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软件即服务(SaaS)正成为一种新的软件价值传递模式:软件供应商不再直接交付成型软件,而是以软件的功能向客户提供所需要的服务,同时为客户提供软件的日常维护和技术支持,软件用户以服务租赁的方式去享用软件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软件项目管理中的需求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莉 《信息系统工程》2011,(4):58-59,62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应用,软件对于人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然而任何一个软件的开发以及管理,其基础都是对软件的需求,可以说软件需求是整个软件项目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所以在软件项目管理中实施软件需求管理,也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本文简单地探讨软件项目管理中的需求管理。  相似文献   

3.
在开放科学与开放源代码运动下,大多数科研人员都认识到了软件及软件源代码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软件不只是研究工具,用于支持研究结果与研究数据的重现与验证,还是一种创造性研究产出,其学术价值得到了部分研究资助机构的承认。用量化的方式评价软件的学术影响力并将软件纳入学术评价体系,愈发重要和紧迫。软件级别计量就是通过量化指标来评价软件的学术影响力,旨在识别软件和软件源代码以及软件开发人员的学术贡献。软件级别计量指标包括但不限于软件引用次数、软件提及次数、软件下载次数、Altmetrics等,其中软件引用次数、软件提及次数是软件级别计量的两个重要方面。笔者剖析了当前软件级别计量测度指标存在的问题,包括数据获取难、无统一标准、易被操纵等;简要提出了未来软件级别计量的可能应用途径,如辅助研究软件发现、完善研究评估与贡献识别、促进软件长期保存等。图书馆可充分发挥知识服务中心的角色,在做好学术软件长期保存的同时,提供新型知识服务。图2。表5。参考文献83。  相似文献   

4.
我们通过MRPⅡ软件与会计电算软件在企业应用效果的比较研究发现,会计电算化软件普遍比MRPⅡ软件用得要好,会计软件容易生根,MRPⅡ软件不易生根,并且与开发方式及软件水平没有直接关系。本文探讨其中最本质的因素,并引用会计仿真的方法解决物流信息处理中的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软件素养要求对软件行业知识的认识有足够的深度与广度。它是软件工程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软件行业通用能力,软件素养需要与大学的计算机相关课程共同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本文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提高软件专业学生岗位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6.
CIO们对于选用定制软件还是套装软件上的争论,似乎永远也得不到一个一致的意见。那些深受套装软件之害的企业,总是抱怨套装软件无法满足他们的实际业务需求。与此相对,那些对定制软件嗤之以鼻的CIO们,则认为定制软件不但开发周期长,而且日后维护成本也比套装软件高昂许多。在费  相似文献   

7.
赵丽华 《电子出版》2002,(9):J024-J026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数字台成软件,从身价百万美元的高档软件到PC机上供爱好者使用的“玩具”式的软件都可以见到。对于这些软件可以有很多种分类方式,可以从使用平台来分类,也可以从面向的用户来分类。不过笔者比较倾向于从操作方式的角度把这些软件分为面向流程的合成软件和面向层的合成软件。 面向流程的软件把合成画面所需要的一个个  相似文献   

8.
软件开发很难精确地衡量软件成本。由于软件已成为商业运作中最昂贵的因素之一,因此需要收集精确的成本数据。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仅仅有项目级的总的软件成本数据并不足以指导软件生产过程、改进策略;而且项目一级的数据经常不一致,并且难以确定。这些困难迫使软件开发和软件供应商不断改进软件成本的衡量标准。对软件评估一般采用功能点度量标准或代码行LOC (Lines-of-Code)度量标准。 最近发现,在大量的软件评测研究中,对软件成本的衡量存在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软件资产管理概述 1、软件资产管理的概念 软件资产管理(Software Asset Management,SAM)是一套指导软件用户在组织内部对所有的软件资产的采购、分发、安装、变动、升级、维护到报废、删除等软件资产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有效管理、控制和保护的基础架构和流程.其目标是管理、控制和保护一个组织的软件资产,掌握企业软件系统投资、购置状况,包括管理使用其他软件资产所带来的风险,藉以提升软件资产的利用率与整体效益,并确保软件使用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0.
论企业对计算机软件的自我保护(续)北大方正集团公司谷照明五、企业应对软件进行专利保护软件的专利保护是一个新课题,软件能否授予专利,目前仍然是计算机界和法学界争论的热点话题。我认为,计算机软件应该而且可以获得专利保护。软件的版权保护是软件法律保护的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