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麦粒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麦粒灸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0例,采用麦粒灸进行治疗。结果 60例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6%。治疗后患者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疼痛数、双手握力等症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麦粒灸是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麦粒灸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麦粒灸对佐剂性关节炎 ( A A)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佐剂性关节炎作为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 ,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麦粒灸治疗组、麦粒灸加去肾上腺组、麦粒灸加假手术组。麦粒灸“肾俞”、“足三里”,检测IL-1、IL-2、IL-6含量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 IL-1、IL-6的活性比正常大鼠明显升高 ( P<0 .0 1)。麦粒灸组大鼠 IL-1、IL-6活性较模型组比明显下降 ( P<0 .0 5 )。麦粒灸加去肾上腺组 IL-1、IL-6活性未见明显变化 ( P>0 .0 5 ) ,假手术组IL-1活性极显著降低 ( P<0 .0 1) ,IL-6比模型组明显为低 ( P<0 .0 5 )。模型组大鼠脾脏 IL-2活性降低 ( P<0 .0 5 ) ,麦粒灸治疗后可使 IL-2活性极显著升高 ( P<0 .0 1) ,麦粒灸加去肾上腺组 IL-2活性与麦粒灸组及假手术组比 ( P<0 .0 5 ) ,但与模型组比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假手术组 IL-2活性亦明显提高 ( P<0 .0 1) ,而与正常组无差异。结论 麦粒灸可抑制 AA大鼠 IL-1、IL -6活性。摘除肾上腺后则麦粒灸不能降低 IL -1、IL -6活性 ;麦粒灸可明显提高 IL -2活性 ,摘除肾上腺后麦粒灸则对 IL -2活性无明显影响 ;麦粒灸对 A A细胞免疫功能的调整与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的完整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前,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多综合使用数种手段,单纯用直接灸治疗鲜有报道。笔者跟随老师出诊,用麦粒直接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1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麦粒灸加叩刺拔罐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笔者用麦粒灸叩刺拔罐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对例,取得满意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对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19岁,平均年龄43岁;病程最长对年,最短2年,平均病程7年。以上患者大多系接受过皮质激素、非困类抗炎药及中药治疗而效果不显,转我科针灸治疗的患者。对例患者均按1987年美国风湿学会修订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为依据:①关节晨僵至少1小时(>6周);②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痛(Z6周);③腕、掌指或近端指间关节肿胀(Z6周);④对称性关节肿胀(26周);⑤X线片手指变化…  相似文献   

5.
艾灸广泛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的临床实践中,其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具有骨保护作用,对抗风湿药物有增效减毒作用。艾灸治疗RA的施灸方法主要以“温针灸”“麦粒灸”“悬灸”及“长蛇灸”等为主,治疗效果与灸量有关,辰时和酉时施灸疗效可能优于其他时机,常用穴是“肾俞”“足三里”。艾灸治疗RA临床效果显著,不同层面的艾灸方式对RA均有一定效果,但依然存在以下问题:(1)目前,艾灸治疗RA的机制研究多为基于病理表现的作用机制研究,其发病机制尚无明确认知;(2)灸法、灸量、灸时是灸疗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三者缺乏统一的研究标准;(3)当前选穴研究方面配伍单一,未充分结合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4)艾灸治疗RA多为动物实验研究,临床观察较少且样本量小,缺少多中心、大样本量的随机对照研究,以致循证医学证据不足。今后,应深入研究本病的具体发病机制,加强艾灸治疗RA的实/试验研究,结合中医理论体系进一步发掘适用于RA人群的灸法、灸量、灸时及穴位配伍,形成较为统一的艾灸操作流程及量效标准。  相似文献   

6.
1 材料与方法1.1环磷酰胺化疗大鼠模型制备 按文献[1-2]方法加以改良。选用180~220g健康雌性SD大鼠(购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动物房),于第1、4d腹腔注射用生理盐水新配制的环磷酰胺(CTX,上海华联制药公司,批号:960611)50mg/kg(25mg/ml)制备化疗大鼠模型。经预实验表明,该模型白细胞下降明显,死亡率低,符合本实验要求。1.2 分组与治疗 将CTX化疗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麦粒灸组、对照组和正常组。麦粒灸组:用精制艾绒制备麦粒大小的小艾炷,每壮1.5~2g,于化疗开始之日起即…  相似文献   

7.
麦粒灸对实验性脾虚泄泻证大鼠空肠肥大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实验采用复合造模法复制出实验性脾虚泄泻大鼠 ,用麦粒灸灸“脾俞”、“胃俞”、“足三里”穴 ,每日 1次 ,每穴 3壮 ,连续 1 5天。观察结果 :灸治组空肠MMC数值比模型组显著减少 (P <0 0 0 1 ) ;与中药对照组比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麦粒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为社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提供简便有效的防治方法.方法:对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施以麦粒灸并进行健康教育,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15 m行走时间(T15)、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并进行比较.结果:经治后痊愈20例,有效44例,好转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0%;而VAS评分、15 m行走时间(T15)、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均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麦粒灸是治疗社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以麦粒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为切入点,设计一种降低操作难度,提高临床效率,压缩治疗成本的辅助装置,探究传承并发扬优秀传统疗法的思路与方案.方法 基于传统麦粒灸操作原理,采用普通手套外观,通过齿动系统、点火系统、控制系统等机械、电子技术,设计麦粒灸辅助装置,实现一键式全自动操作28个小关节.结果 在施灸器辅助下实现一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隔物温和灸联合甲氨蝶呤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小板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为隔物温和灸治疗疾病的机理研究提供一种思路,同时为RA的治疗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治疗组采用隔物温和灸联合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同对照组。对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进行观察评估。结果共37例患者最终完成试验,治疗组19例,对照组18例。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9例患者中,7例患者血小板计数异常升高;对照组18患者中,5例患者血小板计数异常升高。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小板参数水平均降低,但治疗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显著。结论隔物温和灸联合甲氨喋呤治疗RA疗效明显,可较快地控制疾病的发展。隔物温和灸可能有降低患者异常升高血小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临床治疗疾病过程中使用麦粒灸疗法出现热敏灸感病案进行报道,以供同道及学者研究热敏麦粒灸提供临床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麦粒灸目前临床研究进展。方法 以回顾性临床文献研究方式,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0—2014公开发表的麦粒灸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麦粒灸使用范围广泛,适宜内科、外科、儿科等多个学科领域,多用于治疗神经、精神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骨伤科疾病、免疫科疾病、皮肤科疾病等,且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麦粒灸的主治作用不仅能温经散寒、益气固脱、防病保健,且具有更安全、简便及无副作用的,值得推广。但目前对麦粒灸的尺寸、制作过程、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及机制探讨仍不够全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麦粒灸对AGA模型大鼠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尿酸钠(MSU)诱导大鼠AGA,醋酸及热板小鼠致痛。用麦粒灸灸“足三里”、“三阴交”、“太溪”、“阿是穴”给予治疗。结果:麦粒灸能明显减少小鼠扭体反应次数,且能提高小鼠痛阈值,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差异(P<0.05),局部组织K 、DA、NE、5-HT水平较模型组显著较低(P<0.01)或(P<0.05)。结论:麦粒灸治疗AGA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督脉铺灸法不同发泡灸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差异,探索最佳发泡灸量。方法:将120例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斑蝥剂量0g)、治疗组2(斑蝥剂量1.5g)、治疗组3(斑蝥剂量3g),每组各40例,分别予以督脉铺灸法进行治疗,每隔30d治疗1次,共治疗2次。观察灸后24h背部发泡程度、24h内背部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主要症状、体征,魏氏法(Westergren)测血沉(ESR),酶联免疫法测血清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M(IgM)、IgG的含量。结果:24h背部发泡程度、24h内背部疼痛程度比较,治疗组1最轻,治疗组2中等,治疗组3最重(难以忍受),3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皆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症状、体征积分和ESR、RF、CRP、IgM、IgG的含量(P0.01);治疗组2与治疗组3的上述指标皆低于治疗组1,总有效率高于治疗组1(P0.01);治疗组3的症状、体征积分和ESR及RF、CRP含量显著低于治疗组2(P0.05)。结论:督脉铺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发泡灸的疗效远胜于非发泡灸;斑蝥1.5g的剂量为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网球肘又称肱骨外上髁炎,好发于中年人。笔者采用麦粒灸治疗网球肘51例,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51例,男25例,女26例;年龄在30~70岁之间,40~50岁18例,占35.3%;病程最长2年,最短1星期。2治疗方法患者取坐位,屈肘以手拱胸,充分暴露肘部,不可随便移动和更换体位。先寻找肘关节部位最明显的压痛点,作为施灸部位,然后用75%酒精消毒,再在痛点上涂少许凡士林。用艾绒制成麦粒般大小的艾炷,放在痛点上。点燃,当艾炷壮,后用75%酒精消毒灸处,无须包扎。嘱患者忌服生冷腥味食物,肘部不可用水洗,以防化脓感染。一般1星期后即痊愈。若1星期后仍有痛感,…  相似文献   

16.
黄迪君 《四川中医》2002,20(6):74-76
本文介绍了麦粒灸叩刺拔罐法的操作要领,并指出在应用中应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前提下,同时注重取穴少而精、施术贵“治神”、辨病辨证施术等获效环节,最后列举了其法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病及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的应用,以示范。  相似文献   

17.
麦粒灸对AGA及镇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麦粒灸对AGA模型大鼠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尿酸钠(MSU)诱导大鼠AGA,醋酸及热板小鼠致痛。用麦粒灸灸“足三里”、“三阴交”、“太溪”、“阿是穴”给予治疗。结果:麦粒灸能明显减少小鼠扭体反应次数,且能提高小鼠痛阈值,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差异(P〈0.05),局部组织K^+、DA、NE、5-HT水平较模型组显著较低(P〈0.01)或(P〈0.05)。结论:麦粒灸治疗AGA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18.
铺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进一步探讨铺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某些作用机理,本文观察8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铺灸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经铺灸治疗后,多数患者血红蛋白升高、血沉下降.类风湿因子转阴、淋巴细胞转化率和E-玫瑰花结形成率提高,补体C_3增高及免疫球蛋白含量等的变化,说明铺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隔物温和灸配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隔附子饼温和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增效作用,探讨治疗RA新的有效方法。方法:60例患者按随机原则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以甲氨蝶呤口服作为基础治疗,并根据病情酌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之上加用隔附子饼灸关元、足三里。两组治疗时间3个月。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完全停用非甾体类消炎药患者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隔附子饼温和灸治疗RA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NSAIDs的使用。  相似文献   

20.
铺灸为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有效疗法。方法:将56例RA患者随机分为铺灸组(31例)和针刺组(25例)。铺灸组取督脉(大椎至腰俞)及双侧相应华佗夹脊,将药粉(羌活、独活、牛膝等组成)和鲜姜泥铺其上,上置艾炷行灸;针刺组取大椎、身柱等穴,单纯针刺。治疗时间均为50天。结果:铺灸组有效率为100.0%,针刺组为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铺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