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合成N-取代苄基氟哌啶醇氯化物并研究其心血管活性。方法:在回流情况下使氟哌啶醇与取代氯苄化合物反应.得到N-取代苄基氟哌啶醇氯化物。采用生物检定法,以兔胸主动脉螺旋条为标本,研究其对KCl诱导的血管收缩的作用。结果:合成了6个N-取代苄基氟哌啶醇氯化物(F8-13)。多数化合物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拮抗KCl所致兔胸主动脉螺旋条收缩血管活性,其中R11的血管收缩抑制活性最强。结论:F11扩张血管活性强于先导化合物,初步构效关系表明,N-取代苄基氟哌啶醇氯化物中苄基苯环上取代基的电性和取代位置可能是影响扩血管活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合成一系列N-取代苄基氢化氟哌啶醇氯化物并做初步构效关系分析。方法:以hal为原料,将其氢化再分别与取代氯苄化合物回流下反应得到N-取代苄基氢化氟哌啶醇氯化物(FB8~11、FB13)。采用生物检定法研究目的化合物对KCl致猪冠状动脉收缩曲线的影响。结果:合成了5个新化合物(FB8~11、FB13),药理活性结果显示:多数目的化合物不同程度地表现为舒张血管活性。结论:N-取代苄基氢化氟哌啶醇氯化物分子中羰基还原并不影响化合物的扩冠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合成N-取代苄基氟哌啶醇氯化物并研究其对猪冠状动脉的作用。方法:以氟哌啶醇为原料,分别与取代氯苄化合物回流下反应得到N-取代苄基氟哌啶醇氯化物。采用生物检定法研究目的化合物对KCl致猪冠状动脉收缩曲线的影响。结果:合成了7个新化合物(F1-F7)。生物活性实验表明:所有目的化合物均可使KCl致猪冠脉收缩曲线压低。其中F7表现出强的扩张冠脉的活性。结论:N-取代苄基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的扩血管活性与化学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分子中哌啶环苄基苯环上取代基的不同和取代位置直接影响化合物的扩血管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N-取代苄基氢化氟哌啶醇氯化物(FB8~FB11、FB13)对麻醉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分析构效关系.方法 麻醉正常血压SD大鼠,经右颈总动脉插管至左心室,右股动脉插管后,分别静脉注射不同目的化合物,BL-420型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观察血流动力学效应.结果 与给药前相比,FB9和FB11组平均动脉压明显下降(P<0.01);FB13组降低(P<0.05)的同时,心率、左心室收缩压和左心室压变化速率最大值显著降低.结论 FB9和FB11具有较强的降压作用,对大鼠心功能无影响;FB13可使大鼠血压降低,并可能具有心脏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F8~F13的离体扩冠活性及对麻醉大鼠整体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分析构效关系.方法:采用生物检定法,观察20 μmol/L目的化合物对KC1诱导的猪冠脉螺旋条收缩曲线的影响;麻醉正常血压SD大鼠,经右颈总动脉插管至左心室,右股动脉插管后,分别5 mg/kg静脉注射6个目的化合物,BL-420型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观察血流动力学效应.结果:F11和F13均具强的降压作用:其中F13兼具良好的扩冠活性,同时在其降低血压的同时可能对SD大鼠具心功能抑制作用,而F11对大鼠心功能无影响.结论:苄基苯环上以对位或邻位甲基取代者更适合作为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心血管药物的理想先导物.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观察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F2 对KCl所致大鼠胸主动脉螺旋肌条收缩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生物检定法 ,以大鼠胸主动脉螺旋条为标本 ,观察F2 (2× 10 - 6 、 6 32× 10 - 6 、 2× 10 - 5mol L)对KCl(10~4 0mmol L)诱导的肌条收缩的拮抗作用 ;F2 (10 - 4mol L)对 30、 80mmol LKCl所致收缩的拮抗作用 ,和格列苯脲 (10 - 6 ~ 10 - 4mol L)对F2作用的影响。结果 :F2 对KCl所致肌条收缩呈非竞争性拮抗 ,其拮抗作用呈量效关系 ,pD2 =5 13± 0 33。F2 (10 - 4mol L)可拮抗 80mmol L的KCl所致的肌条收缩。 10 - 6 ~10 - 4mol L的格列苯脲不能阻断 10 - 4mol L的F2 对 30mmol LKCl所致收缩的舒张效应。结论 :F2 呈非竞争性拮抗KCl所致大鼠主动脉螺旋肌条收缩。结合相关实验结果 ,F2 的拮抗作用可能与阻断血管平滑肌钙通道和开启钾通道有关 ,但这种钾通道不是ATP敏感性钾通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F2)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ERK1/2和cAMP反应元件结合(CRE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胸主动脉VSMCs;用Western blot法检测ERK1/2,p-ERK1/2,CREB和p-CREB蛋白表达。结果:AngⅡ可增加VSMCsp-ERK1/2和p-CREB蛋白表达,而不增加ERK1/2和CREB蛋白表达;F2(10-8,10-7和10-6mol/L)剂量-依赖地降低AngⅡ刺激的p-ERK1/2和p-CREB蛋白表达。结论:F2抑制AngⅡ刺激VSMCsERK1/2和CREB蛋白磷酸化,这可能是其抑制VSMCs增殖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具有正丁基和取代苄基侧链结构的三唑醇类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方法:设计并合成了14个1-(1H-1,2,4-三唑-1-基)-2-(2,4二氟苯基)-3-(N-正丁基-N-取代苄基氨基)-2-丙醇化合物,其结构都经过 1H NMR、IR和LC-MS确证。选择8种临床常见的真菌为实验菌株,进行体外抑菌活性测试。结果:体外抑菌测试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对除熏烟曲霉菌外的所有菌株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活性,对深部真菌的抑制活性明显优于浅部真菌。其中化合物6a、6d 和 6j 对石膏样小孢子菌的抑制活性(MIC80 0.015 6 μg/ml)是氟康唑的16倍;化合物6m和6n对白念珠菌的抑制活性(MIC80 0.003 9 μg/ml)是氟康唑的128倍,比其他对照药活性都高。结论:引入正丁基和取代苄基侧链的目标化合物都具有一定的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保泰松氯化物的合成方法.方法:以对氯苯胺为原料,经过重氮化偶合、苄基化、锌粉还原和环合反应合成4' -氯-4'-苄氧基-保泰松.结果:经红外、核磁和质谱证实.最终所得化合物为4'-氯-4'-苄氧基-保泰松,合成总收率达29.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1.
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扩冠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合成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并研究其对冠状动脉的作用。方法:以氟哌啶醇为原料,将其与卤代烃在回流的情况下进行反应而得到其季铵盐衍生物。采用猪冠脉条生物测定法和Langendorff灌流法研究这些衍生物对冠状动脉的作用。结果:合成了7个新化合物(1-7),其中化合物7量效依赖地压低KCl所致的猪冠脉条收缩曲线,阻断较大剂量所致的冠脉条痉挛,并量效依赖地拮抗脑垂体后叶素所致的离体豚鼠心脏冠脉流量减少。结论:化合物7显示了良好的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获得高活性且具有抗多药耐药活性的抗肿瘤新化合物。方法:5-甲氧基吲哚与氯代物或酰氯反应得到一位氮取代的5-甲氧基吲哚。将其与草酰氯反应,再以4β-氨基-4’-去甲表鬼臼毒素为原料,经缩合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体外活性采用Hela细胞筛选模型进行评价。结果:通过草酰桥成功将吲哚和去甲表鬼臼毒素拼接,并对吲哚一位进行改造,合成了8个新化合物。结论:合成的8个化合物中部分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其中化合物7a、7b的活性优于阳性对照依托伯苷。  相似文献   

13.
N-烷基氟哌啶醇季铵盐的合成及对细胞钙离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合成N-烷基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并研究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钙离子的作用。方法:以氟哌啶醇为原料,将其与碘代烷在回流的情况下进行反应而得到相应季铵盐衍生物。以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测定活细胞内钙离子的动态变化。结果:合成了6个新化合物(Ⅰ—Ⅵ),其中化合物Ⅳ量效依赖地使KCl诱导的细胞内钙荧光强度出现持续性下降。结论:Ⅳ具有抑制KCl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电压信赖性钙通道的开放作用,从而降低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  相似文献   

14.
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对冠状动脉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观察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对冠状动脉的作用。方法:利用氟哌啶醇所致小鼠锥体外不良反应模型。观察其衍生物(F3)的作用;利用猪冠状动脉条生物鉴定。观察F(10^-6,10^-5and10^-4moL/L_对KCl(10-40mmoL/L)诱导的冠脉条收缩的拮抗作用,阻断由KCl(40mmo/L)诱导的冠脉条的收缩;利用豚鼠离体心脏灌注,观察F3(10^-6,5*10^-6,10^-5moL/L)拮抗脑  相似文献   

15.
实验研究了重金属离子Pb~(2+)和Cd~(2+)对家兔主动脉条等长收缩的影响。Pb~(2+)和Cd~(2+)都能模拟Ca~(2+)的作用,在低浓度时刺激血管平滑肌的收缩,而高浓度时表现阻遏作用,与分子模型实验所得的结果一致。为重金属离子对血管平滑肌的毒害作用提供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目的]合成具有抗癫痫作用的1取代苄基N环己基[1,2,3]三唑4甲酰胺衍生物.[方法]采用取代氯苄与叠氮钠反应生成取代苄基叠氮后,再与丙炔酸乙酯环合及酰胺化得4个1取代苄基[1,2,3]三唑4取代甲酰胺衍生物.[结果]经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及元素分析确证了所合成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为研究具有抗惊厥作用的1取代苄基三唑4甲酰胺衍生物提供了新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型阳离子卟啉化合物及其金属络合物的合成及光动力抗菌活性。方法由缩合反应得到的四吡啶卟啉与一系列苄卤反应得到10个新型的阳离子卟啉化合物;采用琼脂双倍稀释法考查上述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光动力抑菌活性。结果合成得到10个新的阳离子卟啉化合物对革兰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表现出显著的光抑制作用,尤其是化合物3a、4a的MIC80分别为2μg/ml和0.5μg/ml;对真菌白色念珠菌也有一定的抑菌活性;而对革兰阴性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较低,绿脓杆菌则表现出对所有化合物的耐药性。阳离子卟啉的光抑菌活性随苯环上取代基吸电子能力的增强而降低。结论新型阳离子卟啉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良好的光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8.
当归挥发油对兔离体胸主动脉平滑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当归挥发油对兔离体胸主动脉平滑肌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制作兔离体胸主动脉平滑肌螺旋条,采用BL - 420F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观察当归挥发油对正常胸主动脉平滑肌及对去甲肾上腺素(NE)和氯化钾(KCI)预收缩的胸主动脉平滑肌张力的影响.结果 当归挥发油对兔离体正常胸主动脉平滑肌具有显著的舒张作用,对...  相似文献   

19.
目的合成一种新型的双膦亚胺叶立德中间体(2,2′-双膦亚胺苯甲酸苄酯)。方法以邻氨基苯甲酸为原料,分别经LiA lH4还原、芳香重氮盐重氮化制得邻叠氮基苯甲醇和经芳香重氮盐重氮化、与SOC l2反应制得邻叠氮基苯甲酰氯。两种产物酰化得到双叠氮基苯甲酸苯甲酯,再与三苯基磷发生Staud inger反应,制得双膦亚胺叶立德中间体(2,2′-双膦亚胺苯甲酸苄酯)。结果该方法简单,条件温和,产物稳定,收率达到88%。结论利用该中间体进一步发生双串联aza-wittig反应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喹唑啉酮类稠杂环药物,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合成2-[1-(2-吡啶)乙氧基]乙酸2-[4-苄基取代哌嗪]乙酯类化合物,探讨其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2-乙基吡啶为起始原料,经Whol-ziegler反应得到2-(1-溴乙基)吡啶,再与羟基乙酸乙酯的醇钠盐缩合得到2-[1-(2-吡啶)乙氧基]乙酸乙酯.无水哌嗪与不同取代的氯苄反应分别得到化合物4a~4l.化合物4a~4l分别与溴乙醇反应得到化合物5a~5l.化合物2-[1-(2-吡啶)乙氧基]乙酸乙酯与化合物5a~5l经酯交换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6a~6l.采用通道式水迷宫法测定化合物6j的促进小鼠学习记忆活性.[结果]设计合成了12个尚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结构经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等确证.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化合物6j大、小剂量组到达时间显著缩短,错误次数明显减少,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合物6j具有良好的促进小鼠学习记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