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B掺杂TiO2/AC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活性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以硼酸和钛酸丁酯为主要原料,以活性炭(AC)为载体。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B掺杂TiO2/AC光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对制得的光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甲基橙水溶液的光催化脱色反应和氧化乐果水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反应。考查了不同B掺杂TiO2/AC光催化剂的活性.结果表明,所有B掺杂TiO2/AC光催化剂均为锐钛矿晶相.B的掺杂未导致TiO2/AC光催化剂的吸收带边发生明显的移动.当B-TiO2质量分数分别为2.0%和2.5%时,TiO2/AC光催化剂的活性有明显的提高.B-TiO2质量分数2.0%时活性最高.但是,当B-TiO2质量分数分别为1.5%和3.0%时。TiO2/AC光催化剂的活性降低.B的缺电子特性可能改变了TiO2能带中的电子密度,使光催化反应中光生电子和空穴的俘获方式发生变化;同时。B的缺电子特性也会使光催化剂表面的Lewis酸强度增强,导致表面吸附OH-数量和目标反应物的吸附方式发生变化.这些可能是B-TiO2/AC光催化剂活性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Mo掺杂对纳米TiO2结构和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Mo6 的掺杂在TiO2中引入缺陷,从而扩大TiO2催化剂的光谱响应范围。运用UV-Vis、XRD、XPS、TG-DTA等测试技术考察了钼离子掺杂浓度对于TiO2光催化剂吸收光谱范围、晶型、晶胞和晶粒的影响,分析了钼进入TiO2品格的方式、价态和掺杂催化剂在热处理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以亚甲蓝溶液的光催化降解为模型反应,考察了掺杂量对这种新型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o6 可进入TiO2晶格中形成杂质缺陷,引起TiO2品格膨胀,Mo6 的掺杂量影响TiO2晶粒尺寸和晶相转化。Mo6 掺杂的质量分数为4.5%时,样品的吸收带边可达460 nm,对40 mg/L亚甲蓝反应2 h的降解率为58.3%,矿化率为52.5%。而Mo6 的掺杂质量分数为3.0%和6.0%时,形成的TiO2晶粒尺寸较小,TiO2晶粒中锐钛矿相与金红石相的比例接近4:1时,对亚甲蓝降解率分别为56.6%和52.0%,矿化率分别为49.2%和44.2%。  相似文献   

3.
镧在TiO2薄膜中的非均匀掺杂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a^3+非均匀掺杂的TiO2薄膜。通过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实验来评价催化剂薄膜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La^3+的掺杂方式对TiO2的催化活性有很大的影响,采用非均匀掺杂方式可以明显提高TiO2的催化活性,掺杂浓度以0.5%(原子分数)为最佳。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鼎示其吸收带边明显红移;电化学行为表明其光生空穴一电子对的形成能力和分离效率得到提高。通过比较太阳能光电池异质结的“窗口效应”理论,初步探讨了La^3+非均匀掺杂对TiO2的光催化活性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4.
钆及双稀土元素掺杂TiO2可见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钆及双稀土元素共掺杂纳米TiO2光催化剂,研究了自制催化剂在可见光下对有机染料罗丹明B催化降解反应的活性。稀土掺杂后的TiO2在可见光下催化活性比纯的TiO2有显著的提高。当Gd^3+与TiO2的摩尔比为1.5%,催化剂经过500℃焙烧,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达到99.5%;Gd^3+:La^3+:TiO2的摩尔比为O.5:0.5:100,焙烧温度为600℃,降解率高达99.9%,比双元素掺杂的结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以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为探针反应,采用氙灯模拟自然条件下的太阳光,评价了通过酸催化的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稀土Gd掺杂改性TiO2纳米晶的光催化活性及对甲基橙水溶液TOC的去除效果.运用XRD和UV-Vis DRS表征技术考察了Gd掺杂对纳米TiO2的微晶尺寸、晶体结构与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d掺杂可以抑制TiO2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阻碍TiO2晶粒增长,使TiO2的光吸收带边发生蓝移且有利于对可见光的吸收,从而使Gd掺杂TiO2在模拟太阳光下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但样品对甲基橙水溶液TOC的去除效果要滞后于其对色度的去除.  相似文献   

6.
掺铂二氧化钛纤维光催化降解氯仿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TiO2纤维作为一种微米级光催化剂应用于废水处理时,不但克服了TiO2纳米颗粒不易分离回收的困难,而且对其进行贵金属掺杂,可使其光催化活性大大提高.用光还原沉积法制备了掺铂的二氧化钛纤维催化剂(Pt/TiO2(F)),并将其作为光催化剂用于光催化降解氯仿反应,考察了掺铂量、氧及pH值等条件对降解氯仿反应的影响,并与掺铂的二氧化钛颗催化剂粒(Pt/TiO2(G))的光催化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掺铂量w(Pt)=0.5%,催化剂用量为0.5g/L,预先溶氧至饱和状态,c0(CHCl3)=1mmol/L,pH=5,用300W中压汞灯光照120min时,Pt/TiO2(F)上氯仿的降解率可达98.44%,而Pt/TiO2(G)上氯仿的降解率仅为72.03%.  相似文献   

7.
掺杂金属离子改性的TiO2薄膜光催化剂的研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薄膜光催化剂,着重考察了掺杂铈、镧、钨等金属离子改性的TiO2薄膜的光催化活性,研究了其紫外-可见光透过性能,甲基橙水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实验表明:掺杂铈、镧、钨三种金属离子后,TiO2薄膜的光催化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最佳掺杂浓度分别为3.0%、1.0%、0.5%,其中掺杂铈的TiO2薄膜光催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8.
氮离子和稀土离子共掺杂纳米TiO2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以尿素和稀土离子的硝酸盐溶液为掺杂物质,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氮离子和稀土离子共掺杂的纳米TiO2样品。采用TEM,BET,UV.VIS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通过可见光下降解硝基苯对样品的光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氮和稀土离子(Y,Nd)共掺杂可增大光催化剂的光吸收范围,并提高其催化活性;当N,Y和Nd离子以7%,2.0%和1.5%(摩尔分数)共掺杂时,制备的样品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9.
低量Tm掺杂TiO_2纳米粉体的光致发光特性及光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掺杂量及不同温度焙烧的Tm掺杂TiO2纳米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谱(DRS)和光致发光光谱(PL)技术研究了Tm掺杂量和焙烧温度对其相结构、晶粒尺寸、光吸收及光致发光性能的影响;并以亚甲基蓝(MB)溶液的光催化降解评价其光活性。结果表明:低量Tm掺杂强烈抑制TiO2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转变,减小晶粒尺寸;然而,Tm掺杂量增加,抑制相变作用减弱。Tm掺杂导致样品的紫外吸收能力略有降低,光吸收带边蓝移。Tm掺杂导致样品的PL谱强度降低(0.05%0.075%0.025%≈0.1%0%),光活性升高(0.075%0.05%0.1%0.025%0%),但二者顺序并不完全一致。低量Tm掺杂能有效提高纳米TiO2的光活性;当Tm掺杂量为0.075%(质量分数)、焙烧温度为550℃时,制得样品呈双相结构,锐钛矿相占91%,晶粒尺寸为24.48 nm,其光活性最佳。光活性提高的主要根源是Tm掺杂能有效促进纳米TiO2表面光生e-/h+分离,提高量子化效率。  相似文献   

10.
Au/TiO2薄膜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氧化对硝基苯酚的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Au的TiO2薄膜,考察了其光催化氧化对硝基苯酚的活性,并采用原子力显微镜、 X射线光电子能谱、热重-差示量热扫描和X射线衍射技术对薄膜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Au/TiO2薄膜主要含有Ti, O, Au和C元素,其中Au主要以0价形式存在. 经高温焙烧后薄膜中的Au向表面聚集,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薄膜表面逐渐变得粗糙,颗粒逐渐变大,薄膜的光催化活性下降. 与纯TiO2薄膜相比,掺杂Au的TiO2薄膜的光催化活性有所提高, 在673 K下焙烧的Au/TiO2薄膜的光催化活性较好,反应1 h后对硝基苯酚的降解率可以达到51.4%.  相似文献   

11.
液相沉积法制备光催化活性掺铁TiO2薄膜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周磊  刘昌  赵文宽  胡翎  方佑龄 《催化学报》2003,24(5):359-363
 通过在氟钛酸铵-氟铁酸混合溶液中加入硼酸溶液,应用液相沉积法制备了具有高光催化活性的掺铁TiO2薄膜.用ICP-AES测定了掺铁TiO2薄膜中Fe3+的浓度,用XRD,AFM,UV-Vis和阶梯仪等对TiO2薄膜的沉积条件、结构、膜厚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并以亚甲蓝降解反应评价了掺铁TiO2薄膜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在硼酸/六氟钛酸铵摩尔比为2~4时,掺铁TiO2薄膜中含有锐钛矿相TiO2.当掺Fe3+浓度为0.05%,热处理温度为300℃时,掺铁TiO2薄膜具有最高的光催化活性,其光催化活性是未经热处理时的3.9倍,是经300℃热处理但未掺铁TiO2薄膜的1.4倍.  相似文献   

12.
钬掺杂提高TiO2纳米晶光催化活性的光谱性能机制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采用酸催化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未掺杂和掺杂0.5%Ho(摩尔分数)的纳米TiO2光催化剂,以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为探针反应,评价了其光催化活性。运用XRD,TEM,EDS,FT-IR,UV-Vis DRS以及PL光谱表征技术考察了Ho掺杂对纳米TiO2的微晶尺寸、晶体结构、表面组成与光学性能的影响,并对改性机制作了探讨。结果表明,Ho掺杂可以抑制TiO2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阻碍TiO2晶粒增长,使TiO2的光吸收带边发生蓝移,增加表面羟基含量,促进光生载流子分离,从而使Ho掺杂TiO2样品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能力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3.
水热法合成可见光响应的B掺杂TiO2及其光催化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硼酸和钛酸丁酯为原料,采用水热法一步合成了B掺杂的纳米TiO2. 采用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光谱、透射电镜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所得样品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的B-TiO2具有明显的可见光吸收,并且少量B的掺杂不会对TiO2的晶型和粒径造成很大影响. 掺杂的B以 B - O - Ti 的形式存在,有利于可见光活性的提高. 苯酚的光催化降解反应实验表明,水热法合成的B-TiO2在可见光下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反应 5 h 后苯酚降解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4.
Sm2O3掺杂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和性能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m2O3掺杂TiO2光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程序升温脱附和漫反射紫外-可见光谱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以苯酚为光催化降解反应模型化合物考察了光催化剂的活性,测定了苯酚在TiO2和Sm2O3掺杂TiO2光催化剂上的吸附常数. 结果表明,Sm2O3掺杂TiO2光催化剂具有较强的紫外光吸收性能. Sm2O3掺杂使TiO2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增大,同时导致氧脱附温度提高及脱氧量增大. Sm2O3掺杂有利于反应底物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Sm2O3的最佳掺入量为Sm/Ti摩尔比=0.8%.  相似文献   

15.
纳米复合Sb2O3/TiO2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复合纳米Sb2O3/TiO2Sb2O3掺入浓度越大,催化剂中锐钛矿相含量越高,晶粒直径与颗粒直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在380-460nm,范围内,Sb2O3/TiO2的反射率则减弱,表明光吸收增强,Sb^5+,占48.42%、Sb^ 占17.58%,以亚甲基蓝溶液光催化降解为模型反应,掺入2%,5%Sb2O3,亚在蓝溶液的光催化脱色降解一致动力学常数与总有机炭(TOC)去除率增大,发射光谱证明,Sb2O3的最佳比例为2%,当其比例大于2%时,其电子空穴对的复合率升高,光催化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16.
掺杂Cu的TiO2纳米粒子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活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Sol-gel法制备了纯的和掺杂不同量Cu的TiO2纳米粒子,并用TG-DTA,XRD,XPS,UV-Vis和荧光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考察焙烧温度和Cu含量对TiO2纳米粒子的性质及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初步探讨了Cu的掺杂对TiO2相变的作用机制及样品荧光光谱与光催化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Cu2+的掺杂对TiO2的相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并使其光谱响应范围向可见光区拓展.Cu的掺杂未引起新的荧光现象,但适量Cu的掺杂能够降低TiO2纳米粒子的荧光强度.此外,在光催化降解苯酚的实验中,于500℃处理的掺杂Cu的TiO2纳米粒子的光催化活性较高,与表征结果一致.而掺杂不同量Cu的TiO2的光催化活性顺序与样品荧光光谱强度的顺序相反,即荧光光谱强度越低,其光催化活性越高.  相似文献   

17.
RE/TiO2用于NO2-光催化氧化的研究   总被引:73,自引:0,他引:73  
 以稀土盐和钛酸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稀土\r\n光催化剂RE/TiO2(RE=La,Ce,Er,Pr,Gd,Nd,Sm),并用XRD,\r\nDRS和IR等手段对RE/TiO2进行了表征;以NO-2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r\n其光催化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适量RE的掺入,可有效扩展TiO2的光谱\r\n响应范围,有利于NO-2的吸附,使光催化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r\n其中掺杂Gd样品的光催化活性最高.掺杂量是影响光催化活性的重要因\r\n素,一般最佳掺杂量为w(RE)≈0.5%.  相似文献   

18.
可见光响应的氯掺杂TiO2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恒  龙明策  徐俊  蔡伟民 《催化学报》2006,27(10):890-894
 采用HCl水解钛酸四丁酯制备了可见光响应的氯掺杂TiO2光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线、透射电子显微镜、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氯元素的引入降低了无定形相向锐钛矿转变以及锐钛矿向金红石相转变的温度. 300 ℃焙烧的氯掺杂TiO2吸收波长拓展到可见光区,且XPS证实氯元素以阴离子形式存在于TiO2晶格中. 苯酚降解实验表明, 在大于400 nm的可见光照射下, 300 ℃焙烧的氯掺杂TiO2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活性, 120 min时苯酚的降解率达到42.5%.  相似文献   

19.
新型纳米光催化剂La3+/S/TiO2的制备及其可见光活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采用沉淀-浸渍法合成了一种新型La^3+和S共掺杂TiO2纳米复合光催化剂。通过紫外.可见(UV-Vis)漫反射、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其物相组成、晶粒尺寸、结晶形态和吸光性能进行了表征。以活性艳蓝198染料溶液为模拟废水,对La^3+/S/TiO纳米复合光催化剂的活性进行了评价。相对于单一的TiO2,S掺杂的TiO2和La^3+掺杂的TiO2光催化剂,La^3+/S/TiO2纳米复合光催化荆颗粒的粒径更小,光的吸收边发生了更大程度的红移。在波长λ〉400nm的可见光光照下,具有最高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20.
Sm掺杂对TiO2薄膜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溶胶-凝胶法、浸渍-提拉法制备了不同形式和不同含量Sm掺杂的锐钛矿晶型TiO2的光催化剂薄膜. 采用X射线衍射、UV-Vis光谱及电化学实验对所制得的TiO2光催化剂薄膜进行了表征,并通过甲基橙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实验评价了其光催化活性. 结果表明,与未掺杂的TiO2薄膜相比,Sm掺杂的TiO2薄膜的UV-Vis吸收光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并且光照开路电压也相应提高; 适量Sm掺杂可以明显提高TiO2薄膜的光催化活性,最佳Sm掺杂量为x(Sm3+)=0.5%; 在各种掺杂形式中以表层Sm掺杂的Sm-TiO2(S)薄膜的光催化活性最好. 讨论了Sm掺杂提高TiO2薄膜光催化活性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