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背景:研究发现,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具有遗传多态性,不同个体和NK细胞克隆表达不同的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库。目的:分析新疆维吾尔族人群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多态性及基因型和单倍型特点。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方法检测84名新疆维吾尔族志愿者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频率,采用Hsu等的标准进行基因型和单倍型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共检测已知的16个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其中3DL3、2DL4、3DL2基因存在于所有个体;2DL1、3DP1、2DP1、2DL3基因较为常见;其次为2DS4、3DL1、2DL5、2DS2、2DL2、2DS1、2DS5、3DS1;而2DS3基因频率最低。②共检测19种基因型,其中以AJ(2,2)、AH(5,2)和M(2,8)型较常见,频率分别为25.00%,10.71%和10.71%,其次为P(2,17)、AI(1,5)、H(2,4)和C(5,3),频率为9.52%,5.95%。5.95%和4.76%;比对发现U(17,21)、T(8,8)基因型共4例在国内文献汉族人群中未见报道。③共检出11种单倍型,最常见单倍型2占48.7%,其次是单倍型5,占15.8%;另外,发现有3种新基因型,且无法根据现有相关文献标准进行单倍型分析。表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具有其独特的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和单倍型频率分布,并有可能存在新的基因型和单倍型。  相似文献   

2.
浙江汉族人群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浙江汉族人群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的多态性及基因型.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法(PCR-SSP)进行KIR基因低分辨率检测和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①在浙江汉族人群中共检出目前已知的17个KIR基因.2DL4、3DL2和3DL3基因存在于所有个体,其基因频率为1.00.2DL1、2DL3、2DP1、3DP1*003、3DL1、2DS4*001/002基因较为常见,频率分别为0.902、0.902、0.902、0.902、0.7598、0.5615;而2DL2、2DL5A、2DL5B、2DS1、2DS2、2DS3、2DS4*003、2DS5、3DS1和3DP1*001/002基因频率较低.②浙江汉族人群中以A型单倍型为主,频率高达74.7%.在检测样本中共明确检出12种单倍型,最常见的是单倍型2,频率为53.0%.③共检出26种基因型,最常见为AJ(2,2)、AF(1,2)型,其次为AH(2,5)、NN2(2,6)、AI(1,5)和AG(1,1).其中有15种基因型在白人中尚未见报道,4种基因型无法根据相关文献标准分析出单倍型.结论:浙江汉族人群有其独特的KIR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SS)患者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多态性。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法,分析73例SS患者和195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对照组KIR基因。结果SS组以KIR3DL1+,3DS1-,2DS5-,2DL3+,2DS3-,2DL5-,2DL1+,2DS2-,2DL2-,2DS4+,1D+,2DS1-为主,占15.0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以KIR3DL1+,3DS1-,2DS5-,2DL3+,2DS3-,2DL5-,2DL1+,2DS2-,2DL2-,2DS4+,1D-,2DS1-为主,占25.13%,与SS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IR基因组合3DL1+2DL2-,2DS5+2DS1-,2DL5+2DS1-,2DS4-2DS1-在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KIR基因及两两基因型组合的分布差异可能与SS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青岛地区汉人群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 IR)基因分布多态性及其与其他人群的差异。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SSP-PCR)对青岛地区汉族人群进行KIR基因进行分型检测,统计不同KIR基因在青岛地区汉人群中的检出频率及其与我国中部地区、南部地区和世界其它地区KIR基因分布的比较。结果在青岛地区汉人群中,该试剂可检测的14种KIR基因和2种假基因均可检测到并表现出不同的分布频率。结论该地区不同KIR基因的分布频率有很大差异。所有抑制性基因检出率均高于相应的活化性基因的检出率;我国南、北方汉人群中KIR基因分布频率差异很大,多种KIR基因的分布自南向北有渐增高的趋势;韩国和日本人群KIR基因分布频率与中国北方汉人相接近。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山东地区汉族梅毒患者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型和单体型的多态性,探讨其与梅毒发生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法,对山东汉族梅毒患者190名和健康对照者192名的KIR基因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共检出KIR基因型25种,其中包括新的基因型11种。25种KIR基因型共由12种单体型和6种未知单体型组成。在健康对照组中,KIR基因型P的频率显著高于梅毒患者组(P<0.05),其OR值为0.304;在梅毒患者组中,基因型AE和AG的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在健康对照组中,单体型17的表型频率显著高于梅毒患者组(P<0.05),其OR值为0.321;在梅毒患者组中,单体型1和6的表型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单体型A和B在这2组人群的分布频率差异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IR基因型AE和AG可能是梅毒的易感基因型,基因型P可能是梅毒的抗性基因型;KIR单体型1和6可能是梅毒的易感单体型,单体型17可能是梅毒的抗性单体型。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Ig)样受体(KIR)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16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3级(CIN3)/宫颈癌患者和163例年龄匹配的无血缘关系健康女性外周血标本。采用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PCR分析KIR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两组人群间的差异。 结果:CIN3/宫颈癌组的KIR2DL2和2DS2基因频率低于健康人对照组(10.2% vs 28.8%, P=0.000; 9.6% vs 25.2%, P=0.000)。KIR2DL2/2DS2共表达个体的频率在病例组低于健康人对照组(9.0% vs 22.7%, P=0.001), 与降低疾病的患病风险有关(OR=0.336)。基因型AA1和BX8与增加CIN3/宫颈癌的患病风险有关(49.1% vs 35.6%, OR=1.746,P=0.013; 10.8% vs 4.3%, OR=2.692,P=0.026),而BX4与降低疾病的患病风险有关(2.4%vs 7.4%, OR=0.309,P=0.036)。 结论:KIR2DL2/2DS2对宫颈癌的发生可能具有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患者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多态性,探讨其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之间的关联。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法,分析90例RA患者和200例健康对照组KIR基因。结果通过对RA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的9种KIR基因的分析,比较其基因频率发现:RA病例组KIR2DS4的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A患者KIR2Ds4基因可能与RA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8.
云南汉族人群KIR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云南汉族人群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 IR)基因的多态性及基因型和单倍型特点。方法从献血者中随机选择150名无亲缘关系的云南汉族健康志愿者,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法(PCR-SSP)对其进行KIR基因低分辨率检测,并根据Hsu等[5]的标准进行基因型和单倍型分析。结果在云南汉族人群中共检出目前已知的17个KIR基因,其中3DL3、2DL4、3DP1和3DL2框架基因存在于所有个体。2DL1、2DL3、2DP1、3DP1*003、3DL1、2DS4*001/002基因较为常见,而2DL2、2DL5A、2DL5B、2DS1、2DS2、2DS3、2DS4*003、2DS5、3DS1和3DP1*001/002基因频率较低。在云南汉族人群中共检出31种基因型,最常见基因型为AJ(2,2)和AF(1,2)型,频率分别为26.67%和17.33%。同时检出15种单倍型,以单倍型2最为常见,频率为47.3%。此外,还发现2种新基因型目前在其他人群中尚未见报道,3种基因型无法根据Hsu等[5]的标准模式分析出单倍型。结论云南汉族人群K IR基因分布表现出中国汉族人群K IR多态性的一些共同特点,同时具有其独特的KIR基因频率、单倍型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布。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 cell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VdR)在江苏汉族人群中的分布规律。用PCR—SSP方法对江苏地区269名汉族非亲缘健康人群行KIR基因分型。结果表明:在江苏人群中检出了目前已知的所有KIR基因,共发现江苏汉族人群KIR基因型34种;15种基因型在浙江和香港人群中亦有报道(AA1、BX2、BX3、BX4、BX5、BX6、BX8、BX9、BXII、BX13、BX33、BX68、BX69、BX70、BX75);19种基因型未见于浙江和香港人群(BX10、BX12、BX17、BX23、BX26、BX27、BX28、13X31、BX35、BX42、Bx47、BX57、BX72、BX74、BX79、BX154、BX188、BX231、BX370)。在江苏汉族人群中发现仅在希腊人群中罕见的基因型BX42和仅在瑞典人群罕见的基因型BX231,及仅在马其顿人群中罕见的基因型BX370。结论:在江苏汉族人群中检出了目前已知的所有的16个KIR基因,总计发现了KIR基因型34种,其中BX42、BX231和BX370是罕见的KIR基因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和分析南方汉族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的基因频率和单倍型。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with sequence-specific primers,PCR-SSP)技术对南方地区76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KIR基因的检测和分析,并与77例随机健康对照人群KIR基因频率进行比较。结果共检出16个KIR基因;在AML患者中检出15种基因型,正常人群中检出18种基因型。结论与正常人比较,AML患者各KIR基因频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四川骨髓库汉族人群KIR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四川骨髓库汉族人群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 IR)基因多态性、基因型及其单体型的组成特点。方法随机选取四川骨髓库中川籍汉族捐献者标本135份,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扩增(PCR-SSP)对其进行基因检测,并依据Hsu等建立的方法进行基因型和单体型分析。结果在四川骨髓库汉族人群中,3DL3、3DL2、2DL4基因存在于所有个体,常见基因有2DL3、2DP1、2DL1、3DL1、2DS4*001/002,频率较低的有2DS2、2DL2、2DL5、3DS1、2DS3、2DS5、2DS1、2DS4*003基因。四川骨髓库汉族人群中共发现31种基因型,其中以AF(1,2)AJ(2,2)2型最为多见,频率分别为18.52%和20.74%,同时发现12种单体型,以单体型2最为多见,占43.4%。另外,四川骨髓库汉族人群有14种基因型难以通过Hsu的方法判定基因型,其中7种见于中国其他汉族人群的报道,另7种在其他人群中亦有报道。四川骨髓库汉族人群有6种基因型无法根据Hsu的方法判定其单体型组成。结论四川汉族人群KIR基因分布表现出中国汉族人群的特点,同时也具有独特的基因型和单体型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2.
13.
本研究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多样性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鼻咽癌的相关性。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PCR-SSP)方法,对67名临床诊断为鼻咽癌(NPC)的南方汉族患者的血样和77例随机健康对照组血样进行KIR基因定型,并采用Wolf法计算相对危险度值。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KIR2DL3基因频率在患者组显著降低(χ2>3.84,p<0.05,RR=0.08),具有统计学差异;KIR2DS5和KIR2DL5B基因频率在患者组显著升高(χ2>3.84,p<0.05,RR值均>1),具有统计学差异,而其它各KIR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南方汉族人群NPC患者中KIR2DL3、KIR2DS5和KIR2DL5B基因可能与NPC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骨肿瘤患者发病与自然杀伤细胞(NK)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SSP法检测57例汉族原发性骨肿瘤患者外周血中KIR的表达。所有病例均经临床和病理确诊,其中恶性骨肿瘤30例,良性骨肿瘤13例,骨巨细胞瘤14例。87名上海地区无血缘关系的随机健康个体为正常对照。结果:骨巨细胞瘤组KIR3DL1基因频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54.0%比100.0%,P<0.001)。而在良性及恶性骨肿瘤组中,未发现KIR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间有统计学差异。各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未发现KIR单倍型频率有统计学差异。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E基因型频率在恶性骨肿瘤组中升高(16.7%比3.5%,P<0.05);AE和B基因型在良性骨肿瘤组中升高〔分别为23.1%比3.5%(P<0.05)和7.7%比0%(P<0.05)〕;AN和F基因型在骨巨细胞瘤组中升高(均为7.1%比0%,P<0.05)。结论:KIR3DL1与中国汉族人骨巨细胞瘤发生呈负相关,该基因表达缺失可能易致骨巨细胞瘤发生。同时,AE、B、AN和F等KIR基因型可能与骨肿瘤的发生也具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早期NK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借助三色和四色荧光标记技术,用流式细胞术对24例行体外不去T细胞的HLA不相合HSCT的患者(移植前、+30天、+60天)及其供者外周血中NK细胞KIR的表达进行了测定,包括CD158a(KIR2DL1)、CD158b(KIR2DL2)和CD158e(KIR3DL1);同时用流式细胞术对移植物中CD3、CD4、CD8、CD14、CD34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生Ⅱ~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患者在+30天NK细胞KIR的表达明显低于0~I度aGVHD患者,CD158b[分别为(19.27±9.40)%和(28.92±10.59)%,P=0.018]和CD158aCD158b[分别为(7.30±4.73)%和(14.26±9.71)%,P=0.016]尤为显著。多因素分析表明移植物中CD4^+T细胞是引起aGVHD的危险因素。进一步的相关分析表明每千克体重输入的CD4^+T细胞数与移植后早期NK细胞上CD158a、CD158aCD158b和CD158e的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结论体外不去T细胞的HLA不相合的HSCT中,不仅移植后aGVHD的发生或其相应的治疗措施抑制了移植后早期NK细胞上KIR的恢复;而且移植物中T细胞也直接或间接影响了移植后早期NK细胞上KIR的重建,进而影响了NK细胞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Expression of killer cell Ig-like receptors (KIRs) diversifies human natural killer cell populations and T cell subpopulations. Whereas the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I binding functions of inhibitory KIR are known, specificities for the activating receptors have resisted analysis. To understand better activating KIR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inhibitory KIR, we took the approach of reconstructing their natural history and that of Ly49, the analogous system in rodents. A general principle is that inhibitory receptors are ancestral, the activating receptors having evolved from them by mutation. This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functional switch occurs independently in different species to yield activating KIR and Ly49 genes with similar signaling domains. Selecting such convergent evolution were the signaling adaptors, which are older and more conserved than any KIR or Ly49. After functional shift, further activating receptors form through recombination and gene duplication. Activating receptors are short lived and evolved recurrently, showing they are subject to conflicting selections, consistent with activating KIR's association with resistance to infection, reproductive success, and susceptibility to autoimmunity. Our analysis suggests a two-stage model in which activating KIR or Ly49 are initially subject to positive selection that rapidly increases their frequency, followed by negative selection that decreases their frequency and leads eventually to los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G蛋白家族GABABR2 基因rs3750344 和rs1435252 位点的多态性是否是维吾尔族人高血压的遗传易感因素。方法采集新疆维吾尔族人标本785 例,测量代谢性表型及血压等暴露指标。用Taqman 基因分型平台进行rs3750344 与rs1435252 基因分型,用Haploview 软件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和单倍型分析。结果rs1435252 基因型高血压组(GG 43.0%、GA 43.6%、AA 13.5%)与正常对照组(GG 44.8%、GA 47.6%、AA 7.6%)有显著性差异(P<0.05);A等位基因携带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增高(OR=1.38, 95%CI: 1.08~1.76),调整性别、年龄后显著性仍然存在(P<0.05)。rs3750344 基因型高血压组(TT 71.4%、TC 25.2%、CC 3.5%)与正常对照组(TT 68.5%、TC 29.6%、CC 1.9%)无显著性差异(P=0.204)。结论GABABR2 基因rs1435252 多态性A等位基因可能是维吾尔族人群发生高血压的易感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