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计算机应用文摘》2005,(C00):43-46
P2P(peer-to-peer),即通常听说的对等互联网络技术(或称点对点网络技术)。该技术使用户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用户计算机,进行文件共享与交换。P2P的出现改变了互联网以某个服务器为中心的结构,它将网络的应用从中央向终端设备扩散。 网络上的计算机通过P2P软件即可实现对话,接下来将介绍四款基于P2P技术的软件,这些P2P利器都有各自的特色,它们可以很好地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利用OPNET仿真软件对双层混合式P2P网络模型进行了仿真实现,通过采集的仿真数据,从查找的响应时间、网络链路利用率两个方面将改进的双层混合式P2P网络模型和非结构化P2P网络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双层混合式P2P网络模型比非结构化P2P网络模型在查找包到达的延迟时间上更稳定,充分体现了用户兴趣由稳定兴趣驱动访问Web Services的频率远远高于偶然兴趣的驱动,一定时间段内用户具有稳定兴趣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Skype是一款基于新一代P2P通讯技术的全球性互联网通讯软件,它通过互联网在全世界范围内向客户提供免费的高质量通话服务,Skype使用了P2P协议混合技术,这是P2P技术发展演化过程的新形式,它结合了集中式和分布式的特点,在网络的周边节点采用集中式,在超级节点之间采用分布式。文章重点通过对Skype混合P2P网络机制的研究,提出了一种针对Skype通讯网络流控阻断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4.
冯朝胜  冯林  卿昱  袁丁 《计算机科学》2011,38(12):121-124
在深入分析P2P网络协议的基础上,给出了P2P网络仿真系统的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该系统。为了确定P2P逻辑网络的拓扑结构,基于开发出的仿真系统进行了大规模仿真实验,仿真实验主要对P2P逻辑网络的三大特征参数进行了考查。实验表明,仿真出的P2P网络都有较小的平均路径长度和较大的聚类系数,而度分布都为 指数分布。根据P2P逻辑网络特征参数的特点并利用复杂网络理论确定,P2P逻辑网络是一个度分布为指数分布的小世界网络。  相似文献   

5.
云山 《个人电脑》2005,11(9):255-255
ppStream P2P流媒体播放器是一款基于P2P-Streaming技术的新型音视频播放软件,它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可以在网络音视频服务器比较繁忙的情况下让用户获得十分流畅音视频播放效果,不仅如此,这款软件还具有网络越繁忙,同时登录服务器的用户越多,音视频播放效果反而越好的播放特色。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与网络》2005,(24):34-37
P2P(peer—to—peer)已经不是什么新概念,现在已经有着无数网民使用着基于F2P技术开发的文件共享、网络交流等软件。P2P可以理解为“伙伴对伙伴”的意思,或称为对等联网。目前人们认为P2P在加强网络的交流、文件交换、分布计算等方面大有前途。在本文笔者就给大家介绍几款05年比较火热的P2P下载软件.无论是下载MP3、电影、综艺节目、球赛还是软件,甚至一些在互联网中搜索不到的资源,这些软件都可以达到你的要求,让你真正享受到P2P点对点技术给你带来的乐趣。在本文将要推荐介绍的五款P2P下载软件分别为:PP点点通、百宝、BitTorrent PtuslⅡ、酷狗(KuGoo)、电骡(eMule))。这几款软件在05年度.同时在线人数、下载次数、注册用户等都是排在前列的,而且各软件都有自己特点,都适合不同的用户群。下面就跟随笔者来了解一下各个软件的功能与使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P2P的对等结构是互联网本质的回归,以P2P技术为支撑的网络应用目前席卷了整个网络产业。诸如BitTorrent、Thunder、Skype,P2P应用已成为当前网络技术领域的一颗明星。本文介绍了P2P社术基本原理和基于P2P技术的主流软件。  相似文献   

8.
P2P的对等结构是互联网本质的回归,以P2P技术为支撑的网络应用目前席卷了整个网络产业。诸如BitTorrent、Thunder、Skype,P2P应用已成为当前网络技术领域的一颗明星。本文介绍了P2P技术基本原理和基于P2P技术的主流软件。  相似文献   

9.
基于良性蠕虫对抗P2P蠕虫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P2P软件的推广与普及, P2P蠕虫已成为P2P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P2P蠕虫基于hit-list攻击邻居节点,具有隐蔽性好、攻击性强等特点。基于混合型良性蠕虫概念设计出自动优先趋进优质节点(APTHQN)的对抗策略,合理利用优质节点的拓扑优势,有效适应了P2P网络的动态性。实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此策略的良性蠕虫在保持较少的网络资源消耗同时,高效地抑制了P2P蠕虫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钱权  萧超杰  张瑞 《软件学报》2012,23(12):3161-3174
依赖结构化对等网传播的P2P僵尸是未来互联网面临的重要威胁.详细分析了两种典型的结构化P2P协议Chord和Kademlia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使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建立了结构化P2P僵尸网络的传播模型.该模型将Kademlia,Chord协议与双因子免疫机制、主机在线率等因素相结合,较为全面地研究了两种典型的结构化P2P网络中僵尸的传播机理,并使用软件仿真的方法模拟了节点超过百万时,结构化P2P网络中僵尸的传播行为,通过软件仿真得出的数据与理论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对于Kademlia和Chord两种结构化P2P网络,僵尸传播无论是双因子免疫模型还是结合双因子与主机在线率的模型,理论模型与仿真结果都非常吻合,体现了模型的准确性,为僵尸的检测与防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随着P2P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运用仿真技术来模拟研究P2P网络的运行,已经成为分析研究P2P网络的重要方法。该文实现了一种基于概率查询算法的P2P网络仿真系统。实验表明,运用概率查询算法的仿真系统在查找效率上大大优于传统的洪泛查找方法。  相似文献   

12.
P2P已经彻底统治了当今的Internet,然而,P2P病毒防御技术的研究却相对滞后,如果P2P网络病毒大规模爆发,其影响和破坏将是巨大的。针对病毒文件的传播,充分考虑网络的诸多因素,如:用户到达率,在线(共享)时间,网络节点免疫力等对病毒文件传播的影响,并通过P2P网络仿真工具-PeerSim进行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两类常见的P2P通讯软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通过总结传统方法应用在P2P网络案件检验中的不足,并结合P2P通讯自身的特点,诠释了一种建立在P2P通讯系统下的检验方法,定义了P2P通讯检验的范畴,其中包含了对P2P资源发布服务器、P2P网络数据包、P2P通讯软件客户端的整个P2P通讯软件系统的检验。  相似文献   

14.
基于P2P网络的即时通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P2P技术为核心的软件正被越来越多的网民所接受和喜爱。本文通过研究JXTA技术和P2P网络模型,构建了一个基于混合式P2P网络结构的即时通信系统,对系统中各功能的具体实现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P2P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网络模型。首先,介绍P2P技术原理、特点和网络结构模型;其次,结合校园网络的应用,分析了目前P2P技术在校园网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了解决此类问题的几种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介绍P2P技术及特点的基础上,从隐私保护与匿名通信和健壮服务与网络抗毁2方面,阐述了P2P技术对网络安全正面影响;从P2P信息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恶意软件、安全控制以及大量P2P应用,阐述了P2P技术对网络安全负面影响.最后提出了P2P网络安全的防御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探讨了P2P技术及其网络模式中单个主机系统的网络安全策略分析,首先,对P2P概念、网络模型进行分析,指出P2P技术应用的特点,存在的安全问题;接着提P2P网络中Windows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最后提出防范措施和技巧。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P2P技术的应用为互联网内容传播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这一技术也由于其自身的分布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不可避免的遭遇了安全性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P2P网络自身的机构特点,探讨了P2P的文件传输机制,分析了P2P病毒的传播的理论依据及现阶段P2P网络自身存在的安全漏洞.然后设计了适用于P2P网络机制的病毒检测算法最后论证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连接特征的P2P流媒体应用的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蕾  沈富可 《计算机应用》2007,27(Z2):41-43
用于在线视频直播的P2P流媒体软件会占用大量带宽,故对其进行识别是很有必要的.但因为无法得知商业软件的实现细节,所以识别较为困难.针对四款著名的P2P流媒体软件,通过实验发现P2P流媒体节点作为接收端时所对应的源IP与源端口的连接特征,进而提出识别算法,最后通过实际的网络环境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0.
P2P技术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2P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网络信息交换方式,它抛开了应用服务器的束缚,使得网络中的结点以一种对等的方式共享这些结点的存储空间、处理器计算能力和网络带宽等资源,具有资源利用率高、非中心化、可扩展性好、负载均衡等特点,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简要阐述了P2P的产生背景、定义、特点、应用领域以及面临的问题,重点讨论了P2P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最后展望了P2P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