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千米桥凝析气藏天然气具有异常富集重碳同位素特征.气源对比表明千米桥潜山油气同源.主要来自于板桥凹陷下第三系烃源岩.与煤系地层没有明显的亲缘关系.基本地质条件和区域地质背景也否定了上古生界煤系地层做为烃源岩的可能性;该区天然气可分为4种类型.其中千米桥潜山存在成熟阶段腐殖型气、高成熟阶段早期腐殖型气和高一过成熟阶段天然气3种类型.地化指标和气藏特征显示千米桥潜山具有多阶复合成藏特点。  相似文献   

2.
中国气藏(田)的若干特征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中国天然气藏以烃类气藏为主,还有少量二氧化碳气藏和极少量硫化氢气藏气藏中的天然气成因类型繁多,以油型气型和煤成气型为主,还有生物气型,混合气型,硫化氢气型和无机成因型。  相似文献   

3.
对乌龙1井综合寻井气测、罐顶气分析及试气测试中所取天然气的组分、各种同位素的分析对比后认为,乌龙1井所显示的天然气为裂缝型干气。其中烃类气体为油型高温裂解气,气源是上三叠统烃源岩,目前达到干气阶段的过成熟期;位于3140-4620m的二氧化碳为无机成因的幔源气,位于2411.3-2425m的二氧化碳为无机成因的壳源型气,后者天然气组分的特殊性可能与火成岩的侵入有关。天然气中有机成国与无机成因并存表明楚雄盆地北部地区仍有在有利区块寻找工业性气藏的勘探前景,并存在兼探常规天然气和无机成因深源二氧化碳气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民和盆地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民和盆地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其天然气主要为煤层甲烷气和二氧化碳气,分析气源岩地球化学与天然气碳、氢、氧同位素,认为气源岩主要为中侏罗统窑街组的暗色泥岩、油页岩、藻煤、腐殖煤和炭质泥岩,其中暗色泥岩、油页岩、藻煤为Ⅰ-Ⅱ型干酪根,有机质丰度高;盆地煤层甲烷气为有机成因气,具有油型与煤型混合气特征,以油型气为主;煤层高浓度二氧化碳气不是有机成因气,也不是岩石化学热解无机成因气,而可能是与F19断裂带有关的深部无机成因气。甲烷气形成时间早,埋藏浅,大多逸散丢失而未形成气藏。CO2气形成时间晚,来自深部,可以在合适的断层圈闭中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5.
松辽盆地北部昌德东气藏天然气成因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松辽盆地北部昌德东气藏为高含CO2(含量可高达90.38%)气藏,烃类气体以甲烷为主。CO2的碳同位素值为-4.06‰~-6.61‰,氦同位素比值为3.9×10-6~4.5×10-6。与松辽盆地煤型气、油型气及国内外典型无机成因气对比,认为昌德东气藏中的CO2主要是来自地幔岩浆的无机成因气,通过断裂向上运移聚集;甲烷及其同系物则为无机气与有机气的混合。  相似文献   

6.
永利探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逆冲断带的中部,是一个天然气富集区,但目前对该区烃类气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和主要来源尚不清楚。为此,通过综合剖析天然气样品的组分和碳同位素特征来确定其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成因及气源。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区上古生界天然气具有高甲烷含量、低非烃气体含量的特点;②气藏的重烃含量不高,干燥系数较高,气藏总体上偏干,中二叠统下石盒子组天然气曾经经历较明显的分馏作用;③该区天然气接近于腐殖型有机质形成的天然气(煤成气),成熟度较低,为原生型有机成因气;④气源一方面来自于该区下部太原组和羊虎沟组低成熟-成熟阶段的、以腐殖型干酪根为主的母质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接受东侧天环向斜早期的侧向供烃。  相似文献   

7.
胜利油气区非烃类气藏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胜利油气区位于渤海湾伸展盆地的济阳坳陷和昌潍坳陷的潍北凹陷,是我国东部无机成因非烃类气的富集区,目前已发现二氧化碳气藏6个,探明气储量一百余亿立方米,揭示该区具勘探非烃类气藏的较大前景。为进一步寻找非烃类气藏,对该区二氧化碳气藏的成藏条件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该区中、新生代由于受世界强烈板块活动的影响,地幔软流圈发生隆起,导致区内地壳变薄、大型断裂发育、岩浆活动频繁和岩石圈内的碳酸盐岩产生热变质作用,使大量壳—幔型二氧化碳等非烃类气体迅速释放,并在沿运移通道附近的有利圈闭中聚集、成藏,从而使区内具备了形成非烃类气藏的有利地质条件。已知气藏的分布表明,非烃类气藏主要沿气源断裂带、热变质作用发育带、软流圈隆起区和大地热流、氦同位素异常区及其周围的有利圈闭规律地分布,这些地区和部位是今后勘探非烃类气藏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8.
珠江口盆地(东部)的CO2气藏及其对油气聚集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指出珠江口盆地东部地区天然气中的烃类气体(包括CO2气藏中的少量烃类气体)都是有机成因。CO2气体有有机成因、无机成因,也有混合成因。无机成因的CO2气体是在上新世以后火山-岩浆CO2气体通过深断裂向上运移,取代了早期形成的油气藏中的油气而形成的。珠江口盆地东部地区钻探过程中,在3个构造发现了4个CO2气藏。特别是阿纳达科合作区内28-2-1井的CO2气藏,使油气勘探失利。因此,研究CO2气藏的成因及其与油气藏的关系,对盆地内下一步油气勘探工作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松辽盆地长岭凹陷深层气田成藏差异性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断陷层的勘探取得了较大进展,发现了腰英台深层气田、东岭油气田和达尔罕、达北、东英台、前神字井等含气构造。不同地区天然气组分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烃类及非烃类气体组分含量与距深大断裂的距离密切相关。通过天然气碳同位素研究发现,形成气藏的气源包括断陷层有机烃类气体和幔源无机二氧化碳或氮气,并且有机成因气的成熟度在不同地区的差异较大。在分析了不同油气田(含气构造)气体组分和碳同位素组成等差异性的基础上,从成藏期和输导体系2个方面探讨了造成气藏差异性的主要原因,指出不同地区烃源岩演化的阶段性决定了不同气藏中天然气成熟度的差异,输导体系的不同决定了不同油气田(含气构造)气体组分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歧口凹陷古近系天然气藏主要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歧口凹陷已发现板桥和千米桥两个中型凝析气田,通过近两年的预探,在埕海潜山和歧口古近系深层天然气勘探又取得了重要突破,显示出歧口凹陷天然气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从生储盖等成藏要素方面对歧口凹陷古近系天然气藏进行了系统的解剖,明确了歧口凹陷古近系天然气藏的主要特征。研究表明,歧口凹陷天然气主要分布在沙河街组中深层,浅层次生气藏主要位于构造圈闭中,中深层气藏位于构造岩性圈闭中;天然气成因类型以偏腐殖型气为主;储层类型以孔隙型为主,中深层裂缝发育,双重孔隙介质特征明显;两套最大湖泛期形成的区域盖层发育异常超压,天然气保存条件好;气藏主要位于高生气强度区,以晚期成藏为主,平面上具有"南油北气"、纵向上具有"上油下气"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1.
千米桥古潜山凝析气藏成因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千米桥古潜山研究认为,该古潜山奥陶系凝析气藏的凝析油气来源于古潜山北临的板桥凹陷下第三系沙三段,主要为偏腐殖型生烃母质成熟晚期演化阶段的产物;气藏具有多期充注、晚期成藏的特点。是现今中南部远源高部位分布密度相对高的成熟凝析油气、北部近源围斜部位为密度相对低的高熟气的主要原因;运移方向从北向南,通道有东西两条,西自板深701井区注入,凝析油气在板深7、8井区大量聚集,东在板深4井区附近,油气注入后聚集成藏。受板深4井西断层遮挡,不再向南运移。  相似文献   

12.
黄骅坳陷非油型天然气成因与聚集条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除常规油型气外,黄骅坳陷还发现了多种其他类型的天然气。板桥凹陷中大量发现的凝析气是陆源有机质经过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强烈改造,使腐殖型为主的有机质产生“腐泥化”,并在有机质的成熟阶段产生大量凝析油气。发现于千米桥潜山的“重烃具异常重碳同位素”天然气,是以古近系沙三段偏腐殖型有机质为母源,在较高成熟演化阶段产生的天然气。孔南地区石炭一二叠系含煤地层中的腐殖型有机质,以有效生烃组分含量高为特点,目前已在乌马营构造奥陶系发现工业性煤成气藏。上述类型天然气在聚集上有一个共同特征,圈闭形成条件均与挤压应力有关。这表明在总体拉张背景下,既要注重天然气成因研究,拓展勘探领域;又要注重压性构造研究,拓宽勘探目标,这是发展断陷盆地天然气勘探的重要方法。图3表2参16  相似文献   

13.
黄骅坳陷千米桥古潜山构造凝析油气藏的油源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对千米桥古潜山高蜡凝析油C12 —C35 液态烃馏分进行精细的化学组成剖析 ,是开展准确的油源研究之基础。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 ,受凝析油形成过程中的化合物分馏效应影响 ,常规甾、萜烷含量甚微且分布面貌已不同程度失真 ;凝析油具有相对富集的重排补身烷和较高的苯并 [e]芘及单峰的系列等特征性分布指纹 ,可以作为油源研究的基础。单体烃碳同位素、馏分碳同位素等的油 油对比表明 ,板深 4、7、8井奥陶系凝析油与板深 35井沙三段轻质油等第三系原油具有可比性 ,应为同源产物 ;无论是馏分碳同位素、单体烃碳同位素还是生物标志物等的油 岩对比均表明 ,板深 4、7、8井奥陶系凝析油与板深 7井、板深 35井沙三段泥岩具有母源成因联系 ,沙三段是千米桥古潜山油藏的油源层。图 5表 4参 1 5  相似文献   

14.
杨池银 《天然气工业》2004,24(11):34-37
流体组分、产能分布、压力系数、凝析油轻烃等资料均表明千米桥潜山凝析气藏具有显著的流体非均质性。研究认为控制流体非均质性的主要因素有:①双向供烃:天然气碳同位素分析成果表明,潜山北侧凝析油气主要来源于板桥凹陷,南侧天然气主要来自歧口凹陷;②多期成藏:依据流体包裹体镜下观察、岩相学分析及均一温度测试,推测千米桥潜山有三期油气运移,进而根据流体地化特征和充注方向的差别,细化为四幕油气成藏过程;③总体成藏期晚:不同井、不同期次油气运移深度和运移时期的计算结果表明,其成藏期主要在新近纪以后,直到现代;④潜山断裂发育、储层非均质性强。上述因素使产自不同来源不同时期的流体在气藏内未达到充分混合,是形成流体非均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千米桥奥陶系潜山天然气气源对比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为判明黄骅坳陷千米桥奥陶系潜山天然气藏的气源问题,对大港地区不 同层位烃源岩进行热模拟实验。采用气源综合动态对比思路,根据对模拟得到的产气率、轻烃、轻烃碳同位素的研究,对千米桥奥陶系潜山天然气进行动态气源对比。对比结论:板桥凹陷和歧口凹陷沙三段烃源类均可为千米桥奥陶系潜山供气,认为潜山凝析油主要来源于烃源岩成熟阶段,天然气主要来源于烃源岩高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16.
深层凝析气藏的开发与一般油藏或纯气藏不同 ,如何配套开采技术来提高凝析油气藏油、气采收率是所有凝析油气藏的重点工作 ,通过对大张坨凝析气田、大港板桥凝析气田、千米桥潜山凝析气藏开发采用的开采工艺实例介绍 ,重点论述了大张坨凝析气田的循环注气工艺以及板桥凝析气田小泵深抽技术和千米桥潜山凝析气藏的酸压改造、防腐防垢技术及在高温深井排水采气工艺上的一些探索和试验 ,从而为国内深层凝析气藏的开发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ǧ����DZɽ�������������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姜平 《天然气工业》2001,21(4):39-42
千米桥潜山构造位于黄骅坳陷板桥构造带,位于该构造的板深7井在奥陶系试油,日产凝析油143.36t,日产天然气275309m^3。这一重大发现标志着大港油田古潜山的油气勘探获得了重大突破。研究结果表明:千米桥潜山具多期成藏的特点;板深4井油气藏受到扩散作用的影响;气侵是形成千米桥潜山凝析油气藏的根本条件,千米桥潜山属于气侵型凝析气藏;气侵还是造成板深7、板深8、板深4井高含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千米桥潜山构造油气藏成藏分析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千米桥潜山构造位于黄华坳陷板桥构造带。1998年钻于该构造的板深7井在奥陶系试油,获凝析油143.36t/d、气275309m3/d,这一成果标志着大港油田古潜山的勘探获得了重大突破。印支期—早燕山期的挤压逆冲使石炭-二叠系遭受剥蚀,奥陶系长期风化淋滤大量形成晶间溶孔,挤压逆冲还使奥陶系形成大量裂缝。晶间溶孔与裂缝的有机配合形成了有利的储集条件,这是形成千米桥潜山奥陶系油气藏的重要因素。千米桥潜山的油气主要来源于板桥凹陷沙三3段烃源岩。沙三3段烃源岩具有良好的成烃条件,并在沙一段沉积末期开始向千米桥潜山排烃。千米桥潜山圈闭形成时间早(印支期—燕山末期),上覆中生界、沙三段泥岩盖层厚度可达1300m,第三纪的构造断裂活动对潜山构造影响很小,有利于潜山油气藏的保存。图5(姜平摘)  相似文献   

19.
辽河齐家潜山油气藏特征研究及潜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对齐家潜山储层岩性和物性等进行综合研究,并从构造运动、运移通道、生储盖配置等方面分析了潜山成藏条件:剧烈的构造运动控制了潜山的演化形成,为油气藏提供了良好场所;断层和不整合面为油气运移提供条件;圈闭与油气运移的时空配置关系,决定了能否聚集油气;良好的盖层使潜山圈闭聚集成藏。研究认为齐家潜山是倒装式成藏模式,并预测了潜山油气圈闭有利区为齐古6井区和齐2-12-14井区,对下一步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千米桥潜山凝析气藏成藏期次研究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依据对千米桥潜山流体包裹体的分析结果并结合板桥凹陷相邻地区的构造演化史、生烃史和潜山凝析气藏地球化学特征 ,判定千米桥潜山共有四期油气充注过程。第一期充注的是来自板桥凹陷成熟度较低的天然气 ,充注时期大致在沙一段―东营组时期 ;第二期充注的是来自板桥凹陷生成的凝析油气 ,时间大致在馆陶末―明下段时期 ;第三期充注了来自板桥凹陷高成熟凝析油气 ,时间应在明化镇组时期 ;第四期充注了来自板桥凹陷和岐口凹陷的高成熟天然气 ,充注时间为明化镇组至更晚的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