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彦  张亚静 《铸造技术》2014,(8):1813-1815
在试验温度为650℃的情况下,对原始材料组织为层片状高碳珠光体的T8钢进行等通道角多道次挤压变形,同时根据AFM、TEM和SEM表征了材料在挤压变形过程中其渗碳体片层的组织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层片状渗碳体有较强的塑性变形性能,通过产生扭折、断裂及弯曲等方式来缓和塑性变形所带来的剧烈影响;从二维角度观察到的变形过程及结果与从三维立体角度观察的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321/Qd370qD爆炸焊接界面附近渗碳体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321/Qd370qD爆炸焊接界面奥氏体侧存在大量渗碳体,近界面处的渗碳体内存在大量亚片层,尺寸约几个纳米.这些亚片层相互平行,有的亚片层团互相交叉大约呈70.5°,亚片层团之间符合一定的晶体学取向关系,即相互之间满足绕[110].方向旋转180°后或者绕[002].方向旋转180°后相重合.如果在一个亚片层团的附近按上述关系生长出新的亚片层团,则其更容易形核与长大,且受阻力最小.相邻亚片层的晶体学取向关系可以推测应用到相邻珠光体团上,相邻珠光体团可能存在以上关系.  相似文献   

3.
改编了碳偏析指数随温度及时间的变化模型,研究了一种线材碳偏析指数在热扩散试验中的变化规律,通过试验验证了碳偏析模型的有效性,并根据模型公式预测了铸坯碳偏析指数需要的热扩散时间。试验结果表明:线材在1200℃经2 min和4 min热扩散后,其碳偏析可以降低至1. 10和1. 05以下,空冷组织网状渗碳体级别显著降低。线材热扩散试验数据与模拟数值趋势一致,存在着线材升温至稳定所需的约0. 5 min差值。经过数值模拟,铸坯经过1200℃-590 min热扩散后偏析指数可降低至要求范围,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考虑铸坯在加热过程中的热扩散。   相似文献   

4.
低合金钢焊缝中先共析铁素体组织数量的控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基于当量碳的概念,从扩散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了夹杂物粒子、合金元素和凝固偏析的影响,针对低合金钢焊缝组织中的先共析铁素体组织,建立了一个预测和模拟分析低合金钢焊缝中先共析铁素体组织的数量的数学模型。模拟结果表明,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珠光体钢丝剧烈拉拔过程中渗碳体溶解的研究进展和用于研究渗碳体溶解的试验方法,重点分析近年来应用较多的三维原子探针技术.得出随着变形量的增加,渗碳体的溶解会达到一个极限,并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渗碳体的溶解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EM)观察了拉拔前后SWRH82B钢丝的显微组织,并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研究了渗碳体含量随应变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钢丝经拉拔变形后,铁素体中形成竹节状位错亚结构;渗碳体片层内部碎化,并出现非晶。VSM测量显示,随着应变量的增加,钢丝比饱和磁化强度不断升高,渗碳体含量逐渐减少。变形前,钢丝的比饱和磁化强度为198.84 emu/g。经过应变量为1.90拉拔变形后,钢丝的比饱和磁化强度升高到210.9emu/g。相应的渗碳体含量则由变形前的14.1%降至变形后的8.9%。这表明SWRH82B钢丝经过应变量为1.90的拉拔后,渗碳体发生了部分溶解。  相似文献   

7.
低合金钢焊缝的针状铁素体微观组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X70管线钢多道焊焊缝金属,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进行了热模拟试验,对焊缝金属中初生针状铁素体组织及其与非金属夹杂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经历二次热循环后感生形核的针状铁素体组织进行了SEM及TEM分析.结果表明,针状铁素体边界存在着一层富碳的薄膜,其长大既存在切变转变的特征,同时也伴随着C原子的扩散过程.共感生成的二次针状铁索体是在初生针状铁索体基体的高密度位错处形核并以一定的速度迅速长大到有限的尺寸.初生针状铁素体和共感形核针状铁素体都是在奥氏体晶内形核、长大,都具有细化奥氏体晶粒、提高多道焊焊缝金属和焊接热影响区韧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樊雄 《铸造技术》2014,(2):247-249
研究了高碳珠光体T8钢在ECAP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利用多道次ECAP温变形能够使高碳珠光体钢组织呈现超微细化效果。复相组织中亚纳米级铁素体相纳米压痕杨氏模量和硬度分别为203 GPa和4.4 GPa。当纳米压痕深度超过100 nm后,杨氏模量对基底效应敏感度较低,而纳米压痕硬度出现较为明显的基底效应。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高碳珠光体T8钢在ECAP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利用多道次ECAP温变形能够使高碳珠光体钢组织呈现超微细化效果。复相组织中亚纳米级铁素体相纳米压痕杨氏模量和硬度分别为203 GPa和4.4 GPa。当纳米压痕深度超过100 nm后,杨氏模量对基底效应敏感度较低,而纳米压痕硬度出现较为明显的基底效应。  相似文献   

10.
渗碳体的结构和一次渗碳体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红  卢军  王志明  朱祖昌 《热处理》2010,25(2):50-53
对钢铁中的基本相渗碳体的晶格结构作了进一步的描述:一个碳原子位于由6个铁原子组成的三棱柱体中,每个铁原子为2个三棱柱体所共有;每个渗碳体晶胞含4个这种上下分层、反向、错位排列的三棱柱体,相应的化学计量比为12:4(即3:1)。应用计算机可以形象地揭示渗碳体的结构。根据成分过冷原理对从过共晶铸铁液相中结晶出树枝状一次渗碳体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以应力松弛法对一组Cr—Ni—Mo—V 系钢的消除应力裂缝倾向进行了测定,并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对晶界断面形态和晶面成分进行分析,从而对现行的二次沉淀硬化弱化晶界和回火脆性因素的说法提出了异议。指出:消除应力裂缝的产生,主要取决于晶界高温强度的下降和一次过热中的晶界脆化.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不同合金元素的双相钢(F+M)经不同时效工艺处理后铁素体精细结构、显微组织变化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相钢低温时效(≤70℃)后铁素体的显微硬度时效曲线有硬度峰,这是由于铁素体中淬火空位迁移,并且聚集成位错圈,构成点阵障碍。这种点阵缺陷阻碍了可动位错的滑移,造成了摩擦硬化。宏观力学性能上表现为硬度升高,σ_b、σ_s上升。  相似文献   

13.
Mn含量对低碳钢中铁素体动态再结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龙飞  杨王玥  孙祖庆 《金属学报》2004,40(12):1257-1263
利用Gleeble 1500型热模拟试验机进行单向热压缩实验,借助金相分析技术、扫描电镜技术等手段研究了3种碳含量基本相同、Mn含量不同的低碳钢在变形温度分别为700和600℃、应变速率分别为10^-3s^-3-10^1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以及组织演变规律,分析了Mn含量对低碳钢中铁素体动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实验所用3种低碳钢中的铁素体在一定变形条件下均发生了动态再结晶,但Mn含量越低,发生动态再结晶的工艺范围越宽.Mn对钢中铁素体动态再结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Mn含量增加,一方面可导致钢中珠光体增加,另一方面提高了低碳钢在铁素体相区变形时的形变激活能;前者促进、后者阻碍了铁素体动态再结晶.总体上,Mn含量的增加对铁素体动态再结晶过程不利.在铁素体动态再结晶能够进行完全的工艺条件下,增加低碳钢中的Mn含量可以得到更加细小的铁素体动态再结晶晶粒.  相似文献   

14.
合金元素对碳钢和低合金钢在大气中耐腐蚀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对我国七个试验点十七种钢的八年大气腐蚀试验数据用动力学公式D=At~n作了回归处理,用逐步回归方法获得了主要合金元素含量与公式中系数A_1n的关系式,探讨了合金元素对碳钢和低合金钢在大气中耐腐蚀性的影响。磷、铜提高钢的耐大气腐蚀性能;硫急剧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性;硫、磷含量在很小范围内即有明显作用。与一般概念相反,硅能提高钢的耐大气腐蚀性能,铬、镍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碳钢及低合金钢8年大气暴露腐蚀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总结了7个试验站17种钢的8年大气暴露腐蚀试验结果探讨了用短期数据推测长期腐蚀情况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低碳钢应变时效过程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考虑渗碳体粒子影响和位错过饱和度及碳浓度变化条件下,提出了描述在低碳钢时效过程中位错周围Cottrell气团形成的数学模型,并以超低碳钢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应变时效实验,以验证提出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渗碳体粒子对Cottrell气团形成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低合金钢在高流速海水中的腐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非封闭循环管道式高流速海水回路系统对3C、945、09MnNb、10CrMoAl4种钢材在不同流速下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其腐蚀特点及形貌探讨了其腐蚀机理;和高流速条件下阴极保护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Gleeble 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的单轴热压缩实验并结合SEM和EBSD分析技术,研究了共析钢在A1---Ar1和A1---Ac1温度范围内的两阶段变形对缓冷组织的影响. 结果表明: 共析钢在A1---Ar1温度范围内进行过冷奥氏体形变后, 在A1---Ac1温度范围内再变形时, 可以利用应变量控制再奥氏体化进程, 在一定应变量下获得奥氏体与未溶渗碳体粒子的混合组织, 在随后的缓冷过程中发生离异共析转变, 获得超细化 (α+θ)复相组织, 其中α--Fe平均晶粒尺寸小于3 μm, θ--Fe3C粒子平均尺寸小于0.5 μm.  相似文献   

19.
The lath-or plate-shaped bainitic ferrite of low and medium carbon alloy steels consists ofpackets of ferrite sublaths which are composed of many finer and regular ferrite blocks.Theyare uniform shear growth units of bainitic phase transformation.No carbide is precipitatedfrom them.The bainitic O-carbides are precipitated from γ-α interface or carbon-richaustenite.The mode of arrangement of the units in ferrite sublath packet is in uni-or bi-di-rection.Single surface relief is produced by the accumulation of uniform shear strains with allthe ferrite units arranged unidirectionally in a sublath packet,while tent-shaped surface reliefis formed by the integration of the uniform shear strains of two groups with ferrite units pilingup in two directions and growing face to face;whereas if they grow back to back,the integra-tion will be responsible for invert-tent-shaped surface relief.The interface trace between twogroups of ferrite units in a sublath packet is shown as“midrib”.  相似文献   

20.
低中碳合金钢贝氏体铁素体的相变基元及其表面浮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中碳合金钢的条状和片状贝氏体铁素体包含着集结成束的铁素体亚条,亚条由多个有规则形状的铁素体细块组成,它是贝氏体铁素体的均匀切变长大的相变基元,其中无碳化物析出。贝氏体θ-碳化物来源于α基元块的相界沉淀,或富化碳奥氏体的脱溶分解。铁素体亚条束的基元群有单、双向两种排列方式。单面表面浮雕是单向排列基元群的基元块单向均匀切变应变的累积所构成的;帐篷式的双面表面浮雕是双向排列的二组基元群的基元块相向均匀切变应变的累积所引起的,当二组基元群的基元块向背均匀切变应变的累积便形成倒置帐篷式的双面表面浮雕。二组基元群的间界面显示为“中脊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