC3D强度折减法并对比slide极限平衡法,分别研究断层破碎带岩土体的泊松比、抗拉强度、内聚力和内摩擦角等力学参数及断层的断距、厚度、倾角、相对临空面的距离等几何参数对岩质边坡破坏模式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边坡的稳定性随内聚力的增大而增大,且基本不受泊松比和抗拉强度的影响,2种方法得出的内摩擦角对边坡的稳定性影响规律有所不同;断层的几何参数对边坡的破坏模式和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并且影响程度大于其力学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前研究岩质高边坡稳定性的方法很多,但研究边坡开挖后稳定性及边坡坡角与结构面倾角的关系却较少,且多运用数值分析方法确定岩质高边坡的稳定性,很少用解析解的方法。基于块体的极限平衡理论,岩质高边坡发生整体破坏,其滑移面为顺层直面,推导出岩质高边坡受结构面控制的最小安全系数解析解。分析解析表达式中各个参数对确定影响边坡稳定性的敏感性因素,表明受结构面影响的岩质高边坡安全系数与岩体的黏聚力、内摩擦角成线性正比关系,与岩体重度、边坡高度和边坡坡角成反比,随着结构面倾角的增加而呈先减后增的趋势,据此得出在既定的安全系数下岩质高边坡稳定坡角的解析解,分析得出受结构面控制的岩质边坡稳定坡角与黏聚力、内摩擦角、边坡坡高和安全系数等的关系曲线。通过对已有工程实例的计算分析,比较理论公式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的差异,证明理论公式可以应用于实际工程之中。  相似文献   

20.
廖孟柯  陈姜温  崔洋  程建军 《人民黄河》2012,34(2):135-137,140
砾岩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众多,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理论对砾岩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砾岩弹性模量与泊松比对边坡安全系数影响很小,对极限状态下边坡的塑性区发展影响较大;强度参数内聚力和内摩擦角对边坡安全系数影响很大,安全系数与软弱层内聚力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