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合并原发性肝癌(HCC)患者的自身抗体特征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2012年于我院住院治疗PBC患者350例,对这些患者抗线粒体抗体(AMA)、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滴度及ANA的核型分析.结果 350例PBC患者发展为肝癌为2.57%(9/350),其中女性患者2.38%(7/293),男性患者3.5%(2/57),9例患者中有7例可见AFP值升高,8例患者可见AMA、AMA-M2阳性,50%呈AMA高滴度(≧1:320)阳性.100%患者ANA检测结果阳性,88.9%患者滴度以高滴度为主(≧1:320).ANA核型以混合核型为主.抗核抗体谱检测可见3例患者分别为CENPB、SSA、Scl-70阳性,2例患者gp210阳性.结论 PBC患者中有2.57%发展为HCC,自身抗体检测情况与PBC患者类似.多数患者可检测出高滴度的AMA、AMA-M2及ANA,这些患者ANA核型以混合核型为主,患者血清AFP值与自身抗体有一定相关性,可能提示血清AFP值与自身免疫反应强弱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出现的抗线粒体抗体(AMA)和抗核抗体(ANA)及其特征。方法对58例确诊的PBC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AMA、ANA,进一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条带法分别检测AMA和ANA的亚型抗体。结果58例PBC患者AMA抗体均为阳性,89.2%的患者AMA的滴度≥1∶320;AMA亚型M2、M4和M9的检出率分别为100%、75.9%和24.1%。M2≥200 RU/L的患者丙氨酚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氨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 il)明显高于M2<200 RU/L的患者。M4阳性组ALT、AST明显高于M4阴性组。25.9%的患者出现了ANA,ANA的主要荧光模式为着丝点型11例、核膜型9例、核点型5例,集中出现在AMA高滴度以及M2≥200RU/L的患者。结论PBC患者一般均有高水平的AMA和M2,且滴度和病情相关。M4、M9在PBC有一定的检出率。多数PBC患者还伴有高滴度的ANA并有主要的荧光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出现的抗线粒体抗体(AMA)和抗核抗体(ANA)及其特征。方法 对58例确诊的PBC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AMA、ANA,进一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条带法分别检测AMA和ANA的亚型抗体。结果 58例PBC患者AMA抗体均为阳性,89.2%的患者AMA的滴度≥1:320;AMA亚型M2、M4和M9的检出率分别为100%、75.9%和24.1%。M2≥200RU/L的患者丙氨酚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氨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明显高于M2〈200RU/L的患者。M4阳性组ALT、AST明显高于M4阴性组。25.9%的患者出现了ANA,ANA的主要荧光模式为着丝点型11例、核膜型9例、核点型5例,集中出现在AMA高滴度以及M2≥200RU/L的患者。结论 PBC患者一般均有高水平的AMA和M2,且滴度和病情相关。M4、M9在PBC有一定的检出率。多数PBC患者还伴有高滴度的ANA并有主要的荧光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AMA)及其亚型和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等在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等疾病中的应用.方法 55例AMA及其亚型阳性的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免疫印迹法检测了AMA,AMA M2亚型,ANA等自身抗体,并对其它生化和免疫学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 40例PBC患者AMA均为阳性,72.5%的患者AMA的滴度≥1∶320;AMA亚型M2,M4和M9的检出率分别为100%,7.5%和2.5%.PBC组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γ谷氨酰转肽酶(GGT) 、碱性磷酸酶(ALP) 、总胆红素(TBil)明显高于非PBC组患者.87.5%的患者检出ANA,ANA的主要荧光模式为核膜型、颗粒型.结论 PBC患者一般均有高水平的AMA和AMA M2亚型,且滴度和病情相关,M4,M9在PBC有一定的检出率.多数PBC患者还伴有高滴度的ANA并有主要的荧光模式,但AMA也可伴发或单独见于其它的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舍格伦综合征(SS)、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5.
临床14 282份标本自身抗体谱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就诊人群中抗核抗体(ANA)、抗心肌抗体(HMA)、抗胃壁细胞抗体(PC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等自身抗体的阳性分布趋势,及其在不同疾病中的分布与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14282份临床血清标本中ANA、HMA、PCA、SMA、LKMA和AMA,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AMA—M2亚型;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这些自身抗体在不同年龄、性别和疾病中的阳性分布趋势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ANA、HMA、PCA、SMA、LKMA、AMA和AMA-M2在14282例就诊人群的阳性率分别为:41.23%、0.19%、3.26%、10.25%、0.11%、11.90%和6.96%。女性中ANA、AMA和AMA-M2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P〈0.01),人群中ANA、PCA、SMA、AMA和AMA—M2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SMA为P〈0.05,其余P〈0.01)。在系统性硬皮病(SSc)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ANA阳性率达94.6%和93.9%,自身免疫性肝炎(AIH)中SMA阳性率64.5%,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中AMA和AMA-M2阳性率最高,分别为83.2%、70.2%,但其他疾病中也有5.4%-22.6%和1.8%-12.9%不等的阳性率。结论 SLE、SSc、类风湿关节炎(RA)、干燥综合征(SS)和肌炎/皮肌炎(PM/DM)患者中的主要阳性抗体为ANA,AIH患者主要为ANA和SMA阳性,PBC患者主要为ANA、AMA和AMA—M2阳性。但是,同一种自身抗体可以出现在不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AID),如AMA可出现在AIH、SS和PM/DM中;一种AID可同时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如AIH息者可出现ANA、SMA、AMA和AMA—M2同时阳性。因此,在临床诊疗中应综合分析,重视抗体滴度在AID诊疗中的作用,以避免片面根据某种自身抗体阳性所致的误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自身免疫性肝病(ALD)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自身抗体及其检出率,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欧蒙印迹法检测122例临床确诊的ALD患者、100例健康人及10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ASM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线粒体Ⅱ型抗体(AMA-M2)、抗肝肾微粒体抗体Ⅰ型(LKM-1)、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SLA/LP)抗体。122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分为3组:自身免疫性肝炎组(AIH)3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组83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组8例。结果 AIH组ANA、ASMA、抗LKM-1、抗SLA/LP的阳性率分别为80.65%、45.16%、12.90%、16.13%;PBC组ANA、AMA-M2阳性率为84.34%、89.16%;PSC组检测到ANA阳性1例(12.50%)。结论大多数ALD伴有特异性自身抗体的出现;ALD具有高滴度的自身抗体水平,而病毒性肝炎诱导的自身抗体水平滴度较低;自身抗体的检测对临床肝病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抗线粒体M2亚型抗体阳性(AMA-M2)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免疫学等实验室诊断特点,推进临床PBC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400例AMA-M2阳性的PBC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ANA、AMA、SMA、LKM和PCA等5种自身抗体.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患者血清7种主要肝抗原:Sp100、PML、gp210、LKM-1、LC-1、SLA/LP和Ro-52.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ALP、γ-GT等生化指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凝血分析仪检测患者WBC、RBC、HGB、PLT和PT等血液学指标.结果患者自身抗体检测:ANA荧光模型主要包括核膜型、多核点型、着丝点型和胞浆颗粒型,阳性率分别为70%、52%、43%、3%.荧光模型组合方式包括:多核点型+核膜型、着丝点型+核膜型、着丝点型、多核点型、胞浆颗粒型以及仅AMA阳性者,阳性率分别为42%、28%、15%、10%、3%、2%,荧光滴度均≥1:320.SMA、PCA、LKM阳性率均低于5%.患者主要肝抗原为Ro-52、gp210、PML和Sp100,阳性率分别为53%、44%、43%、24%,荧光滴度≥1∶320,而LKM-1、LC-1、SIA/LP阳性率均低于5%.PML、Sp100及Sp100+ PML与gp210的阳性一致率分别为29%、11%、7%.临床血液检测结果显示有41%的患者WBC和RBC降低,53%的患者HGB降低,38%的患者PLT降低,而有42%的患者PT延长.生化检测结果显示有96%和93%的患者ALP和γ-GT升高.结论 AMA-M2阳性的PBC患者具有高滴度、特征性自身抗体荧光模型及自身肝抗原,结合临床血液及生化检测结果将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及抗核抗体荧光核型,探讨其在PBC诊断及临床应用中的意义。方法选择已确诊的PBC患者67例及病例对照组70例,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PBC患者组阳性检出率以AMA-M2抗体、Sp100抗体及gp210抗体为主,抗核抗体荧光核型以核点型和胞浆颗粒型为主。AMA-M2抗体、Sp100抗体和gp210抗体在PBC患者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7.228,5.492和16.292,P0.01);而LKM1抗体、LC1抗体、SLA抗体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特别是血清AMA-M2阳性是诊断PBC的重要指标之一,另外Sp100抗体、gp210抗体也是PBC诊断的特征性抗体,其对AMA-M2阴性PBC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抗线粒体抗体(AMA)-M2亚型检测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liary cirrhosis,PB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0名健康对照者、139例其他非PBC疾病患者和42例PBC患者血清中的AMA-M2水平,并采用矩阵图决策法分析血清AMA-M2检测对PBC的诊断效率。结果:健康对照者平均血清AMA-M2水平为(16.51±1.38)RU/mL,非PBC患者的平均血清AMA-M2水平为(24.33±7.29)RU/mL,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C患者的平均AMA-M2水平为(211.51±126.68)RU/mL,与健康对照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A-M2检测对PBC诊断的灵敏度为95.2%,特异度为97.4%,准确率达95.6%,阴性预测值为98.7%,阳性预测值为90.9%。结论:血清AMA-M2检测有较高的诊断效率,可作为PBC诊断的重要血清免疫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测指标与抗AMA-M2抗体、抗GP210抗体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肝脾内科住院的患者中符合2018年美国肝病协会推荐的PBC诊断标准的72例患者,根据患者血清是否含抗AMA-M2抗体分为抗AMA-M2抗体阴性组(17例)和抗AMA-M2抗体阳性组(55例);根据患者血清是否含抗GP210抗体分为抗GP210抗体阳性组(24例)和抗GP210抗体阴性组(48例)。对各临床症状和检测指标在抗AMA-M2抗体和抗GP210抗体阴性组和阳性组中的表达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AMA-M2抗体、抗GP210抗体阴性组与阳性组的各种临床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AMA-M2抗体阴性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同工酶水平均高于抗AMA-M2抗体阳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BC患者在抗核抗体(ANA)滴度为1∶320~1∶160时所占比例较高,且抗ANA抗体高滴度(>1∶80)的比例为95.83%。抗AMA-M2抗体阴性组的抗nRNP/Sm抗体阳性率较抗AMA-M2抗体阳性组高(11.76%vs.0.00%)。抗GP210抗体阳性组患者血清清蛋白/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较抗GP210抗体阴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GP210抗体阳性组的球蛋白水平较抗GP210抗体阴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AMA-M2抗体阴性的PBC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同工酶水平均高于抗AMA-M2抗体阳性的PBC患者,抗GP210抗体阳性的PBC患者的血清清蛋白/球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较抗GP210抗体阴性的PBC患者低,球蛋白水平较抗GP210抗体阴性的PBC患者高,表明抗AMA-M2抗体阴性及抗GP210抗体阳性的PBC患者肝脏受损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各种肝病患者中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 ALD)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 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PBC)及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 PSC)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消化科、肝胆外科、移植外科等收治的各种肝病患者225例,分为ALD患者组和其他肝病患者组。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25份临床血清标本中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 ANA)、抗平滑肌抗体(antismooth muscle antibody, SMA)和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 AMA),用欧蒙印迹法检测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iver kidney microsomal, LKM)、抗肝细胞溶质抗原Ⅰ型抗体(liver cytosol-1, LC-1)、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抗肝胰抗体(anti-soluble liver antigen antibody/liver pancreas antigen, SLA/LP)、AMAⅡ型(AMA-M2)并查阅临床资料,对检测结果作出分析。结果 ALD 患者组ANA阳性率为77.78%,SMA阳性率为7.41%,AMA阳性率为55.56%,LKM 阳性率为7.41%,AMA-M2阳性率为48.15%,SLA/LP 阳性率为7.41%,LC-1阳性率为3.70%。其他肝病患者组 ANA 阳性率为26.26%,SMA 阳性率为4.55%,AMA 阳性率为11.11%,LKM 阳性率为0.51%,AMA-M2阳性率为5.05%,SLA/LP阳性率为2.53%,LC-1阳性率为1.52%。ALD患者组自身抗体阳性率与其他肝病患者组相比较,ANA、AMA、LKM、AMA-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LD患者自身抗体检出率较高,为临床医生鉴别病毒性肝炎、ALD及其他肝病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不同类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谱的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743例肝病送检样本中81例确诊为自身免疫性肝病,将其分为3组:(1)自身免疫性肝炎(AIH)38例;(2)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30例;(3)重叠综合征13例。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肝肾微粒抗体(LKM)、抗可溶性肝抗原(SLA)等,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测定抗线粒体M2亚型。结果 743例中诊断为AIH、PBC和重叠综合征分别为送检标本的5.11%、4.04%和1.75%,总计10.9%。AIH患者ANA阳性率为78.9%,AMA及M2亚型阳性率为18.4%,SMA阳性率为7.89%;PBC患者ANA阳性率为73.3%;AMA和M2阳性率为26.7%;重叠综合征患者ANA及AMA阳性率为100%。结论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检测有助于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非病毒性肝炎诊断时应考虑自身免疫性肝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血清自身抗体及生化指标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64例PBC,81例病毒性肝病,50例健康体检者三组血清中的抗核抗体(ANA)、抗线粒体抗体(AMA); 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三组的自身免疫肝病抗体(AMA-M2,M2-3E,抗Sp100抗体,抗PML抗体,抗gp210抗体,抗LKM-1抗体,抗LC-1抗体,抗SLA/LP 抗体,Ro52);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生化指标。结果 PBC组ANA和AMA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性肝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6.07,54.72,P<0.01); PBC组自身免疫肝病抗体(AMA-M2,M2-3E,抗Sp100抗体,抗gp210抗体,Ro52)阳性率与病毒性肝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698.70,P<0.01); PBC组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病毒性肝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6.069,P>0.05),其余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固醇(TC)与病毒性肝病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06935.56,P<0.05); AMA-M2阳性和阴性的PBC患者之间的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252.775,P>0.05); 抗gp210抗体阳性患者的TC高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21,P=0.044)。结论 自身抗体ANA,AMA,AMA-M2,M2-3E,抗Sp100抗体,抗gp210抗体有助于PBC的早期诊断,结合生化指标则有利于PBC和病毒性肝病的鉴别诊断和疗效观察。此外,抗gp210抗体阳性与PBC患者的TC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特点及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MA)亚型M2、M4、M9的诊断价值。方法24例确诊为PBC及127例非PBC患者,系2002年9月至2007年12月拟诊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非PBC肝胆病就诊于门诊及住院者。24例PBC患者应用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血清中M2、M4、M9或肝活检证实诊断,非PBC肝胆病者也均检测血清中M2、M4、M9或肝活检排除PBC诊断。15例PBC患者接受正规熊去氧胆酸治疗,服用12个月以上。结果24例PBC患者中22例M2首次检测阳性(91.67%),2例阴性,此2例分别于24周及1周后第二次检测为阳性及弱阳性。4例M4抗体阳性或弱阳性,M9均阴性。127例非PBC肝胆病患者M2、M4、M9均阴性。经熊去氧胆酸治疗的PBC病例黄疸明显减轻,临床症状缓解,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全部病例随访中1例死亡。结论PBC在国内并非罕见,M2检测可作为临床诊断PBC的特异性指标,熊去氧胆酸为首选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谱分析在自身免疫性肝病(AL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64例肝病患者中各类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分布、年龄、性别特征及自身抗体(ANA)、肝抗原自身抗体阳性率。结果864例患者中,病毒性肝炎763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5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37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4例和重叠综合征(OS)9例。ALD多见于40岁以上女性。病毒性肝炎组ANA、抗平滑肌肌动蛋白抗体(ASM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1型抗体(LKM-1)的阳性率分别为23.3%、4.6%、1.0%;AIH组ANA、ASMA、抗LKM-1、抗肝细胞溶质抗原1型抗体(抗LC-1)、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体(抗SLA/LP)、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阳性率分别为78.1%、70.6%、7.8%、5.9%、9.8%、29.4%;PBC组ANA、ASMA、抗线粒体抗体亚型M2(AMA-M2)的阳性率分别为83.9%、37.8%、86.5%。结论自身抗体检测是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必要条件,但这些自身抗体也可见于病毒性肝炎。  相似文献   

16.
48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表现,试验室检查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PBC患者临床资料。结果:93.8%是中年女性患者,平均年龄53.2±8.73。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肝功能异常(ALT、GGT、AKP升高)95.8%,乏力纳差83.3%,黄疸79.2%,瘙痒66.6%,肝肿大62.5%,脾大58.3%等。常合并干燥综合征(25%),类风湿关节炎(16.7%)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结缔组织疾病。所以患者AMA及AMA—M2均为阳性。全部病例使用熊去氧胆酸治疗,但仅31.3%患者病情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加强对PBC的认识,重视对AMA或AMA—M2的检测,尤其对长期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的女性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