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青海赛坝沟岩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其成矿地质条件的研究,笔者认为该矿床的成因类型为“与岩浆侵入及火山岩有关的中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总结了永嘉下龙银金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和找矿方法等。进一步确认该矿体受上侏罗统西山头组酸性火山岩层所控制,矿石自然类型为含金银细脉浸染状黄铁矿化蚀变凝灰岩。属火山热液蚀变型。  相似文献   

3.
建昌县大石沟金矿床与南大线金矿床相连,二者实为一个金矿床。矿床受控于大青山火山机构,在火山机构的南侧接触带及其附近的中侏罗统髫髻山组安山质火山岩中热液蚀变发育。蚀变有两种类型,即面性围岩蚀变和线性围岩蚀变,面性蚀变岩受接触带控制,线性蚀变岩受断裂构造或劈理(带)控制,前者控制了金矿床或矿化带,后者控制了金矿脉(带),这种控矿断裂或劈理(带)是大青山火山机构破火山口塌陷过程中形成的裂隙系统。依据矿床产出的地质背景、构造环境、矿床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等建立了矿床模式,以利于今后的成矿预测和资源评价。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区域地质前景、地球化学和矿体地质特征为基础,讨论了苏家沟金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得出该矿床为岩浆热液金矿床中亚类重熔岩浆热液金矿床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湘东北地区金矿床构造变形的时空差异,资源赋存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结合区域地质及成矿特征,分别从金成矿与地层、构造和岩浆活动的关系,阐述湘东北地区金矿床的成矿规律,并依据其成矿规律、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找矿标志,建立了斑岩型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找矿模式。  相似文献   

6.
马头滩金矿床赋存于晚古生代中酸性火山岩中,受脆韧性剪切带控制,成矿年龄与控矿的糜棱岩带的形成时代相近,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围岩火山岩,成矿流体由变质水和大气降水溶液组成。这些特征说明该矿床与剪切带之间存在时-空和成因联系,是一个典型的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对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的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对省内该类型金矿床的特点和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和对比 ,指出了省内寻找该类型金矿床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七五”项目:《广西贵港市龙头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撰写而成。文中侧重地论述了火山机构与矿床特征,并探讨了矿床成困。研究认为:矿床构造是一个晚中生代的残存火山颈机构。在其管道内的隐爆角砾岩、火山角砾岩、角砾熔岩、流纹斑岩和花岗斑岩等岩相带以及中酸性脉岩相,均属贫硅、富钾钙碱性系列的铝过饱和类岩石,是一套陆相中心式火山—次火山喷发—侵入岩系,属同源不同阶段的产物;该矿床金矿体受火山颈机构内的角砾状岩石及其内外接触带的断裂构造控制,多呈直立脉状,具有火山岩型与断裂充填型两类金矿化;成矿物质与流体主要源于火山岩浆喷气、热液,应属火山—次火山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9.
通过区域地质填图、工程揭露、剖面测制,对矿床周围的地质、岩浆岩、构造进行了全面调查,对砂金矿的含矿层位及厚度、品位进行了确定,结合该带其他砂金矿床、矿点以及区域地质背景和火山岩中的金含量分析,认为霍尔巴错群中的酸性火山凝灰岩可能是砂金的矿源层,预测该矿的资源量(334)?约为2.8t。  相似文献   

10.
与我国相毗邻的蒙古、俄罗斯超大型火山岩型铀矿床的发现促进了我国对额尔古纳—满洲里地区中生代火山岩铀成矿条件的研究。在野外调研、样品分析及资料综合整理基础上,本文从火山岩的火山喷发旋回与演化、岩性组合、岩石铀含量、岩石化学及火山岩形成环境方面分析了该区中生代火山岩的铀成矿地质条件,认为该区与国内外产铀火山岩特征相似,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是我国超大型火山岩型铀矿床极具远景的地区。  相似文献   

11.
文章概括了广西主要金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 ,综合分析了各类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点 ,并形成了各类矿床的金地球化学模型图  相似文献   

12.
隆或金矿床位于滇、黔、桂"金三角"微细粒金矿成矿区内.文章分析了矿区火山作用、火山岩分布及岩性特点、矿化特征,对火山活动与金矿成矿作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指出火山作用在成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认为在桂西地区寻找与海相基性火山岩相关的金矿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一、地质特征 1.地层 出露有晚二叠统五道岭组弱变质流纹岩及中基性火山岩,下白垩统宁远村组、中酸性火山岩和板子房组中基性火山岩。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类比赣—杭火山岩铀成矿带中相山火山岩盆地铀矿的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水汶盆地地质特征与铀成矿作用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盆地内多种有利于铀成矿的复合叠加地段,预测铀成矿靶区.  相似文献   

15.
华北地台北缘与金矿床有关的花岗岩类以贫D为特征,由其衍生的岩浆水δD=—120‰——85‰,δ~(18)O=5.0‰—8.0‰。H,O同位素研究表明,太古宙绿岩建造金矿床成矿流体为地壳深处多源混合水,以δD,δ~(18)O十分稳定为特征;显生宙花岗岩建造金矿床成矿流体为与金铜系列花岗岩再平衡的岩浆水;火山岩建造金矿床成矿流体为大气降水与岩浆水的混合产物,以δ~(18)O的明显漂移为特征;古生代绿岩建造金矿床的成矿流体为被花岗岩侵入体加热的大气降水,以δD特别低为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三维地质模型可直观展示金矿床地质特征,在数据提取、分析上更加方便、准确,便于研究金矿床地质特征,深化成矿规律认识。夏甸—姜家窑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矿产地,目前勘查深度已超2000m,勘查程度高,地质资料丰富,易于构建三维地质模型。本文在基于200余个钻孔资料建立夏甸-姜家窑金矿床三维地质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金矿床的三维空间特征。通过三维透明化分析发现,以往作为独立金矿床勘查、开采的多个浅部矿区,其主要矿体向深部连为一体,构成一个超大型金矿床。矿体品位×厚度的三维分布显示有2处矿化富集区。主控断裂在三维空间上形态变化大,构造产状变化地段为矿体富集部位。分析表明,矿化富集区与断裂倾角变化部位相吻合,且矿体主要富集在倾角较缓部位,认为探索深部构造三维形态可有效指导深部找矿。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论述了那能金矿床的地质特征 ,探讨了金矿的物质来源、赋存状态、成矿规律、成因类型 ,为同类型金矿床的勘查开发及滇东南广南地区扩大找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灞源地区的赋矿地层、岩浆岩及断裂构造与金矿形成的关系,查明了控制金矿形成与分布的地质条件,并重点论述了金矿床的产出、矿化类型、围岩蚀变和含金矿物等主要地质特征。最后根据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分析阐明本区金矿床的岩浆热液成因。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重点讨论了滩间山金矿床主要矿石矿物的标型特征及其地质意义,可用于矿床类比及该类型金矿床的找矿评价和预测。  相似文献   

20.
广西凤山金牙金矿床是我国近年来在滇黔桂地区具有大型规模、并有潜在远景的卡林型金矿床。它与国内外同类型金矿床相对比,除某些共同特征外,在成矿地质条件、矿床矿物、主要载金矿物、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矿床成因又成矿模式等方面均有其独特之处。上述内容的研究,对金牙矿区外围及滇黔桂毗邻区找寻卡林型金矿床,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