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法与胶乳凝集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梅毒抗体的准确性及对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分别使用化学发光法与胶乳凝集比浊法(3TP)检测80例梅毒血清样本,测出阳性结果的标本再使用密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检测。结果:化学发光法与胶乳凝集比浊法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8.87%和100%,灵敏度分别为98.81%和100%,特异性分别为98.56%与99.1%。胶乳凝集比浊法的阳性符合率、灵敏度及特异性均高于化学发光法。两种检测方法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胶乳凝集免疫比浊法与化学发光法均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特点,胶乳凝集免疫比浊法可以代替现行常用的梅毒血清学检测的化学发光法,且由于适用于自动生化分析仪,具有方便、快速的优点,可对血清内梅毒抗体进行定量检测,便于疗效和预后检查。  相似文献   

2.
兰爱纯 《大家健康》2014,(7):114-114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检测类风湿因子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和胶乳凝集法对5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观察组)、55例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对照组1)和55例健康者(对照组2)的血清类风湿因子进行检测。结果: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1的类风湿阳性因子分别为56.36%(31例)和23.64%(13例),对照组2无阳性结果,诊断效率为74.48%;胶乳凝集法检测三组类风湿阳性因子分别为74.55%(41例)、45.46%(25例)和21.82%(12例),诊断效率为66.12%。。结论:两组方法仅能对Ig-RF进行检测,免疫散射比浊法对类风湿因子的敏感度比胶乳凝集法低,特异性比胶乳凝集法高,但诊断率略高于胶乳凝集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免疫比浊法与ELISA法检测梅毒抗体的效果。方法使用免疫比浊法与ELISA方法分别对95例梅毒患者血清与95例健康人群血清同时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90例标本的检测结果提示.免疫比浊法的灵敏度与阴性预测值均高于ELISA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特异性与阳性预测值上两种方法检测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比浊法与ELISA法均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特点,在灵敏度上免疫比浊法比ELISA法略高。免疫比浊法可以替代现行的梅毒血清学筛检的ELISA方法.且凼适用于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简便又快速,可定量检测,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不同方法测定类风湿因子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剑  解洁  张铁翼 《吉林医学》2008,29(17):1448-1449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检测类风湿因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胶乳凝集法、散射比浊法和ELISA法检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8例和健康者40例的血清类风湿因子。结果: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检测RF定量为(96.57±48.58)U/ml,健康者RF定量为(6.47±5.36)U/m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类风湿组RF阳性率ELISA法和散射比浊法高于乳胶凝聚法,ELISA法和散射比浊法检测RA患者的特异性分别为91.4%和84.5%,明显高于胶乳法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LISA法和散射比浊法检测RA患者RF的敏感性较高,但胶乳凝集法简便易行,但特异性相对较低,诊断效率略低于散射比浊法。  相似文献   

5.
林炳柱  刘小燕 《中外医疗》2014,(5):10-11,13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选取160例梅毒患者及135例非梅毒患者的血清,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RPR法、TPPA法分别检测血清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结果对照组的敏感性分别为97.0%、76.3%和98.3%。RPR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明显低于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TPPA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和TPPA法相比,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毒的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是一种方便、准确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检测类风湿因子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和胶乳凝集法对5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观察组)、55例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对照组1)和55例健康者(对照组2)的血清类风湿因子进行检测。结果: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1的类风湿阳性因子分别为56.36%(31例)和23.64%(13例),对照组2无阳性结果,诊断效率为74.48%;胶乳凝集法检测三组类风湿阳性因子分别为74.55%(41例)、45.46%(25例)和21.82%(12例),诊断效率为66.12%。。结论:两组方法仅能对Ig-RF进行检测,免疫散射比浊法对类风湿因子的敏感度比胶乳凝集法低,特异性比胶乳凝集法高,但诊断率略高于胶乳凝集法。  相似文献   

7.
刘鹏 《中外医疗》2015,(6):181-182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微粒法(CMIA)在梅毒特异性抗体低值结果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2月—2014年6月该院和门诊病人常规免疫检测标本5673例,使用化学发光微粒法(CMIA)对5673人份标本进行初筛,阳性标本进一步使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凝集实验(TRUST)进行了对比检测。结果使用CMIA法检测5673份标本中,阳性标本为347例,占总标本数6.11%。其中S/CO值大于10的标本为204例、S/CO值5~10的标本81例、S/CO值1~5的标本62例。在347例CMIA法阳性标本中,TPPA检测为阳性的305例(87.8%)TRUST检测为阳性的130例(37.5%)。2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CMIA在梅毒特异性抗体的检测中,灵敏度较好,适合大批量筛查。对于S/CO值<5的标本,应结合TPPA和TRUST进行复检,有条件的实验室可使用免疫印迹法进行确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3TP法与ELISA方法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能力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进行比较。方法应用3TP法与ELISA方法分别对85份确诊病例与体检正常TPHA方法确证为梅毒特异性抗体阴性的人员血清180份进行同时检测,检测结果进行χ2统计分析。结果总计265份标本检测3TP法阳性符合率100%,假阳性2例,灵敏度为100%,特异度98.9%;ELISA方法阳性符合率98.8%,假阴性1例,假阳性2例,灵敏度为98.8%,特异度为98.9%。两种方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TP法与ELISA方法均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度的特点,二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TP法可以替代现行的梅毒血清学筛检的ELISA方法;3TP法适用于自动生化分析仪,具有简便、快速的优势,可实现对血清梅毒抗体的定量检测,便于疗效和预后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在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临床标本作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筛查,对筛选出的86例阳性标本进一步采用CMI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分析比较检测结果,并将CMIA测定值与甲苯胺红不加血清热试验(TRUST)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86例ELISA试验阳性标本中,经TPPA确证试验,阳性84例,阴性2例,ELISA试验符合率为97.67%;而CMIA和TPPA检测符合率为100%。TRUST假阴性率较高,且随着CMIA的检测值增高,TRUST阳性率明显增加(P<0.01)。结论:ELISA法筛查梅毒存在一定的假阳性,CMIA可以作为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筛查阳性标本的确证试验,TRUST可用于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0.
胶乳凝集法与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胶乳凝集法与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的优越性。方法分别采用胶乳凝集法和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35例病人血清和26例健康体检者血清CRP。结果速率散比浊法的灵敏度、临床符合率显著高于胶乳凝集法(P<0.01)。结论速率散射比浊法是一种较好的CRP定量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ELISA法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潇  叶惠敏 《中国热带医学》2007,7(6):915-915,934
目的探讨基因重组抗原ELISA法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TPPA)对355份梅毒患者和非梅毒患者的临床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以TPPA阳性者为标准,TRUST有7份为假阴性,4份为假阳性;TRUST和ELISA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2.7%、98.3%和100%、99.1%。TRUST与TP-PA的符合率为96.3%,ELISA与TPPA的符合率为99.4%。ELISA的敏感性、特异性都优于TRUST,与TPPA符合率高。结论重组抗原EL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结果客观、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适用于梅毒初筛和确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不同品牌梅毒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的质量,了解梅毒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在临床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三种不同品牌的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剂(TP-ELISA)检测53份梅毒、37份非梅毒血清标本。以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确诊试验(TPPA)为标准,对相关试剂进行评价。结果:三种试剂的敏感性分别为:100%、94.3%、92.5%;特异性均为:100%;与临床的符合率为:100%、96.7%、95.6%;除Ⅰ期梅毒外的各期梅毒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结论:国产TP-ELISA试剂检测结果总体上与梅毒确诊试验(TPPA)一致,可代替TPPA应用于临床梅毒实验室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三种血清梅毒螺旋体抗体(TPHA)检测方法,优选一种简便、准确的TPHA检测方法。方法采用临床上常用的胶体金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法)、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法)对400例标本进行TPHA检测,分别计算ELISA法、CMIA法、胶体金法检测结果的阳性率、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CMIA法检测TPHA的阳性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50%、99.67%和100%;胶体金法的阳性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1.25%、55.18%和100%;ELISA法的阳性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0.25%、80.60%和93.46%。CMIA法检测阳性率和敏感性明显高于ELISA法和胶体金法(P〈0.05),而特异性高于ELISA法(P〈0.05)。结论CMIA法检测TPHA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晋  王雁  白光锐 《中外医疗》2010,29(5):53-53
目的探讨胶体金法梅毒螺旋体(TP)抗体试剂的灵敏度与特异性。方法用胶体金法与EIA法对188份梅毒患者血清样本进行检测。结果TP抗体S/CO值在〉10.0时,胶体金法与EIA法的阳性符合率只有85.3%。结论胶体金法检测TP抗体S/CO值高值样本时存在着一定的漏检率。  相似文献   

15.
谭旭斌 《河北医学》2016,(2):344-346
目的:比较乳胶凝集免疫比浊法( 3TP )与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诊断梅毒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80份确诊为梅毒的患者血清与60份确诊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阴性体检者血清标本分别采用3TP 法与ELISA法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 结果:ELISA法检测出现3例假阴性、4例假阳性,检测梅毒的敏感性及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5.00%(57/60)、93.33%(56/60)、93.44%(57/61),3TP 法检测出现3例假阳性,未出现假阴性,检测梅毒的敏感性及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0%(60/60)、95.00%(57/60)、95.24%(60/63),两组检测方法诊断梅毒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梅毒血清标本全部稀释至3TP 法能检出最低的稀释浓度,此浓度下用ELISA法检测有47份标本S/CO在阳性范围内. 结论:3TP 法与ELISA法两种检测方法诊断梅毒的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均能用于诊断梅毒血清学筛查,但是3TP 法相对在梅毒螺旋体低浓度时诊断敏感性更高一些,并且具有检测方法方便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庞彩云  戴素俊 《安徽医学》2023,44(7):819-822
目的 探讨4种常用实验室筛查方法对非高危人群梅毒抗体筛查的应用,以优化并建立合理的实验室梅毒抗体筛查和复检流程。方法 收集2017年9月17日至2018年12月31日马鞍山十七冶医院住院患者梅毒抗体阳性血清标本158例,通过时间分辩免疫荧光法(TRFIA)筛查梅毒抗体为阳性的标本,采用胶体金法(CGT)复检,再以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为金标准进行复核,并加做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判断是否为现症感染。以TPPA为诊断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TRFIA和CGT检测梅毒抗体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析待测样本不同荧光强度/阳性判断值(S/CO)时,TRFIA、CGT、TRUST与TPPA阳性结果符合率。结果 TRFIA 158例梅毒抗体阳性样本,经TPPA确诊阳性141例,阴性17例,TPPA、CGT、TRUST复检阳性率分别为89.24%(141/158)、86.08%(136/158)、30.38%(48/158)。以TPPA为金标准,TRFIA、CGT检测梅毒抗体的灵敏度分别为100%、96.450%,特异度为0%、100%,准确度...  相似文献   

17.
TRUST、TP-ELISA与TPPA法检测梅毒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三种不同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测定血清梅毒抗体,比较其检测方法的特性。方法对术前、产妇及皮肤性病门诊经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TRUST)、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检测筛查出的250例梅毒抗体阳性标本,与50例正常对照组样本,同时采用TRUST、TP-ELIS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三种方法进行平行检测。结果250例阳性血清标本中,TRUST阳性率为83.2%,TP-ELISA为95.6%,TPPA为92.0%;三者灵敏度分别为83.5%、99.6%、99.1%;特异度分别为83.1%、94.2%、100%。TRUST假阳性人数占总检人数的6.0%,TP-ELISA占3.2%;TRUST假阴性人数占总检人数的15.2%,TPPA占0.4%。结论三种方法中,TRUST试验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最低,TP-ELISA敏感性最高,TPPA特异性最高,三者诊断符合率TP-ELISA与TPPA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梅毒螺旋体感染者在血清中的免疫学标志物,实验室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测定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S/CO值与TPPA颗粒凝集法,及梅毒非特异性抗体RPR法结果的灵敏度、吻合程度、特异性。以掌握梅毒检测方法适用性和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门诊及住院26例就诊患者分别用TRFIA、TPPA、RPR法同时测定含量及滴度,比对检测结果的不同。结果:TRFIA测定大于参考值11例,阳性率12.7%;TPPA阳性11例,阳性率12.5%;RPR阳性9例,阳性率9.5%。结论:时间分辨荧光法与TPPA法联合应用对输血筛查;临床诊断及预后疗效利于血液质量的保证,质量成本也更为经济。  相似文献   

19.
两种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两种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方法进行比较。方法:ELISA法检测梅毒螺体抗体的方法已经推出.本文对两种检测方法通过临床2862例患者的检测和省临检中心发放的15份室间质评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ELISA法检出率高于TRUST法,15份室间质评血清ELISA符合率为100%,TRUST法符合率为97%。通过检测和统计学分析,两者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EL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优于TRUST法检测梅毒螺体非特异性抗体。TRUST法为手工操作,肉眼判读结果,且易漏诊一些弱阳性标本,不能自动记录数据。ELISA法可上机进行自动化检测,结果判读科学、准确,打印的原始实验数据可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用于仪器快速测定血清梅毒抗体的胶乳凝集免疫比浊法试剂的性能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在东芝760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应用日本A&T公司生产的改良型梅毒抗体测定试剂.对梅毒阴limb性血清样本进行上机测定,检测该方法的精密度、检测线性、最低检出限、抗干扰能力、临界值确定以及和传统方法相关性.结果:本方法日内变异系数1.52%~5.40%,日间变异系数2.01%~6.29%,检测线性为4.12~350U.一定程度的溶血(血红蛋白<510g/L)、脂血(甘油三酯<13.78mmol/L)、黄疸(胆红素<357.41μmol/L)及类风湿因子<420U/ml对检测结果无明显干扰.临界值可确定为15.0U,检测灵敏度为96.6%,特异度为97.9%.结论:胶乳凝集免疫比浊法具有简便快速、敏感度高、抗干扰能力强、重复性好的特点.可用于血清梅毒抗体筛查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