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少数关键站点发生故障可能导致整个网络性能下降甚至瘫痪。现有基于节点重要性贡献矩阵识别网络关键节点的方法忽略了网络功能特性的解析,无法准确识别运营过程中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关键站点。通过改进传统节点重要性贡献矩阵,在节点效率的评估中考虑客流运输,在节点重要度贡献矩阵中考虑多阶邻接节点的贡献及网络交通特性,提出站点重要性的量化指标。利用该方法识别上海市地铁网络关键站点,通过模拟对关键站点的攻击以及与传统识别方法的比较,对所提出的关键站点改进识别方法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节点重要性贡献矩阵,基于改进节点重要性贡献矩阵识别出的关键站点失效后,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效率及网络效率可达性的影响更大;单个站点失效后对网络效率造成的损失最高可达8%,对网络效率可达性造成的损失最高可达10%。同时还发现,基于改进方法识别出的关键站点不一定是分布在网络中心区域的换乘站,客流量大且周边线路稀疏的非换乘站点也同样重要;当占网络站点总数5%的关键站点失效后,对网络效率造成的损失可达70%,对网络效率可达性造成的损失可达67%,因此关键站点的识别与保护将有助于最大程度地降低系统损失和保障交通系...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预测的可靠性,在分析客流不确定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基于ARIMA-GARCH模型,依据南京地铁珠江路站点客流数据对客流不确定性进行建模和预测,并从预测置信区间和无效覆盖率两方面与传统的时间序列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ARIMA-GARCH能够较好地拟合客流波动情况,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我国仍处在快速城市化阶段,需要加大轨道交通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如何做到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功能融合、相互促进发展,关键在于处理好轨道站点的一体化方案。通过对东京、香港、北京等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开发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我国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发展的主要策略:坚持轨道交通站点高强度混合开发,梳理全网、全线用地条件,明确各个站点周边开发业态及强度;做好轨道交通站点交通衔接,形成以轨道交通站点为核心的舒适、便捷交通接驳系统,提高站点服务水平;强化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用地的规划控制,细化土地出入条件;把握好建设时序,轨道交通站点与周边用地要统一规划、设计,建设时序要匹配;完善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开发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开发主体、土地出让条件、收益分配等,全面保障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开发的落地实施。  相似文献   

4.
从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的性质出发,分析了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的建设开发模式及其公共空间的特点。选取香港尖沙咀和上海人民广场的站点地区作为案例,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公共空间的质量同交通设施和步行系统的关系,并针对站点地区交通和步行系统的设置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联合开发初探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然而,这种带动作用通常不能平衡政府的公共投资成本.既要发挥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带动作用,又要减轻政府的公共投资压力,则需要借助于联合开发.联合开发是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开发的有效方式之一.通过上海徐家汇枢纽的联合开发分析,总结促成联合开发的经验,为其他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的联合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交通衔接设施配套是否完善、设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水平和居民出行需求。在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中往往只关注线路本身,对沿线站点的交通衔接问题考虑不足。以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宝山区段为例,阐释了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交通一体化衔接的思路和原则。结合15号线宝山区段各站点功能定位和交通需求提出了交通一体化衔接设施布局建议。  相似文献   

7.
探讨重要度概念在城市轨道交通乘客满意度评价中的应用,将服务项目重要度与乘客满意度量化并进行综合分析,根据乘客需求找出急需改进的指标(重要度高、满意度低),客观地说明重要度在乘客满意度评价中的作用,为轨道交通运输行业的满意度评价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轨道交通站点对区域经济的促进具有影响方面广、影响程度深等特点,合理、高效地利用站点的溢出效益,将成为轨道公司弥补建设及运营成本的有效途径。文章将多种行业及政府、居民等纳入研究范围,分析轨道交通站点的经济溢出效益,介绍溢出效益的评价方法,并为今后的轨道交通建设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分布于全网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由于所处不同区位、服务于不同特性乘客、客流量差异巨大,无论在建造规模上还是在配套设施供给上,均需差异化对待。特别是往往规划先行,需要针对不同类别、等级的车站配置相应的土地和设施资源条件。通过总结分析国内外文献关于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等级划分,将车站分类归结为节点导向型和场所导向型两大类。结合参与车站分类及等级划分的项目经验,确定车站分类原则,将车站划分为枢纽站、轨道交通车站两大类,对大类再进行细分。搜集国内多个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量数据,将车站划分为三级,以便于对不同车站类别提出相关建议。最后,采用深圳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量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印证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10.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数据是城市轨道交通设计与运营的重要依据与基础,在总结分析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经验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城市土地利用法的站点数据链客流预测方法,系统介绍该预测方法的理论体系,并以杭州地铁4号线为例,验证站点数据链客流预测方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以期使该预测方法在客流预测与校核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结构的优化及其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总结了五种城市轨道交通基本网络结构及运用输特性,并对网络结构的优化及各种结构对城市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与我国需要修建轨道交通的大城市发展趋势相一致的轨道交通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2.
运用FMECA(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法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故障重要度进行分析,定量计算车辆各故障模式的重要度,识别关键故障影响,为制定科学有效的车辆各系统维修大纲提供支撑。运用该方法对长春轻轨车辆的转向架系统和制动系统的故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转向架系统中,重要度排前三的故障模式为支架出现裂纹、高度阀出现卡簧松脱或球阀卡滞、抗侧滚扭力臂出现关节脱出或裂纹超标;制动系统中,重要度排前三的故障模式为撒沙系统故障、制动单元故障、制动夹钳故障。因此,在制定车辆日常维修大纲时需重点关注重要度排前三的故障模式。  相似文献   

13.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分类的聚类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城市轨道交通相关研究中,需要对站点进行划分,讨论不同站点的差异性。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选取站点自身特点和站点环境特征等相关的11个因素作为聚类分析的初始变量,对变量进行量化和标准化。对标准化的变量进行因子分析,从变量中提取隐藏的三个公共因子:步行环境因子、站点规模因子、站点接驳因子,达到突出特点和降低变量维度的效果。采用K-均值法,根据提取的公共因子进行聚类,最终将成都地铁1号线现运营16个站点划分为五大类。  相似文献   

14.
由城市轨道交通兴起的旧城改建与新城建设,使得城市公共空间也发生了剧变和重组.近期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的变化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其提供者与生产者关系的分离,二是其与城市中其他空间的多样化融合与复合.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公共空间进行研究,归纳出其“复合、耦合、触媒”特征要素;继而通过分析这类公共空间的建设目标,提出了“合作开发,动态规划,多样设计,联合管理”的规划原则.  相似文献   

15.
分析上海轨道交通郊区线站点物业开发现状,结合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郊区线物业开发的成功案例,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郊区线站点引导式物业开发的概念。即在郊区线设计、建设的同时规划其车站周边的物业开发模式,通过先期规划,在一定的半径上建立集工作、休闲、娱乐、教育、医疗、居住为一体的综合性区域。分析了郊区线站点引导式物业开发的特征和辐射影响范围,提出引导式物业开发的规划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6.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联调应以运营需求为导向,自上而下地验证各机电系统的关键性能、接口以及联动功能。综合联调涉及专业广、单位多,如何在工期有限的情况下将综合联调工作做好一直是一个困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难题。重点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联调的组织管理以及关键技术,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城轨综合检测车检测系统采用惯性测量原理、机器视觉及激光扫描等非接触测量技术,集轨道几何及动态响应、接触轨检测、隧道限界检测和轮轨监视等功能于一体,并应用无线射频技术(RFID)进行精确里程定位,可快速高效地对城轨交通轨道几何、接触轨状态、隧道及线路周边建筑进行检测。可检测项目包含轨道几何的轨距、轨向、高低、水平、曲率、磨耗等,以及接触轨导高、拉出值和隧道限界。城轨综合检测车经静态调试和动态验证,各系统检测指标满足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人口高度密集的大中城市,综合运输系统无疑是城市重要的、多层次的、多目标的复杂的子系统。其中,城市交通换乘是连接多种运输方式的重要纽带,文章以成灌铁路为例,通过分析高峰时期客流所确定的开行方案,以高速铁路与地铁2种运输方式为切入点,探讨城市综合交通换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接驳设施规划建设对于提高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接驳效率、扩大站点吸引客流范围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接驳设施规模测算则是轨道交通站点与地面交通一体化接驳设施空间布局和规模控制的重要依据.基于相关研究成果和具体工程项目实践,对客流数据鉴别与数据集处理方法、接驳客流分担率预测、规模测算公式及参数标定等...  相似文献   

20.
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道路拥堵、环境污染等城乡问题的有效措施,也是建设“交通强国”的必然要求。文章以TOD模式及其相关理论为基础,重点研究在此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用地性质、空间尺度、功能布局、交通接驳等特点,并根据研究结论对未来TOD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