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为达到工程项目效益最大化,实现工期与成本的综合优化目标,提出一种改进NSGA-Ⅱ算法与BIM5D结合的寻优方法,对工期-成本优化问题进行求解。考虑投产效益对成本的影响,完善了工期-成本多目标优化模型。为解决NSGA-Ⅱ算法寻优过程中搜索空间小,准确度低的问题,在引进动态交叉、变异概率基础上,设计求解该模型的改进NSGA-Ⅱ算法。并将算法与BIM5D平台对接,进行施工工序及资金、资源曲线模拟,提高单一算法寻优实践性。案例分析表明,改进NSGA-Ⅱ算法与BIM5D结合求解工期-成本优化问题可有效优化进度和成本目标。  相似文献   

2.
基于BIM的强大项目管理能力和高度可视化功能,工程建设施工的效率得到极大提高。结合BIM的基本理论,以某框架剪力墙结构为例,通过对该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各类BIM三维模型进行处理和分析,研究了BIM技术在建设工程施工中的一些初步应用。同时,在三维模型为基础上采用Navisworks Manage2015软件,建立了该框架剪力墙结构非标准层4D施工进度模型,并对该楼施工过程进行了进度模拟,研究了采取基于BIM的4D虚拟建造技术进行进度管理的优越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首先对目前施工阶段成本控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现有施工阶段成本控制存在材料浪费严重、信息共享化程度低、返工严重等问题。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引入BIM技术,从实际运用角度阐述了BIM解决上述问题的优势。在成本控制问题分析基础上,以一个多层办公建筑为例,分别利用现有方法与BIM技术对成本进行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4.
针对工程项目各专业间构件易产生碰撞导致的成本增加问题,该文对基于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虚拟施工碰撞检查技术的工程项目成本管控路径进行了探索.分析表明,通过增强协同设计、净高碰撞检查、管线碰撞检查、空间优化、可视化设计及交底、自动审图等途径,BIM碰撞检查技术可排除约90%的图纸错误,减少超过60%的返工,降低超过10%合同价款额.相比传统2D碰撞审查,其排误率及审图效率均有很大提高,从而降低因碰撞造成的成本增加.  相似文献   

5.
钢筋作为工程中三大主材之一,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占有较长的工程周期和较重的成本比例.通过Revit API,首先将钢筋图集规范的相关要求编译到Visual Studio中,使得满足钢筋图集配筋要求的钢筋BIM模型在Revit 3D模型中自动生成;然后利用遗传-爬山混合算法将从Revit导出的钢筋总用量进行求解,使得钢筋利用率满足最优解,从而指导施工过程中的钢筋下料;最后将Revit中整个工程的3D钢筋模型以OBJ和MTL文件格式输出,在移动浏览器中快速重建,从而以浏览器中的3D钢筋模型指导施工现场钢筋绑扎及验收,为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钢筋的用量优化及可视化施工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6.
地下粮仓是一种节能、节地、无污染及低能耗的新型储粮结构.BIM技术具有三维可视化、模拟设计和协同设计等特点.以某大直径钢筋混凝土地下仓为例,引入BIM技术进行虚拟设计,对仓体的建筑、结构、施工过程、进出粮工艺进行模拟,建立了仓体建筑模型、4D动态施工模型和进出粮工艺模型,为BIM技术在粮食仓储设施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变电站的施工管理水平,引入建筑信息化模型(BIM)技术,以某典型的220 kV变电站施工为实例,运用Revit软件建立变电站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并对其施工过程进行4D仿真模拟.根据模拟结果,提出了BIM技术在变电站施工中的实施路径和框架.考虑到变电站主要设备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了所建立的BIM变电站模型对变电站噪声的影响,并对变电站的规划设计进行了优化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BIM模型的智能物业管理体系研究,首先分析了BIM和建筑物的有效结合,然后建立了基于BIM信息下的智能物业管理理论体系和物业管理体系框架组成内容。本文涉及的内容为BIM技术与GPS技术、5A系统和FM系统相结合而组成的可视化智能化平台。应用这种可视化的智能大平台构建起智能物业管理体系的具体组成内容。最后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出基于BIM的智能物业管理体系的优点,总结出BIM和物业管理相结合是以后物业管理发展的方向也是人们应该重视和研究分析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为了跟上建筑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程,推进BIM技术从设计阶段向施工阶段的应用延伸,实现对建筑工程有效的可视化管理.针对当前建筑领域出现的各种弊端,基于BIM技术的虚拟建筑及节点构造模型的应用,对不同情境下的各种建筑构造建立实时模型.研究表明:将BIM技术在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整个建筑生命周期中更好地应用,以达到提升项目建设质量、缩短施工周期和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基于BIM的建筑施工项目进度-成本联合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施工项目管理活动中,常常出现一个控制目标较优,而其他目标不佳的情况,为了避免目标控制中顾此失彼的现象出现,有必要对进度-成本目标进行联合控制,以达到综合控制效果最优.研究建筑项目4D施工模拟实现的方法及过程,利用综合进展率曲线来宏观调控项目进展,再用挣得值法对项目各个成本参数进行评估,以此验证BIM应用于项目管理中的进度-成本联合控制的可行性.最后以西安某国际中心项目为例,通过将建筑物的3D整体模型中的每个构件与施工进度计划中的每项任务相链接,实现了整个施工过程的可视化模拟以及施工进度、成本的动态管理和联合控制.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所具有的三维可视化、信息集成化和可协调性三个方面的特性,围绕深圳创维半导体设计大厦机电安装工程施工阶段中BIM技术的应用尝试,通过对机电安装项目施工阶段中BIM技术在深化设计、方案优化、协调沟通等方面的应用方式、应用过程和所达到效果的研究,探索和分析了在BIM技术应用的初级阶段,机电安装施工企业将BIM技术运用于施工管理过程中有效的应用形式,合理的应用运作流程以及团队人员的配置方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工程造价管理的精细化有助于提高投资造价的控制能力,解决造价管理中的“三超”问题.在对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内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存在的信息问题及其危害,并结合BIM模型的主要信息功能,论述了应用BIM技术对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BIM技术预测功能,采用可靠性理论、概率方法理论,考虑施工过程及进度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分析了目标进度和预测进度的复杂关系,建立了施工进度随机预测模型.特别考虑了施工过程单因素影响条件,研究了单因素进度预测确定性和随机模型,以及基于单因素影响的预测进度可靠性分析方法.同时,探讨了基于BIM管理平台的施工进度可靠性预测集成管理方法.工程实例表明,所提方法对控制施工进度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BIM技术为基础,全面阐述了BIM协同设计在当前机电工程项目中的运用理念.通过Revit在建筑模型构建中的运用以及Navisworks在管线综合设计中的运用,将复杂的二维平面图转化为直观的三维空间图,避免了因管道碰撞而引起的二次设计,缩短了设计和施工时间,反映了BIM建筑信息模型在建筑设计、施工、运维阶段中具有降低项目总投资成本、提高收益率等潜在价值.最后对BIM后期的发展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15.
针对BIM管线碰撞技术尚不能根据碰撞位置给出管线的优化方案问题,利用直觉模糊层次分析法(IFAHP)建立了一种BIM管线碰撞优化模型。首先,依据建筑管线施工规范,从施工成本、施工难度、施工安全性和施工美观度四个方面建立了管线碰撞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根据碰撞点位置状况,依据IFAHP构造出不同的直觉模糊判断矩阵,建立相应的直觉模糊决策模型,进而给出不同管线碰撞点的管线优化方案。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BIM管线碰撞优化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使预制建筑的施工质量和管理效率得到显着提高,从建筑设计、预组件生产、工程建设到整个预制建筑物的维护各阶段分析BIM技术及其应用。并根据每个阶段的建设要求,采用BIM技术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流程和相应的有效管理措施,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展开,使预制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得到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7.
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复杂程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自动化、智能化的施工进度方法受到传统管理领域的关注。然而受到成本高昂且使用复杂等限制,现有的主流方法难以适用于复杂的建筑施工进度管理场景。通过对比各类三维重建技术特点,搭建了基于深度学习三维重建技术的建筑施工进度协同管理自动化系统(DLR-P),利用高速摄像头采集施工现场实时图像信息,完成由二维信息到三维信息的重建,并结合BIM动态模型技术实现对建筑施工进度的自动化管控。以重庆市巴南区某项目施工现场为例对系统进行实证研究,并对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DLR-P系统平均三维重建时间为61 s,满足基本进度管理需求,能够实现建筑施工进度自动化管理,有效提升建筑施工进度管理效率。相较于目前已有的管理方式,其在运行成本及使用便捷性方面均表现出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8.
BIM作为建筑信息集成管理平台,现今已被广泛应用于国际建筑市场上,正推动建筑行业进行史无前例的改革.然而,在建设项目中BIM技术的应用仍面临着法律政策、行业、组织管理、技术、经济和人力资源等多方面的风险.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整理归纳出风险因素,基于DEMATEL方法辨析BIM应用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分析各因素间的因果关系.从中心度可得出,BIM应用最主要的风险因素是企业的投资收益不确定性,而原因度可得出主要因素是BIM标准和指南缺陷,缺乏国产的BIM软件.最后为降低BIM应用风险,提出了完善BIM标准和制定应用指南,加强BIM技术研发和BIM合同管理,制定业务流程,组建BIM专业团队等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