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偏头痛是儿科门诊的一种常见病,患儿客观体征少,脑电图、脑CT及MRI等检查往往不能提供满意的阳性结果。经颅超声多普勒(TCD)的临床应用对研究偏头痛患的脑血流状态及血管机能状态提供了重要帮助。为了解其诊断和治疗价值,笔对我院儿科门诊和神经内科门诊1997年6月~1998年4月经确诊的偏头痛患儿80例,在头痛发作期和缓解期进行TCD检查。报道如下。儿童偏头痛是儿科门诊的一种常见病,患儿客观体征少,脑电图、脑CT及MRI等检查往往不能提供满意的阳性结果。经颅超声多普勒(TCD)的临床应用对研究偏头痛患的脑血流状态及血管机能状态提供了重要帮助。为了解其诊断和治疗价值,笔对我院儿科门诊和神经内科门诊1997年6月~1998年4月经确诊的偏头痛患儿80例,在头痛发作期和缓解期进行TCD检查.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刘妍  王建生 《吉林医学》2010,(33):6082-6082
目的:探讨头痛病因,提高头痛患者的诊疗水平。方法:对神经内科门诊1160例头痛患者进行病因分析。结果:在神经内科门诊1160例头痛患者中偏头痛占45.08%;紧张性头痛占28.18%;其他头痛占22.06%。结论:在头痛患者的诊治中,应加强对偏头痛及紧张性头痛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改善头痛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门诊头痛症状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提高本病的临床治愈率。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0月来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主诉有头疼症状的150例患者,深入了解患者头痛的病因、临床特征和种类的差异。结果150例头痛患者中,最常见的类型为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分别占24.0%、18.7%、16.7%。结论在门诊面对头痛患者时,要重视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的诊断和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取神经内科门诊298例头痛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进行科学分析。目的是为了探究神经内科门诊头痛患者的就诊原因。在选取的神经内科门诊298例头痛患者中,偏头痛132例,占选取病例总人数的44.29%;紧张性头痛79例,占患者总人数的26.51%;药物性头痛20例,占患者总人数的6.71%;其他头痛患者67例,占患者总人数的22.49%。所以本文得出的结论是在选取的病例中,偏头痛患者和紧张性头痛患者占大多数,应该重点找出这两部分患者的患病原因,对其加强治疗和预防。  相似文献   

5.
川芎茶调颗粒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对象和方法 1.1 川病例选择:276例血管性头痛病人均选自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头痛的诊断根据1988年国际头痛协会的标准.本研究血管性头痛指偏头痛和非偏头痛性血管性头痛.凡有肝、肾、肺、心脏、内分泌疾病或合并颅内占位、感染、脱髓鞘疾病、孕妇不包括在本研究组内.278例血管性头痛患者中,女性:166例,男性:110例,年龄18~62岁,平均年龄36.4岁.病程0.4~18年,平均3.6年.  相似文献   

6.
神经内科门诊前庭性偏头痛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门诊中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的临床特征,并对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三版测试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Ⅲ,beta version,ICHD-Ⅲ beta)中VM的诊断标准进行初步的临床实践测试。 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门诊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39例VM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以及临床特征,并对VM标准(ICHD-Ⅲ beta)进行临床实践测试分析。结果:偏头痛的平均起病年龄为(32.7±10.5)岁,眩晕的平均起病年龄为(36.6±10.3)岁。偏头痛亚类最常见的是无先兆性偏头痛(82%),其次是先兆性偏头痛(10%)和慢性偏头痛(8%)。眩晕类型以自发性眩晕为主(90%),眩晕发作持续时间从数秒至数天不等。最常见的伴随症状为畏光畏声(74%)。此外,33%的患者不满足VM诊断标准中的C标准,8%的患者不满足B标准。结论:神经内科门诊中VM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国外的报道相似,但先兆性偏头痛患者的比例较国外低。VM的诊断标准(ICHD-Ⅲ beta)基本符合临床运用实践,但需要进一步改进,如眩晕发作时长的规定以及偏头痛亚型的更新。  相似文献   

7.
舒慧敏 《重庆医学》2012,41(22):2323-2326
偏头痛(migraine)是一种常见的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的反复发作性头痛,是神经内科门诊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全世界每年有6亿偏头痛患者,18~65岁成人中每年因偏头痛的花费为1 110亿欧元[1]。头痛的反复发作给他们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导致其生活质量受损,需要足够有效的治疗。如果能找出头痛的诱发或参与因素,并避免患者再次接触,能在短期内减少头痛的发作。这也是在原发性头痛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王大模  文世全  张玲燕  赵玉章  柳华 《西部医学》2012,24(6):1110-1111,1114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病人的病种,以便调整神经系统疾病防治策略。方法对2010年5月~2011年3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1920例患者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通过对1920例患者的分析,发现神经内科门诊最常见的前三位病种是偏头痛、壶腹嵴顶结石病、抑郁和焦虑障碍。结论偏头痛位居神经内科门诊病种的首位,其次为壶腹嵴顶结石病和抑郁焦虑障碍。  相似文献   

9.
偏头痛是神经科常见病症,占神经内科门诊患者50%以上,其反复发作可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更易导致止痛药的滥用。预防和治疗偏头痛的药物种类众多,如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5-HT受体拮抗剂、三环类抗抑郁药等,但药物单用往往效果不佳,为了探索其更有效治疗方法,观察抗抑郁/焦虑药物是否有助于减少头痛发作、缩短发作时头痛持续时间和减轻头痛程度,2004年5月-2006年9月我们筛选神经内科门诊伴有抑郁和/或焦虑状态的偏头痛患者98例,应用黛力新(氟哌噻吨及美利曲辛合剂)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并与单用氟桂利嗪进行了随机对照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头痛是神经内科门诊和急诊工作中最常见的症状。病因很多,有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压改变,血管扩张,血压变化,头颈部肌肉收缩,脑膜刺激,脑神经或颈神经受压或刺激,眼、耳、鼻、副鼻窦、牙齿、颈部等处的病变和精神因素均可导致头痛。但一般来说,头痛并不代表严重疾病,在一般综合性医院门诊就诊的头痛病例中,以偏头痛、紧张性头痛或血管性头痛等居多,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近年的门诊临床工作中,采用本人拟定的“头痛Ⅱ号”方为主方,治疗血管性头痛患者60余例。现仅将2003年6月以前治疗并有系统观察及随访结果的偏头痛型血管性头痛(简称偏头痛)3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也是神经内科门诊最多见和难以治疗的疾病,患病率为5%~10%。研究表明,偏头痛患者不仅长期受头痛的折磨和困扰,其导致的焦虑、抑郁及睡眠障碍等多种神经精神症状,给患者的生活与工作带来更大的影响,同时使得偏头痛的治疗更为困难。因此,提高临床医师对偏头痛患者生存质量的认识水平相当重要。该文就偏头痛患者的生存质量及伴发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门诊急性头痛患者发病情况和危险因素,并分析其临床特点,以便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从而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方法以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神经内科门诊头痛患者278例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康复指导、护理过程以及效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以便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结果在所有头痛患者临床资料中发现以偏头痛、慢性头痛、紧张性头痛、神经性头痛、丛集性头痛最为严重,其比例分别为25.32%、26.25%、30.50%、45.23%、28.72%。结论在头痛患者的诊治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和研究,充分总结出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才可以提高头痛患者的恢复速度。  相似文献   

14.
头痛属中医"脑风"、"首风"、"头痛"、"偏头痛"等范畴.<素问·风论篇>:"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新沐中风,则为首风".<东垣十书>分为内伤头痛和外感头痛.笔者运用清热化痰,平肝熄风,活络止痛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偏头痛是一组反复发作的原发性头痛疾病.也是神经内科门诊最多见和难以治疗的功能性疾病.近年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偏头痛全球患病率10%,终身患病率14%[1].患者会长期受头痛的折磨和困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偏头痛病因多样,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偏头痛患者抑郁焦虑的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偏头痛和抑郁焦虑之间的双向影响已被确认[2].躯体症状和焦虑抑郁并存,两者在发生上并没有因果关系,但在病程和预后上相互影响,以致病情复杂化、难治化.  相似文献   

16.
朱洲  周冀英  范小平  李雪莲  冉丽 《重庆医学》2012,41(12):1145-1147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头痛门诊偏头痛患者睡眠质量情况,并探讨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估偏头痛患者的头痛程度、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症状。利用描述性统计、χ2检验、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偏头痛患者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结果在211例偏头痛患者中有130例(61.61%)患者存在睡眠质量障碍。睡眠质量主要受偏头痛病程和是否伴有焦虑抑郁症状影响。结论偏头痛患者大多伴有睡眠障碍,而且睡眠障碍有效控制率低。控制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有望改善偏头痛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影响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TTH)的就诊因素。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收集就诊于普通神经内科门诊的偏头痛和TTH患者,分别分析不同就诊状态的偏头痛和TTH的人口学特征与临床特征。结果共纳入偏头痛患者389例,TTH患者390例,68.6%(267/389例)的偏头痛患者和64.9%(253/390例)的TTH患者既往曾因头痛就诊过(P>0.05)。与未就诊过的人群比较,曾因头痛就诊过医疗机构的偏头痛患者年龄偏大,程度较重,病程较长,头痛频率频繁(P<0.05);曾就诊过的TTH患者的频率较频繁,病程也较长(P<0.05)。不同就诊状态的偏头痛和TTH患者的教育程度也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年长、中重度头痛、频繁头痛、长病程、低教育水平是影响偏头痛患者就诊的主要因素,频繁头痛、长头痛病程及低教育水平是影响紧张型头痛就诊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神经内科门诊头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诊疗特点。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4例头疼患者的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各种头疼类型中,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神经性头疼,慢性头痛,丛急性疼痛所占比例较大,对症治疗后,患者头痛情况均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神经内科的头疼具有多种形式,临床治疗上,应对患者的临床病症和相关病史进行全面了解来提高诊断的准确度,实行对症治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偏头痛是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是神经一血管功能障碍所致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偏侧或双侧头痛,伴有恶心、呕吐和烦躁不安。发作前可有先兆,部分病人有家族史。1998年3月~2000年12月,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偏头痛38例,并与单纯用西医治疗的20例进行对比观察,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门诊病例,根据《临床神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所载1988年国际头痛学会(IHS)规定的“偏头痛”诊断标准为诊断依据,所有病例均为无先兆的普通偏头痛。头痛反…  相似文献   

20.
方洁 《河北医学》2012,18(4):549-551
1 口腔疾病与神经内科疾病间的关系 研究表明口腔疾病与神经内科疾病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很多口腔疾病会引起"头痛"这一归类在神经病学中的疾病.国内外许多临床报告报道了牙源性头痛被误诊为偏头痛或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病例[1].牙源性头痛病人大都有明显的牙痛症状,头痛只是其伴随症状,患者首诊于口腔科,一般不会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