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9 毫秒
1.
基于对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和《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的研究,文章分析了应用BIM技术进行三维设计的优势,并且提出了绿色医院建筑设计的BIM应用点,为保证绿色医院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提供分析手段与方法,可在绿色医院建筑设计阶段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陈爱珠  陈帆 《科技和产业》2015,15(2):117-123
将运用BIM技术的建筑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以江浙沪及北京地区运用BIM技术的55个项目,其中涉及的92个建筑企业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建筑企业间的运用BIM技术合作网络结构进行整体网络凝聚性分析、中心性分析和小团体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建筑企业间的技术合作网络中的大多数企业可以通过中介成员与其他企业产生联系;BIM技术服务公司、建筑设计院的中心性相对较强;规模大的小团体较少,建筑企业的技术合作信息传递慢;建筑企业间的技术合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3.
佟曾  王代兵 《辽宁经济》2013,(11):86-87
在改变传统的高消耗型发展方式过程中,绿色节能发展模式成为了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结合BIM的应用技术,对绿色建筑在设计阶段做了探讨.提出绿色建筑的发展应从设计源头开始抓起,借助BIM的高科技平台为绿色建筑的设计提供必要的分析,对建筑物的各种节能指标进行模拟,并且介绍了BIM软件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建筑产业的建设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对各种先进的技术应用效果越来越好,BIM技术作为建筑工程建设当中非常重要的技术类型,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表现出的效果非常明显。基于此,本文重点针对BIM装配式建筑构件库的创建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有效地提出了正确的应用方法,对提高装配式建筑建设质量和效率有着重要的保障意义。  相似文献   

5.
伴随国家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于建筑领域,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建筑信息模型(BIM)作为一种新型的模式,近年来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中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引入该模式,进一步提高了教学的形象性,也为理论、实践教学等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对BIM技术基本内涵进行了简要分析,结合当前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提出BIM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中创新应用的具体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在镇江建科综合楼工程建设管理中得到了充分应用与研究。文章主要应用Revit分析,并进行BIM-4D虚拟施工模拟,预制混凝土构件吊装施工工艺模拟分析,装饰工程的BIM模拟分析,从而保证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达到良好的BIM应用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有益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2016年,装配式建筑被提到了国家层面,政策东风接连不断,在全国各地的推广与发展简直呈星火燎原之势。文章通过探究国内、国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史及现状,认为以建筑设计院为牵头单位的一体化集成设计将成为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同时应加强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研究,构建模型和数据库。  相似文献   

8.
BIM技术在信息化时代下对建筑业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在部分领域内BIM技术都有所涉及。当前,在旧建筑改造中的应用能满足绿色建设发展的要求。虽然BIM技术在旧建筑改造中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但也要从改造主体出发,细致介绍改造中的细节。基于此,文章概述了BIM技术对建筑物改造的具体实施流程以及分析了其应用的要点,目的是推进国内建筑业的节能发展,提升其信息化的发展速度,进而为旧建筑物改造中BIM技术的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进入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阶段,隧道交通工程的设计工作逐渐成为建筑工程领域的重要内容,本文对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展开论述,将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中的可推广应用途径展开论述。结合工程实践,对BIM建筑信息建模技术进行了实际工作的回顾,对BIM技术在轨道交通工程设计的应用情况、产生的问题等进行详细的阐述。同时也为未来的轨道交通工程领域中的BIM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10.
刘俊良 《中国招标》2023,(1):101-103
为解决当前建筑项目施工预算准确率过低影响后续工作开展的问题,本文以某建筑项目为例,开展BIM技术在建筑项目施工预算中的应用研究。通过建立基于BIM的半自动施工预算框架、基于本体的施工预算规范语义模型改进、基于本体推理的BIM预算模型缺失信息补充机制,提出一种全新的预算方法。通过对新预算方法与传统预算方法对比,得出新的预算方法准确率更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王会  方金强  张兵 《科技和产业》2022,22(5):208-217
为全面了解装配式建筑研究的现状,掌握装配式建筑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趋势,以2010—2020年 CNKI收录的与装配式建筑研究相关的核心期刊文献为数据源,利用CiteSpace可视化网络工具,分别从发文时间分布、空间分布、作者合作共现以及研究热点、前沿主题等方面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结果表明:文献统计上,国内装配式研究年发文量呈现递增态势,《建筑结构》《建筑经济》《混凝土》是发表装配式建筑文献较多的核心期刊;在研究机构和作者空间分布上,沈阳建筑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等机构以及来自这些机构的高产学者共同组成了装配式建筑的核心研究力量;在研究热点上,BIM技术、深化设计、抗震性能、建筑工业化以及EPC模式是现有研究的核心;装配式建筑研究演进发展历程主要分为缓慢发展和快速发展两阶段,研究前沿主要包括BIM技术、产业化、预制构件、模块化以及综合评价。研究成果可为装配式建筑的后续发展提供参考,也为学科领域的热点和前沿分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时代的浪潮推动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对土木工程领域的建筑安全及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BIM技术应用于建筑行业(特别是装饰工程领域)已成热门应用及研究课题。BIM技术推动建筑行业从复杂化向精细化、信息化以及高效化发展。基于BIM技术,使用Java语言对工程项目进行二次开发,通过获取平面图纸的边界,自动创建初始BIM模型,筛选房间类型,进行房间装饰布置、碰撞检测、结构/参数调整以及施工管理。基于BIM技术的Java二次开发对装饰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应用,提高了装饰工程各个环节资源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非遗档案数字化面临的人才短缺、技术限制等问题,本文基于本体论构建了龙泉青瓷烧制技艺实验性知识本体,实现了非遗数字化档案构建。以网络检索龙泉青瓷文本资料及调研录音稿等为基本语料,采用ROSTCM6进行分词及词频统计并确定领域关键词,构建龙泉青瓷本体框架,最后利用Protégé在七步法基础上构建了实验性知识本体。这一知识本体有效实现了非遗信息数字化保存,克服了传统分类式信息储存的不足,为非遗数字化档案保护及信息检索与应用做出了一定贡献,为档案馆、图书馆等单位组织管理非遗信息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4.
商墩江 《科技和产业》2023,23(1):183-191
从建筑遗产组件的角度出发,基于类图与本体论的研究合理分类建筑遗产组件属性。从组件的规模定义面向对象的类图和本体,以澄清概念并提高互操作性。为建筑组件信息建立HBIM仿真数据管理库,并通过HBIM平台供用户同时浏览和操作数据库。通过“大夫第”历史建筑单体构件的实验设计表明,在HBIM平台与纸质记录法比较测试中,在完成时间上综合效率提高40%,在任务负荷指数上减少10%,可用性测试结果的各项指数优秀,可提高建筑遗产数据管理的使用经济效率。  相似文献   

15.
卢辉 《科技和产业》2020,20(8):87-91
针对装配式建筑成本风险管控,通过熵权法确定出装配式建筑决策设计、构件预制、预制构件运输、现场施工四个阶段成本影响关键因素,以此因素量化数据训练BP神经网络,建立基于BIM技术和BP神经网络的装配式建筑成本风险管控模型,收集装配式建筑项目类似工程数据用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是比较理想的装配式建筑成本风险管控与考核方法,可以提高装配式建筑管理者对于成本风险的管控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了系统、科学地对比分析国外和国内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领域的研究现状,运用知识图谱分析软件CiteSpace对来自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的345篇相关文献进行计量与可视化分析,绘制关键词聚类图谱、核心作者与共被引文献聚类图谱、研究时区图等.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的研究文献呈不断上升趋势;通过聚类图谱及词频分析发现,国内外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的研究都较多地涉及"安全管理"和"BIM技术";关于研究热点,国外学者聚焦"场外施工""复合材料结构""物联网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实际应用,而国内学者则通过"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等研究方法理论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对核心作者进行分析发现,国外学者间交流密切,已形成较稳定的合作网络,而国内学者以独自研究为主,尚未形成稳定的研究网络;关于研究趋势,国外学者更关注装配式建筑安全相关理论与工程实践的结合,国内学者以理论研究、方法和经验总结为主.根据上述对比分析结果,提出了推动中国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科学发展的对策和建议.研究成果为中国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研究和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自然与人文遗产资源数量众多,在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中面临保护资金的欠缺、保护人员不够等问题。通过简要回分析英国国家信托旅游的发展概况,剖析其产生背景,从治理结构、经营管理、志愿者队伍、旅游市场和宣传等4个方面总结了其主要特征和运作模式。英国国家信托制度采取第三方公益组织的方式来运作,实行会员制度和志愿者参与修缮、保护等形式,一些文物和古建筑得到有效保护、开发和利用。中国文物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可借鉴英国国家信托的管制制度、志愿者会员制度、景区运营与维护的成功经验,从而实现文化遗产得到可持续性的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资源融合能够活态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同时能够丰富旅游内容,促进旅游发展,增强游客互动性和体验性。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研究法,在梳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概念内涵和类型属性基础上,将价值共创理论运用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利用DART模型,构建消费者、政府、传承人与企业多主体参与价值共创机制的分析框架,创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和管理模式。研究表明,将价值共创理论运用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促进了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模式的转变,改变了企业单边传统封闭的垄断局面,提高消费者的旅游消费体验质量和旅游产品质量和服务效率,提高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9.
地下管网的运维关系着人们的生活、生产、环境和生命财产等安全,但复杂的管网运维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虽然BIM技术可提供有效的可视化管理,但由此产生的大量数据文件对操作人员和运行设备提出较高的要求。基于BIM模型轻量化技术本文进行了管网运维管理轻量化的二次开发及探索,并以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管网系统为例分析了应用过程。Web端轻量化模型的构建方便了模型的浏览,减轻了对计算机的配置要求,对管网优化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林静  凌春华 《科学决策》2014,(11):83-94
家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私营部门的生力军,其权力能否有效传承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传承方式的选择上,我国家族企业普遍倾向于内部传承。论文采用2012年694家家族控制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样本均值比较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实证分析方法,通过家族权力内部传承和外部传承与绩效关系的对比,揭示家族继承人继承权力对公司绩效有显著影响,内部传承方式有利于提升企业绩效。同时,进一步从家族内部传承所有权和管理权两个维度,分析其代理成本差异和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结果显示家族继承人是否为指定管理层与托宾Q值显著相关,表明传承管理权更有助于提升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