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的腹腔镜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院自 1995~ 1998年经腹腔镜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不孕患者 141例 ,现将诊疗情况回顾总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 :1995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因不孕症入院行腹腔镜诊治的患者共 342例 ,其中经腹腔镜及病理检查诊断为内异症的患者 141例。年龄在 2 4~ 36岁之间 ,平均 30 8岁。不孕时间 1~ 8年 ,平均 4 6年。2 .方法 :月经干净后前半周期 ,在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下行腹腔镜检查及治疗 ,观察并记录子宫和双侧附件等盆腔情况 ,并常规在腹腔镜下行美蓝通液。应用激光烧灼、电凝、电切子宫内膜异位灶、卵巢异位囊肿 ,分解盆腔…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电视腹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治疗效果 ,了解术后获得妊娠的时间分布特点。方法 收集自 1997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在我院因不孕而接受电视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 12 8例 ,按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组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组来进行统计 ,分析其手术后妊娠率及术后获得妊娠时间分布特点。结果  12 8例患者术后随诊 10 6例 ,随访率为 82 81%。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腹腔镜手术治疗后的总妊娠率为 5 0 0 0 % (5 3/ 10 6 ) ,其中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行电灼术后妊娠率为 6 0 0 0 % (42 /70 ) ,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妊娠率为 30 5 6 % (11/ 36 ) ,二者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术后 18个月内获得妊娠者占 88 6 8% (47/ 5 3)。结论 电视腹腔镜手术集诊断和治疗于一体 ,可及时诊断引起不孕的病因 ,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治疗有一定效果。如果患者术后一年半以上仍不怀孕 ,应采取其它辅助生育措施。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学因素与不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育龄妇女中一种常见病,以痛经和不孕为特征,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EMs引起不孕的原因复杂,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免疫学因素在EMs及其相关不孕症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腹腔液是与生殖系统相连通的动态免疫环境,含有多种免疫细胞及其产生的细胞因子,因此,腹腔液对于EMs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总结近年来有关EMs引起的不孕机制在免疫学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王琳  史常旭  常青  粱志清 《生殖与避孕》2002,22(6):355-357,T002
目的: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导致不孕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5例异位症并发不孕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内膜中的LIF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进行定位及半定量分析,并以15例有生育妇女作为对照组。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组LIF mRNA平均光密度为3.12±0.32,LIF蛋白平均光密度为9.31± 2.1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25±2.14与15.70±1.52(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组黄体中期子宫内膜LIF表达下降可能是其不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的原因和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早在一个世纪以前,以盆腔疼痛、不孕、月经不调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就已受到人们的关注。大多数EMT患者都以盆腔疼痛就诊,其内外科治疗方案也已近成熟,并不断的推陈出新。但对EMT相关不孕症的手术、药物及促孕治疗效果至今仍无定论,各种治疗方案的临床价值尚存在争议。EMT相关不孕症较不明原因不孕症的治疗更具有临床意义。本文就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的诊疗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1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伴不孕患者的临床情况及影响妊娠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因不孕行开腹或腹腔镜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125例的临床及手术情况.结果治疗后125例患者中34例受孕,妊娠率27.2%.妊娠率Ⅰ~Ⅱ期高于Ⅲ、Ⅳ期患者(P均<0.05),单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高于仅有盆腔其他部位病灶患者和囊肿合并盆腔其他部位病灶患者(P<0.05),右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高于左侧和双侧(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对生育的影响是肯定的,手术治疗及术后辅以药物治疗后有一定的妊娠率.临床期别、内异症病灶部位、巧克力囊肿侧别与治疗后妊娠率有关.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育龄妇女中一种常见病,以痛经和不孕为特征,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EMs引起不孕的原因复杂,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免疫学因素在EMs及其相关不孕症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腹腔液是与生殖系统相连通的动态免疫环境,含有多种免疫细胞及其产生的细胞因子,因此,腹腔液对于EMs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总结近年来有关EMs引起的不孕机制在免疫学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合并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妊娠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内异症合并不孕、随访资料完整的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术后妊娠相关因素。结果 66例患者术后3年累积妊娠率为56.1%;术后第1、2、3年的妊娠率分别为40.9%、13.6%和1.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促排卵治疗是术后妊娠的保护因素(OR=0.191,P<0.05),而年龄、不孕类型、不孕时间为危险因素(OR=6.281、5.427、7.890,P<0.05);是否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不同r-AFS分期及不同临床病理类型术后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年龄、不孕时间、不孕类型、是否使用促排卵药物是影响内异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率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影响妊娠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在北京朝阳医院妇产科行腹腔镜手术且随访资料完整的230例EMs合并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妊娠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腹腔镜术后妊娠率为58.3%(134/230),其中术后1年内妊娠者100例,占74.6%。使用孕三烯酮者87例,其中47例(54.0%)妊娠,1年内妊娠者36例;使用GnRH-a者143例,其中87例(60.8%)妊娠,1年内妊娠64例。(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既往有妊娠史、术中行道格拉斯窝重建、术后GnRH-a治疗与术后妊娠率有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757,P=0.001)、既往有妊娠史(OR=0.975,P=0.042)、术中行道格拉斯窝重建(OR=0.553,P=0.035)、术后GnRH-a治疗(OR=0.544,P=0.029)为术后妊娠的保护性因素。结论:腹腔镜术中彻底切除病灶,术后给予积极药物治疗,可提高术后妊娠率。  相似文献   

10.
探讨子宫内膜息肉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妇女中的发病率。183例不孕症妇女中92例腹腔镜证实EMs(实验组,平均年龄30.6±3.9岁),无EMs 91例(对照组,平均年龄30.8±4.6岁)。腹腔镜和宫腔镜诊断:EMs和子宫内膜病变,病理确诊子宫内膜息肉。 结果:子宫内膜息肉在EMs妇女中发病率很高。EMs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合并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于厦门市妇幼保健院行宫-腹腔镜联合治疗的EMT合并不孕患者共340例为研究对象,随访18~42月,分析影响术后妊娠率的临床因素。结果:292例完成随访,随访率85.88%(292/340),术后妊娠165例(56.51%)。其中术后1~6月、7~12月、13~24月、25~42月分别妊娠115例(39.38%)、40例(13.70%)、8例(2.74%)、2例(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6,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不孕年限≥3年、r-AFS分期高是影响患者术后妊娠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45、3.03、3.74,P0.05);继发不孕、使用促排卵治疗是影响术后妊娠的独立保护因素(OR=0.23、0.33,P0.05)。结论:EMT合并不孕患者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术后妊娠率,术后1年内是妊娠最佳时机。患者年龄≥35岁,不孕年限≥3年,r-AFS分期高可影响术后妊娠率,使用促排卵药物治疗对提高妊娠率有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人群中是否合并不孕患者的微生物组学差异,并找出相关的差异细菌和微生物学标识。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9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手术诊断为EMs的患者66例,按是否合并不孕分为不孕组(n=17)和对照组(n=49),通过对于阴道后穹窿分泌物细菌16S核糖体RNA(16S-rRNA)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使用细菌群落多样性算法(alpha多样性、beta多样性)、主坐标分析(PCoA)距离矩阵算法(Bray-Curtis和Unifrac矩阵)、生物学标识算法(LeFSe)找出含量有差异的细菌物种。结果:2组患者的细菌群落在alpha多样性中未见显著差异,在beta多样性中可观察到不孕组的乳酸杆菌含量略有减少。有3种细菌属表现出了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分别是普氏菌属(Prevotella)、巨型球菌属(Megasphere)和小类杆菌属(Dialister),其在不孕组患者中明显升高。PCoA矩阵分析未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可能是潜在的生物学标识物。结论:在EMs患者中,是否合并不孕与下生殖道细菌群落差异有关,细菌丰度的变化可能用来评估宿主的免疫水平与EMs不孕患者症状差异,为今后EMs不孕的机制研究和微生物诊断学发展奠定了理论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14.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较高,较易引起患者生育能力下降乃至不孕.目前这类不孕症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多种辅助生殖技术(ART),包括体外受精(IVF)、促排卵治疗、宫内受精等.传统的药物加外科治疗方式对不孕症的治疗效果相当有限,因此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ART应该作为EMs相关不孕症患者的首选治疗,其中IVF因其相对较高的成功率备受关注.但是诸如IVF前的卵巢调控方式、妊娠后如何防治疾病本身带来的妊娠期并发症等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需要大型的研究来提供新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较高,较易引起患者生育能力下降乃至不孕。目前这类不孕症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多种辅助生殖技术(ART),包括体外受精(IVF)、促排卵治疗、宫内受精等。传统的药物加外科治疗方式对不孕症的治疗效果相当有限,因此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ART应该作为EMs相关不孕症患者的首选治疗,其中IVF因其相对较高的成功率备受关注。但是诸如IVF前的卵巢调控方式、妊娠后如何防治疾病本身带来的妊娠期并发症等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需要大型的研究来提供新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妇科的常见病。单纯激素治疗并不能改善EMs合并不孕患者的生育结局。腹腔镜切除/剥除Ⅰ、Ⅱ期EMs病灶可增加不孕妇女的活产率。对于Ⅲ~Ⅳ期EMs合并不孕的首选治疗多数认为应采用手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但也有一些异议。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哪一种腹腔镜下的手术技术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荟萃分析发现EMs合并不孕患者与输卵管因素患者比较,助孕的总妊娠率下降约37%。有研究提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前延长应用GnRHa可能会提高IVF的持续妊娠率和种植率。部分研究者认为,手术剥除卵巢内异囊肿会明显降低卵巢功能,而另一些作者则认为只要积累经验,注意保护卵巢组织,则手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不大。Ⅰ~Ⅱ期EMs术后可给予一定时间试孕,而Ⅲ~Ⅳ期EMs术后则应积极考虑助孕。对于助孕前是否应先行腹腔镜手术处理卵巢内异囊肿,目前存在争论。EMs复发,用药后助孕,特别是2次或以上的IVF,妊娠率明显优于再次手术。鉴于EMs对妊娠许多环节都有不利影响,助孕前先用药抑制EMs的活动无疑有利于助孕结果。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异位症致不孕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观察了子宫内膜异位症(EM)致不孕患者腹腔镜Nd:YAG激光术治疗前后腹腔液前列腺素(PG)和巨噬细胞(Mψ)变化,以及痛经和受孕情况。结果显示,EM致不孕患者腹腔液PG含量和Mψ数量、吞噬活性及酸性磷酸酶(AC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激光治疗后腹腔液PG含量、Mψ数量、吞噬活性及ACP均显著降低。同时93%患者痛经消失,75%受孕,但受孕者治疗前腹液PG含量高于未受者。提示:盆腔内异位的子宫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EFI)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相关性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助孕临床妊娠率的预测作用。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4年4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生殖健康与不孕症专科就诊的75例EMs不孕患者125个IUI周期的资料,按照EFI评分标准计算EFI,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EFI对IUI临床妊娠率的预测价值。结果:EFI评分预测IUI临床妊娠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8±0.059,大于机会参考线下面积(P<0.05);诊断界值点为7分,敏感度为0.737,特异度为0.613;美国生育协会修订的EMs分期(r-AFS分期)预测IUI临床妊娠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375±0.065(P>0.05),不具有诊断意义。EFI≤6分的周期患者IUI临床妊娠率为3.1%,EFI为7、8、9、10分的周期患者IUI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0.5%、21.1%、27.8%、27.8%,EFI为8、9、10分的周期患者临床妊娠率高于EFI≤6分的周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FI可以有效预测EMs相关性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IUI的临床妊娠率,EFI≥8分的患者IUI临床妊娠率明显升高,可为EMs相关性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辅助生殖技术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EFI)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合并不孕患者的生育力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EMT合并不孕、随访资料完整的1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EFI评分,随访术后妊娠情况。结果:118例患者术后3年累积妊娠率为46.6%;术后第1、2、3年的妊娠率分别为28.8%、14.4%和3.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FI评分9~10分、5~8分、≤4分者的术后3年累积妊娠率分别为76.2%、47.4%、10.5%,术后3年累积妊娠率与EFI评分、术后使用促排卵药物治疗呈正相关(tau-b=0.367,0.439;P<0.01);与美国生育协会修订的EMT分期(r-AFS)标准及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无相关性(tau-b=0.006,0.076;P>0.05)。不同临床类型的术后3年累积妊娠率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EFI评分用于评估EMT合并不孕患者的生育力,指导后续治疗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可根据EFI评分,综合评估患者的生育状况,选择个体化的后续治疗方案;EMT合并不孕患者不建议长期期待以提高患者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18例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正常生育力的妇女10例作为对照。检测各例腹腔液量、腹腔巨噬细胞(MΦ)数、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及腹腔液、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IL-1活性。研究结果: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者比正常生育对照妇女腹腔巨噬细胞数量增多,对白色念珠菌的吞噬指数及吞噬百分率增高,腹腔液及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IL-1活性增强。研究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者腹腔巨噬细胞及其释放的IL-1均有改变,MΦ及IL-1可能是不孕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