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庆市成人高尿酸血症(Hypemricemia)与脂代谢异常、高血压、体重指数的关系.方法:对9 528例体检人群的血尿酸(Uricemia,UA)、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压、体重指数等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出高尿酸血症为1 727例(18.13%),其中男性20.87%,女性13.54%.高尿酸血症中脂代谢异常1 023例(10.74%),其中男性13.44%,女性6.25%.高尿酸血症中高血压535例(41.31%),其中男性43.20%,女性36.70%.体重超标587例(45.33%),其中男性47.77%,女性39.36%.肥胖195例(15.06%),其中男性16.54%,女性11.44%.结论:高尿酸血症男性明显多于女性;高尿酸血症中脂代谢异常明显多于正常组;高尿酸血症中高血压、体重超标及肥胖明显多于正常组.因此,减轻体重,保持血脂和血压水平正常能有效地防治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并分析大连地区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2 572例体检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性别、年龄人群的尿酸(UA)、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HUA检出率,并分析HU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71~97岁人群的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P<0.05);男性血清尿酸水平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女性血清尿酸水平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体检人群中男性HUA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高TG、高TC、高LDL-C和男性均是HU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大连地区HUA发病率为26.34%,HUA的危险因素包括高TG、高TC、高LDL-C、男性,HUA的保护因素是高HDL-C和高FBG。  相似文献   

3.
百色市机关事业单位职员血脂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干部群体中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分布特征。方法:对参加健康体检的百色市直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在职及离退休职工3624人取清晨空腹(禁食12h)静脉血,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胆固醇(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结果:TC、TG、LDL-C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男性高于女性,但60岁以上年龄组男性TC、TG水平比50岁以前年龄组有所下降。不同年龄组男女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HDL-C水平随着年龄增长改变不明显,但女性水平明显比男性高(F=16.754,P<0.01);男性、女性高TC检出率分别为37.1%和28.9%(χ2=26.728,P<0.01),男性、女性高TG检出率分别为43.1%和23.6%(χ2=149.426,P<0.01),男性、女性低HDL-C检出率分别为17.1%和14.3%(χ2=28.129,P<0.01),以上三项男女性别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高LDL-C男性检出率为47.2%,女性为48.8%,男女性别相比差异无显著性(χ2=0.930,P>0.05)。结论:该人群血脂异常检出率以高LDL-C为主,高TC、高TG的检出率已达到经济发达地区水平,提示该人群发生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的危险性较大,应加强行为干预和健康教育指导,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脂、血糖和尿酸检测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平龙玉  叶丹 《重庆医学》2008,37(12):1340-1342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高糖血症、高尿酸血症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冠心病和高血压病的相关关系。方法用O-lympus AU 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27例冠心病、89例原发性高血压和106例冠心病与原发性高血压并存患者及12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Glu)和尿酸(UA)浓度。结果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与原发性高血压并存患者TC、TG、LDL-C、Glu和UA水平均明显比健康对照组高(F=7.32~22.59,P<0.05),而HDL-C却比对照组低(F=8.33,P<0.01)。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高糖血症和高尿酸血症4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累积在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和冠心病与原发性高血压并存患者的检出率分别为52.73%、46.07%和58.49%。结论高脂血症、高糖血症和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和原发性高血压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脂代谢紊乱、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症交互影响,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男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记录进行健康体检的14589例男性的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并检测患者的血尿酸(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空腹血糖(FBG)。进一步分析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结果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8.9%,高尿酸组的血脂异常、血糖异常、肥胖、高血压检出率均高于正常尿酸组,危险因素聚集的人群高尿酸患病率高。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及高胆固醇是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尽早进行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干预,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脂肪肝与四高症(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血症)发生的相关性,认识其危害程度.方法:通过检测2800名体检人群血清中的血糖的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并结合血压测定及腹部B超检查.结果:通过数据整理统计分析,检出脂肪肝420例(15.00%,420/2800);男性脂肪肝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X2=11.07,P<0.01);其中脂肪肝组高血压、高血糖、高TG、高TC、高尿酸血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结论:脂肪肝的发病率与高血压和血清中的TG、TC、GLU、UA水平有密切的相关性,应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加强自我保健意识,从而减低脂肪肝与四高症的密切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中高尿酸血症检出率及其与血脂、血糖的相关性。方法:从我科2015年1月~2015年12月接受体检人群中抽取5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尿酸水平、血脂、血糖等资料进行分析,观察高尿酸血症检出率,分析其与血脂、血糖的相关性。结果: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为18.80%;高尿酸血症组的TG、TC、LDL-C、空腹血糖水平均高于正常尿酸组(P0.05),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TG、高LDL-C、高TC、高空腹血糖是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检出率较高,其发生与高血脂症、血糖代谢紊乱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商丘市职业人群血脂水平现状及其血脂代谢异常发生率。方法:应用OLYMPUS 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商丘市26 856例职业人群空腹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按照血脂异常评定标准分析人群检测结果。结果:总体血脂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增高,40~50岁组检出率最高。总体血脂异常发生率为61.2%。男性占73.8%、女性占48.2%。TC、TG、LDL-C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增高(P<0.01),HDL-C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P<0.01)。结论:商丘市职业人群血脂异常发生率较高。高血脂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中年以男性、老年女性最为显著。男性与女性血脂代谢异常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川藏线男性汽车兵人群血尿酸与脂代谢的变化.方法 对2 355例体检人群分为≥26岁年龄组(1 701例)和≤25岁年龄组(654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体检对象的血尿酸、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并检测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出 523例(22.21%)高尿酸血症患者,其中25岁以下组为216例,检出率为12.70%,26岁以上组为307例,检出率为46.94%;高胆固醇血症423例,其中25岁以下年龄组34例(2.00%),26岁以上年龄组为389例(59.48%);低胆固醇血症为490例,其中25岁以下组为473例(27.81%),26岁以上组17例(2.60%).高尿酸血症中脂代谢异常率最高达78.01%.结论 高尿酸血症及高脂血症在26岁以上组明显多于25岁以下组,在25岁以下组中存在低胆固醇血症;高尿酸血症及高脂血症干部明显多于战士.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城市社区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并研究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与血压、血糖、血脂的相关性,为临床疾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典型抽样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12月银川市、吴忠市五个社区≥45岁的人群1295名(回汉比例为1∶1.91)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并检测血尿酸(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结果 1调查人群中高尿酸血症患者为142例,总患病率为10.97%。回族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7.87%;汉族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2.47%,汉族中老年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于回族(χ2=6.385,P=0.011)。2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17.82%,女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4.39%,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χ2=59.839,P=0.000)。各年龄组男性均高于女性(P<0.05)。3回、汉族人群高血压组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均高于正常血压组(P<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在P<0.05的水平,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被选入多因素模型,TG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B=0.265,OR=1.303),HDL-C是高尿酸血症的保护因子(B=-0.239,OR=0.788)。结论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与民族、性别、高血压、甘油三酯及高密度脂蛋白有关,预防高尿酸血症可从控制血压、降低甘油三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着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广西三县痛风患者的血脂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痛风疾病的治疗与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广西大化、三江县、合浦县开展相关研究,以2015年5月以县级及县级以上医院确诊的痛风病例作为痛风组(379例),病例选定后,根据痛风组病例的基本信息,在对应病例的同一社区/村屯选出所有与患者同性别、年龄相近、无血缘关系且居住的非痛风、非高尿酸血症者作为健康组(379例),共758例.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体格检查、实验室检验等数据,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痛风组患者血脂异常检出率为57.5%,混合型血脂异常检出率为38.3%,痛风组与对照组间血脂异常、混合型血脂异常、高甘油三酯(TG)、高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酸(UA)、TG、TC、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痛风组患者中的血脂正常组与异常组间UA、TG、TC、HDL-C、体重、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肥胖、高尿酸、高血压是痛风患者高TG的主要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2.226、6.667、2.900、1.727);脂肪是高TC的主要影响因素(OR=1.093);超重、肥胖、高尿酸是血脂异常的主要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2.923、5.479、2.157);肥胖、高尿酸、高血压是混合型血脂异常的主要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4.052、2.257、1.649).结论 痛风患者的血脂异常率处于较高水平,对于痛风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应考虑血脂对痛风疾病的影响,改善血脂水平,达到治疗和预防痛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与男性血清睾酮(T)及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0月-2014年6月来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男性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43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尿酸正常的男性健康人员43名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尿酸(UA)、性激素及血脂水平并探讨UA与血清T、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脂异常发生率(74.42%)与对照组(39.53%)比较明显较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7,P〈0.05)。性激素水平及血脂水平:研究组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28,P〈0.05);研究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27、3.185,P〈0.05)。相关性分析:研究组UA与T呈显著负相关(r=-0.498,P〈0.05),与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显著正相关(r=0.628、0.539、0.687,P〈0.05)。结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与男性血清T及血脂水平密切相关,存在低T水平及血脂紊乱,应提高UA检测的重视程度。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还应重视T水平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谭云辉  杨波  雷建国  李丽 《海南医学》2012,23(19):99-101
目的 了解成都地区部分老年干部人群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患病率及其与相关疾病的关系.方法 对2 567名60岁以上干部体检者的血尿酸(uA)及血清肌酐(Cr)、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血糖和血压的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受检者血尿酸水平为(361.9±78.9) μmol/L,男性为(369.5±81.4) μmol/L、女性为(303.9±78.5) μmol/L,其中HUA的患病率:男26.5%,女24.3%,男女合计26.2%.HUA的患病率在80岁以前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HUA组血清肌酐、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压的异常率均显著高于血尿酸正常组(P<0.05).结论 高尿酸血症是老年人的高发病,老年人的高尿酸血症与高血脂、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关系密切,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菊苣有效组分对高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并高尿酸(uric acid,UA)血症和高血糖(glucose,GLU)大鼠脂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喂饲高果糖食饵21d诱发大鼠高甘油三酯并高尿酸血症和高血糖模型后,开始给药治疗,连续35d,观察3个不同剂量的菊苣有效组分对TG、UA、GLU及与脂代谢相关的代谢产物游离脂肪酸(freefatty acids,FFA)和代谢酶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etase,FAS)、肝脂酶(hepatic lipase,HL)及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lipase,LPL)的影响。结果:造模21d,高果糖模型大鼠血清TG、UA、GLU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给药35d,模型组肝脏FAS活性、血清FFA水平显著升高(P〈0.01);肝脏HL活性显著降低(P〈0.01),心肌LPL活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菊苣有效组分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清TG、UA、GLU、FFA水平和FAS活性,并显著升高LPL和HL活性。结论:菊苣有效组分可明显降低由高果糖引发的血清TG、UA、GLU升高,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肝脏FAS活性和血清FFA水平,并升高心肌LPL和肝脏HL活性来达到综合调节脂、糖、尿酸交互紊乱作用的。  相似文献   

15.
邹晋梅  杨静  董建玲  张羽  田岚  古英 《当代医学》2011,17(31):12-14
目的调查5.12地震后,绵阳市北川羌族人群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患病率情况。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安置在板房居住的北川羌族人群2275人的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患病率情况。结果①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情况:总体血尿酸水平为(341.4±89.4)μmol/L,其中男性为(375.4±85.5)μmmol/L,女性为(318.7±7l.9)μmmol/L;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4.2%,男性患病率为9.67%,女性为4.5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痛风患病率:患痛风例数为21人,痛风患病率为0.92%,其中男18人(1.37%),女3人(0.40%),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38,P〈0.01)。男性高尿酸人群中痛风患病率为7.8%(18/230),女性高尿酸人群中痛风患病率为2.9%(3/104);③血尿酸存在性别差异:男性血尿酸水平随年龄增长变化不明显,而女性血尿酸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尤以48岁后增速加快,68岁后与男性的血尿酸水平接近。④与血尿酸正常组比较,高尿酸血症组及痛风组年龄较大,同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多,BMI、TG、TC、LDL-C值更高,HDL-C值更低,饮酒者较多。结论绵阳北川羌族人群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病率较其它地区低,男性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患病率高于女性,且趋于年轻化。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合并高血压、脂代谢紊乱、糖尿病、肥胖者较血尿酸正常组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6.
新疆汉族男性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新疆汉族男性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对1469例汉族男性体检者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进行测量,并检测其血液生化指标,包括血尿酸(SUA)、空腹血糖(FBG)、尿素氮(BUN)、肌酐(SC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本研究人群中高尿酸血症检出率为39.1%,代谢综合征的检出率为18%。高尿酸组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SBP、DBP、FBS、TG、TC、LDL-C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指标均高于正常组,且均与血尿酸密切相关;正常组和高尿酸组相比,肥胖、腹部脂肪堆积、高血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组发生肥胖、腹部脂肪堆积、高血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危险分别是尿酸正常者的3.097、2.633、2.226、2.094、3.058倍(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相关危险因子如肥胖、腹部脂肪堆积、高血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等是新疆汉族男性发生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高尿酸血症和代谢综合征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北海地区居民血尿酸水平及相关指标。方法对540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尿酸水平及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平均血尿酸水平为(420.82±87.53)μmol/L,女性为(309.09±71.20)μmol/L,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47.81%,女性为24.40%,男性均显著高于女性(P〈0.01)。男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20岁年龄组与50岁以上各中老年年龄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女性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20、30√40岁青壮年年龄组与50岁以上各中老年年龄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O.01)。高尿酸血症组与正常组比较,男性组与女胜组比较,高血压发病率及体重超标发生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北海地区居民血尿酸水平和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均高于内地其他地区的调查结果,男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女胜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高尿酸血症患者更容易伴发高血压、超重。  相似文献   

18.
谢君杰  易汛 《重庆医学》2012,41(1):67-68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其他代谢性疾病的相关关系。方法以2006~2010年重庆三峡中心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成年人为研究对象,进行身高、体质量、血尿酸(UA)、血压、血糖、血脂的检查,采用电子身高体质量计测量身高、体质量;台式血压计坐位上臂测量血压;空腹常规静脉采血,检测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血糖(GLU)。结果高尿酸血症患者比UA正常者更易患高血压、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其他代谢性疾病。结论高尿酸血症和高血压、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其他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桂林市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 HU )的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抽取1481例60岁以上的桂林市老年人,对其进行体格检查、生化指标和肝脏超声检查。将HU人群作为高尿酸组,同时选择性别、年龄相匹配的相同例数尿酸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生化指标、非酒精性脂肪肝者( NAFLD)发生情况等;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U的危险因素。结果1481例桂林市老年人群中HU 330例,总患病率为22.28%,其中男性为20.56%(169/822),女性为24.43%(161/659),男女HU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U组舒张压、体重指数(BMI)、TG、LDL-C、NAFLD比例均高于对照组,而HDL-C低于对照组(均P<0.05)。 TG≥1.8 mmol/L、BMI≥24 kg/m2、NAFLD、高血压均为HU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结论桂林市老年人群HU患病率较高,呈现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特点,TG≥1.8 mmol/L、BMI≥24 kg/m2、NAFLD、高血压均为HU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对17 762名体检者行体格检查及空腹血液检查.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12.16%(2160例),其中男性高于女性(P〈0.01);按照国际糖尿病联盟标准,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为25.56%(4540例),男性亦高于女性(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尿酸高时MS的风险为男性的1.8倍(男性为2.50、女性为4.43),≤44岁的高尿酸血症女性MS的风险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