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能X线吸收法动态观察去势雌性大鼠不同部位骨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发病机理和治疗的实验研究常需测定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目前测定动物BMD的方法包括双光子吸收法(DPA)、单光子吸收法(SPA)、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QCT)[1]。这些...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易感基因,用PCR-PAGE法结合银染色对41例无亲缘关系广东籍汉人SLE患者进行HLA-DQA1基因分型。结果显示检出的6种DQA1等位基因中,SLE患者组DQA1x0101(39.02%,RR=4.039,P<0.01,EF=0.293)显著高于健康人组,对SLE有易感倾向,而DQA1*0102基因(1.22%,RR=0.083,P<0.005,PF=0.118)则显著下降,对SLE可能有抵抗作用。DQA1*0101/0101和*0101/0401两种基因型在SLE组显著增高,而DQA1*0102/0301显著减少;DQA1*0101纯合子患者出现ACL的阳性率较高,提示两者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基因CTG 复数下SEP,MEP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强直性肌营养不良(DM)患者及其家系成员基因CTG重复数的变化与体感诱发电位(SEP)、经颅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的比较。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及DNA杂交法对5例临床诊断DM患者及其中3个家系16名成员进行DM基因CTG重复数和SEP、MEP测定。结果 10名正常人CTG重复 19~30个,SEP、MEP正常和例。DM患者CTG重复数均在80个以上,其中2例在1605个  相似文献   

4.
凌华威  王曙 《上海医学》1996,19(7):427-431
上海地区妇女腰椎骨密度QCT测定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放射科凌华威,唐敖荣,陈贤民,鞠兰芳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内分泌科王曙,罗邦尧本文的目标在于用QCT方法测定不同年龄层次的上海地区妇女的腰椎骨密度(BMD),以求得上海妇女在不同年龄层次上的骨...  相似文献   

5.
二维超声心动图与核素心肌显像对冠心病诊断的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与核素心肌显(ECT)对冠心病(CAD)诊断的价值,本文以冠脉造影(CAG)为标准,将不包括心肌梗塞的27例临床诊断或疑诊CAD患者的2DE与ECT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二种方法对冠心病的诊断有显著性差异,ECT敏感性高于2ED,P〈0.01;2DE特异性(91.7%)高于ECT(50.0%)。  相似文献   

6.
酵母提取物对小鼠免疫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酵母提取物(Yeast Extract,YEE)对由药物引起的免疫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方法 用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和放线菌酮(Actidione,ACT)腹腔注射小鼠,造成小鼠胸腺细胞和脾脏淋巴细胞凋亡,建立免疫损伤动物模型,再经YEE灌胃治疗后,用细胞形态观察、二苯胺检测法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进行检测结果 DEX处理的小鼠胸腺细胞和ACT处理的小鼠脾脏淋巴  相似文献   

7.
国内骨密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密度 (BMD)测定是诊断骨质疏松和预测骨质疏松骨折的重要手段。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骨质疏松的诊治巳被列入综合健康检查之中 ,即通过测定BMD ,研究所得的测量值 ,采取相应措施 ,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 ,并进行治疗。近几年来 ,国内骨密度研究工作有很大的进展 ,现作一简述。1 关于研究方法最早应用的方法是单光子吸收法 (SPA) [1 ] ,它具有测定时间短、精确度高、体积小等优点 ,但只限于末梢骨的测定。其后相继出现双光子吸收法 (DPA)、双能X线吸收法 (DEXA)、定量CT(QCT)和超声诊断技术 (USD) [2 ] 。其中S…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150例疑为急性心肌梗塞的门诊及住院病人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定性测定心肌肌钙蛋白T(CTnT)用NAC-ACTIVAED法定量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对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在急性心肌梗塞(AMI)发病6h以内,CTnT定性测定的敏感性大于CK-MB(P〈0.01);(2)发病6-48h两指标同样敏感(P〉0.25);(3)对于隐匿型心肌梗塞的诊断CTn  相似文献   

9.
辅酶Q10增强体外循环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术前应用辅酶Q10对体外环过程中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分别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n=10)病人在术前,转流10min,再灌注10min及60min术后2h,术后1d血浆中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维生素E含量的变化,结果:体外循环转流后及再灌汪后LPO升高,SOD及维生素E均下降,实验组SOD,维生素E的消耗低于对照组,结论:术前应用辅酶Q10能有效提高机体抗氧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多巴酚丁胺心电图(Dobu-ECG)与 ̄(99m)Tc-MIBI心肌显像(Dobu-ECT)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对69例拟诊冠心病而无心肌梗塞患者在行冠状动脉造影时进行多巴酚丁胺心肌显像检查。结果:Dobu-ECT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准确度优于Dobu-ECG(91.7%对47.2%,P<0.018,5.5%对66.7%,P<0.05),特异性二者之间无差异。诊断冠状动脉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的敏感性Dobu-ECT优于Dobu-ECG。诊断前降支、右冠状动脉的敏感性,Dobu-ECT高于Dobu-ECG。在研究中无一例出现严重副作用。结论:Dobu-ECT对识别冠心病存在与否及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和范围均优于Dobu-ECG。  相似文献   

11.
10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肺间持病变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文群  陈顺乐 《上海医学》2000,23(5):260-262
目的 调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肺间质病变(ILD)的发生率及临床表现,并根据临床、影像学及肺功能检查制定新的分开方法。方法 随机对100例SLE患进行胸片,高分辨CT扫描(HRCT),肺功能和动脉血氧分压的同步测定。结果 HRCT诊断SLE患的ILD阳性率为77%(77/100),其敏感性高于胸片(38%)。77例HRCT有ILD肺功能和动脉血氧分压异常,分别为35.1%和6%。提出  相似文献   

12.
小儿肺炎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与免疫功能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与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对44名支气管肺炎急性期患儿血清SOD、MDA、免疫球蛋白(Ig)、E花环试验(ERFT)、淋巴细胞转化率(LCT)进行了测定。结果:该组患儿血清SOD活性与正常组比较明显下降,MDA显著上升,血清IgA、IgG、ERFT、LC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血清IgA与SOD值呈直线正相关,与MDA值呈直线负相关。结论:肺炎急性期氧自由基不仅损伤肺组织,而且损伤免疫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用自制标准件动态观察去势兔的体重、骨密度(BMD)。方法:用定量CT(QCT)方法测量了18只健康成年雌兔去势前和去势后5个月、10个月的体重和骨密度。结果:去势后5个月有61.1%兔体重和BMD下降,而去势后10个月则100%体重和骨密度明显下降。结论:QCT可以对临床药物疗效的不同时期进行较精确的数字化动态观察,对骨质疏松的研究是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建立了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人单核细胞AcLDL受体活性的技术。测定过程大致如下:(1)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血中单核细胞;(2)细胞置酶联反应板孔中加入含AcLDL的Eagle's培养基,37℃培养1h;(3)0.6%戊二醛固定细胞;(4)结合在细胞上的AcLDL用ELISA法检测。本方法可以绝对定量AcLDL受体的活性,且避免了放射性配体法的放射污染问题,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SGRQ问卷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生命质量的评估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St.George‘s呼吸疾病问卷(SGRQ)是目前国际应用较广泛的生命质量(QOL)测评量表,曾先后在英国,芬兰,意大利,荷兰,美国和泰国等地广泛使用,作者用SGRQ问卷对我国63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作QOL评估,重复测定显示量有有良好的重复性,FVC;FEV1,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以及6分钟走距离(6MWD)与QOL评分均有显著相关性(P〈0.005)。参加体育锻炼者与年  相似文献   

16.
3种T细胞系细胞毒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T细胞的杀伤机制。方法 采用^51Cr释放试验,检测了3种T细胞系(OE4,4Q11,BK1)对瘤细胞TA3的细胞毒作用。结果 CD4^+T细胞系BK1,4Q11也具有特异的杀伤作用。结论 除CD8^+ CTL外,还存在CD4^+,CTL,其杀伤作用依赖于Fas/FasL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及脑CT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早期评估的价值。方法 对30例中、重度HIE患儿在生后7~9后、12~14天进行NBNA评分;生后7~10天行第一次CT检查,28~30天行第二次CT检查;异常者与早期干预,12月龄时应用《儿心0~4岁精神发育量表》测定发育商(DQ)进行评价。结果 (1)7~9天、12~14天NBNA〈35分者12月龄时精神发育异常率分别为23.33%、66.67%,而NBNA〉35分者均可达正常,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2)第1次CT分度与临床分度不一致,CT判断重于临床;第一次CT越重,重2次CT异常率赵高;第2次CT表现广泛低密度区和基底节病变者预后不良,脑瘫发生率分别为66.67%和100%。(3)生后12~14天NBNA评分与第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血流及代谢异常在血管性痴呆(VD)诊治中的运用。方法:采用SPECT,PET等方法对VD脑血流及代谢的测定。结果:脑血流及代谢的测定是诊治VD的有效指标。结论:脑血流及代谢的测定与VD的诊治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脑动脉硬化患者BEAM、EEG、TCD与CT的对比分析李新胜,王志强,沈刚(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脑电图室南京210009)脑动脉硬化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我院应用脑电地形图(BEAM)、EEG、经颅超声多普勒(TCD)与CT对60例脑动脉硬化患者进...  相似文献   

20.
THEEFFECTSOFBREVISCAPINONAT-ⅢACTIVITY,tPAANDPAIINDOGSDURINGACUTEMYOCARDIALISCHEMIAShengJing(盛净),XuJimin(徐济民),YangJuxian(杨菊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