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4 毫秒
1.
目的 评价甲强龙联合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脑认知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60例,完全随机化分为4组(n=15),分别为对照组(A组)、甲强龙组(M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甲强龙联合右美托咪定组(B组),在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M组在体外循环预冲液加入甲强龙20mg/kg,D组麻醉在诱导后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负荷量,之后以0.05μg/(kg·h)速率静脉泵注至术毕,B组既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1μg/kg负荷量,然后以0.05μg/(kg·h)速率静脉输注至术毕又在体外循环预冲液加入甲强龙20mg/kg,A组给于等容量生理盐水。在麻醉后手术前(T1)、CPB即刻(T2)、CPB30min(T3)、CPB结束10min(T4)、术毕(T5)、CPB结束后6h(T6)时采集颈内静脉球部血样,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血清IL-6、IL-10、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浓度。记录术前1天术后2天、3天、7天采用简化智能评分量表(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结果 M组、D组和B组在T1~6各个时间点IL-6、S100β蛋白和NSE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IL-10均比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在T1~6各个时间点IL-6、S100β蛋白和NSE均比其他组更低,IL-10均比其他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D组和B组术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B组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强龙和右美托嘧啶均可以有效降低体外循环中IL-6、S100β蛋白和NSE的浓度,降低脑损伤,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联合应用甲强龙和右美托嘧啶对体外循环后脑损伤的保护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对瘢痕切除创面成纤维细胞生长环境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1月于笔者医院行植皮手术的四肢瘢痕切除术后患者60例,根据植皮手术前是否接受VSD治疗分为负压组(n=30)和包扎组(n=30),负压组均于一期植皮前接受VSD治疗,包扎组未接受VSD治疗。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首次植皮存活率、创面感染率、住院时间之间的差异。并用TUNEL染色、CD34染色法对比瘢痕标本中成纤维细胞凋亡指数及血管生成情况。结果 负压组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包扎组(P<0.05),植皮存活率明显高于包扎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疼痛评分、随访VSS评分间比较,负压组均明显较低(P<0.05)。负压组成纤维细胞凋亡指数明显较低,微血管计数明显较高(P<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可以减轻瘢痕切除创面感染率,有效减轻炎性水肿,且可以通过改变局部血液循环微环境以及机械应力作用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分裂,提高创面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等参数在急性胰腺炎病程中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其对治疗效果评估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患者、2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和4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检测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钙离子浓度(Ca2+)等指标。比较并分析上述指标在急性胰腺炎病程中及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时MPV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AP组比较,SAP组入院时MPV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中,MPV在入院后第3天较入院时进一步升高,至入院第5天、第7天逐渐下降;SAP组中,MPV在病程中各时间点与MAP组比较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后MPV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与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脂饮食大鼠肾脏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成酶2(HMGCS2)表达及可能调控机制。方法 断乳Wistar 雄性大鼠27只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ON)、高脂组(HFG)、绿茶多酚(green tea polyphenols,GTPs)组(G)。CON组大鼠喂养普通饲料,HFG组及GTPs组给予高脂饲料,GTPs组同时自由摄食绿茶多酚浓度为1.6g/L水溶液。26周后测定空腹血糖(FPG)、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免疫印迹法测定肾脏HMGCS2和Sir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CON组比较,HFG组大鼠体重和脂肪系数升高,血清FPG、TC、TG、LDL-C/HDLC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FG组比较,GTPs降低大鼠体重和脂肪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TPs组血清FPG、TC、TG、LDL-C/HDLC均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ON组比较,肾脏组织HMGCS2的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FG组比较,GTPs组增加肾脏HMGCS2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饮食、正常饮食和GTPs干预后,大鼠肾脏组织Sirt3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脂饮食可降低肾脏组织HMGCS2表达,绿茶多酚可逆转此效应;高脂饮食及绿茶多酚对肾脏组织HMGCS2表达的调控不经Sirt3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室(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感染率、危险因素、病原菌种类、耐药性及临床结局,对有效抗感染治疗及预防CRBSI的发生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4年4月共483例留置过中心静脉导管(CVC)的患者。计算感染率、感染相关性因素及筛选危险因素分析并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有17例患者发生CRBSI,感染率为3.5%;不同置管者、置管地点、置管部位构成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是抗生素大量使用和导管日,OR值分别为7.898和1.044。革兰阳性菌(gram-positive bacteria,G+)占35.3%,革兰阴性菌(gram-negative bacteria,G-)占47.1%,真菌占17.6%;G+菌感染患者,经治疗后病情100% 好转;G-菌感染患者,87.5% 好转,12.5% 恶化;真菌感染患者,66.7% 好转,33.3% 恶化。结论 CRBSI的发生率随抗生素大量使用以及导管日延长而增加。患者经治疗后,大部分好转,但真菌感染者病死率相对较高,应引起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6.
周侠  游娜  徐家蓉  缪珩 《寒旱区科学》2017,9(5):140-14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血清胆碱酯酶(S-CHE)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221例T2DM患者,将患者分为T2DM合并NAFLD、未合并NAFLD两组。并随机选取同一时期体检的工人及退休人员206例,分为单纯NAFLD和正常对照组。所有被检者进行餐前和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肝肾功能、血脂、S-CHE的检测以及肝胆胰脾B超检查;对T2DM患者进行空腹C肽和餐后C肽的测定,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2-IR)、胰岛素敏感度指数(HOMA2-%S)、胰岛β细胞功能(HOMA2-%B)。结果 DM合并NAFLD和单纯NAFLD组的S-CHE水平明显高于T2DM未合并NAFLD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1);随着T2DM病程的延长,S-CHE、ALT、GGT、TG、TC、空腹C肽、餐后C肽的水平逐渐下降,年龄逐渐增高(P<0.05或P<0.01);将T2DM患者分为A(S-CHE<8900IU/L)、B(S-CHE≥8900IU/L)两组,B组患者的BMI、脂肪肝百分比、ALT、AST、GGT、TG、TC、LDL-C、HOMA2-IR高于A组,HOMA2-%S低于A组(P<0.05或P<0.01);Pearson偏相关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性别、病程、HbA1c、FBG、收缩压、舒张压后,S-CHE与HOMA2-IR、BMI、TG、TC、LDL-C、ALT、GGT水平呈正相关,与HOMA2-%S呈负相关(P<0.05或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CHE与TC、HOMA2-IR、ALT水平呈正相关(R2=0.281,P均<0.01)。结论 S-CHE的水平在NAFLD患者明显增高,而未合并NAFLD的T2DM患者S-CHE的水平并无增高,S-CHE水平升高主要与脂肪肝、胰岛素抵抗及血脂紊乱相关,常规检测S-CHE可以反映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以及早期预测NAFLD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肥胖患者上气道结构的多层螺旋CT(MSCT)形态学改变,以揭示肥胖患者上气道结构异常及其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的非OSAHS和OSAHS肥胖患者各25例,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额窦层面至第7颈椎水平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测量鼻咽、腭咽、口咽和喉咽的最小截面积及其周围组织并进行比较。并且分析4个平面测量指标与体重指数(BMI)、颈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与非OSAHS组患者比较,OSAHS组肥胖患者软腭的面积明显增大(P<0.05),其体积增大更加明显(P<0.01);口咽部气道的截面积、前后径、体积,均比非OSAHS组患者明显减小(P均<0.05),并且软腭的体积均与BMI、AHI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 MSCT能从二维及三维结构评估肥胖患者上气道阻塞及周围软组织情况,并且提示软腭体积增大可能与OSAHS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水平的关系。方法 对2015年1月~2016年3月在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年龄、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尿酸相关。血浆立卧位肾素-血管紧张素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随着立卧位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立位肾素水平的增高,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增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卧位血管紧张素Ⅱ、总胆固醇、尿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呈正相关,高密度胆固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呈负相关(P<0.05)。结论 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呈独立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SSR在心肌重构过程中的表达改变。方法 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建立小鼠心肌梗死后的心肌重构模型、异丙肾上腺素(ISO)皮下注射2周建立小鼠急性心脏损伤模型;胸主动脉结扎术(aortic banding,AB)建立小鼠心肌肥厚的模型。采用RT-PCR检测各种心肌重构模型中SSR转录水平的改变。结果 SSR亚单位1(SSR1)和3(SSR3)在小鼠心肌梗死(miocardial infarction,MI)术后2周表达明显降低(P<0.05);在ISO诱导的急性心脏损伤后2周表达降低(P<0.05);在AB术后1周表达降低(P<0.05)。然而SSR1和SSR3的表达在AB术后2周开始增高(P<0.05),持续到AB术后8周(P<0.05)。结论 SSR1和SSR3的表达在不同模型的心肌重构中均发生明显改变,且呈现动态变化,提示其可能参与心肌重构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铁过载对原代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表达的影响及川芎嗪的干预效应。方法 使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体外培养铁过载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活性氧的含量。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给药组超氧化物歧化酶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活性氧含量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活性氧含量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 川芎嗪能抑制脐静脉内皮细胞铁过载导致的氧化应激,有通过抗氧化应激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脑梗死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的多态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5年8月期间在笔者医院住院就诊的45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糖尿病患者181例,非糖尿病患者269例,另外选择285例笔者医院门诊部健康的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焦磷酸测序的方法检测分析MTHFR基因C677T的多态性,并分析各基因型与Hcy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脑梗死组与健康对照组的MTHFR基因型分布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T基因的频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7,P=0.00)。脑梗死组患者的Hcy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1,P=0.00)。脑梗死组患者各MTHFR基因型患者的Hcy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68,P=0.00)。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的Hcy水平明显高于糖尿病脑梗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P=0.00),非糖尿病组TT型的Hcy浓度明显高于糖尿病组,CC型的Hcy浓度明显低于糖尿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67,2.18;P=0.00,0.03)。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和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中,MTHFR基因为TT型的Hcy水平明显高于CC型和CT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C型和CT型的Hcy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比健康人的MTHFR基因C677T的T等位基因频率高,且脑梗死患者的MTHFR基因C677T为TT基因型时血清中Hcy的水平更高,由此判断TT基因型可能是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三叉神经感觉根梳理术和半月节射频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揭示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37例没有明显血管压迫的且行颅内段三叉神经感觉根梳理术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梳理术组)和37例行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术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射频术组)进行3年随访,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治疗有效率、复发率和颜面部麻木发生率。结果 梳理术组和射频术组术后3年有效率分别为78.4%(29/37)和73.0%(27/37),术后3年复发率分别是21.6%(8/37)和27.0%(10/37),术后颜面部麻木发生率分别为91.9%(34/37)和100%(37/37),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三叉神经感觉根梳理术和半月节射频术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较为理想的手段,考虑到开颅手术的风险,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术可能更合适于治疗没有明显血管压迫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运用双源CT血管成像(CTA)探讨左冠状动脉分支夹角与左前降支斑块间的潜在关系。方法 从笔者医院2016年1~5月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冠状动脉正常组和100例左前降支斑块组(支架置入术后复查、搭桥术后复查、心肌桥、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患者除外)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结果由2名医生共同确定。100例冠状动脉正常组中,男性57例,女性43例,患者年龄为48~72岁,平均年龄57.54±8.38岁。100例左前降支斑块患者,其中男性64例,女性36例,患者年龄为41~86岁,平均年龄62.08±13.94岁。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技术测量左冠状动脉分支夹角,探讨其与左前降支斑块的关系。结果 冠状动脉正常组左冠状动脉分支夹角范围41.25°~112.14°,平均夹角69.45°±18.71°,左前降支斑块组左冠状动脉分支夹角范围54.14°~128.12°,平均夹角85.65°±15.96°,两组比较,左前降支斑块组左冠状动脉分支夹角大于冠状动脉正常组(P<0.05)。结论 双源CTA可以无创、客观评价左冠状动脉分支夹角及左前降支斑块病变,左冠状动脉分支夹角对左前降支斑块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本研究收集确诊和疑诊为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的儿童患者,并进行磁共振(MRI)和脑电图(EEG)检查。回顾性的识别儿童AE患者的特异性MRI和脑电图改变,为以后快速诊断该疾病提供临床证据。方法 本研究收集从2009~2013年在笔者医院就诊为自身免疫性脑炎的儿童患者。通过指南进行筛选,汇总患者相关信息,并把患者分为确诊组和疑诊组。同时收集患者头部MRI和EEG结果,观察AE患者MRI的主要病变部位和EEG的异常波形,并进行共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1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AE患者,其中9例为确诊患者,9例为疑诊患者。18例纳入患者中有17例患者至少做过1次头部MRI。其中13例患者MRI结果有异常。笔者在9例确诊患者中发现7例患者有边缘系统的病变,且多累积双侧但不对称。5例疑诊患者具有异常的MRI显影,这些病变累积到额外的皮质(包括颞叶、顶叶和枕叶),且同样是累积双侧但不对称。18例纳入研究的患者中有16例患者进行了EEG检查。其中主要的改变有非特异性的背景波形改变,常规慢波和局灶性慢波。且在5例患者的EEG中发现了睡眠时纺锤样改变。结论 本研究发现大部分AE患者都存在头部MRI和EEG异常。确诊为自身免疫性脑炎的儿童患者接受头部MRI检查后发现病变主要集中在边缘系统,且大部分患者的EEG呈现癫痫样放电,少数患者中发现EEG呈纺锤样改变。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tests the validity of general central place concepts in a two-province, government-organized planning region in western Argentina known as Cuyo. Results of trade area surveys for various hierarchical levels and patterns formed by shopping-trip behavior agree well with expectations based on similar central place research in the United Sta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