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院2000-2006年临床深部真菌感染分离的病原真菌种类及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方法分析2000年1月~2006年12月年我院住院患儿所有送检真菌培养标本中分离出的菌株,药敏试验使用ATB-FUNGUS2INT酵母药敏试条,进行5-氟胞嘧啶、氟康唑和两性霉素B3种抗真菌药敏检测,严格按照2006年CLSIM27-A2规则及标准进行。结果分离出635株真菌中,念珠菌属572株(90.1%),曲霉属29株(4.6%),隐球菌属21株(3.3%),青霉属和酵母属各5株(0.8%),毛孢菌属2株(0.3%),毛霉属1株(0.2%)。念珠菌属中,前3位分离菌是白念珠菌418株(73.1%);光滑念珠菌64株(11.2%);热带念珠菌52株(9.1%)。白念珠菌对5-氟胞嘧啶、氟康唑和两性霉素B敏感率分别为97.6%,97.6%和98.4%。结论儿科患者中分离的真菌中以念珠菌属最多,并以白念珠菌为主,曲霉比率也在增多。5-氟胞嘧啶、氟康唑和两性霉素B均有较高的抗真菌活性。应加强真菌分离鉴定和耐药性监测,供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ICU病人并发真菌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晓春  沙丽 《护理研究》2006,20(10):2590-2591
真菌已经成为院内获得性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美国医院内感染监测系统(NNIS)的研究表明,1980年—1990年的10年间院内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增加了2倍,1/4~1/2的念珠菌血症发生在ICU,其中以外科ICU病人的发生率增加最明显,约增加了124%。在1990年—2000年系统性真菌感染在全世界范围内明显增多。在2000年念珠菌血症是血液系统感染第4大死亡原因,估计病死率30%-40%。  相似文献   

3.
我科于1996年3月~1997年11月,应用伊曲康唑外用治疗婴儿皮肤念珠菌病22例,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婴儿均为门诊病人,临床症状典型,真菌镜检阳性。22例中男6例,女16例,年龄1~8个月,病程最短10天,最长20天。1.2治疗方法:将伊曲康唑胶囊颗粒500mg加入研末氧化锌油30ml混合后外搽患处,每日早晚各搽1次。连续使用1周后判断疗效,治疗期间不再内服或外用任何抗真菌药物。1.3疗效判断:(1)痊愈:皮损完全消退,真菌镜检阴性;(2)显效:皮损消退70%,真菌镜检菌丝明显减少;(3)无效…  相似文献   

4.
刘丽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5):3601-3602
现将我院2001~2006年住院的肺部真菌感染60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44例,女16例,年龄50~89(平均77)岁。本组均符合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眦。均患有基础疾病,住院天数7~91d,平均31d。均在痰液中找到真菌,其中尿液中查到真菌51例。  相似文献   

5.
腹泻患儿粪便中真菌和细菌分离率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泻患儿粪便中真菌和细菌分离率的比较刘海梅李珍大(南京区军南京总医院检验科,南京210002)关键词真菌细菌腹泻粪便1990年1月~1993年12月,对腹泻患儿的654份粪便进行了真菌和细菌培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儿科门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唐山市区周边农村妇女阴道真菌感染情况,并探讨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取妇女阴道分泌物,然后进行生理盐水涂片,镜下检查真菌。取样之后,针对卫生习惯、清洗外阴频率、是否处于妊娠期等问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次检测人数共200例,总感染率47.50%。30~40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67.75%)。不同清洗外阴频率者的真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检出率随清洗频率增加而降低。妇女的文化程度与生殖道真菌的感染率无相关性(P〉0.05)。妊娠期妇女的真菌检出率明显高于非妊娠期(P〈0.05)。被调查的妇女中穿紧身内裤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类(P〈0.05),穿棉质内裤感染率明显偏低。有内衣与袜子同洗习惯者其真菌检出率明显高于分开洗的(P〈0.05)。长期使用抗生素的被调查者检出率相对较高(P〈0.05)。结论唐山市周边农村妇女真菌感染率较高,应引起医务人员及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甲真菌病355例病原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近2年来手足甲真菌病病原菌的流行情况及变动趋势。方法:门诊直接镜检真菌阳性的甲真菌患者355例共387个病甲进行真菌培养及菌种鉴定。结果:共培养出病原菌269株,其中皮肤癣菌85株(31.6%),酵母菌176株(65.4%),霉菌8株(3.0%)。结论:广州地区近2年来甲真菌病病原菌为酵母菌、皮肤癣菌及霉菌,以酶力为优势菌种,较以前报道相比,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浆中(1—3)-β-D葡聚糖检测和真菌培养在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年4月至8月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皮质类固醇激素和/或广谱抗生素.且有感染体征的108例患者,在其发热当天抽静脉血做(1—3)-β-D葡聚糖检测,同时留取血液、呼吸道、泌尿道和肠道标本做真菌培养。通过回顾性调查.了解临床用药及患者是否症状缓解作为临床诊断标准.并以此为标准比较两者的差异。结果108例患者中使用抗真菌药物且症状缓解32例.使用抗真菌药物症状未缓解和未使用抗真菌药物并症状缓解76例。在108例患者中(1-3)-β-D葡聚糖含量检测阳性31例.阴性77例。108例真菌培养阳性59例,阴性49例。(1—3)-β-D葡聚糖含量检测与真菌培养结果对比差异显著酽=11.529,P〈0.01);(1-3)-β-D葡聚糖含量检测与临床诊断对比差异不明显(X^2=0.0105,P〉0.05);真菌培养与临床诊断比较差异显著(X^2=11.215,P〈0.01)。结论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在诊断深部真菌感染方面的临床价值明显优于真菌培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浆中(1—3)-β-D葡聚糖检测和真菌培养在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年4月至8月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皮质类固醇激素和/或广谱抗生素.且有感染体征的108例患者,在其发热当天抽静脉血做(1—3)-β-D葡聚糖检测,同时留取血液、呼吸道、泌尿道和肠道标本做真菌培养。通过回顾性调查.了解临床用药及患者是否症状缓解作为临床诊断标准.并以此为标准比较两者的差异。结果108例患者中使用抗真菌药物且症状缓解32例.使用抗真菌药物症状未缓解和未使用抗真菌药物并症状缓解76例。在108例患者中(1-3)-β-D葡聚糖含量检测阳性31例.阴性77例。108例真菌培养阳性59例,阴性49例。(1—3)-β-D葡聚糖含量检测与真菌培养结果对比差异显著酽=11.529,P〈0.01);(1-3)-β-D葡聚糖含量检测与临床诊断对比差异不明显(X^2=0.0105,P〉0.05);真菌培养与临床诊断比较差异显著(X^2=11.215,P〈0.01)。结论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在诊断深部真菌感染方面的临床价值明显优于真菌培养。  相似文献   

10.
临床标本中150株真菌的分类与鉴定魏莲花,张俭,邹凤梅(甘萧省卫生厅临床检验中心730000)真菌所致感染的治疗十分棘手,已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我们对1990~1993年甘肃省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病人的230例各类临床标本进行真菌培养、分离及鉴定,现报...  相似文献   

11.
近20年,因癌症化疗的广泛应用、器官移植项目的扩大以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的发生,导致免疫能力降低而引起的医院获得性感染不断增加。涉及的真菌包括皮肤癣菌、深部真菌如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以及曲霉、青霉、毛霉、枝孢、镰刀菌属等多种条件致病菌和实验室污染菌[1,2]。目前,侵袭性曲霉菌感染已成为癌症病人真菌性死亡的最主要病因[3];24%的窥镜污染是由真菌引起的[4];Wilson等从11种消毒过的软接触镜中分离出多种真菌[5];美国过去 20年念珠菌属感染的增加非常显著,血液感染增加了…  相似文献   

12.
医院内念珠菌感染20例分析黄竺筠(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226002)近年来,医院内感染率明显增加,据卫生部通知[1],1993年1~6月我国医院内感染率达9.10%,其感染的病原物除了细菌外,真菌感染率也有所增加,其中尤以白色念珠菌最为常见。它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BAFF分子在肾移植受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表达情况,并初步探讨该分子与肾移植免疫的关系。方法采用适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PCR)分别检测肾移植术后1年以内、术后1~3年、术后3年以上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BAFF)分子的表达水平,同时取健康志愿者作对照。结果术后1~3年、术后3年组的BAFF分子的表达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术后1年以内组和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BAFF分子的表达水平有随着移植时间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并有可能参与了肾移植术后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4.
脓毒症是创伤、烧伤、休克、感染、大手术等临床急危重症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诱发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重要原因。 1流行病学 北美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脓毒症的发病率大约是0.3%(约75万人/年),脓毒性休克的死亡率更高达30%~50%,尤其真菌血症病死率高达50%,老年人或女性易患。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老年人口比率不断增加,也即绝经后妇女比率增加,加之因各种原因,妇女接受手术切除全子宫及双侧附件机会也增加,由此而对妇女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如心血管疾病增加及更年期综合征等。本文目的在于通过观察妇女自然绝经及手术绝经后骨密度的变化,以期为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1资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自然绝经妇女8例,年龄49~59岁,绝经年限3~9年;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妇女(手术绝经组)8例,年龄48~59岁(均为绝经前施行手术,全部为子宫良性疾患),手术年限3~8年;未绝经妇女(对照组)9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德阳市艾滋病的流行特点、阶段、模式、分析传染来源和流行趋势,制定有效的艾滋病综合防治策略。方法对全市1995~2006年HIV/AIDS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5~2006年我市共发现HIV感染者108例,35例已死亡(32.4%);男(64.8%)高于女(35.2%),21~45岁组(86.1%)感染数最高,经血液(50.9%)、性传播(49.1%)是我市HIV传播的重要途径。结论虽然我市还处于HIV流行的早期阶段,但除母婴传播途径未发现外,其他传播途径都已在我市发现,随着女性感染者不断增多和性乱人群的增加,母婴传播和一般人群感染的危险性日渐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药性,为VAP的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内科ICU 1998~2004年间68例VAP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痰培养及药敏情况。结果VAP的致病菌仍然以G^-菌(76.7%)为主,且混合感染(22.1%)多见。铜绿假单胞菌(29.1%)仍居感染的首位,但鲍曼不动杆菌(20.9%)、真菌(14.0%)感染有明显增加趋势。药敏试验表明,G^-菌对大部分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仍保持较好的体外敏感性,但耐药率较前有增加趋势。对含酶抑制剂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有较好的敏感性。氨基糖甙类以及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敏感性尚可。结论适当的最初经验性抗菌治疗应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依据于本地区最新的病原学和耐药性的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18.
湘潭市市售一次使用性卫生纸(巾)微生物污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潭市市售一次使用性卫生纸(巾)微生物污染调查陈子君张和平张普山李家明(湖南省湘潭市卫生防疫站,湘潭411100)1996年4~5月,对湘潭市市售一次使用性卫生纸(巾)进行了微生物污染调查。以细菌总数<200cfu/g、真菌总数<20cfu/g、检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重指数(BMI)与血压的关系。方法 对213例已确诊为T2DM的患者根据体重指数进行分组,分别为BMI〈23、23~、25~、27~共4组(即G1~G4),测定所有对象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HbA1c)。结果 随着BMI逐渐增加,G1~G4组高血压的发生率逐渐增加,血压水平增加,且以舒张压升高为主。统计学分析表明,G3、G4组与G1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G1、G2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G2、G3、G4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收缩压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与高血压的发病率、舒张压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20.
脑出血患者早期死亡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出血(ICH)患者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1-2003年在我院住院的196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对17项起病3d内的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意识障碍、白细胞计数、年龄、尿素氮、血糖、发热、冠心痛史7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比数比(OR),占95%可信区问(95%CI)依次为2.53(1.73~3.71)、1.29(1.14~1.46)、1.09(1.04~1.15)、1.22(1.07~1.40)、1.22(1.05~1.41)、4.50(1.64~12.40)和8.64(1.52~49.21)。回归模型对本组病人分类的总准确率为87.8%。结论:意识障碍、白细胞计数增加、发热、高龄、尿素氮升高、高血糖、合并冠心痛可能为脑出血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