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王荣贵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4):3317-3318
目的:进一步认识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及意义。方法:通过对24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综合分析,了解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及临床诊断。结果:通过对24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在一些具有不典临床症状,但心电图检查无病理性改变或病理性改变不明显的患者,结合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动态观察可以确诊。结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应综合分析,及时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不典型特点及早期诊断。方法:收集我院48例症状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有各种不典型临床表现。结论:心电图、心肌酶学改变及心肌标记物检测可使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得到确诊。  相似文献   

3.
何影 《中国医药导报》2008,5(14):182-182
目的:总结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以减少误诊。方法:对10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首发症状漏误诊情况心电图表现总结分析。结果:阐述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注意要点。结论:本组10例均为老年患者,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无痛或疼痛部位不典型,症状隐匿多样,多种心脏病并存等特点,临床医生对症状不典型者应及时做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检查,以早期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于翠英  张文杰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3):394-394,463
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①典型的持续的胸痛史;②典型的心电图改变,包括ST段抬高和Q波出现;③心肌酶学的改变。并认为以上三项中的两项以上阳性可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在其他两项不明确的情况下,只有心肌标志物异常时,要慎重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5.
症状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14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友湘 《广州医药》2002,33(6):19-20
目的:探讨症状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方法。方法:对203例急性心肌梗死中14例症状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诊治经过进行分析。结果:症状典型急性心肌梗死189例中10例死亡,死亡率5.3%;症状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14例中5例死亡,死亡率35%。结论:凡遇年龄大或有心血管疾病史的患者,不论有否典型心肌梗死症状,都应常规心电图检查,防止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分析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率。方法:收集我院2010月~2012年5月收治的78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患者最终确诊不典型心肌梗死,心肌酶谱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酶学改变,54例患者心电图未见病理性Q波,但可见ST段抬高,T波直立呈单向曲线,其余24例患者心电图仅见非特异性ST-T改变。结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变化多样,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掌握患者心电图变化特点是正确诊断治疗和避免误诊漏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征并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9例。结果:本组49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经心电图、心肌酶谱连续动态监测明确诊断,明确诊断时间为入院后0.5~20.0 h,平均8.5 h。梗死部位:下壁10例,广泛前壁9例,前间壁4例,下壁16例、正后壁4例,右心室6例。结论:对中老年患者,特别是年龄较大的老年人,突发上述临床症状,应考虑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存在,行心电图和血清酶学检查,并连续观察,以防漏诊、误诊,导致疾病加剧或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8.
辛列棠  刘炜  刘斌  张美丽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0):1283-1284
目的:进一步认识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及意义。方法:通过对34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综合分析,了解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及临床诊断。结果:通过对34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在一些具有临床症状,但心电图检查无病理性改变或病理性改变不明显的患者,结合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动态观察可以确诊。结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应综合分析,及时诊断。  相似文献   

9.
34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认识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及意义。方法:通过对34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综合分析,了解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及临床诊断。结果:通过对34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在一些具有临床症状,但心电图检查无病理性改变或病理性改变不明显的患者,结合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动态观察可以确诊。结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应综合分析,及时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好转34例,死亡6例。其中患者死于心力衰竭3例,心源性休克2例,心脏骤停1例。结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复杂多样,易误诊、漏诊,影响患者预后,及时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焦峰军 《中外医疗》2010,29(7):84-84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住院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资料。结果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上表现不典型,并发症多且严重,易漏诊、误诊,本身合并症多,死亡率比较高。结论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常缺乏典型症状,临床医生要提高警惕,对患者进行心电图常规检查,及早诊断,从而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进一步认识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尽快明确诊断。方法对53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3例临床症状均不典型,急查12导联心电图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19例,加做18导联心电图显示急性后壁心肌梗死2例,右室急性心肌梗死3例;动态心电图病理性改变而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20例,无Q波有ST-T变化及Q波、ST-T轻微变化9例。肌钙蛋白I或T、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功酶检查34例患者阳性。结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应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表现和动态演变,结合心肌酶和心肌三联检查综合分析,才能及时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进一步认识症状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及意义.结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应综合分析,及时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早期诊断症状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及时正确采取有效治疗,降低本病死亡率并改善预后。方法通过对21例症状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综合分析,了解不典型心肌梗死的诊断,并明确误诊原因。结果症状不典型心肌梗死病人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而延误治疗,需高度重视并尽快做出诊断,予以及时治疗。结论分析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做到早期诊断治疗,并予以相应的对策,尽可能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5.
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延津县人民医院2003~2007年住院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资料。结果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漏诊,并发症多且严重,本身合并症多,死亡率高。结论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常缺乏典型胸痛,临床医生要提高警惕,心电图应常规检查,以早诊断,挽救心肌,降低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6.
常君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3):37-37
目的: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50例不典型AMI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不典型AMI患者,30例经常规静脉溶栓,17例静脉溶栓未成功,7~10天冠脉造影严重狭窄血管给予PTCA+支架术治疗,患者症状缓解,3例抢救无效死亡,17例随访3年未出现再狭窄。结论:分析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年龄因素、心电图及心肌酶学的不典型性,为确诊奠定重要基础,合理药物及介入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袁晓雯 《基层医学论坛》2016,(15):2076-2077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8月在我院使用心电图进行诊断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表现并评价其应用价值.结果 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所占比例为74.35%,与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所占比例25.64%相比明显较多.ST段抬高是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主要表现,非ST段抬高是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主要表现.结论 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对于非典型患者要辅助其他诊断方法进行检查,可以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7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2008年7月收治的70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70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起病时临床症状常不典型,心绞痛症状较轻,并缺乏胸部特有的窒息闷塞感,而以气短、胃肠道或神经精神症状为突出表现。结论70岁以上老年人的急性心肌梗死起病常不典型,因此,对其要提高认识,早诊断、早治疗,以防止心肌梗死并发症或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死绝大多数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冠状动脉分支急性机械性阻塞,引起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和坏死所致。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在我国有所增高,并且预后较严重,急性期漏诊易招致死亡。典型的心肌梗死一般诊断无困难,对临床表现不典型者需特别注意,以免引起漏诊。现就不典型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方法.方法:选择近期来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对心电图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典型心电图变化24例,无典型心电图变化者36例.结论: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为疾病早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