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比较PCOS与非PCOS卵巢高反应患者的助孕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IVF/ICSI-ET助孕的卵巢高反应患者的病历资料(共1 236个周期),根据是否合并PCOS分为PCOS组(309个周期)和非PCOS组(927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促排卵情况、实验室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PCOS组患者体重指数(BMI)、抗苗勒管激素(AMH)、基础LH(bLH)水平和基础窦卵泡数(AFC)均显著高于非PCOS组(P<0.05)。两组患者促排卵方案所占比例、Gn天数、Gn总量、HCG日E2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PCOS组获卵数显著多于非PCOS组(P<0.01)。两组行IVF的情况比较,PCOS组受精率显著高于非PCOS组,2PN受精率和优胚率则显著低于非PCOS组(P均<0.05),2PN卵裂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行ICSI情况比较,受精率、2PN卵裂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PCOS...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三种助孕方案的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在本院助孕的PCOS患者,按接受的助孕方式分为三组:A组(n=97),自然周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IVM);B组(n=33),降调节后短暂促性腺激素(Gn)刺激再IVM;C组(n=112),长方案降调节后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比较三种助孕方案治疗效果. 结果 B组和C组临床妊娠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58.1% vs.57.7%,P>0.05),但均显著高于A组(32.5%)(P<0.05).hCG日内膜厚度分别为A组(6.1±1.8)mm,B组(8.8±2.3)mm和C组(11.6±2.5)mm,三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未使用Gn,B组Gn用量为(578.1±314.4)IU,费用为(2,029.6±1204.8)元,C组Gn用量(1,751.1±692.8)IU,费用(5,768.4±2,100.8)元,三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A、B组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C组重度OHSS发生率为4.5%. 结论 IVM助孕可以避免OHSS发生,若降调节后短暂Gn刺激再IVM助孕,由于子宫内膜发育得到改善,可以获得与长方案相似的临床妊娠率,是PCOS患者的一个经济安全有效的助孕方式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助孕后妊娠合并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患者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行IVF/ICSI-ET治疗并妊娠的1 182个周期的病例资料。按照是否合并OHSS分为2组:妊娠合并OHSS组(n=93)和对照组(n=1 089)。根据妊娠早期孕囊数目进一步将妊娠合并OHSS组分为OHSS单胎组(n=43)和OHSS双胎组(n=50);对照组分为正常单胎组(n=738)和正常双胎组(n=351)。按照OHSS的严重程度以及妊娠早期孕囊数将93个妊娠合并OHSS周期分为中度OHSS单胎组(n=29),中度OHSS双胎组(n=37),重度OHSS单胎组(n=14)和重度OHSS双胎组(n=13)。结果妊娠合并OHSS组基础窦卵泡计数、获卵数、HCG日E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妊娠合并OHSS组双胎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3.8%vs.32.2%,P<0.05);OHSS单胎组与对照单胎组,OHSS双胎组与对照双胎组的周期分娩率、异位妊娠率、流产率、剖宫产率、早产率、产科并发症发生率、低出生体重儿率、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妊娠合并OHSS组及对照组行组内比较,单胎妊娠患者的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均显著高于双胎妊娠患者(P<0.05),单胎妊娠患者早产率显著低于双胎妊娠患者(P<0.05)。中度OHSS组与重度OHSS组间比较,双胎妊娠率、周期分娩率、异位妊娠率、流产率、剖宫产率、早产率、产科并发症发生率、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中度OHSS组与重度OHSS组的双胎妊娠新生儿出生体重均显著低于同组单胎妊娠(P均<0.05),中度OHSS组内双胎妊娠分娩孕周显著低于单胎妊娠(P<0.05)。结论妊娠合并中、重度OHSS并未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扳机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新鲜周期移植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就诊本院生殖中心行IVF/ICSI的442例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扳机日使用的扳机方案分为两组:GnRH-a扳机组(163例),在扳机日使用GnRH-a 0.2mg扳机;HCG扳机组(279例),在扳机日使用HCG 10 000U扳机。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低风险者(GnRH-a扳机组68例,HCG扳机组79例)取卵后5d移植1枚囊胚。GnRH-a扳机组黄体支持从取卵当天开始使用戊酸雌二醇(4mg/d)、地屈孕酮(40mg/d)和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90mg/d),至孕10周停药。HCG扳机组黄体支持不使用戊酸雌二醇,其余同GnRH-a扳机组。观察获卵数、可利用胚胎数、MⅡ卵率、鲜胚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及OHSS发生率。结果两组之间的获卵数[(23.03±7.95)vs.(21.92±8.43)]、MⅡ卵率(89.60%vs.88.90%)、可利用胚胎数[(8.93±5.61)vs.(8.80±4.95)]、临床妊娠率(55.88%vs.65.82%)、持续妊娠率(48.52%vs.56.96%)及早期流产率(13.16%vs.18.4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CG扳机组的OHSS发生率高于GnRH-a扳机组(8.24%vs.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中GnRH-a扳机未降低PCOS患者新鲜周期移植的临床妊娠率,但显著降低OHS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结局的影响及与产科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接受IVF/ICSI助孕妊娠的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并发中、重度OHSS分为两组:并发中、重度OHSS的妊娠周期(A组,n=665);未并发OHSS的妊娠周期(B组,n=6 520)。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及产科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多胎率及周期分娩率显著高于B组,异位妊娠、早期流产的发生率则显著低于B组(P0.05);两组单胎/双胎晚期流产、早产、极低/低体重儿、围产儿死亡数、有出生缺陷胎儿数等不良妊娠结局及产科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重度OHSS的发生未对妊娠结局造成显著不良影响,未显著增加产科并发症及出生缺陷胎儿的发生率,但是应积极避免,并在疾病发生后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卵巢高反应人群在黄体期添加经皮雌激素后对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2016年8月至2017年1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ET鲜胚移植的卵巢高反应患者257例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单纯P组(116例),从取卵日开始给予地屈孕酮+雪诺同行黄体支持;E2+P组(141例),移植前地屈孕酮+雪诺同使用方法同单纯P组,移植后第7天开始经皮给予雌激素1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促排卵情况和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HCG日E2、P水平、内膜厚度,获卵数,移植胚胎数及优质胚胎数等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75.9%vs.74.5%)、持续临床妊娠率(71.6%vs.68.1%)、自然流产率(4.6%vs.8.6%)及异位妊娠率(1.1%vs.0%)等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E2+P组的中重度OHSS发生率略高于单纯P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297)。结论卵巢高反应人群在黄体期添加经皮雌激素不能显著提高临床妊娠率,而中重度OHSS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因此对于卵巢高反应人群不推荐在新鲜胚胎移植后补充经皮雌激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促排卵方案应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助孕结局及经济花费,为临床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生殖中心因PCOS或输卵管因素合并PCOS行IVF/ICSI-ET助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共575个周期),根据促排卵方案不同分为3组:拮抗剂方案组(112个周期),改良超长方案组(60个周期),长效长方案组(403个周期)。比较3组患者的基本情况、促排卵情况、妊娠结局及经济花费。结果 3组间比较,拮抗剂方案组Gn天数最短、Gn总量最少、移植日内膜厚度最薄、全胚冷冻率最高、新鲜周期移植率最低,与其他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组间鲜胚移植周期及全胚冷冻后首次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的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拮抗剂方案组鲜胚移植周期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显著低于长效长方案组(P<0.05)。单个取卵周期花费、达到首次妊娠花费均为拮抗剂方案最高,改良超长方案最低,3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拮抗剂方案、改良超长方案、长效长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中,卵泡输出率(FORT)及成熟卵子输出率(MIIOORT)对不孕症患者卵巢反应性及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行IVF/ICSI-ET治疗的397例患者临床资料。将FORT及MIIOORT值采用传统阈值分为低、中、高3组,比较3组之间的促排移植情况及妊娠结局。再根据患者获卵数分为卵巢低反应(获卵数<4个)、卵巢中反应(4个≤获卵数≤15个)和卵巢高反应(获卵数>15个)3组,比较该3组间的FORT及MIIOORT值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妊娠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1) FORT值各组比较,FORT值越高,窦卵泡数(AFC)越少,成熟卵泡越多(P<0.05);低FORT组的HCG日E2和P水平、获卵数、MII卵母细胞数、优胚数、囊胚数及冷冻胚胎数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均<0.05);与高FORT组相比,低FORT组的HCG日LH[(1.86±0.96)vs.(1.46±0.74)U/L]显著升高(P<0...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Ⅱ型排卵障碍患者进行不同助孕治疗的临床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19年1~12月因Ⅱ型排卵障碍就诊的244例患者(共432个助孕周期)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为PCOS患者分为PCOS组和非PCOS组,其中PCOS组分为宫腔内人工授精组(IUI组,143个周期)和单纯促排卵治疗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体质量指数(BMI)对接受IVF/ICSI助孕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妊娠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行IVF/ICSI治疗的PCOS患者资料,共1 143个周期,按照BMI值分为正常体重组(18.5 kg/m2≤BMI<24 kg/m2,n=461)、超重组(24 kg/m2≤BMI<28 kg/m2,n=433)、肥胖组(BMI≥28 kg/m2,n=249),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妊娠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不孕年限、不孕类型、促排卵方案、受精方式、移植胚胎个数及移植胚胎类型等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 超重组和肥胖组的Gn起始量、Gn总量及Gn天数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2PN数、可用胚胎数、优胚数及囊胚形成率均显著低于正常体重组(P<0.05)。超重组的中重度OHSS发生率(1.73%)和肥胖组的中重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不同ABO血型病人的应激反应.方法 择期全麻病人A、B、AB、O血型各15例,年龄30~50岁,体重50~70 kg,根据血型分为A组、B组、AB组和O组.在气管插管诱发应激状态下观察应激反应水平,于麻醉诱导前即刻(基础状态)、气管插管即刻、气管插管后1、5、10 min时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同时采集中心静脉血样5 ml,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浓度,计算各时点测定值与基础值的差值以反映各指标变化幅度.结果 与A组比较,B组、AB组和O组MAP、HR、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浓度的升高幅度降低(P<0.01);与AB组比较,B组和O组MAP、HR、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浓度的升高幅度降低(P<0.01);B组和O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型血病人应激反应明显强于其他血型病人,其次是AB型血病人,B型和O型血病人应激反应较弱.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体重指数(BMI)对于PCOS患者IVF/ICSI治疗过程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6年在我中心就诊的1 323名PCOS患者(1 323个IVF/ICSI助孕周期)的临床资料。PCOS诊断参照Rotterdam ESHRE/ASRM标准。按照BMI值(亚洲标准)分为偏瘦/正常体重组(BMI24kg/m2)、超重组(24≤BMI28kg/m2)、肥胖组(BMI≥28kg/m2),并以不同授精方式分为IVF亚组和ICSI亚组,分析各组的促排卵情况有无差异;再从所有周期中筛选出进行了鲜胚移植的800个周期,仍按照上述BMI标准分为偏瘦/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又按授精方式分为IVF亚组和ICSI亚组,比较各组的促排卵情况和临床结局。结果 1 323个IVF/ICSI周期中偏瘦/正常组、超重组及肥胖组的Gn用量、Gn天数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偏瘦/正常组Gn用量最少、Gn时间最短,肥胖组Gn用量最多、Gn时间最长。偏瘦/正常组的扳机日E2和P水平、获卵数显著高于超重组和肥胖组(P0.05);偏瘦/正常组的预防OHSS取消移植率和中重度OHSS发生率显著高于超重组和肥胖组(P0.05)。比较3组患者的IVF亚组和ICSI亚组胚胎形成结局,结果显示:偏瘦/正常组IVF亚组的可利用胚胎数、可利用胚胎率显著高于超重组、肥胖组的IVF亚组;偏瘦/正常组ICSI亚组的可利用胚胎数、可利用胚胎率显著高于超重组ICSI亚组;偏瘦/正常组IVF亚组的有囊胚形成周期率显著高于超重组IVF亚组(P均0.05)。进行鲜胚移植的800个周期中,3组IVF亚组间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异位妊娠率和早期自然流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ICSI亚组的各观察指标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BMI增加,偏瘦/正常组、超重组及肥胖组IVF亚组的胚胎种植率呈下降趋势,但尚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进行IVF/ICSI助孕的PCOS患者中,BMI升高可能会影响促排卵反应,导致Gn用量增加、Gn促排天数延长。虽然不同BMI各组的妊娠结局尚无显著性差异,但随着BMI增加,IVF亚组的胚胎种植率呈略下降的趋势,因此,临床工作中对于行助孕治疗前PCOS患者的BMI控制仍应给予一定重视。  相似文献   

13.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辅助生殖技术(ART)中药物刺激卵巢方案常见的严重医源性并发症。通过探讨其发病机制、妊娠结局和预防方案,进一步探索如何平衡控制性促排卵、患者身心健康、妊娠结局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期寻找到既不损害妊娠结局又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最佳药物刺激卵巢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行改良超长方案促排卵治疗中应用重组人黄体生成素(r-hLH)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ET/ICSI)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行改良超长方案促排卵第8天(D8)血清黄体生成素(LH)0.5U/L的414例PCOS患者。实验组(n=342)为自D8添加r-hLH 75U者,而对照组(n=72)为未添加r-hLH者。对比两组主要妊娠结局,如: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LH、雌二醇(E2)、孕酮(P)水平、雌孕激素比值(P/E2)、子宫内膜厚度,平均获卵数、受精率、优胚率、着床率、妊娠率、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抱婴率及流产率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HCG日P/E2明显下降[(0.2±0.1)vs.(0.4±0.3),P=0.027],HCG日LH水平[(1.2±0.4)U/L vs.(0.4±0.1)U/L,P0.001]、子宫内膜厚度[(12.4±2.2)mm vs.(11.7±2.6)mm,P=0.002]、受精率[(82.0±18.4)%vs.(75.1±21.2)%,P=0.005]、优胚率[(71.1±22.1)%vs.(64.8±23.7)%,P=0.034]等均明显增加,平均获卵数明显下降[(13.0±6.0)个vs.(15.6±6.6)个,P=0.001],HCG日E2(1 0657.6±4 929.1)pmol/L vs.(10 404.8±4 783.4)pmol/L,P=0.714]、着床率(53.2%vs.48.4%,P=0.326)、妊娠率(76.1%vs.67.2%,P=0.143)、重度OHSS发生率(1.5%vs.0%,P=0.592)、抱婴率(66.0%vs.59.0%,P=0.296)及流产率(6.9%vs.7.3%,P=1.0)等虽无统计学差异,但均有改善趋势。结论研究结果提示,r-hLH或许能改善改良超长方案PCOS患者IVF/ICSI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系统评价不同促排卵方案在高龄卵巢低反应者(POR)行IVF-ET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计算机全面检索数据库,其中主要包括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等中文数据库以及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1月,检索不同促排卵方案在IVF-ET中对卵巢低反应者的临床效果研究。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过严格筛选最终纳入的9篇文献,共计1 982例POR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常规促排卵方案与微刺激方案比较,周期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受精率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常规促排卵方案的周期移植取消率显著低于微刺激方案(P<0.05)。结论目前没有证据证实微刺激方案在高龄卵巢低反应女性中可以改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龄妇女IVF-ET助孕治疗中5种促排卵方案(长方案、短方案、拮抗剂方案、克罗米芬方案及自然周期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集爱遗传与不育诊疗中心2014~2015年收治的年龄≥35岁患者采用5种不同方案促排卵后行IVF/ICSI-ET助孕的5 031个周期的实验室及临床结局。将患者根据不同的年龄分为3组:35~39岁、40~42岁、42岁,分析不同年龄组不同促排卵方案的Gn用量、天数、获卵数、MⅡ卵数、有效胚胎数、正常受精率、有效胚胎率、周期取消率、新鲜移植及冻融移植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等指标。结果 (1)各不同年龄组的促排卵方案中,患者的基本情况除了自然周期组的基础FSH和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显著低于其他组外(P0.05),其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各年龄组均表现为:长方案组的Gn天数最长、克罗米芬方案组的Gn用量最少、自然周期组的周期取消率最高,与同年龄组的其他方案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临床妊娠率在35~39岁组的短方案组及自然周期组冻融周期较低(分别为33.70%和27.45%),在40~42岁组的拮抗剂方案组及自然周期组冻融周期妊娠率较低(分别为18.95%和13.33%),与同年龄组的其他方案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42岁组各促排卵方案间临床妊娠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早期流产率在各年龄组的不同促排卵方案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克罗米芬方案在临床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与长方案相当的前提下,Gn用量及天数较少,不失为高龄患者较推荐的一种促排卵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降调节方案应用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简称巧囊)患者的IVF/ICSI-ET妊娠结局。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ICSI-ET的325名巧囊患者(共372个周期)为研究对象。根据纳入对象情况,分为3组:IVF/ICSI周期中存在巧囊且既往未行巧囊剔除术者为巧囊组(A组,90个周期);既往曾行单侧或双侧巧囊剔除术且术后复发者为巧囊剔除术后复发组(B组,92个周期);术后巧囊未复发者为巧囊剔除术后未复发组(C组,190个周期)。每组中再根据降调节方案的不同分为超长方案亚组:A1、B1和C1组,长方案亚组:A2、B2和C2组。比较各组中不同促排卵方案的促排卵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 A1组和A2组的获卵数、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B1组的HCG日E2水平、获卵数、MⅡ卵母细胞数和可利用胚胎数均显著低于B2组(P0.05),两组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C1组的获卵数、MⅡ卵母细胞数、可利用胚胎数均显著低于C2组(P0.05),两组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长方案降调节应用于巧囊患者的妊娠结局与超长方案相似,可作为优选方案之一,特别是对于巧囊剔除术后的患者。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